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香菱学诗读后感10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香菱学诗读后感1000字 篇1
在红楼梦一百二十回里,提到的有名有姓的女孩有上百个。最重要的便是金陵十二钗正,副,又副册里的三十六个了。文中姑娘或丫鬟也不少,为什么曹公把学诗这一情节安排给香菱呢?
我认为,香菱学诗的原因有三个。
首先,香菱确实对诗文和学习保持着高度的热情。香菱学诗时,能读诗到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的程度,这不仅仅是显出香菱的呆,更是体现了她对学习的执着。香菱有着绝好的领悟能力,在黛玉对作诗稍作解释后便能提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说道: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在第四十八回中,宝玉也说: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若从这个方面来说,聪明之人必求多掌握学识,而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知识很大层面上都是从书中获取的,那么,香菱学诗也不足为奇了。精华欲掩料应难月亮那纯净的光华,料必难被掩盖。这句话何曾不是自喻呢?黛玉也说:你是一个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可见香菱确有过人之处,这光华又怎能被掩盖呢?总有一天会绽放光芒。
其次是为了抚慰心灵,缓解寂寞,寄托她的寻乡思乡之情。香菱自小被拐卖,好不容易被冯渊看中,定情于一人者,可偏又让薛蟠买去做妾,闹出个人命官司。可那这薛家纵比冯家富贵,想其为人,自然姬妾众多,淫佚无度。从这侧面描写,也可看出香菱日后在薛家也不会安稳。可偏巧香菱对于自己的父母,年龄以及家乡,一概没了印象,文中也多次强调这一点,在周瑞家的以及夏金桂的询问中都可以看出。从现当代著名文学家的作品,如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萧红的《呼兰河传》来看,两人都不约而同地在自己最穷困潦倒之时,写出回忆自己童年美好生活的作品,其中的精神归乡的意味不言而喻。反观香菱,她从小被拐卖,在贾府被欺侮时,她能回忆起自己父母亲的关爱吗?她能回忆自己美好的童年生活吗?答案是否定的。在薛蟠外出时,香菱便得了空闲,自然要学几首诗,寄托自己的感情。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归乡,团圆应是香菱日夜所思的吧。
再次,便是香菱对进入贾府上层社会的渴望。香菱在贾府的地位并不算高。作为薛蟠的妾,她只比丫鬟高些许,却又比不上宝钗,黛玉等人。大观园中的姑娘们都各有自己的才情。学诗也是一种提高才情的方法。而且这又能够帮助香菱更接近钗黛等人,更是帮助了她进入海棠诗社。
第二个问题,便是曹公为什么把学诗这一情节安排给香菱呢?第一,我们知道,曹公对香菱是既赞美又同情的。首先是赞美。文中多次采用侧面描写赞美。第七回,周瑞家的道: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象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第十六回,王熙凤赞:也因姨妈看着香菱模样儿好还是末则,其为人行事,却又比别的女孩子不同,温柔安静,差不多的主子姑娘也跟他不上呢可见香菱的品性不同一般。脂砚斋道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所惜者幼年罹祸,命运乖蹇,致为侧室。且曾读书,不能与林湘辈并驰于海棠之杜耳。然此一人岂可不入园哉。在这一点的作用下,香菱学诗也是理所当然的。
第二,红楼梦中合计有正、副、又副册各十二钗,第六回判词副册中唯一提到的便是副册之首香菱。显然她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书中香菱出现的次数并不算少,但正面描写就只有那么一两处。第一回以及第四回有对她的外貌描写。其余的描写多为一笔带过,如第二十回,正遇见宝钗、香菱、莺儿三个赶围棋作耍第二十九回的外带着香菱、香菱的丫头臻儿。我们对香菱性情的了解多从旁人的描绘中得到,缺少正面描写。在前面的描写中,我们知道,香菱是一个漂亮、安静的女孩子。但,这还不够,这从哪儿体现出来?于是香菱学诗的情节便上场了。这也是文学作品必须要做到的,这才使香菱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其三,人物的行为是与其身份地位有直接关联的。我们把与香菱年纪相仿的其他女子如惜春、平儿、袭人等人来和香菱作个对比。惜春是荣国府的四姑娘,即使是庶出,从小也能获得较好的教育,虽不善诗,但善画,拥有小姐的气质。平儿是凤姐的陪房,贾琏的妾,很大程度上是作为凤姐的帮手的,没有身份也没有时间去学诗。而袭人地位更低,就更不可能与宝黛等人平等相处,向他们学诗了。而香菱正好有这个身份及时间,安排学诗的情节也是自然的。
综上,香菱学诗的情节正是大观园的必然产物。
香菱学诗读后感1000字 篇2
香菱,本名甄英莲。因三岁被人贩子拐跑,所以经历了不少苦难,后,邮费,去潘强抢为妾,可怜香菱嫁给薛蟠后生活也未得到好转,这时薛蟠外出经商,乡邻得以跟宝钗,一起住进大观园。进了大观园后,遇见,林黛玉,李纨,探春等人。皆会吟诗作文,因而产生了要学作诗的想法向宝钗求教,宝钗不允,香菱又寻得自己的良师——林黛玉。苦心学诗经过一首、两首的失败,终于做出了成功的第三首。
从小被卖,久经身世的辗转,也便是珍惜少有的幸福,最后卖给薛蟠,终于和她命中注定的有缘人相遇——他的启蒙老师林黛玉。林黛玉细心点播,香菱的苦心专研,只能用一个字形容——废寝忘食。
香菱是珍惜她随时都可能失去的幸福,所以在得到林黛玉的点播后便是每天手里不离书。而我们有很好的环境却从来不知道珍惜,也许知道是九年义务教育所以从来不肯抓紧时间学习。也正如宝钗说的:“你能够像他这个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
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从刚上初中到现在也有两年半了,这两年半里,我所学到的东西可能连别人一年半学到的都要少呢,所以这时候的我真该扣心自问这两年半里自己都在干什么呢?
还清晰的记得八年级一段时间我们班里的女生下课都不会离开课桌,经常会引起男生的注意,是不是很好奇都在干什么?呵!都有看小说呢!当时的自己也沉迷在其中自拔不起,没有以前中午不睡觉下午就会瞌睡的习惯,因为看小说哪里会累,每天从早晨看到放学,从放学看到睡觉,我也很佩服自己是不是很像香菱学诗那样的痴迷,最后的最后,还是被老班经常上课发现告诉父母才将我这恶习改掉。我要是把看小说花的功夫用在学习上,我现在不在前20都丢脸的啊。至从这一单元学过香菱学诗的这股痴劲,我才发现时间真的需要挤。
现在的我九年级,每天的.作业量就不说是如此的多了,而且要背的东西远远比七八年纪的要多得多,真的没时间放松放松,有时候很恼很恼自己为什么要在七八年纪玩的那么狠呢!导致我现在要花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才能和其他人一样,我也正如香菱一样从小只是学的点点皮毛,而现在却想要和别人一样的成果,所以在香菱提出要学诗的时候宝钗拒绝她也是正常的,因为毕竟香菱学识在那摆着,可最后香菱为什么又能成功呢,这全靠她的后天努力!她在睡梦中得诗也并不是偶然,只因为她对学诗的痴就注定她会取得成功。
正如现在的我一样,自己浪费的时间和精力必须现在加紧时间的努力才能取得我想要的东西,现在苦点真的没什么,人们常说苦尽甘来嘛!
香菱学诗读后感1000字 篇3
香菱是《红楼梦》中的一个人物,我读了语文书上的这篇课文感慨万千。
故事的开头写的是香菱去找黛玉学诗,黛玉很高兴的收了这个徒弟,然后向她讲述了作诗的方法,并向她推荐了几本诗书。香菱收下诗书后,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地读书学写诗,足见其对诗的痴迷。后来,黛玉让香菱写一首诗,香菱便“痴呆”起来,每次到五更才睡下。第一首是在“茶饭无心,坐卧不定”的情况下苦思写成,但不见成功;不灰心的她“连屋也不入”但第二首依旧不行;终于精心所至,在梦中得到一份佳作。
香菱对诗的痴迷,学习的勤奋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现在的学生一看到难题便去问他人,甚至不去做,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睡觉,难道这就是学习态度?有的同学“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对学习不钻研,对老师的话不听,难道这样的学生也能功成名就吗?同学们,学习才是正道,人不可能快乐一辈子,只有先痛苦,才能后快乐,否则就有可能先快乐后痛苦。
同学们,向香菱学习吧!做现代的花朵和骄子,我们没有理由会比香菱差。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戏。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兰。
懂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这是香菱所作的第三首诗。在《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算的上是一个插曲,但是联系香菱在《红楼梦》中的悲惨遭遇,作者写"香菱学诗"也是颇具匠心的安排。
在《红楼梦》中,香菱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在曹雪芹的笔下,香菱的一生颇具悲剧性,作者之所以写她学诗,也是为了抬高她的身份,增加读者对她的好感,并且这样写也使得当香菱被无情的命运折磨致死时,悲剧性更为强烈。
回归到"香菱学诗"上,其过程大致可分三个步骤。首先是拜林黛玉为师,在黛玉的指导下细品王维的诗;其次是一边读杜甫的诗,一边尝试作诗;其三是经历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香菱所作的三首诗中,第一首较为幼稚,全诗只是前人咏月时所用的词藻放在一起,其中没有任何真情实感,但她的第二首诗便有所进步,渐渐有了作诗的感觉,第三首诗中,香菱用词典雅含蓄,设意新奇别致,看似句句都非写月,实际上却是句句与月相关,借月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从其所作的第三首诗中可以看出香菱自己本人的聪明与优雅素质,另一方面也使得香菱住在大观园里更为名正言顺,这全都是曹雪芹的精心安排。
另外,在《香菱学诗》中,香菱所拜的师傅是林黛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林黛玉的性格特点:虽是生性孤僻,喜散不喜聚,但也热情大度,并且林黛玉指导香菱时不厌其烦,循循善诱,而且言简意赅,这也是香菱能在短时间内作出如此成功的诗的一个重要原因。林黛玉的这种表现,同时也是作者对她性格刻画的另一侧面的反映。
细细品味,曹雪芹借写香菱学诗,为后文香菱的悲剧性结局作了一定的铺垫,为黛玉的性格刻画作了一个很好的侧面描写,可谓是"一举两得"。
香菱学诗读后感1000字 篇4
香菱是红楼梦中的一个丫环,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受大观园浓厚的文化气息熏陶影响,也开始学习写起诗来。在林黛玉、薛宝钗的指导和帮助下,她两天时间内就以《咏月》为题,作了三首诗。
第一首诗是:“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第二首诗是:“非银非水映窗寒,拭看晴空护玉盘。;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第三首诗是:“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蛾应借问, 缘何不使永团圆!”
显然,前两首诗意象单一、矫筹造作,质量不高,林黛玉、薛宝钗看了都不满意。第三首诗境界、格调就大显不同,众人看了都说:“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
香菱只所以在两天之内,诗艺大进,从一个门外汉变成“诗翁”。原因有三:一是多读。在林黛玉的教导下,香菱很快掌握了诗的基本理论,并且阅读了杜甫、李白、陶渊明等人大量的诗作。俗话话:“孰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有了诗的积累,就有了作诗的“细胞”。二是用心。香菱学诗可以说到了“痴迷”的地步,不论白天晚上,她“满心中还是想诗”,甚至为此,“茶饭无心, 坐卧不定”,可见用功程度。三是丰富的生活积累。诗歌本是心灵的艺术,有感于心灵,才能发为诗歌。香菱幼年被拐子拐走,落入贫苦人家,大时被出卖,为一位冯公子看中。偏偏在命运要发生改变时,呆霸王薛蟠打死冯公子,把她抢入薛家。正因为有着这样惨痛的人生经历,她心中充满了悲苦的诗情,对诗歌写作爱好之极。
香菱学诗,对于我们写文章有很大的启示。写作本是一项很艰苦的工作,要付出无数心血和汗水。特别是要把文章写好,更不容易。作为写作爱好者,首先要热爱写作。爱好产生乐趣。不爱好,就没有乐趣,就没有动力。爱因斯坦说:“爱好最好的老师。”要把写作当生活,当娱乐,虽全力为之,而不感到苦和累。这样,才能坚持长久。其次,要多读书,多思考,多感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是一项创造性劳动,必须以丰富的知识、充沛的感受、敏捷的思维为前提和基础。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此,必须多读书,多感受,多思考,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感受。这样,才能言之有物,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再次,要勤于练笔写作。文章是写出来的,光想不写或光读不写,如同“纸上谈兵”,同样难以提高。只有在写作的实践中,才能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收获心得会,进而提高写作水平。在这方面,我们要向勤于写作的前辈学习。要给自己压任务、交担子,规定自己每月、每星期要写多少篇、写多少字,常年不断,坚持不懈,慢慢地就养成了写作的良好习惯。这样,必将终于写出好文章来。
香菱学诗读后感1000字 篇5
暑假期间拿起红楼梦读了一点,香菱的坎坷命运不免让人同情。看香菱学诗成功让我羡慕,也让我思考良久。我学习语文,学写作文,总是找不到方法,进步缓慢。如今看香菱学诗成功,也想从中找点启发。于是多读了几遍,企图从中找到成功的密码。
分析了下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感觉有三,首先是她学写诗是自发的,也就是主动要求学写诗的。想想我平时学习,主动性欠缺,总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老师要求干啥就干啥,老师不做要求的我也想不到。记得老师要求多读优秀作文,我总是懒得看,可是有的同学不只是坚持多读,还背诵了好多。这其中的差距,一目了然。
再者林黛玉的教导有方。想学好一样东西离不开良师益友,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我身边的良师有没有珍惜过?一流大学毕业,又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就这在我身边,可惜我没有珍惜。学习中我们的良师益友不只是每科老师,身边的优秀同学,也值得我们去虚心学习。自己也有个缺点就是遇到问题总是不好意思向同学请教,总怕别人看不起自己。以后可能得克服这种心里了。
三是刻苦努力,能做到沉浸其中。香菱学诗可以做到茶饭不思,走火入魔。可见下了不少功夫。每一次的成功,刻苦努力必不可少。有时候大道理也是懂得,就是坚持二字说着容易,做起来难。也可能不只是坚持,沉浸我也总是做不到,平时学习太浮躁,如果真能做到沉浸其中,就能发现其中趣味,坚持也就不显得那么痛苦了。
希望这点启发能对我以后学习起到帮助。
可是我又想作者为什么要写香菱学诗呢,他要表达什么?
香菱一生命运坎坷悲苦,学习写诗,可能是她这一生最闪亮的一点。可是这么短暂悲苦的一生,学习这个的意义是什么呢?
记得有一次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孩背着瘫痪的爸爸去读书,生活艰苦,命运坎坷的女孩偏偏天资聪颖热爱学习,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可是到24岁时又得了白血病,结束了短暂的一生。不得不让人感叹其多舛的命运。
纵观红楼梦全书就是个悲剧,每个人物都带有悲剧色彩也不奇怪。生活中悲剧色彩的人也不少,可是在命运坎坷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是不是也该像香菱一样不管生活怎么样,都应在其中找点乐趣,找点自己喜欢的事做,给我们的生活增加点亮点,不管以后如何,不管命运走向何方,活好当下才是明智的选择。
想了这么些,突然感觉内心开阔不少。暑假读书让我收益匪浅。
香菱学诗读后感1000字 篇6
我从未读过《红楼梦》,开始接触它是因为曾经分享了老师做的PPT《香菱学诗》,没想到,升到初三,这正是一篇我们的语文课文。预习完之后,我才发现,这短短几页纸的文章,已经深深的印在了脑海中。
香菱是大观园里贾宝玉无数亲戚中一个不怎么样表兄的小妾兼丫鬟,从小就遭遇命运的不幸,三岁被人从父母的怀抱里夺走,从故乡的土地上分离,多次被转卖,从此是再也不知道归根何处,来到大观园,别人问她:“你可知父母是谁?家在何处?”,香菱默然,只能低着头,迷惘地轻声答道:“不记得了。”除此之外,再无别言可诉。可以说,她是一个悲剧性的可怜人物,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有许多难能可贵的品质。
譬如好学。香菱在大观园过上了比较安静的生活了,但她却主动要求学习认字做诗。我想,在她那个时代,像她这样的身份,学习又有什么用呢?她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把握,学习有意义吗?不像现在的社会,学习有可能改变命运,所以,我和我的同学们为了自己的梦想在努力学习。但是说到香菱,学习对她来说并没有什么目的可言,她不渴望功名利禄,享受众星捧月般的傲然,她就是单纯的想要写诗,来表达自己的内心和生活。她是为自己的快乐和想往而学,而我们,或许觉得学习是为自己奋斗,却怕吃苦,又有点被动。所以香菱的这种为自己内心渴望而学的状态,是一种快乐的学习状态,是我应该借鉴的。只有自己真正想做才会努力做到,不用说这样学习效率。
香菱身份虽然卑微,但她自强自尊,她的命运本就坎坷,却不愿选择安逸的生活苟且偷生。她想学习来改变自己,让别人瞧得起自己,一次次的学习写诗,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吸收教训再努力,最后终于写出了令做诗高手黛玉都赞叹的好诗。我觉得香菱一个小小丫鬟在那个环境那个地位,真的不简单,从香菱的身上,我感觉到她内心的不服输,一个人哪怕再微不足道,只要自己努力,不怕面对失败,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心愿。香菱还有一颗自谦的心,不骄不躁,善于学习,虚心采纳别人的意见,这样的人怎么会学不好呢?如果具我也具有香菱这样的品性,在学习中既有上进心,又谦虚好学,我也能当学霸。
《香菱学诗》这篇文章,平淡之中有特别的意味,我从中感受到这些。读这篇文章,让我从香菱身上学到了很多,我希望纳为己用,让自己进步的更快。
香菱学诗读后感1000字 篇7
《香菱学诗》来自于曹雪芹的〈〈红楼梦〉〉,这篇文章讲得是黛玉师傅教香菱如何做诗和香菱如何学诗的事。只是短短的一个小回,却蕴含了愈多道理,而这些道理,都有一个共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在香菱学诗中,香菱是一名苦命的女子,本出身在一个乡官人家,却在三岁时被拐,长大狐被薛霸买去做了妾,后随其进京,在薛蟠的一次外出,贾宝玉把她带到了大观园里给自己作伴,环境的变化和影响激起了香菱学习写诗的欲望,却被宝钗笑“得陇望蜀,劝其缓一缓”,但这也无法阻止香菱求学的欲望,急切的找到了林黛玉
而黛玉教导香菱读诗,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香菱学会识记,理解运用五言律、七言律等,因为黛玉知道只有让香菱明白识记是基础,理解能帮助识记,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的运用才能作出好诗。成为“诗翁”。最后香菱不负众望,理解了作诗的技巧,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她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字也似天理,但这两字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像是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形容的正是如此,联合实际想到那年上京去,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明白“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中的“上”字是从“依依”两个字上化出来的,但是香菱运用到现实也就是说自己作诗就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了。黛玉见香菱学得如此之妙就借昨夜月亮让香菱作诗。起初,香菱作了一首诗,黛玉批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诗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做。”香菱听了,默默回来,连房也不入,只有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一会儿皱眉,一会儿含笑,默默天地至公,香菱做出来拿与黛玉看。黛玉说:“还是不好,过于穿凿,还得另作。”香菱自以为很妙的诗被说如此,于是思考不断,结果在梦中出现,这不就是灵感么?不就应了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么?
同时,兴趣也是最好的老师。香菱之所以想学诗兴趣是她最先的出发点平时她也爱看些诗,加上贾府在这个特殊环境里文学氛围浓厚,更是增加了对诗的兴趣。表面上看人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但真正做到的却寥寥无几,你不见那草草学子被师大胁迫着学这种特长那种特长,而他们真正的兴趣所在却被早早的扼杀。最后少数人站在了人生的领奖台上而更多的人却成为人们惨痛的教训正所谓“吃草的骆驼莫喂肉。”
成功源于勤奋,青春的朝气和前进不己的好奇心也是成功的关键。泉水叮咚奔向大海,雄鹰展翅搏击长空,香菱正是有追求,才感受到了快乐的心境;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流始,才能快乐的成长。《香菱学诗》教给我们这些,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明天创造更多希望,为明天设下更多追求,一步步地踏上成功之路。
香菱学诗读后感1000字 篇8
《香菱学诗》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小说,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本来不懂诗,她随薛宝钗住进大观园后,见贾宝玉与众姐妹结社咏诗,才“苦志学诗”,经多次请教,几易其稿,“精血诚聚”,终于写成了一首“新巧而又有意趣的吟月好诗”。香菱的成功固然与她的勤奋分不开,但更重要的是有高人的指点,这位高人就是林黛玉。
香菱学诗初,林黛玉并未直接让她创作,而是先讲作诗的要点,然后给她介绍经典作家:王维、杜甫、李白,继而扩展到“陶、应、谢、阮、瘐、鲍”等作家。其次,把圈点好的王右丞的五律一百首左右让她背诵。这还不算,当香菱找黛玉换杜诗时,黛玉先问香菱领略经典诗作的滋味如何,最后才给她出题。纵观林黛玉引发香菱阅读的过程,或许多少能给我们以启示。
经典作品是经过时间淘洗后留存的精品,是打败了时间的文字。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也都有自己的文化经典。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各个朝代、各个历史时期,都不乏经典作品,涵括了文学、历史、哲学等诸多方面。
阅读代表中国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是承继传统的一种必要方式。这些不朽的经典之作凝聚了人类思想和艺术的精华,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丰硕了人文性的内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地接受人文精神的陶冶。例如:《热爱生命》《紫藤萝瀑布》启示学生要正确认识生命,珍爱生命;《信客》《老王》教育学生,人与人之间应该多一点真诚与关爱;《三峡》《沁园春·雪》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对祖国江山的热爱之情;《斑羚飞渡》《山中访友》向学生陈述了动物与人之间发生的故事,感慨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信任,和谐相处……读懂,读透,读好这些作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还会对学生的思想素养和语文素养的提升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经典文学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所反映出来的生活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作为教师,应广泛、深入地去发掘这些作品的内在艺术价值,引导学生从更深层次上品味语言大师们的精妙匠心,领会其艺术魅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自己提出更高层面的要求,应有更深厚的生活积淀,明了生活的本源及本质,给学生以哲理的启迪。要想领着学生走进经典领域,领略无限风光,教师应该像一个出色的导游,不仅能介绍景点之美,能剖析此景之所以美,还能让游客追随你的独特视角品尝到常人难以发现的美。而做到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教师不仅要眼中有景,口中有景,而且要心中有景。
只有用恰当的方法,才能教出经典之美味,学生才能美美地学,也才有可能品出经典之美味。要想教好经典之文,我们应向“黛玉”学习,努力当个经典之师:深度领悟作品的精髓,努力寻找适切的教法,仔细打磨教学的要素,力争上出精品语文课,让这些经典作品发散出经典的光芒!
香菱学诗读后感1000字 篇9
“香菱学诗”见《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薛蟠外出游艺,香菱由宝钗引领进入朝思暮想的大观园。脂砚斋说:“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然此一人岂可不入园哉?”在这一回中,精华灵秀所钟的薄命女儿香菱内心对美的渴望被激发出来,在黛玉的指导下,吟诗、作诗、评诗,在气象万千的诗歌世界流连忘返。香菱学诗是《红楼梦》颇具匠心的一段小插曲,对全书人物塑造、情节结构、审美风格都起着重要作用。
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
香菱是《红楼梦》第一位登场的女性,在全书地位极重。第五回,太虚幻境判词:“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暗示了这位悲苦女子的秉性和命运。香菱学诗是其悲苦一生中的华彩乐章。香菱求宝钗教作诗被婉言拒绝,后拜黛玉为师。受到黛玉的指点后她无心茶饭,整日沉浸在诗歌之中。探春对香菱说话:“菱姑娘,你闲闲罢!”香菱答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你错了韵了。”作者通过香菱在学诗过程中的言行描写,揭示出她丰富醇美的内心世界。在苦难的人生中,奋力追寻自己的理想,这是香菱赋予自己生命的尊严与意义。
这一段情节,还将宝钗、黛玉二人稍作对比。香菱学诗,先求关系更亲近的宝钗,宝钗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条,婉拒香菱。黛玉却一口答应:“既要学作诗,你就拜我为师。”黛玉是大观园中最具诗性的女儿,诗歌与黛玉的生命早已融为一体。作者借香菱学诗同时凸显了黛玉不凡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品味,刻画了其热情大方,好为人师的形象,为我们展现了黛玉善待一切、珍视一切,才情高远而并不恃才傲物的内心世界。
联结至俗与至雅,增加作品张力
香菱原名甄英莲,甄士隐之女,她本为千金之贵,出生于书香门第,五岁时被人贩子拐卖,后又遭冯渊之变,被薛蟠强买,沦为不学无术、不务正业的“呆霸王”薛蟠之妾。薛蟠遭柳湘莲苦打后,托名做生意出去躲羞,香菱这才有机会进入大观园。从大观园外到大观园内,从污浊男儿到灵秀女子,从至俗到至雅,借香菱学诗一事自然过渡。这个有着秦可卿品格,钗黛风貌的女孩,即便命运坎坷,也从未放弃寻找短暂的生命中投射过来的任何光亮,更是增强了作品的叙事张力,加强了作品的悲剧意味。
凸显审美趣味,表现诗歌观念
在香菱学诗的过程中,黛玉的审美品味也展现得淋漓尽致。香菱称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黛玉则认为:“断不可看这样的诗。你仍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于是推荐《王摩诘全集》给了香菱,她还说“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学诗最重要的是讲究立意,不能“以辞害意”,无意境,无情趣的诗都不是好诗。作者借此一段展现了黛玉的审美趣味,也表现了自己的诗歌观念。
《红楼梦》读百遍而常新。一段“香菱学诗”,在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诗歌审美等方面皆有可品处,实是“淡极始知花更艳”。
香菱学诗读后感1000字 篇10
香菱,是《红楼梦》中的人物,而《香菱学诗》是我们语文课文,我看了香菱的学习用功不禁让我想向他学习。
香菱是个苦命女子,原籍姑苏,出身乡宦家庭。她三岁被拐,长大后被呆霸王薛蟠买去做妾,后随薛家进京,一向住在荣府的梨香院。平日她要伺候薛蟠,难得有空。这一次因薛蟠外出经商,宝钗便把她带进了大观园给自己做伴。环境的变化激发了香菱学写诗的愿望,宝钗笑她“得陇望蜀”,劝她“且缓一缓”,可她急切得很,于是去找黛玉。
故事开头写香菱一见黛玉就说明求教之意,黛玉慨然允诺。以下写香菱在黛玉指导下学习写诗的全过程,大致可分为黛玉指导读诗和香菱练习写诗两个阶段。
指导读诗体此刻两次谈话中:第一次,黛玉先略说律诗的章法、对仗和平仄,并强调“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使香菱深受启发。循此继进,黛玉又指出“立意”是诗的头等大事,“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同时告诫香菱切不可爱那些浅近的诗,并给她开了一个书目,安排了读的顺序。在这次谈话的末尾,黛玉又将王维的五言律诗集借给香菱,要求她见画有红圈的就读,“有一首念一首”。第二次是在香菱读完王维的五言律诗后进行的,黛玉称之为“讲究讨论”,实际上是要检查香菱对王诗理解的程度。香菱果真不负所望,把王诗中的炼字功夫说得头头是道,说到“墟里上孤烟”这一句,还联系自己进京那年所见黄昏时分村落的景象,把诗境都说活了。而黛玉也不愧为“老师”,又把陶诗“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翻出来给香菱看,启发她认识了脱化前人诗句的道理。香菱练习写诗也是在黛玉指导下进行的,包括命题限韵、评论习作、指点门径三事;宝钗也参与了指导。
香菱的诗一共写了三稿。第一稿是在“茶饭无心,坐卧不定”的状况下经过苦思写成的。宝钗先看,说“这个不好,不是这个作法”;黛玉则认为“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指示她“丢开”这首,“放开胆子”另作一首。香菱得了这个指示,“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皱一回眉”,又“含笑一回”,简直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可这样写出来的第二稿依旧不行,黛玉说“过于穿凿,还得另作”,宝钗则认为它离了题,不是写“月”,而是写“月色”了。尽管又一次失败,香菱毫不气馁,便独自走到阶前竹下去构思她的第三稿。她“挖心搜胆”,绝无旁骛。以致将探春说的“你闲闲罢”听成“十五删的‘闲’字”,反过来说探春“错了韵了”。这一天,香菱满心想的都是诗,到晚间还是对灯出神,三更上床,到五更才胧睡去。最后,她居然在梦中把这首诗做成了,而且笑道:“但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待到宝钗将她唤醒,她立即将诗抄写下来——这就是她的第三稿,之后博得了众姐妹的一致称赞:“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
这就是香菱对学习的渴望和执着,但是先子我们呢,有好的学习条件,却不好好的学习,整天只明白耍酷,这又有什么意思呢,其实,只要我们全身心的浸入的学习中去,你不但能够学好,而且会让学习的负担成为快乐,所以请大家要好好学习!
香菱学诗读后感1000字 篇11
我喜欢文学,从很小的时候起,七八十年代,那时候小人书盛行,我常常因看连环画,而忘记了时间。初读红楼梦是邻家小孩有一本,已没有了封皮,是红楼梦,第一回林黛玉进贾府。我被书中林黛玉那书香气,悲惨的命运所感动。她因母亲,弟弟相继病逝来到姥姥家,寄人篱下,那种滋味,现在回想起来,也不是滋味。
后来上了初中,开始在课文中再次读它,又有了更深的了解。这期间也断断续续读它,对书中王熙凤管家的气魄,性格的泼赖,豪放所折服,而对她的心狠手辣,没有太多的理解。对薛宝钗,人缘好,为人处世哲学的羡慕,那时并没有觉得她是一个圆滑,虚伪世故的人,还有探春的才华,对母亲赵氏,弟弟做人的公正处理,觉得大观园中那么多有才华的美女们,都悲惨的死去。那中悲伤的心情,很久不能平静。
初中毕业时,王扶林导演把它拍成了电视剧,那是我家里穷,没有电视机,只有邻家八奶奶家有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时间是夏天两点开始演,每天两集。每到那个时间点,我就心里很着急,总是跑道奶奶家门口,央求她让我看电视。那时候人们经济状况不好,很怕费电,为了节省,老奶奶经常不开电视。我就帮她做事,来换取两集的电视。可是又因为是连续剧,回数多了,父母亲也不让去了。那时候真的为不知道结局而难过了很长时间。
上大学之后,有了图书馆,其他孩子都在玩,觉得上大学没有负担了,可以放松,虚度光阴。他们经常最求时尚,谈恋爱,跳舞,逛街,看电影。而我却把时间耗在了图书馆里。刚开始,图书馆的管理员对我很陌生,都后来我们都已成为好朋友了。我可以自由出入图书馆,大学几年间,我重新读红楼梦,对其中的人物重新有了认识。知道了作者写书的意图。那也许就是他真实的生活写照。知道了红楼梦中每个人物,性格都是那个社会所造就的。
我因爱看红楼梦,学了其中所有歌曲,如晴雯歌,叹香菱,红豆曲等,可想那是我对其的痴迷程度。今再听红楼梦,读香菱学诗,见老师讲的津津有味,我也听得入神,好像又看到电视中香菱学诗的情形。又一次了解她的身世,想她悲惨的遭遇,想她短短的一生所受的折磨,她的名字从甄英莲改到香菱,到后来薛蟠的妻子夏金桂把它改成秋蛉,即秋天的虫子,蹦跶不了几天了,以至于她后来难产而死,就注定了她命运的悲惨结局。作者为啥要把她写的这么悲惨啊!我常想。其实现在明白生活中就有这样不幸的人,感叹这就是作者曹雪芹的过人之处啊。
下课后,再兴致勃勃的问学生,竟然很少有人读过,而我随之兴致很高深情唱起叹香菱之歌,竟然没有一人反应,更不要说有人学过,听过。问及他们,喜欢就更谈不上了。他们都说对这种曲调不感兴趣。心里很失落。我不知道现在的孩子他们都想些社么,问及读书,竟很受有人喜欢。我知道现在是信息时代,科技发达,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很多,加之游戏盛行,人心浮躁,有几人让孩子能静下来读书。而且现在最受欢迎的微信,又能有几人静下心把它读完,都是走马观花。
我们真的应该更多的时候,静下来思考现在的孩子是怎么了。现在的人是怎么了,人心浮躁,缺乏心静。我觉得应该多些时光看书,因为读书可以使人宁静,因宁静而致远,淡泊而明志。可现在的人缺乏的是那种生活的激情。可悲。
【香菱学诗读后感1000字】相关文章:
《香菱学诗》11-14
《香菱学诗》的读后感07-06
香菱学诗的读后感07-02
《香菱学诗》读后感06-18
香菱学诗读后感07-20
《香菱学诗》读后感09-01
香菱学诗读后感09-02
《香菱学诗》教案12-06
香菱学诗课件03-31
香菱学诗教案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