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此生未完成》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于娟是海归,是博士,是名校复旦的教师——这是她已实现的人生追求,但这其实与他人无关;于娟生病,父老子幼,对人生充满渴望,这好像与他人也无关。所以,于娟本来是与我们没有关系的:她的功成名就,她的沉疴重病,其实离我们很远——任何时代、任何个人大概也都是沧海一粟。
但我们的媒体忽然大声地招呼我们去关注她,为什么?因为曾经感觉非常成功、现在却对成功开始否定,而对生命非常珍惜的于娟,在博客“活着就是王道”里真诚地反思自己的人生道路,认真地考虑什么才应该是人生的追求,或者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应该怎样活着。这是于娟的意义,也是媒体关注的所在。近日,湖南科技出版社在于娟4月份去世后很快将其文字整理成《此生未完成:一个母亲、妻子、女儿的生命日记》一书,再次引发大家对“活着”的思考。
于娟是大学教师,她在艰辛的求学路上,目标明确,孜孜矻矻;在工作中,勤奋上进,不甘人后。她可能是诸多大学青年教师效仿的榜样,甚至是嫉妒的目标。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校园青椒(青年教师)一直都背负着这样的压力,精神高度紧张:一方面被体制、名利驱赶着,去穷心竭力地发论文、评职称、占岗位;一方面希望买房买车,争取更广博的物质基础。不能不说,这是一个病态的教育环境、社会环境,但它的形成由来已久,其消除更不会在一夜之间。因此,如何一方面适应这样的环境,一方面让“自己好好地活着”,就成为我们从于娟事件里首先应该思考的问题。
大学教师于娟是这样说的:“我曾经的野心是两三年搞个副教授来做做,于是开始玩命想发文章搞课题,虽然对实现副教授的目标后该干什么,我非常茫然。”不用说,于娟的追求何尝不是大多数校园青椒的追求?谁没有这样的“野心”,谁就是不求上进,就将成为领导在会上批评的对象,也将被机制淘汰。在一定程度上说,不想当、不想早点当教授的教师不是好教师。所以,那时候蓬勃向上的于娟是令自己满足的,也是让别人艳羡的。
但大概上帝是将她作为一个标本来警示世人的,故而将厄运降临在这样一个奋进、开朗的女教师身上。所以,于娟说:“为了一个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人生目标的事情拼了命扑上去,不能不说是一个傻子干的傻事。得了病我才知道,人应该把快乐建立在可持续的长久人生目标上,而不应该只是去看短暂的名利权情。名利权情,没有一样是不辛苦的,却没有一样可以带去。”“生不如死九死一生死里逃生死死生生之后,我突然觉得一身轻松。不想去控制大局小局,不想去多管闲事淡事,我不再有对手,不再有敌人,我也不再关心谁比谁强,课题也好、任务也罢,暂且放着。世间的一切,隔岸看花、风淡云清。”
于娟缘何“清醒”?上面文字中的两句话可以作为答案,一是“得了病我才知道”,一是“世间的一切”。得了病反而对人生看得更清楚了,所以,不是咒人,大家都应该得场大病,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当然,不希望大家能说出“世间的一切”这样的话来:它暗含着更多的无可奈何、不可更改。从这个方面来说,于娟为我们做出了牺牲。我们应该从她真诚的文字中,感谢她对我们人生追求的提醒。
于娟通过反省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告诫我们特别是年轻人不要任意挥霍健康,任意挥霍幸福,要感恩生活,善待生命。她说“买车买房买不来健康”、“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都是浮云”,她将“健康”与“生命”放在首位,认为健康是基础,“活着是王道”。许多时候,我们将习以为常的健康视为本该如此,并以健康为代价去换取“事业的成功”;忙、累被挂在嘴上,却不愿停下歇一歇脚。正像于娟在书中所描述的:“进入这个庞大的城市就像穿上了红舞鞋,一直舞蹈旋转,再也停不下来。也许停下的时候就是死亡的那一刻。”其实,停下舞蹈的旋转,我们可能活得更好;而没有你参与的舞蹈,更不会导致舞台的失彩。一句话,所有的`名利都不是生活的本质,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生活才可能幸福。
于娟在书中道出了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她说,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她说:“每日污衣垢面趴在国泰路政立路的十字路口上,……只要能看着我爸妈牵着土豆的手去幼儿园上学,我也是愿意的。”幸福在于娟这里,成为一种渴望,虽然这样的渴望看似寻常,甚至被正常的我们不屑一顾。但看待任何事物往往都应该返璞归真、化繁为简,最基本的需要往往是最根本的渴求。在于娟这里,她非常珍惜亲情,认为这是幸福的源泉。她说,人生的不幸是幼年丧父(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女),而如果自己去世,她的父母、丈夫、孩子就将面临这样的不幸。所以,她渴望出现奇迹,让自己能继续活下去;她渴望最基本的亲情能因为她的存在,而绵亘不息。但苍天不仁,不怜弱者。
还能说什么呢?我们应该感谢于娟,感谢她以生命唤醒我们认清活着的意义。但红尘滚滚,醒者几何?大家不到“病了”甚至临别的那刻,怎能抵御那些热闹的诱惑!这样看来,于娟的真诚、执著,于娟给我们的意义,最后可能还会由于“与我们无关”,而被淡淡忘却。毕竟,“感同身受”不能等同于“身受而感”。
悲剧自然还会重复,因为环境如此,名利诱惑如此。我们要说的是,但愿这样的悲剧能在于娟美丽、真情的警戒话语前,有所减,有所免。这样,我们才能对得起于娟的真诚。“此生未完成”,希望我们在临了的那刻,能减些遗憾,少些留恋。
如此安慰,如此祈愿。愿生者珍惜生活,愿逝者静眠安息。
【《此生未完成》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此生未完成读后感07-06
《此生未完成》的读后感06-05
《此生未完成》读后感01-15
关于《此生未完成》读后感04-03
《此生未完成》读后感800字02-09
《此生未完成》读后感600字09-22
感悟此生未完成诗歌07-21
此生未完成读后感(通用17篇)07-07
《此生未完成》读书笔记08-28
《不负此生》读后感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