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读后感

2022-09-02 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晏子使楚读后感通用,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晏子使楚读后感通用1

  今天,我学习了《晏子使楚》这篇课文。

  这篇文章讲了春秋末期,齐王派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反而自取其辱的故事。

  楚王三次侮辱晏子的经过如下:第一次,楚王命令人关城门,开狗洞,让晏子从狗洞进。晏子反驳说:“这是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楚王得知消息后,只好打开城门,迎接晏子。第二次,楚王讥笑齐国没有人才派晏子来。晏子说他们国家的规定是上等国派上等人去,下等国派下等人去,自己最不中用,只好被派来楚国。结果楚王只好“陪笑”。第三次,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犯人从宴席旁走过时,楚王故意问:“此人犯了什么罪,是哪里人?”下属答道:“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晏子又用打比方的办法巧妙的反驳楚王,使楚王只好“赔不是”。自此,楚王再也不敢看不起晏子了。

  从晏子身上,我看到了我们祖先的智慧。我要向晏子学习,学习他的能言善辩、有胆有识、自尊自强。我们不能像楚王那样骄傲自满,仗着自己厉害,乘机侮辱别人。

晏子使楚读后感通用2

  这星期,我们学了语言的艺术这一单元,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晏子使楚》这篇文章。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在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三番五次的侮辱晏子,晏子用机智的语言巧妙对答,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

  晏子的巧妙对答使得楚王哑巴吃黄连——有口也难辩让我敬佩不已:第一次,去狗国,钻狗洞,去楚国,还钻狗洞,那么楚国就等于狗国;第二次,访下等国,派下等人(晏子),访上等国,派上等人,那么楚国就等于下等国;第三次,晏子用比照的方式说明了问题,淮南结又大又甜的柑橘,淮北结又小又苦的枳,这是因为水土不同,齐人在齐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了盗贼,就说明楚王治理无方,使得社会风气不好。

  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多用一点这样的语言艺术,少说一些脏话,这样不更好吗?我就有这样一个事例:有一次,我和妈妈去逛街,我看见了一个乖巧玲珑的小装饰品,就软磨硬泡的让妈妈给我买,可妈妈才不吃我这一套呢!我呢,就给妈妈唱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又说:“妈妈不给我买谁给我买呀!”逗得妈妈哭笑不得,只得给我买下。

  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多多学习语言的艺术呀!

晏子使楚读后感通用3

  读了《晏子使楚》后,我心中有了许多感想。

  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想贬低晏子,并侮辱齐国。不料晏子每次都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击,不仅没有让楚王的阴谋诡计得逞,反而让他自取其辱。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中,晏子显示了他高超的`智慧和出众的口才。

  在日常生活中,有人喜欢信口开河,也有喜欢人夸夸其谈,但晏子却不是。我也见识过一些像晏子一样聪明、机智、妙语连珠的人。例如某电视台体育频道的一个主持人在报道篮球比赛的一个精彩的“盖帽”时说出“我让你进你就进,我不让你进我也来得及”的经典语句;在报道马刺对小牛的“牛马大战”时说“俗话说初生牛犊不畏虎,但没有说不怕马”,令人忍俊不禁!一个口才好的人,能更好地与别人沟通,能让生活更有趣,甚至能像晏子那样,维护国家的尊严!

  而那些信口开河的人自认为了不起,实际上却是舌头发达、头脑简单。大家可别听这种人胡说八道。如果听了,大家迟早会吃亏。

  在生活中,我知道自己并不太会说话。读了这个故事后,我体会到口才的重要性。因此,我会认真向别人学习,勤于思考,与别人多交流沟通,让自己也成为一个能言善辩的人。

【晏子使楚读后感】相关文章:

《晏子使楚》11-14

晏子使楚读后感03-30

《晏子使楚》读后感09-06

《晏子使楚》的读后感04-14

晏子使楚的读后感04-22

关于《晏子使楚》读后感03-22

晏子使楚读后感范文03-10

《晏子使楚》读后感40006-21

《晏子使楚》小学读后感06-22

《晏子使楚》读后感范文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