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写好读后感

2023-08-29 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你如何写好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后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文体,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找到令人感动或引入思考的“点”,由此写成文章。这个“点”可以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可能是文中的某个画面。“读”是“感”的前提,“感”是“读”的延伸。“感”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者引发的思考与联想。从某种意义上说,读后感属于议论文范畴,要表达一定的观点和态度。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呢?同学们可围绕“引、议、联、结”这四个字做文章。

  1.围绕主题,引述材料。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会对其有一个整体把握,形成自己的阅读感悟。开头,可以写出阅读感悟或者概述原文,让读者对这本书或这篇文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进而再结合自己的感受,发表议论。《读<凭海临风>有感》:“最近,我读了一本叫《凭海临风》书。这是我国著名节目主持人杨澜的第一本散文集。杨澜用平实、真情的笔墨,向读者讲述人生中的一些经历和感悟:重温了‘难忘的荧幕’,回顾了‘留学的日子’,展现了对‘蓝色海洋’的向往,又回忆她‘记忆申的岛屿’,还记下了成为母亲的‘心语’。”这个开头概述了书的内容,为下文做好铺垫。

  2.分析材料,提炼感点。引述完内容以后,就要对“读”进行评析,可以就事论事,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抽象到具体,由个别到一般,进行深入的挖掘,从而表明自己的立场。《读<凭海临风>有感》:“那自然流畅的文字已深深把我吸引,几乎每个字都让我感到流连忘返。杨澜在书中说:‘《正大综艺》永远留在了我的人生里,抹也抹不去。它改变了我一生的轨迹,却没有改变我的个性。相反,它让我清楚地知道我想做的是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我不会因为它带给我的荣誉而满足,也不因为过去的稚气而羞愧。这是我社会人生的起步。’读完这些,我感觉到:一次幸运并不可能带给人一辈子的好运,人生还需要自己来规划。”作者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亮出自己的观点,让人一目了然。

  3.联系实际,向外拓展。一篇优秀的读后感不能只停留在“读”上,还要有时代气息,写出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联系生活实际了。可以谈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引用社会热点,由点及面地展示论述。《读<凭海临风>有感》:“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更偏爱敢于实践、敢于挑战的人,杨澜遇到了好的老师,站在了好的平台上,成就了不同寻常的人生……人生需要规划,做每一件事,制定每一个目标,都要有始有终,把理想阶段化,并有目的地朝着某个方向迈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当然了,要抱着平和的心态,给自己准确定位,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4.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写读后感也是一样。结尾处,可回应前文,强调观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一无论采用何种方式结尾,都必须和前文融会贯通,浑然一体。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开杂货铺一样,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地写上去,什么都有一点,什么也不深不透,重点部分也像蜻蜓点水一样一擦而过,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总之,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写读后感的重点应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我们所说的联系实际范围很广泛,可以联系个人实际,也可以联系社会实际,可以是历史教训,也可以是当前形势,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级或家庭状况,但最主要的是无论怎样联系都要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须结合。

  读后感以“感”为主。要适当地引用原文,当然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在表现方法上,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议论时应重于分析说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简洁。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从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写感受后,结尾又回扣“读”。

  五、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六、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七、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

  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要写关于学习的读后感应该读什么有感呢?

  (1) 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感”的要点。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引述,“引”都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概: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

  (2) 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亮明基本观点。 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 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 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内容不放松。

  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 相关推荐

【教你如何写好读后感】相关文章:

教你如何写好述职报告01-14

教你如何写好会议纪要07-25

教你写好求职信09-15

9招教你写好简历03-11

教你写好求职信03-05

教你写好想像作文11-27

教你写好求职信03-05

五步教你写好中考英语作文09-27

如何写好日记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