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花侧帽说纳兰

2022-01-22 读后感

  我想,应该是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让我就此沉沦于纳兰词中。

  纳兰性德,字容若。纵观他的诗词,清新婉转,直指本心。王国维曾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容若,一位文武双全的翩翩佳公子,出生富贵又是满族最显赫的纳兰氏,怎会没有几段缠绵悱恻的爱情。然而,天妒英才,让这个天之骄子只活了短暂的三十一年,情深不寿。

  一生一世一双人

  容若的初恋时他的小表妹,这位表妹才貌双全与他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倒是公认的男才女貌,一双壁人。可是,造化弄人,表妹无奈参加选秀,结果“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容若愁思郁结只道:“一生一世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我不知此时容若到底是怎样心境才得道“天为谁春”,是啊,天为谁春呢。如此残酷的现实,“怎一个愁字了得”。

  须知浅笑是深颦

  卢氏的出现,让容若决定从表妹的事中走出来,重新找到生命中另外一抹亮色,另一段美满的感情。但这对纳兰的父亲明珠来说,选择卢氏做媳妇的绝大多数原因是因为卢氏是两广总督的千金,大可说因为这个媒妁之言,使明珠升到一个自己都难以想象的高职兵部尚书。但毕竟纳兰与卢氏婚后举案齐眉,感情甚好,于是便作词《浣溪沙》:

  旋福轻容写洛神。须知浅笑是深颦,十分天下与谁春。

  掩抑薄寒施软障,保持纤影藉芳茵,未能无意下香尘。

  这对新婚燕尔相处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如此温馨美好。可是,三年后,容若才知道“当时只是寻常道”。卢氏之陪伴了他短短三年便因产后受寒而去。之后八年,纳兰为卢氏写了几十篇悼词,其词凄婉不可卒读。说来也巧,卢氏五月三十日离世,而八年后的五月三十日,纳兰也因为寒疾离世。同月同日,我想,这也许是上天对他们最后一点眷顾。

  人生若只如初见

  在我看来,纳兰是个情深,但不多情的男人,他一生唯一爱过的女子离世,他的爱与激情也随之离去。他的妾氏颜氏,续弦官氏包括沈宛在内,都是他此生不得不辜负的女子。

  那个最初让我迷上容若的《木兰花令》“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就是他对颜氏的歉意,如果是在遇见卢氏之前遇见你,或许我会深爱着你吧。待到日后,颜氏看到他那句“比翼连枝当日愿”应该会潸然泪下吧……

  若深知自己无法再爱上其他人了,但颜氏这种默默侍奉,不争不抢让他深感愧疚。也就是这个男人,让颜氏一辈子呆在了纳兰家,终身未再嫁。

  如果说颜氏是不幸的,那么官氏说来或不幸亦或幸运。不幸的是她用尽最大的努力去做一个好妻子,甚至学着卢氏为纳兰整理书房,却换来丈夫的同床异梦,梦中喊着卢氏;幸运的是,她并未为纳兰家添一儿半女,待到纳兰离世,她便再嫁他人,离开了这个令她神伤的地方。

  沈宛便是纳兰离世前一年的红颜知己。容若应该庆幸自己可以再次碰到一个能读懂他的.人,她读出了他的寂寞,读会了他的寂寞,读懂了他的思念,但这些感情是不应该在一个而立之年的人身上出现的。她明白,这一切的一切都因为一个人,卢氏……

  纳兰容若,他生于温贵,却满篇哀感顽艳。

  纳兰容若,他身处花柳繁华,心却游离于喧嚣之外。

  纳兰容若,他行走于仕途,一生却为情所累。

  纳兰容若,他在风华正茂之时,却匆匆离世……

  这位几乎拥有世间一切惆怅的男子,让后人有多少的眷恋与惋惜啊。

  而我,也深深被他这份无限惆怅所吸引,久久不可自拔……

  之后,曹雪芹先生的《红楼梦》乾隆皇帝看完后掩卷而道:“此乃明珠之家事作业也。”也许人间终非他的归处,所以才会辗转红尘之后,他依旧是“人间惆怅客”,更非“人间富贵花”。

【当花侧帽说纳兰】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做花帽》09-23

纳兰性德名言01-20

纳兰词唯美诗句11-18

纳兰词唯美诗句11-18

花的结构和分类说课11-04

贾平凹近作《说棣花》09-29

侧腾越说课稿11-02

纳兰词读书笔记12-20

文言文瓮帽03-14

纳兰性德《长相思》课件05-13

​读《母爱如粥》有感 读《三国演义》有感:一书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