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汪曾祺的《故乡的元宵节》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汪曾祺的《故乡的元宵节》有感 1
出了正月十五,这个年才算是过完了。小时候的这天,每家每户的小孩子必有一个灯笼,等待着夜晚的到来。灯笼是春节前腊月二十八的集市上买的,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小灯笼挂在网墙上,有蜡烛的,有装电池的。小孩子们拉着家长站在摊前,伸着小胳膊说要这个要那个,总觉得别的比手里的好看,摊主忙的团团转,也不着急,乐呵呵的好脾气地换来换去,热热闹闹。
终于正月十五到了,天还没黑,各家各户的小朋友就很着急的把新灯笼拿出来,放蜡烛的搁好蜡烛,点灯笼的装好电池。天刚擦黑,一个个的小灯笼都迫不及待地亮起来了,跑出家门,来到巷子里。你一个灯笼,我一个灯笼,越来越多,在黑夜里飞来飞去,伴着孩子们的欢笑声。最悲伤的事情莫过于蜡烛倒了,把灯笼烧没了。小孩子们最开心看到这种事情,没有恶意,只是聚在一起哈哈哈大笑,ta的灯笼烧没了,随后又一阵风似的去了别处。你也只能看着灯笼化成一团灰烬,在欢乐的夜里,你只能做个旁观者,跟着灯笼还好着的小伙伴们跑来跑去。虽说没了灯笼,但跟小伙伴们在一起,总是快乐的。这时候,你会特别羡慕电灯笼。电灯笼不仅颜色特别鲜亮,还完全不用担心被火烧没了。
电灯笼干干净净的,没有蜡烛灯笼里的蜡烛随风摇摆的样子,也没有蜡烛燃烧时的味道,更没有因跑步担心蜡烛倒了的危机。虽然颜色鲜亮,灯光明亮,可与人的`交流没了。当手持蜡烛灯笼疯跑的时候,忽然有人大喊“啊呀,我的蜡烛快倒了”,周围的小伙伴们会停下脚步,围上来,守护者这个快要倒的蜡烛。当蜡烛稳当之后,一阵欢呼,继续跑。当蜡烛不幸倒下,也没关系,大家哈哈一乐,无所谓。
还有一种灯笼,是自制的。家长中有手巧的,会找来一根铁丝或者竹丝,做成灯笼的架子,底部放一个瓶盖儿做的蜡烛座儿,再蒙上一层薄薄的红纱,配上蜡烛,齐活!灯笼是在小孩子的期盼中成形的,找材料、弯架子、找剪刀、找绳子……在整个过程中,最忙碌的就属小朋友了,最期待的也是小朋友。看着最终成形的灯笼,高兴的不仅是完美漂亮的灯笼,还有那份参与制作的过程,与爸妈一起体会手工的快乐。这种灯笼是正月十五无法磨灭的记忆,当孩子们长大了,做父母的时候,这种记忆会重新启用,和自己的孩子一起体会着儿时做灯笼快乐。
一说起元宵节,总会离不开过年。每到腊月三十,家家户户门口都会挂起两个大大的红灯笼,天擦黑就打开,一直亮到第二天天亮。过年期间走在巷子里,两侧都是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形成两条平直的灯笼线,不仅照亮了夜间的路,还透着浓浓的年味儿。要是再下点雪,更漂亮了。
如今我们觉得年味儿越来越淡了,儿时那种快乐好像消失了。其实,过年过年,本来就是给小朋友过得。小孩子们在新年里可以穿新衣,有红包,有好吃的,还不用做作业,可以玩游戏~快乐总是那么多,一天根本不够装。长大以后,快乐变得不是那么简单了,而是更有责任了。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里的父母健康,孩子快乐,心里才会变得快乐。
读汪曾祺的《故乡的元宵节》有感 2
读了几篇写民俗文化的,终于读到一篇写“原生”题材的了。可是开篇一句“故乡的元宵是并不热闹的。”让人诧异,故乡的元宵为什么是“不热闹的”?不热闹即不值得回忆,可为什么又作此文呢?
接着第二段介绍故乡元宵的特色,是静静的。静得让人疑问高邮人都干甚去了?
第三段记叙了一个例外,是有几年,有送麒麟的。这段的描写,虽然简洁,却很生动,那“格炸炸”给读者的印象深刻,却也是汪老童年记忆深刻的印象。通过汪老幽默的本色叙来,趣味盎然。
掷骰子的摊子上静静的,照应开篇第一段“静静的”;但是这里悟到一点味儿,这篇文章可能是要“先抑后扬”。
“草巷口有个吹糖人的。孙猴子舞大刀、老鼠偷油。”这句妙绝。妙在简单,简洁。孤零零的,不多任何一个字,却也再不能少一个字。简单、简洁,简练,以见出街上元宵的寂寞、安静,不热不闹。没有说冷冷清清,可冷冷清清尽在其中。妙处之二是第二个句子,两个动宾词组即组成一个句子,况且中间用的是顿号,这本来就是一个联合短语。此处要说的是吹糖人的吹出的`糖人模样,可是没有说“糖人有孙猴子舞大刀、老鼠偷油”。这种说法,让人惊奇之余,眼前一亮,稍一品位,便知其意;从而领悟到妙处,并进而体会到吾乡元宵的“静静”。
“北市口有捏面人的……”同此。
“北市口有捏面人的。青蛇、白蛇、老渔翁。老渔翁的蓑衣是从药店里买来的夏枯草做的。”
“到天地坛看人拉“天嗡子”——即抖空竹,拉得很响,天嗡子蛮牛似的叫。”这句比上句有“进步”,有变化,汪老用语并非单一的。这里有了比喻,喻抖空竹的声音“蛮牛似的叫”,以写嗡嗡声粗浑、响亮。
“到泰山庙看老妈妈烧香。一个老妈妈鞋底有牛屎,干了。”这句妙绝。此绝妙比上三句又不同。有细节,细节里又有幽默。这是年少时汪老那双敏锐的眼看到的,善感的心悟到的。鞋底上的牛屎有什么可写的呢,况且干了?可是在这里变成了美,那是如梵高《吃土豆的人》里的美,那是来自生命底层、来自生存最根本的真理与诗意。在这其中还蕴藏着佛禅的哲理:“道在屎溺”(《庄子·外篇·知北游》)。从写作的方面来说,我们并不一定要寻找“宏大”题材。只要关注生活,多留些心,那琐碎即是最好素材。
“一天快过去了。”才知,这是作者漫游了一天的所见,浪荡了一天的所获。简练、简洁、简单,小小少年这一天却并非一无所获。真像他的老师啊!
“从我家中到那个新的学塾里去时,路上我可看到针铺门前永远必有一个老人戴了极大的眼镜,低下头来在那里磨针。又可看到一个伞铺,大门敞开,作伞时十几个学徒一起工作,尽人欣赏。又有皮靴店,大胖子皮匠,天热时总腆出一个大而黑的肚皮(上面有一撮毛)用夹板上鞋。又有剃头铺,任何时节总有人手托一个小小木盘,呆呆的在那里尽剃头师傅刮脸。又可看到一家染坊,有强壮多力的苗人,踹在凹形石碾上面,站得高高的,手扶着墙上横木,偏左偏右的摇荡。又有三家苗人打豆腐的作坊,小腰白齿头包花帕的苗妇人,时时刻刻口上都轻声唱歌,一面引逗缚在身背后包单里的小苗人,一面用放光的红铜勺舀取豆浆。我还必需经过一个豆粉作坊,远远的就可听到骡子推磨隆隆的声音,屋顶棚架上晾满白粉条。我还得经过一些屠户肉案桌,可看到那些新鲜猪肉砍碎时尚在跳动不止。我还得经过一家扎冥器出租花轿的铺子,有白面无常鬼,蓝面阎罗王,鱼龙,轿子,金童玉女。每天且可以从他那里看出有多少人接亲,有多少冥器,那些定做的作品又成就了多少,换了些什么式样。并且还常常停顿下来,看他们贴金敷粉,涂色,一站许久。”(《我读一本小书的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我引了沈从文的一段,也许过长了,可是在原文中,这只是小小的一段。但由此可看出汪老与沈老的异同。同在他们对俗世生活的关注,对平凡人生的凝眸,对细节的发掘(比如汪老老妈妈鞋底上干了的牛屎,沈老大胖子皮匠大而黑的肚皮上的一撮毛)异在沈的句子长,汪的句子短。由此可揣摩出更多信息:沈老对写作颇用心,而汪老有点任意而为、随遇而安,其实这也是他们不同的人生态度的体现。
接下来写看灯、看围屏、放花。原来精彩在后面,前面的寂寞、冷清是为了衬托后面的热闹、喧嚣。人生正也如此啊!总是高潮,得把人累死的。起起伏伏,真真假假,方是正道。如沈从文后来在咸宁看荷花、打扫女厕所,如汪曾祺写《沙家浜》、大器晚成、“越到老秋,越红得可爱”(杨朔《香山红叶》)。
咦,下面写灯的文字似乎什么时候读过?“大妈(大伯母)屋里是四盏玻璃方灯。二妈屋里是画了红寿字的白明角琉璃灯,还有一张珠子灯。我的继母屋里点的是红琉璃泡子。”这种语言又有点曹雪芹的语气了。汪老一定读过《红楼梦》,且读得认真仔细。因为你也读过,可你写不出这样的句子来。
由内而外,写了屋里的灯,写屋外的灯。符合生活逻辑顺序,也显示了家家户户、里里外外、老老小小都在庆元宵。这是热烈场景的烘托。
记得我小时候似乎曾经在清官亭看见过走马灯,和汪老描述的无二致。但是只是童年模模糊糊、明明灭灭如梦般的印象,此后,不再看过。
写了大人的灯,来写小孩的灯。孩子的灯有兔子灯、绣球灯、马灯、西瓜灯、虾蟆灯、鱼灯……详写了兔子灯、绣球灯和马灯,列举了西瓜灯、虾蟆灯和鱼灯。那些细节,活灵活现,如在目前。真羡慕,真向往,仿佛我也过了八十年前江南的一回元宵节。
看围屏,可能是别处没有的,“实际上是照得透亮的连环画”;看放花,即今之焰火,很简单。但是又详写了天上的一盏孔明灯,“看了使人有一点薄薄的凄凉”,那个小小少年已过早有了人生的体验。谁说不是?我很有这样的理解。凄凉不是成人才有的。在热闹里,汪老让你打住,勿忘乎所以。
最后一段是尾声,续写、补写。以“年过完了”起头,交代一年的开端。以“年,就这样过去了。”收尾,在照应本段第一句之外,更摇曳出袅袅的余音,留有惆怅。
这篇不算长的文,仿佛一场大戏,起承转合,冷清开场,冷静收尾,中间热闹、热烈。短短篇幅之间,辗转反侧,尽现人间繁华盛衰,仿佛梦一场,仿佛这世间我曾来过、曾经走过,可是欲要抓住一点什么,却又令人两手空空。人间有喜乐,有冷暖,我们唯握住眼前一枝花。
- 相关推荐
【读汪曾祺的《故乡的元宵节》有感】相关文章:
汪曾祺散文好句摘抄08-09
汪曾祺经典短篇散文(精选10篇)07-19
汪曾祺《熟藕》阅读练习及答案07-19
汪曾祺散文的读后感(通用5篇)08-11
读《故乡》有感(通用32篇)10-21
《安乐居(节选) 汪曾祺》阅读答案及解析04-30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500字(通用16篇)06-01
汪曾祺胡同文化读后感(通用22篇)10-19
故乡读后感07-09
《故乡》名著读后感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