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

2023-03-09 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通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了这本书后,我不由地想到了北京教育学院的张红老师:面目清秀,温文尔雅,学识渊博,气质非凡。我深深地被她吸引。与其说被张红老师吸引,不如说是被她的理论深深地吸引了。

  我参加教育工作几十年,也算是一名老教师。但我对教育的理解是如此的浅薄,让我倍感愧对“人民教师”的这个光荣的称号,愧对敬仰我的千千万万的莘莘学子。

  教育相对软,管理相对硬。管理追求“有序”——公正,教育追求“向善”——仁慈。不断提升,不断遇到更好的你,这就是教育。

  学生在你的强权之下屈服,是因为他惧怕,那是生存教育;学生在你的关爱之下绽放,是因为他喜悦,那是生活教育。这是教育的本质转变。我们教师要有爱,要把爱传递给学生。一个人得到的爱越多,就越有勇气去尝试不一样。在一路前行的过程中,会害怕,会犯错,会有挫折,陪伴他的始终是爱和指导。只有爱,才能让一个人改变。

  爱固然重要,但拥有智慧更重要。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农村学校的高一班会,主题是“花开应有时”。显然,这节班会是针对学生早恋而开展的。老师的理论不外乎三点:

  1、年龄小。

  2、成不了。

  3、影响学习。

  这是传统经验。(我从上学到现在我依然这样认为。)不曾想,学生把这三项理论,统统推翻。学生问:老师,您知道世界平均法定结婚年龄吗?是16岁。(我国法定结婚年龄相对较晚,非洲、东南亚比较早)所以年龄刚刚好。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们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希望曾经拥有。再说,不努力,怎么知道一定成不了。宁可过错,不可错过啊!关于影响学习,也不尽然。有一年北京市的理科状元和第三名就是一对儿。老师素手无策,向听课的张红老师请教。张红老师莞尔一笑,说;“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你读过《爱情三元论》吗?”听者恍然大悟,教育要有智慧啊!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我觉得不仅仅是书,还有……

  原来这就是教育:不断提升,不断遇到更好的你。对于学生是这样,对于教师同样如此。

  • 相关推荐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相关文章: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心得体会(精选5篇)01-16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03-14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07-06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范文07-04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的读后感范文06-24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范文04-19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的读书心得06-12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心得06-12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心得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