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选择》读后感最新

2022-11-30 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三选择》读后感最新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三选择》读后感最新 篇1

  上周听了读书会上分享的《第三选择》,感触良多。在当今的生活工作中,不管是对家人、朋友、同事、领导、下属还是客户,都需要不同的沟通过程,但往往有很多的结果,并不理想,不是我们预期的结果。这就说明我们在沟通过程中存在了太多的问题。

  读过《第三选择》后,才知道,原来沟通的技巧还有很多。要解决最棘手的问题,我们必须彻底改变思路;第3选择不是“听你的”或者“听我的”,而是寻找“我们共同的方法”。要解决最棘手的问题,我们必须彻底改变思路;第3选择不是“听你的”或者“听我的”,而是寻找“我们共同的方法”。

  我们平常往往是以“我”的方式或者以“你”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但都达不到双方都满意的结果,我们的面前总是充满难解、看似无解的问题。于是我们失望、决定放弃,或勉强接受一些最终还是会让自己觉得很糟的妥协。这时就不妨考虑用第3选择了,有没有一种更好更高明的方式解决双方的共同问题,从而达到双方的满意呢!第3选择可以用于多方面,比如教育孩子、客户谈判、领导沟通、跨部门交流、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等。它的步骤为:第一步,“找到我自己”,将自己视为有独立判断力和行为能力的独一无二的个体,而不受情绪控制。第二步,我看到你。视他人为人而非物,每个人都需要尊重,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要站在双方的站场上。第三步,我找到你。关乎找出冲突,而不是回避。回避往往是忍受或认同,这样就达不到双方的预期。第四步,我和你协同。最后这种思维模式关乎的是找出一种更好的从未想到过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陷入相互攻击的循环。协同的四个步骤。这一过程有助于你发挥协同原则的效。

  (1)表明寻找第3选择的意愿;

  (2)界定每个人心中成功的标准;

  (3)寻找解决方案;

  (4)达成协同。在整个过程中保持用同理心倾听。

  在人们的兴奋与激情里识别出第3选择,新的选择符合成功的标准。注意要避免将错误性妥协与协同相混淆。妥协令人满意,但并不让人感到快乐。妥协意味着人人都有损失,协同意味着人人都有赢的可能。把握好第3选择,将会让我们无往不利,走向成功。

  《第三选择》读后感最新 篇2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出版20年后,作者出了一本书《第3选择》,作者认为这是解决所有难题的关键思维。

  一般的人会认为,我们跟别人打交道时,就是一种博弈,通过博弈,来获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结果往往就是你赢或者我赢,或者我们之间相互妥协取得的中间结果,就像50年代战争中的三八线。但这并不是作者说的第三选择,作者认为,妥协表面上看上去不错,本质是双输,妥协的关系是脆弱的,争端往往会再次爆发。

  第三选择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首先我们第一要认真倾听,发言的目的不是辩论,而是让每一个人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我们要认真倾听对方的谈话,将他的思想提炼出来。要有同理心,一定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只有这样,对方才能感同身受。

  其次,要跳出我们的利益圈,如果我们把精力浪费在谁得49岁,谁得51的讨价还价上,我们就会因追求公平,而破坏了彼此的信任。在第三选择的思维下,我们必须愿意放弃我们的立场,必须愿意在放手中受到伤害,真正的创新的想法,不是来自于辩论,而是不同理念人之间的对话。

  那么我们怎么知道我们达成了协同找到了,第三选择呢。第一,我们周围的气氛是一种积极的气氛,第二,我们对原来的争执和这项不太感兴趣,第三,大家因为这个结果而受到鼓舞。

  读了《第3选择》我想到了我们在三阶段的一个练习。24小时感召。我们希望感召别人来上课的时候,不能把它当成我们需要完成的一个任务。而是要真正设身处地的去询问对方,看对方用在生活和工作上有什么困惑?然后提出我们的建议。我们让他们上课的目的是真正想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困惑,让他们感受到我们一颗真诚帮助他的心。对方才能敞开心扉,愿意接受你的建议。这样达成的协议,即对我们有利,也对他们有益,双方都满意。而且我们的关系会因此而变得更加亲密。

  《第三选择》读后感最新 篇3

  与公司部分家人们在二楼会议室学习《第三选择》,学后感触颇多,记录如下:

  1、概念的理解

  首先我们在概念上要明确什么是第一选择?什么是第二选择?我的理解如下:第一选择就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在利益面前,我要打败对方。在责任面前,我要想办法把责任全部推到别人身上。这符合中国人的大众心理。

  第二选择就是退让,忍让,与六项精进中的“思利他”相近,符合中国人的“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儒家思想。

  以上两个选择都没有离开“总和定律”,在你输我赢或你赢我输的轨道上。那么用第三选择,不仅难打破了“总和定律”,还创造了新的价值,在共赢的轨道上。我对第三选择定义的理解是:

  当双方有争议时,或在利益面前有分歧时,双方不争论谁对谁错,也不讨论谁的责任,更不去计算个人利益得失。而是双方通过沟通,合作,把问题解决,然后去创造更多的价值,达到共赢!

  选择了第三选择。任何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就算一时解决不了,有了第三选择的心态,问题就会得到控制,事态不会恶化,矛盾不会上升。

  之前我负责振兴生产时,总是指责振兴的领导只要产量与产值,不要质量。也因成品线的人对振兴人员的不理解,心生烦恼,甚至与成品线人员发生语言冲突。那时总想说服振兴领导,让振兴领导以质量为中心来开展工作,结果失败了;也总想能得到成品线人员的理解。结果成品线人员是无法理解。那是因为我用了是第一选择和第二选择。没有说服振领导,没有打败对方(第一选择),自己隐让,退让,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第二选择),学习了第三选择后,大家应静下心来,与振兴领导商量如何达到共赢,与成品线商量如何做才会减少与振兴人员矛盾,朝“达成”这个目标去努力。不去抱怨,不去指责,不奢求得到别人的理解。因为攀高老师讲得好:强大的人不去追求公平,只求解决问题!

  2、如何做到第三选择?

  关于这个问题,攀高老师讲得比较清楚,四个步骤,我个人的理解是:

  第一步:询问:在问题,在争议,在利益面前,要询问对方的想法,对方的需求,同时,也要表达自己的想法,自己的需求。使双方均知道彼此的'思想。询问过程中,不批评,不评论。

  第二步:界定:在了解彼此的想法与需求后,双方静下心来,商量怎么做,才会更好?这一点很重要。后面要怎么做,双方才会更好?达到共赢!而不是你好我不好或我好你不好!

  第三步:创造:当双方或多方(也叫大家)界定了怎么做后,就开始实施,也就是攀高老师所说的创造了。其实这里所说的创造,就是行动!

  第四步:达成:就是按大家界定的思路去行动,去创造,创造过程中按生产体系中的PDCA循环去执行,达成双赢目标!

  3、《第三选择》这堂课,虽然没有六项精进这么感人,但我觉得比六项精进更好!六项精进重点在概念上,思想上。而第三选择不仅阐述了概念,思想,也明确了如何去做第三选择。打个比喻,六进精进是ISO的质量手手册,第三选择不仅仅是质量手册,包括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理念与作业指引同时并存。

  《第三选择》读后感最新 篇4

  第一种爱情我几乎每天都在经历,我发现我是个特别多愁善感的女人,小学的时候看妈妈再爱我一次哭的稀里哗啦,大学的时候看星语心愿哭的一塌糊涂,那天看中央六的梦断花都也在流泪的边缘徘徊了好久。

  第二种爱情我曾经历,可能不久会再次经历,过去的事情早已烟消云散,不过对方不是猪,倒觉得自己是头猪,就想是猪见到了食槽,往里一扎久久不肯离去。呵呵,够傻吧。现在不一样了,我自己就是自己的食槽,随便我想作什么(虽然不算是个大公无私的好党员,但我绝对是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我不会刻意克制自己的欲望,只是为了自己的健康和身材小小克制一下而已。

  第三种爱情,我不曾经历过,也没有亲见身边的人经历过,只是听说过,而且他们修成了正果。这个小说看下来,我想,如果有一个多金而且家世显赫而且权力在握而且又帅又有魅力的男人,最重要的是,他是真的只爱你一个女人,你也真的爱他,他是真心想和你在一起却因为种种世俗和家族的原因无法给你一个正式的名分,我也会像邹雨那样接受他的爱情接受他的“收买”,可是如果你们的爱让你最亲最近的人付出生命的代价那么这样的爱也会让我望而却步的。即便依然爱他也永远无法逾越心灵的那道鸿沟。

  我就是一个平凡的女人,那天有人问我现在最想要什么,我现在最想要的就是个有个爱我,疼我,宠我,能容忍我的坏脾气,能让着我的爱人在我身边,我们不必香车豪宅,只要有个属于自己的房子,一辆代步工具,过一种平淡幸福的生活就足够了。

  《第三选择》读后感最新 篇5

  曾经和一个我很敬重的朋友谈起人生当中最大的感触是什么,他说到最大的感触就是如何做好选择。人生是无数个选择路口汇聚而成的交集。尤其是离开大学后,每个人都仿佛从天真烂漫的游乐场模式迅速过渡到了荒野求生模式,每天面对的都是陌生的问题和压力,承受着突然其来的压力,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而我们曾经听到过的那么次告诫,突然会在这一刻放大音量再次回响在耳边: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既然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那么我们更加应该听下大神级人物的说法。斯蒂芬柯维是美国著名的演讲大师和作家,他的高效能的七个习惯对于职场的影响尤其之大,很多企业都用这个理论作为初入职场人士的培训教材。而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中国人有所不同之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自然有作为殷鉴的地方。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崇尚简单明了。对于当今世界充满的各种各样的冲突,斯蒂芬柯维提出了一个简单命了的建议:那就是在各种各样的选择摆在面前时,能否突破思维惯性使用第三个选择?这是需要勇气的。

  我们的生命中充满着各种问题——很多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个人问题,家庭问题,工作,邻里以及更广泛领域中的问题……面对问题,我们绝望,放弃,不情愿地妥协,我们需要新的出路去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一把钥匙去解决人生最棘手的问题。在我们的固有思维里,面对问题时我们会选择“我的方法”或者“你的方法”,第三选择是要带领我们走进一个全新的领域,寻找“我们的方法”。

  斯蒂芬柯维的第3选择说理透彻:一个人可能遇到的所有难题,比如家庭难题,事业难题等。解决这些难题需要双赢思维,突破画地为牢的思维桎梏。那就是能够设身处地的对方的问题看成自己的问题,将我的问题或者他的问题看成一个整体去思考如果能够获得共同的解决方法。作者在书中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如果获得共赢的结果,从社会领域到个人的发展领域不一而足。其实道理十分简单,但是本书的论说除了说理,还有着励志色彩。在作者看来这个第三选择不单是为了解决问题,也是为了让作为读者的我们成为一个更加完善的人。

  中国人在古代就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者是退一步海阔天空,传统智慧里就包括了这本书中所说的道理。中国社会正走在快速发展的道路上,相对于几十年前不管是物质市场还是思想市场产品的匮乏,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多元化时代既造成了人们的物质利益容易发生冲突,也容易使得人们容易为各种学术和公共问题发生意见的争论。因此双赢思维不单是一个人的完善需求,也是考验一个人能不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公民。作者并不认为第三选择是件容易实现的事情,他在书中列举了一大堆要素:同理心,爱,尊重,耐心等;也列举了一系列思维框架帮助人们建立实现第三选择的方法。

  《第三选择》读后感最新 篇6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面前总是充满难解或看似无解的问题,于是我们失望、焦虑、有时决定放弃、有时勉强接受一些最终还是会让自己觉得很糟糕的妥协。面对诸多棘手问题,大家惯用的第一选择就是按照“我”的方式,第二选择就是按照“你”方法。冲突点往往就在于,到底是你的选项比较好,还是我的。因此,不论选择哪一方,都会有人觉得受伤或牺牲。

  “思想巨匠”斯蒂芬柯维在他的《第三选择》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思维,即:面对两难困境,不妨考虑超越你的或我的方法,让双方能从冲突中找到互相协同的出路,这就是“第三选择”。它分4个步骤来引领:第一步是“我看到自己”,第二步是“我看到你”,第三步是“我找到你”,第四步是“我和你协同”。

  李维老师在解读中说:“第三选择”的本质是一种求协同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不但是为了解决问题,也是让我们每个人成为一个更加完善的人。可以说“第三选择”,也正是李维老师在软实力课堂上反复讲得“移情换位”的智慧。

  听着此书,闭上眼睛回想和反省生活中的诸多经历,始知当时有些没有处理得更好的问题,多是因为自己不“觉知”、不内省、不倾听、不耐心、少了些同理心,坚持自己的所谓的完美却狭隘的解决问题的思维定势造成。

  李维老师的解读让我们得知:其实,生活中的许多冲突点通常不是关键,严重的冲突背后都有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什么让我们觉得自己很受伤?是我们自己让自己受伤。怎么办呢?只有深切理解对方,设身处地去“移情换位”,用同理心去接受对方并倾听了解对方为什么做出这种选择的原因,你就会放弃自己的选择,然后与对方共同做出“第三选择”,去寻找一种最佳的解决方案,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生命不是球赛,共赢,才是更好的人生。当我们冲破“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进入“第三选择”时,解决问题的方案就已不止一个,它会带我们走进一个全新的领域,创造出一种新的局面。

  这不仅让人联想起“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安徽桐城的“六尺巷的故事”:说清朝时,在安徽桐城有一个著名的家族,父子两代为相,名为张英、张廷玉父子。康熙年间,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老家桐城的老宅与吴家为邻,两家府邸之间有个空地,供双方往来交通使用。后来邻居吴家建房。要占用这个通道,张家不同意,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门。县官考虑纠纷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在这期间,张家人写了一封信,给在北京当大官的张英,要求张英出面,干涉此事。张英收到信后,认为应该谦让邻居,于是给家里回了信,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意思,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房基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六尺巷子。两家礼让之举成为千古美谈。知古鉴今,这个真实的历史故事给人不尽的思索和启示,她与斯蒂芬柯维这本书所倡导的“第三选择”如此的相得益彰。

  人生有无数个面对,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和压力,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但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有幸听到此书的解读,身心随之放松了许多。让我们超越“画地为牢”的思维桎梏,去寻找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法吧,那样我们才是个有勇气并快乐的人。

  《第三选择》读后感最新 篇7

  这是史蒂芬柯维的经典之作,被成为是解决所有难题的关键思维。简单来说第3选择就是“双方都有好处的选择”。第3选择不是仅仅来自于妥协,它的核心是来自于创造力。本书作者用四个思维模式来教大家掌握这项技能。

  思维模式一,我看到自己。主人翁何在,现在掌控自己的是我的情绪还是我。要记住,人永远都有选择的权力。要想有独立选择的权力就要有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如何定义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来自内心的尊严感,评价自己,知道自己是个好人,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容易被伤害,被激怒。”

  思维模式二,我看到你。把他人看作是人,千万别给他贴标签。当你无法感知到对方和你一样是个人的时候,你永远不会想要和他探索第3选择。

  思维模式三,我找到你。这里关键的是倾听。学会同理心倾听,而不是急于反驳争辩。

  思维模式四,我和你协同。找到一种更好的从未想到过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陷入互相攻击的循环,在这一步当中需要很好地使用头脑风暴。同时作者还提出了创造协同的四个步骤。询问、界定、创造、达成。

  《第三选择》读后感最新 篇8

  目前而言,我尝试把我读过的每本书化作一个模型,解决问题也罢自娱自乐也罢,都想为我所用。《第三选择》是第一本,希望不是我最后一本拿来践行的高贵灵魂,是的,每本书都是一个高贵的灵魂。

  书的封面的副标题是“解决所有难题的关键思维”,第一次听上去有点唬人的味道,毕竟活到我这个岁数,已经不相信这世间存在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当然,看完这本书,我依然觉得这本书只是尝试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而已,下面从我的角度来阐述一下本书试图传达给我们的方法论。

  解决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得知道有哪些问题。问题可以怎么分类。这里主要从个人出发,将问题分为个人问题和其他问题,狭义上讲与自己相关的问题称为个人问题,比如职场问题、家庭问题等。而与自己无直接关系的问题,比如犯罪问题、国与国之间的争端问题,称为其他问题,本文篇幅有限,本人惜墨如金,且无关心国家大事的心情,故更多的将去探讨个人问题。

  问题有了,那么为何会产生问题,是否有一个大而化之的笼统的原因呢。本书作者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思维误区。什么样子的思维误区呢?我们中大多数人在面对一个问题时,一般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你有一个想法,姑且称为第一选择,别人也有一个想法且与你不同,相对你而言,称为第二选择。那么究竟采用你的想法还是别人的想法呢,也就是采用第一选择还是第二选择呢?往往会有出现下面三种情况:

  1)你胜了对方,采用第一选择。

  2)对方胜了你,采用第二选择。

  3)谁都胜不了谁,各退一步,达到妥协,采用“部分第一+部分第二选择”。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上面提到的三种情况。

  1)你胜了对方,对方按你的想法来,那怎么保证你的想法是周全的呢?我有这样的疑问,主要基于我有一个这样的价值观,即我认为真理不掌握在多数人手里,也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掌握在所有愿意追求真理的人手里,你不是所有人,所以你不掌握真理,你想获得真理,你就得争取更多的意见,因为你不可能争取到所有人的意见,所以你永远不可能获得真理,但是如果你愿意听取更多人意见,你就走在逼近真理的路上。如果你执意坚持自己的想法,也许你获得自由,也许你自我满足,也许你很快乐,但是对不起你是狭隘的。但是,如果你觉得非这么做才快乐,我也会祝福你,毕竟我尊重每个人的选择。

  2)对方胜了你,你按对方的想法来,那怎么保证对方的想法是周全的呢?想法和1)一样,不再废话。

  3)你和对方都退一步,以互相妥协来达到共识,以求融洽,中国人的古话里被用烂掉的“以和为贵”,其实在我看来并非双赢,而是双输,因为都妥协了,有妥协就有放弃,放弃掉原本自己希望达到的目的。

  以上的三种情况就是我之前所谈到的思维误区,只想到三种情况的思维误区。这种思维误区导致的结果便是在处理问题时,无法达到双赢。那么如何才能双赢,便不得不把本书中作者提到“第三选择”搬上文来。

  什么是第三选择?简单定义就是,不是第一选择,也不是第二选择,更不是“部分第一+部分第二选择”,而是除了这些选择外的别的选择。具体定义是,除了以上选择之外,是否还存在既可以满足你的需求,也可以满足别人需求的选择。

  那么,要想达到第三选择,你需要做些什么呢?本书作者认为需要经历四个步骤,下面我来解释下。

  1)看到自己。简单来说就是,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因为这让自己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动机。

  2)看到对方。简单来说就是,知道别人要什么。不知道别人的底线在哪,就找不到打开别人心门的突破口。

  3)找到对方。看到对方的需求后,还得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对方为什么有这些需求,以及以对方角度来考虑这些需求存在的合理性。

  4)协同。前三步其实是为第四步打基础的,因为只有在双方同意协同的情况下,才能有找到第三选择的可能性。协同这一步至关重要,而要达成协同,还必须完成四个步骤,分别是:第一步,双方要有协同的意愿。当两方为了一件事争执不休的时候,如何才能让双方有协同的意愿呢,这得有一方以一种提问的方式问对方是否愿意一起寻找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此时获得协同意愿的可能性会变大。第二步,双方要界定更好的标准是什么?第三步,基于第二步的标准将能想到的方案罗列出来,在未找到最好的方案之前,不对彼此的方案进行评价,这一点有点类似头脑风暴进行时不对别人的想法评价。第四步,从罗列的方案中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案。其实第四步给我的感受是,没有最好的方案,只有相对来说最好的方案。

  本书讲的第三选择其实就是一种协同,一种双赢。在协同之前要做的三步,第一步:看到自己;第二步:看到别人;第三步:找到别人。在促成协同的过程中要做四步,第一步:以提问的方式让对方愿意协同;第二步:界定更好的标准;第三步:罗列解决方案,注意点是不评论。第四步:找出相对较好的解决方案。这便是本书的模型。

  《第三选择》读后感最新 篇9

  《第三选择》是一本书,作者是史蒂芬.柯维,他的成名作《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影响了全球大量成功人士。《第三选择》是他的巅峰之作。他把之前的7个习惯浓缩成一件事,那就是随时随地能够做出第3选择。

  什么是第三选择?面对任何问题,普通人都会产生两种选择:打或者逃;我赢或者你赢;反抗或者忍受;成功或者失败;支持或者反对;……这两种选择的思维为这个世界带来了大量的纷争和成本,我们每天都在忙于说服别人,打败别人,讨好别人或者教育别人。而第三选择则是:我们协同,一起达成另一个更好的结局。第3选择是一种人生信仰,也是一个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第3选择是一种寻求协同的思维模式。它的建立须逐步进行。

  一、我看到自己。

  将自己看做一个有独立判断力和行为能力的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常常只看到自己的身份和所代表的派别,常常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身不由己的。所以,遇到难题就会告诉自己“没办法,只能这样了”。这样轻易放弃自己选择的权利,你是无法看到自己的。

  二、我看到你。

  视他人为人而非物。很多时候我们在和他人打交道之前就已经对对方下了定义。“他是一个富二代”,“他是一个官僚”,“他是一个奸商”,“他没什么文化”……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身份,一种定义,甚至包含着仇恨和偏见。当你无法感知到对方和你一样是个人的时候,你永远不会想要和他探索第3选择。

  三、我找到你。

  面对冲突而不是回避或自卫。当你与别人见解不同时,最好的应答是:“你不同意?我需要听听你的想法”。并切实采取行动。在这一步需要极强的倾听能力,尤其是双方情绪激动的时候,更需要能够学会同理心倾听,而不是急于反驳和争辩。

  四、我和你协同。

  找到一种更好的从未想到过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陷入相互攻击的循环。在这一步当中需要很好地使用头脑风暴的工具,不要在创意的过程中过多的评判和争执,鼓励大家想出尽可能多的方法,直到能够满足双方的最基本需求。必须要相信能够找到第3选择,这一步才会有好的效果。

  创造协同的四个步骤

  一、询问

  问对方:你愿意寻找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吗?这是个革命性的问题,可以让对方减少防御,与你一同探索实验;

  二、界定

  双方讨论“更好”究竟意味着什么;把双方所需要的更好的基本条件都列举出来;

  三、创造

  双方共同努力,去探索和创造一个可以达成界定条件的第3选择;

  四、达成

  当形成真正的第3选择时,协同各方会群情激奋,这时达成了协同。

  第3选择最本质上的思想其实是佛教讲的无分别心。

  我们通常把生活分成“工作”和“休息”,于是“不停地工作”和“退休后休息”成为了两种选择模式。其实我们可以寻找第3选择:“做出贡献,享受人生”。

  如果你有一个永久的使命,你就可以永远活在高潮中,选择奋斗,同时也是选择了享受。最重要的是,有个愿意为之奋斗的使命。

  试着用第3选择的思维解决问题、处理矛盾,你会发现世界和谐了许多,人与人的关系融洽了许多。既如此,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选择》读后感最新 篇10

  书名:第3选择——解决所有难题的关键思维

  作者:〔美〕斯蒂芬柯维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描述看完这本书的感受,我会说——我期待去尝试这种思维方式。

  从我知道,到我愿意接受,再到我迫不及待想要去尝试,这条路,很长。

  作者在书一开篇,就阐述了第三选择的必要性和方法论:即四部曲——我看到自己,我看到你,我找到你,我要和你协同。随后用大量的作用于不同方面的案例来进一步论证拥有第3选择思维的处理方式是如何走向双赢的。

  我相信每一个看过此书的人,都会惊讶于它的魔力,有种跃跃欲试的冲动。而书中还指引我收获了一些额外的小小法宝。

  第一法宝【发言权仗沟通法: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我不记得从前在哪里听过这个词,但或许并没有放在心上。这次趁着读这本书的机会,好好揣摩了一番。

  表达,是每个人拥有的最无可置疑的权利。就如同那句“我不赞同你说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当矛盾产生,用“你”和“我”的方法都无法达成共识,必须开启第3选择的时候,我们要让对方有表达的权利,即此时把“发言权仗”交给TA,而过程中,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一不留心就会不自觉把发言权仗抢了回来。

  很多时候对方刚一开口,我们就感觉“听不下去了”,“这都是些什么歪理学说”,恨不得马上把耳朵装上一个开关,然后不断地寻找破绽,试图从对方逻辑的漏洞里找出突破口,继而一举把对方攻破,然后迫使TA来认可自己的观点,用这样的方式来达到诉求。

  “发言权仗法则”告诉我们的是,你把这根仗交了出去,那此刻说话的权利就属于对方,不管TA在说什么,你爱不爱听,都要尊重TA此刻的权利。你的任何发言,只能是为了更好地帮助你理解事情的原委。除此之外,一定要忍住不做任何批评批判和无谓的类别和假设。

  这一点,听起来容易,实践起来简直难于登天。我自己就有过很多次,一方面想聆听对方深层次的真实想法,另一方面当对方一开口没完两句就开始质疑和反驳,无形中把不想再听的厌烦感从微表情中传递出来,自然而然就消解了对方想要表达的欲望和真诚,也就为了“维持表面的和谐”而妥协告终。

  需要注意的是,妥协并不等同于协同。它们的区别在于:妥协的时候,一方会有牺牲了自己的一部分利益的感觉,它并没有带来快乐,而协同它是在超越你的方法、我的方法的基础上,我们一起去探寻有更好的选择,它是没有人走过的路,它让人期待,并会给我们都带来快乐。

  第二大法宝【同理心倾听:击碎“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

  刚刚说了要允许对方全盘地表达,压抑住自己想要夺回权仗的冲动,那么第二步,就是让自己在对方的诉说和表达的同时,学会同理心倾听。

  这里说的倾听,不仅仅是听懂对方的语言,更重要是听懂对方的情感,即把自己放在和对方同一个水平线上。

  以色列哲学家肯郎特说得好:同理心发生在我们在他人内心找到自我的时候。我们透过对方的眼睛观察事实,我们感受对方的情感,分享对方的痛苦。

  很多时候,我们表面上在倾听,只是简单地作为一个倾听者,听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起承转合,看到对方很难过,我们就安慰TA,看到对方很无助,我们就“象征性”提出建议,并没有带入到对方的真实情感世界里,去听懂TA言语背后的心声和诉求。

  作者举了一个小例子。青春期的女儿说在太胖了太丑了。这个时候父亲马上安慰她说,你不胖也不丑,在我眼里非常漂亮。这个时候单纯地安慰并不起作用,因为很明显这位父亲没有倾听出女儿语言背后的情感:我有青春期的烦恼,我需要帮助,而不是同情和安慰。

  我也想到了自己曾经在倾听环节犯下的错误:缺乏同理心。倾听的时候,并没有真心实意去站在对方的立场,而是有一种“你说,我听着呢”的姿态,但事实上,听完之后根本无法也还是会被自己的情绪占了上风。“我理解你,谁理解我?我的情绪和失落谁来抚慰?”一旦站在了这样的“高度”去摆出一副倾听者的姿态,往往沟通是徒劳的。因为表达者唯一需要的,往往是真心的关注和用心的理解,不要判断、评价、注脚、建议、怜悯、辩论。

  当然,用同理心倾听并不代表我们要不断赞同对方的观点,它只是表示我们在努力领会对方的观点,意味着聆听他人所表达的内容与情感。

  下一次,或许可以去尝试,发言权仗叫交出去的时候,就以同理心倾听,如果时间允许,试着把听到的内容复述一遍,问问对方是不是这么回事,是不是完全理解了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如果没有,继续努力,直到完全能理解了为止。

  写到这里,我在想,有时候是不是光是允许表达和用心倾听,矛盾就已经缓解了大半?

  第三法宝【超越公平:达成协同的制胜法宝】

  人都有个通病,一方面,我们心知肚明世间并无真正的公平,而另一方面我们又在事情来临时试图去寻求公平,公平好像就是矛盾来临时内心弹出来的一个金刚罩,负责保护心的深处不受伤害。

  小孩子最容易去寻求公平。家里两娃就是最好的例子。经常是跟一个买了某样东西,另外一个必须也买;做作业的时候也经常“质问”我,为什么姐姐只要做三页而我要做四页?仿佛每天都有层出不穷关于公平和非公平的喋喋不休。这也许是孩子在没有学会其他评判标准的时候,唯一找到的解决问题的平衡术。他们只会选择1或者2,摆脱不了事件本身的限制。

  而我们作为成年人,“我们对公平不感兴趣,我们对协同更感兴趣”。因为“公平需求可能会成为信任的敌人。如果我们将精力浪费在谁得到49谁得到51的讨价还价上,我们就会因为追求公平而破坏了信任。”

  其实,许多冲突的根源,都源于公平问题。而公平往往有选择性:即我眼中的公平可能恰恰是你眼中的不公平。所如果一直纠缠于是否公平的论断,就成了毫无意义的争论。所以为什么第3选择要求必须“凌驾于”公平,毕竟只有站在“山顶”才能无视“山底”的喧哗,而关注点自然而然就放在了前方的美景上。

【《第三选择》读后感最新】相关文章:

《第三选择》读后感范文11-16

第三选择读后感3篇04-11

第三选择读后感(精选5篇)11-18

第三选择的读后感(精选6篇)07-06

第三选择优秀读后感05-12

第三选择读后感(通用5篇)06-22

第三选择读后感(通用7篇)06-16

第三选择的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06-25

第三选择读后感(通用6篇)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