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后感

2022-09-01 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们仨》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因为起初最想买的并不是它,而是和它凑在一起优惠卖的其他书目。

  杨绛先生我略了解过一点,但信息比较零散,现在这本书也不在我身边,只能微微发表些拙见。

  其实刚开始我知道杨绛先生是三四十年代的人时,我比较抗拒去读《我们仨》。我害怕自己难以适应这样大的年龄代沟,思想很难得到共融,可读完我才知道自己错得很庸俗——好作品是不存在代沟的。

  这本书记录了一个学者家庭的一生,以妻子、母亲、女儿、女学者的角度去叙述,也就是杨绛先生自己。她站在多重身份上,用自己的方式温柔地去诠释了一些东西。但在这本书里最重的两重身份是妻子和母亲,而本书的泪点就在于杨绛先生可以用平淡地语气去叙述一生。

  “锺书这一辈子受了不少排挤。”

  “圆圆去逝时刚好六十岁三个月。”

  当读者还沉浸在这个家庭的琐碎温馨里时,故事已经不知不觉到了结尾,接着她轻轻道出丈夫钱锺书和女儿钱瑗的离开。正如她在书中对其他人的叙述一般。一辈子仿佛轻易地就被折短了,就这样,该说的话都说完了,一辈子也就过去了。

  刚开始读的时候我有一个不太理解的地方:为什么本书的一开始写的是“古驿道”这样一个虚构的`场景,而且用了整整两个部去写,占了全书大约三分之一的内容。直到我读到了末尾部分才渐渐懂了,接着鼻子不禁泛酸。她用梦内梦外串联起那段最艰难的时期,真实也罢虚构也罢,她只是舍不得这个家,而锺书和圆圆还是都走了,自此“家不再是家,而是我的驿站了。,在这个家不再完整的同时,杨绛先生就把自己定义为了一个“旅客”,她早就没有家了。

  她感慨:“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翠,不对不对杨绛先生,“我们仨”的灵魂算是留下了,留在这个污浊的人间了。谢谢您。

  20xx年5月25日,“我们仨”终于“从此快快活活地生活了下去”

【《我们仨》读后感】相关文章:

《我们仨》读后感12-31

我们仨读后感01-05

我们仨的读后感07-01

《我们仨》读后感07-04

《我们仨》读后感06-23

我们仨读后感03-29

《我们仨》的读后感09-01

假期我们仨读后感11-27

【精】《我们仨》读后感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