读《文化苦旅》有感

2023-09-05 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文化苦旅》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文化苦旅》有感1

  读过余秋雨先生的很多本著作,但令我最深刻的还是这本《文化苦旅》,在老先生笔下的每一个文字都有灵魂,很真实,真实到彷佛你就是文中的人物,在经历着文中的年代。

  第一次打开这本书,就被里面的文字深深吸引,从敦煌莫高窟走进去,跟着老先生一起感受文化的伟大,感受着历史给我们留下的气息,那种庄严神圣感荡漾在心中,仿佛在抚摸一个初生的婴儿,但同时也很伤感,因为我们的私欲、我们的无知,我们一遍又一遍的去破坏这生生不息、吐纳百代的独特秉赋,可惜、悲愤、气恼的情绪无处安置。莫高窟,它是一千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这生命里蕴藏了我们所有的信仰,我们要虔诚的接受它的'洗礼和熏陶。

  从莫高窟开始,跟着老先生一起畅游了阳关雪、白帝城、都江堰等等历史著名圣地,感受着那个年代的繁华,联想着当时文人墨客的集会,你的心中似有庞大的力量推动着你,向前,一直向前,去看,去听,去感受,那些古诗词里面的场景就这样呈现在你的眼底,很美,很惬意,一场文化的盛宴在你心中种了蛊,客观可叹。

  一本书,出神入化的讲解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探索了千秋百代历史的更迭,囊括了中华大地的人文山水,在你没时间出去走走的日子里,我想你应该去读读这本书,给自己心灵上来一次洗礼。

读《文化苦旅》有感2

  曾记得在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就推荐我们去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一直没有好好去实践过,今年暑假趁着学院的读书月的动力就把余秋雨教授写的《文化苦旅》大致看了一遍。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静静体味的书,他从风景秀丽的江南到大漠孤烟的大西北,从冰天雪地的北国到充满民族风情西南边陲,他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也是他在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里的苦苦求索,莫高窟的色彩、线条令他着迷:北魏色彩的浑厚沉着,隋朝的畅快柔美,唐代的喷射和舒展,五代的精细、温煦…这是一条色彩的河流,也是文化的河流,一直汹涌地向我们奔泻而来。天一阁的藏书曾令他迷惑,而终于有一天显现了藏书的社会意义。而西湖终究是文人们心中的一个飘渺的梦境,只能意会,无法用文字解读。

  中国文化如奔腾不息的黄河、长江,流经祖国大地,流向浩瀚的太平洋,历久弥新,生生不息。文化是内化于心的一种精神财富,在有华人的世界里,就有中国文化的延传,漂泊海外的华人们可以把原始的巨树当成神庙,供奉着“大公伯”,然后进化成“拿督大公伯”,希望庇佑着他们。这是典型的宗族文化,一辈子也无法挥去。

  悠悠五千年,浩浩文明史。若问古今同,莫忘语言一。博大厚浑,诞于孔子庄子,精妙含芳,李杜灿烂纤诗。黄沙漫卷丝绸路,难吞华语细细。驼铃缓摇响中外,并随华语袭袭。记否,塞北沙场,母语唱为泪。记否,江湖草泽,母语吟为词。若留于异国,勿忘故乡家族缕丝。纵漂泊流浪,岂离始祖民族咫尺。曾是跌跌撞撞,穿时空越历史。众湮没,惟华语传今日。国人口齿噙香,轻吐,托起广博文艺。

  960万及其海域的神州大地,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化,尤如一朵朵奇葩绽放着,包容和开放的海派文化,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浓郁思乡情结的华人文化……我无法用语言表达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深刻解读,我只能用心去细细体味其中蕴含的韵味。

  深刻地刻画了一个又一个文化的侧面,令人为之汗颜。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对于“天一阁”的描写。一个家族背负着艰守一座藏书楼的命运。范钦一个拥有强大毅力和强烈的爱国精神的藏书家让中国留下了一座具有文化代表意义的藏书楼,直到到现在都有它的痕迹,但是岁月的沧桑,历史的风尘还是将它掩埋了。范氏天一阁之所以留下来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正式余教授所说的“超越意气,嗜好,才情,甚至是时间的意志力”而这种毅力有是什么呢?

  范钦曾经顶撞过拥有巨大权势的皇亲国戚,而因次遭到仗打这样的重刑,还进过监狱。但他毫不畏惧,始终毫不顾惜坚持自己的信仰,相信真理。最后谁都奈何不了他,这就是一个古代藏书家,而且读书为的尽是一些私人的事情,只为那黄金屋或是颜如玉,而且做人都做的很自我,对自己要求很低对别人则很苛刻,只要自己好就万事大吉,毫不顾虑别人,更不用说是监守岗位和保护民族的历史文化了,一点都没有范钦那样的奉献精神。

  对我们来说范钦的意志力乍看之下,显得不近人情,然而我们的毅力呢?可以说连他的二分之一都没有。我们读书,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学成之后又为了什么呢?等等这些尖锐的问题值得我们现代人去深思。

  继续往下说,时间的流逝,光阴的短暂,80岁高龄的范钦中将走到生命的尽头,但他连生命的最后一刻都要监守岗位。他将自己的财产分成两部分,一份是他监守一生的藏书楼,另外一份是一张万两银票。他让他的两个孩子去选择自己想要拿的一份。

  我想如果事情放到现在,有谁会愿意继承藏书楼,又不能卖而且不但没好处还要惹得一身的麻烦。然而有范钦这样伟大的父亲,就会有像他一样伟大的儿子。他的大儿子范天冲毅然的选择了子承父业,他继承了藏书楼。中国的古老文化就是因为有了像范氏父子这样的真正的读书人而保存到现在的,应该得好好感谢他们父子两为中华文化瑰宝所作的贡献,正是有了像他们这样有民族历史责任感才得以让华夏文明代代相传,一脉相连,经久不衰。

  相比之下那些可恶致极的贪婪官员污吏,他们丝毫没有一点职业道德,为了个人的利益竟不惜牺牲整个国家民族的利益,简直像行尸走肉一样活在世界上比狗都不如。回想五千年的华夏很多文化瑰宝就是因为这些人以贱价流失于海外,现在国家每年都要花巨额资金从外国人手中买回来。哎,有时候想想真是国家的不幸,历史的悲哀。咱们民族的瑰宝岂容他人践踏呢?一直以来都蛮喜欢看《国宝档案》,每当看到这些节目就有一股愤怒感,一方面为国宝流失感到惋惜,一方面为曾经那些盗卖国宝的人感到无比的厌恶和不屑。范钦好比是天使,而这些贪婪官员,滥用职权的人就是恶魔,总有一天这些恶魔,会被天上的那些像范钦这样的天使给带去,进化那肮脏的心的。

  他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行状:我就这样边走边想,走得又黑又瘦,让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洗去了最后一点少年英气,疲惫地伏在边地旅舍的小桌上涂涂抹抹,然后向路人打听邮筒的所在,把刚刚写下的那点东西寄出去……我想,古人读书时所崇尚的那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境界,也定然会使他心旌神摇、羡慕不已。

  “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到引发出人生沦桑感。”这是作者的感叹,也是对读者的启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历史。人生之路是弯弯曲曲;回头看一眼留下的足迹,自豪的同时难免感到一丝惆怅。因为无论你拥有多么辉煌的成功,却总会留下这样或那样的遗憾。作者在山水之间跋涉是为了录求历史的足迹,文化的灵魂;我们在生活中跋涉则是为了录求人生的真谛。

  而且我们所学的文化有多少是古人用自己一身的心血换来的啊,文化的保留是艰难的,因此我们要好好珍惜这来自不意的文化,不虚度光阴,真正的领悟中华民族的优异文化,并且发扬古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坚决不做学成之后,而忘本的人,也不做半途因为搓责和困难而放弃学业的人。

  一个人拥有了良知和强大的毅力才能领悟到我们祖先的精神,继承和发扬炎黄子孙数千百年来的优良传统。余教授的《文化苦旅》就如一艘导航船,她将带领我去深思更多中国文化的发展史。我也会将其细细品尝的。

读《文化苦旅》有感3

  暑假里,我寻访了秋雨故里——慈溪桥头,踏着上林湖的瓦砾,抽一枝杨梅条,倚着斑驳的照壁,捧一本《文化苦旅》。我走进余秋雨,走进了《文化苦旅》。

  我随着作者的笔触在字里行间中游历了大半个中国。他从风景秀丽的江南到大漠孤烟的大西北,从冰天雪地的北国到充满民族风情西南边陲,《文化苦旅》像一条彩色的河流,文化的河流,汹涌地向我奔泻而来。

  旅行结束,我本应陶醉于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然而我心头却莫名地涌出一种苦涩的感觉。

  年幼的'我对《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义,起初以为无非是指旅行的劳苦,读完后却留下一丝对历史、文化的苦涩回味。

  一个愚钝的王道士,让外国冒险家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无知是罪过,他当然不会知道自己给中国文化造成了多大的损失,他不会想到那些,他也想不明白。历史原来只有留下遗憾,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在受到磨难的时候才会更加宝贵。

  幸好还有像范钦这样为保护民族的历史文化的铮铮铁骨,读到《风雨天一阁》让我泪流不止,刻骨铭心,原来“书”还有这么多危险的经历。

  是啊!我们所学的文化有多少是古人用自己一身的心血换来,文化的保留是艰难的,我们只有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文化,领悟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继承和发扬炎黄子孙数千年来的文化精髓。

  还来不及细细揣摩,落日的余晖已顽皮地照在余爷爷的古藤老屋,余爷爷的《文化苦旅》就如上林湖边的导航船,她将带领我们从“上林越窑”出发,越走越远。

  点评:首先,“写出真实的东西”,xx作为慈溪的的小学生写出了“慈溪人”对《文化苦旅》真实的经历和独特感受,小作者紧扣“苦”字,我想余雨秋的“苦”最早是应该是从上林湖出发的。其次, “小眼看世界”的风骨,小作者联系生活,试着用超越小学生的眼光去观察社会,深入历史,试图认识“余秋雨”,以自己的胆识和勇气写作。当然,我更希望保持童真,吹着上林越窑古风,时时仰望星空,越走越远。

读《文化苦旅》有感4

  一篇篇精彩的美文,余秋雨带我们探寻我们这个泱泱大国的文明和历史。

  你漫步徜徉的地方,总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可能有些地方我们不曾亲临,通过您对当地人、历史、自然的浑沌交融,历史的沧桑感和人生的沧桑感就会遍步全身,那些历史好像亲身经历过,从而紧随着的感动,叹息。

  比如说,我们路过汨罗江,总会在百感交集中挤出一声久远的口胃叹。既羡慕沉睡在江底的闲散,有恨楚国忠臣的轻生;既有感于物换星移的短促,又庆幸楚国的精神没有随流水而长逝;既叹息淘淘江水的无情,又因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这众多的感慨,全是因为楚臣遇到了汨罗,就看到了汨罗,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爱国精神与浪漫诗篇。

  又如,我们去参观长城。长城,之所以能成为我国的象征,就是因为它一直肩负起了保卫国家的责任。走在长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觉到无数英灵在抗击匈奴时的凶猛,倒下前转过头给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亘古不变的黑色眼睛。“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一口号的提出,大概也是来自一个简单的愿望;把中华民族的精神历代相存。而不懂得这一切,长城,中国的长城,只不过是一条长长的土堆而已。

  文化之旅,在旅行中品位文化,升华文化。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没有历史事件与人物,你即使来到有任何意义的景观也只是会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多高啊!”之类单纯的赞叹,而永远也不会有更深层次的感慨。旅游的更高层次,就是要领悟我们祖先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传统精神。

  正如他在自序里说的:“报纸上说我写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累活,一提笔就感觉到年岁陡增。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本书写得的确不轻松,那惨白的洞窟展示着不堪回首的历史,一个个文化遗址都是对“荣耀”与“耻辱”的诠释。中国也不是往日的以“泱泱大国”自居的时代了。所以,让我们欣然接受苦旅,选择苦旅,在苦旅中探寻,铭记我们该记住的,试让敦煌的悲鸣停止吧!

读《文化苦旅》有感5

  手棒一本《文化苦旅》,随著作者的笔触在字里行间中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旅行结束,本应陶醉于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然而我却无法使自己陶醉,心头莫名地涌出一种苦涩的感觉。我一直对《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义,起初认为无非是指旅行的劳苦,现在才发觉这实在过于幼稚的理解。其实,苦于身无所谓苦,苦于心才实为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连在一起。”我以为,这乃是文人最大的财富。苦涩过后总会留下一丝回味——对历史的感悟,对文化的理解,对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这苦涩后的回味中了。

  秋雨先生说:“如果说人生是一条一划而成的线,那么具有留存价值的只能是一些点。”是的,人生无非是漫长历史的一个缩影。历史从古代走到今天,还要继续走下去。历史的足迹却成了无数人一生的执着追求。历史的魅力便在于它的足迹总是隐藏在山水之间,难于寻找。所以没有博大的历史情怀,深厚的文化内涵的人是永远不会找到这些无价之宝的。无疑,余秋雨教授是“探宝”的胜利者,他的收获便是这本《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带领着我在历史长河中漫游。我们面前出现曾在历史舞台上演出过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活剧,一个个伟在大的人物出现了,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格,但他们中的多数还是逃脱不掉那悲剧性的结局。我的心被打碎了!但这破碎的心却真的读懂了中国文化。当莫高窟出土了大批极具研究价值的敦煌文物时,人们在为历史喝彩。然而历史却上演了一幕极其荒诞的`闹剧,让外国人大摇大摆地将一本本一箱箱的珍贵文物搬到了他们的博物馆里。或许历史是要故意磨砺一下那些过于执着的历史学家们,让他们只能凭借外国博物馆提供的微缩胶卷来研究生长在中国的敦煌学。啼笑皆非的同时,我们不得不反问历史,这种磨砺的代价是否太大了?当然,这部历史更多地留给我的是对人生的思索。

  “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到引发出人生沦桑感。”这是作者的感叹,也是对读者的启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历史。人生之路是弯弯曲曲;回头看一眼留下的足迹,自豪的同时难免感到一丝惆怅。因为无论你拥有多么辉煌的成功,却总会留下这样或那样的遗憾。作者在山水之间跋涉是为了录求历史的足迹,文化的灵魂;我们在生活中跋涉则是为了录求人生的真谛。

  读过《文化苦旅》,留下了苦涩后的回味;那么度过漫长人生后,我们又将留下什么呢?

读《文化苦旅》有感6

  千百年来,许多人物一个中有所作为或无所不为的姿态、顶着万千宠爱或集骂名于一身而长流历史长河中、或名留青史或遗臭万年。而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目光呆滞是一个在那个时代随处可见的中国平民,却在历史上添了重重的一笔,他就是"王圆箓"。

  他是一介草夫,却成了莫高窟的主人,他是一个文盲,却发现了可以让无数学富五车的书生为之耗尽一生的学问,他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人物,却让历史也为他而叹息。这是巧合还是天意?

  此后,莫高窟在他的精心"改造"下变得面目全非,大片壁画在他的面前哭喊、哀嚎、低声求救,可王道士却将哭喊视为了鼓舞,在完成之后还沾沾自喜。

  当让世界轰动的门户轰然开启之时,他"淡定自如、视名利如粪土"再加之中国官员的昏庸无能,是这些文化瑰宝毁于一旦。而当王道士发现这些经文之时、列强决定联合出兵——攻陷北京。这仅仅只是时间上的巧合么!这时便不得不提起另一个人——蒋孝琬。

  他乃一个清瘦文弱白面书生,他亦是一个另类,他在文化外流之时没有"华夷之防"的敏感,在将经卷送出之时几乎没有感受任何心灵煎熬。百无一用是书生,从联络、刺探到劝说交易完全是他一个无用书生做的,他以王圆箓愚昧无知及对《西游记》的'特殊情感为突破口,拿到了进入这片洞天福地的钥匙,并将让无数人为之疯狂的经卷翻阅、译文、更以四块马蹄银换到那些珍贵的文物,当被夸奖之时还有几分得意!这种得意我不知道源于何处,视为保护了连昏庸无能的中国官员都无法保护的文化瑰宝而自鸣得意么?他在历史中虽无王道士的浓彩却也轻抹了一把。

读《文化苦旅》有感7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当如是。”这是大宋的山水,宋人用音和韵雅的句子,为山水贴上或悲或喜,或婉约雄壮的情感标签。

  如今,千年韶华渐渐没落,尊华与屈辱一并雪藏,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便是将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一一展现:

  不必说水气淋漓的都江堰,清荣竣茂的三峡;也不必说园圃葱翠的青云谱,藤葛垂垂的白发苏州;单是那流光溢色,神秘安祥的大漠戈壁,便让人发出无限喟叹。

  “他回头看一眼睛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大漠荒芜的黄河文明的衰败,深邃的苍凉的文明,步履艰难。文明的衰落注定了国家的没落,国家的兴亡自然决定了文明的发展。也是,当年的清王朝,连皇家园林也守不住,又岂能留住那千里之外的莫高窟?其实,相比于圆明园,莫高窟也算是幸运的,起码还有相当一部分文物留存于世间,而不是灰飞烟灭。其实,这样的事实终究是不会存在太久,或被他国夺走,或被本国破坏,总之,留不住。

  因此,阿房宫烧了,圆明园毁了,岳阳楼不断重修……比之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山奇大塔,古罗马的斗兽场遗迹,这些兴盛于一时的纯粹的遗迹,从古至今,代代瞻仰。中国则不同,中国的遗迹都有属于本国的历史沧桑感,中国的存在史太长,战乱太多,苦难太深,太多的遗迹根本保留不住。就像被列为七大奇迹的空中花园,阿尔忒弥斯神庙,只能引人遐想。因此,凡在至今仍存有的'历史遗迹,总有生生不息的独特秉赋,都江堰如此,长城如此,莫高窟,也是如此。

  “虽山深而无法登高之苦,虽奇丽而无法柒米之匮”,这便是天柱山,空寂无人的山岙,留下了历史的强蛮。天柱山曾是多少文化终老之计的山水,深深的感和归宿感,引得文人前仆后继,但是它的主旋律注定是苍凉荒芜的战歌,兵荒马乱,一次次血与火的洗涤,天柱山,已不堪重负,说白了,还是战争,还是乱世,使文化一再没落。

  “梨花村里叩重门,握手相看泪满痕。这是对江南的乡愁。”一提到江南,就会想到小桥流水,拂堤杨柳,江南雨如梦,春草如洗,眺望青山,似乎望穿前世轮回。江南的和风细雨,雨雾缭绕孕育出多少才子佳人,无论是文人,还是商人,都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

  几年前,我去了周庄和乌镇。古建筑保存还算不错,屋舍一间挨着一间,倚河建成,真正的小桥流水人家,尤其到了夜晚,灯火与星光交相辉映,当真是如临仙境。

  也不知是因为沈万三,还是因为中国近年强调经济,周庄和乌镇美是美,可我总觉得商业气息太浓,家家在门口摆上了铺子,我一路走,一路买,眼花缭乱。说白了,就是缺了点文化气息。曾经的江南,是文人墨客的聚居地,留下多少墨宝足迹,而如今,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他们去了大都市的人海中领受真正的自然意义上的“倾轧”。江南小镇因着时代的发展,具有了商业性与时代性,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却也少了书斋,少了能延续江南文化,超越时空的艺术灵魂。

  文化衰落的背后,是战争与乱世,所以,和平与发展才成为了世界当今的两大主题,中国才会维和,中国的人民、古城、文化承受不了再次的灾难性的战争;文化衰落的背后,是历史的遗留,所以,当年才会兴起新文化运动,解放被儒家束缚的思想;文化衰落的背后,是时代的发展,时代的迅速发展,迫使人民加快自己的步伐,躁动了心灵,忽视了文化……最终,文化不可遏制的衰落。但是,中国千年沉淀下的文明连续性,百年传承儒家思想的统一性,不曾遭受灾难性的破坏使中华文化历经千年不曾逝去,我坚信,未来,也必定再次辉煌!

  每一处景致都有一个名字,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专属于它的意韵。历史给他们贴上时代的标签,每一个标签的背后,同样有一段羁旅故事……那么,就让我们与时间逆行,回到那段过往,阅读《文化苦旅》,与书、与作者一起,去感受文化的奔泻与悲歌,感悟文化的喟叹,传承文化的精髓!

读《文化苦旅》有感8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段话:“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只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想起这段话时,我想努力揣摩出作者当时的心情 。是愉快还是悲伤?是兴奋还是寂寞?

  慢慢咀嚼着这些似景非景的文字,慢慢渗入其中,用心聆听着作者的心声,用心去理解作者的精神深处,用心去体会作者的内心感触。

  只身一人,期望着踏遍那些古人曾走过的地方,追寻那若隐若现的人文光辉,曾感伤过莫高窟,曾怨恨过道士塔,曾懂得了阳关雪。而更多的却只是对那些残破不堪的历史的无奈与惋惜。

  作者也曾迷茫过,也曾像傻瓜一样木然伫立。他无法在脑中找寻到能更好形容这些景的词,因为他无法摆脱那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对他的长期熏染。他每走到一个地方便会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他的全身,使他感动使他喟叹。

  作者看到的仅仅是景吗?我想,人文精神才是他所感受到的最深的东西。文化的灵魂牵动着坐着的灵魂。他看到了一个个古老的物象,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黄河文明的盛衰,炎黄子孙的悲哀和那人文精神的没落。

  他幻想着自己能够挽回,自己能修补好那千疮百孔的华夏文明。但是事实却是残酷的,作者也只能以此方式来抒发出自己捏性压抑已久的情感。

  踏着前人走过的路,怀揣着与前人截然不同的情感,游历着众多古迹。也曾感悟,也曾哀伤,也曾释怀,也曾迷惑。一幅幅景,一点点文明。景中寓着情,心中怀着痛。努力修补着被摧残的中国文化灵魂,努力找寻着失落的人生真谛。

  合上书,脑中勾起了一幅幅充满着情的景。闭上眼,深深感悟到了我们五千年华夏文明包涵这的那充满神圣光芒的人文精神。

【读《文化苦旅》有感】相关文章:

读文化苦旅有感文化苦旅读书感10-17

心路苦旅 ——读《文化苦旅》有感09-16

读文化苦旅的读书笔记09-26

文化苦旅读书感文化苦旅阅读体会12-13

读《文化苦旅》有感06-11

读文化苦旅有感09-25

文化苦旅的读后感 《文化苦旅》的读后感04-10

文化苦旅作文01-28

读《文化苦旅》有感作文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