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妈爱——读后感

2022-01-08 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阿妈爱——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阿妈爱——一体感,自体客体体验,当我们在胚胎的大海里,体尝到极致的一体感,温暖、舒适、一切都被满足,有一体感的母子体验上是相通的,孩子感觉到痛,母亲也感觉到同样的感觉,我们把这样的理解也称为体验性理解,通过共感、体验性理解,获得阿妈爱。初期的母子关系与恋情相似。

  新手咨询师,大概会去满足来访者的阿妈爱,而患者则会警惕的沉湎与这样的亲切中,但无力感总是在的,他人无法治愈感觉不到一体感的核心自体的根本创伤,然而患者要是被拒绝就更加受伤。既不拒绝他的阿妈爱,也不打算满足,才是心理临床的秘籍。充分的理解和接纳患者带着阿妈爱的问题而来,但以不娇纵的态度来应对,治疗的场像是禅的修行道场。在获得自体内聚的基础上,尝试理解、化解这些无力的感受。在中道的场域中从自体客体体验到获得现实些的人际连接。这个过程中来访者的自体功能、自体感破土而出,迅速成长,重新内化的稳定的连接与创伤感的剥落。

  母子关系一旦安定,孩子就开始内化母亲这个连接对象,即使一时半刻看不见母亲,也会很沉着,在内在连接建立之前,孩子会用过度性客体作为母亲的替身,获得内在连接,初步的稳定、安全、一体感完成。不过母亲如果长期不在,内在连接会再次失去,产生母子分离焦虑。

  自体感,自我功能,在自己内部控制调节情感或欲望,家人以身作则,对待孩子的态度,内化为孩子处理自己驱力和情绪的能力,家人、老师能否体验性的理解非常重要,孩子对对方的共鸣会倾向坦诚,对于没有体验性理解,不问情由的教养或者说教,孩子的抵抗会强化,结果躲到游戏或者自恋里去。

  在俄狄浦斯三者的场里,如果孩子得不到场的爱和接纳,得不到爸、妈的`接纳,孩子就会固着在与母亲的连接,内在连接的建立遥遥无期。俄狄浦斯期父亲登场,促进孩子和母亲连接进入内在。父、母、长辈娇惯孩子、溺爱或者过度干涉,并不是体验性理解,也不能促进阿妈爱(安全、自体内聚、自体统整,在咨询的场域里获得体验性的安全与连接的内化)的内化,而是向孩子强加大人的欲求和价值观。

  阿妈爱可以耐心的手把手的教,但不可以越俎代庖。在规矩的遵守上,要明确详细,以亲和的语言鼓励和赞赏孩子遵守规矩的言行,沉稳的居于序列的上位,坚持这个位置,同时使用亲和的态度,可能的语言进行体验性理解。

  有的孩子的阿妈爱,不得不执着与与母亲的连接,内摄母亲的感情和感觉,如果自体感,自我功能不强,则不能清楚的区分自己和母亲的体验,担任母亲的咨询师,至于自己的心情会不会被理解,早已不报指望,阻碍了内在连接的建立,执着于与谁的连接,常常也反映在朋友关系和恋爱中。(实际想要的是通过阿妈爱的内化获得的自体感、安全感)

  又反复需要确认连接的,“你喜欢我吗?其实你并不喜欢我,不是吗?”要使之相信连接,像“今天和妈妈两个人一起泡个澡好不好呀,这一直是你想要的吧,这是给你的礼物呀,”这样主动发起连接,可以产生效果。

  最有效的是,母亲克服自己的阿妈爱障碍,倾听自己的心声,一点一点解放自己压抑的心情,同时努力创造松快的场,或者接受心理咨询。

  阿妈爱不足的,亲子关系不好的孩子,倾向在游戏、漫画、书、毛绒玩具里获得阿妈爱的一体感(安全感、自体内聚感、被爱、被接纳感、自体确认感反之空虚感、无意义感、无力感、焦虑感、恐惧感等),因为不需要与现实世界的人进行沟通,语言能力培养不起来,于是与世间越来越疏离。

  当一个个体在场里感觉紧张、恐惧时,是对于世间是否会接纳赤裸的自己没有自信,场是令人紧张的地方,如果周围的成员能够如实原样的认可自己的话,紧张可以缓解,盔甲也可以卸下来,要一点一点展示如实原样的自己是这么一个人,自己也努力去理解和接纳场的他人。

  当某个发展阶段有问题,就会在这个阶段的身体部位继续不停的投入力比多。总感觉那里有挂碍,有不足感,也就是阿妈爱没有了结的感觉。在阿妈爱里需要确认的自体感。

  当不能阿妈爱,阿妈爱的连接不够时,我们会看到,孩子会吃自己的手,把自体作为连接纽带的另一端,来感觉一体感,自我满足,或者想要甜食、酒精寻求这种本然欲求的替代。

  自体感,自我一旦确定和形成,就不怎么阿妈爱了,自我是为了我们在环境中过的比较舒适而进行协调工作的协调员。

  一般说的情绪稳定是心理能量保有能量高的状态,具有高精神秩序,能使用丰富的心理能量从事许多创造性的工作,精神秩序会越来越高。无秩序化的精神状态则时常需要从外界补给心理能量。

  固着在口唇期的人,内在阿妈爱连接没能建立,粘结在两者的关系中,咨询中的融合的渴求,在这里持续的粘着,白白浪费能量,这些只能招致精神的无秩序化。阿妈爱的连接形成受到阻碍,不能顺利的形成客体的感觉,自体的感觉也是模糊的,明显希求一体体验和无底的焦虑、恐惧和攻击性,精神分析认为是精神分裂和边缘人格的原因。

  自我不受任何干扰的只是观察,像镜子般的临在,临在反映出体验过程及其停滞,将其对象化后交给自我,自我通过探求其处理方法来提供精神秩序。

  情感反馈、大人把孩子的情绪像镜子一样反馈给孩子,孩子就会点点头安心下来,共鸣的镜子带有暖意,是体验性理解的需要。

  对周围的人实施体验性理解,行菩萨道,通过实施体验性理解提高周围人的心理能量,使得精神秩序化,而施行者由此又反过来为人们接纳和理解,获得许多心理能量。菩萨道超越阿妈爱。

  通过禅修确认内在的连接,仔细在心里持续观察,只有进入对象,与对象一体化的时候理解才来临,在心里持续的进行心的观察,禅修是对自身实施体验性理解。

  聚焦是自己感触体验过程的停滞,并进行体验性的理解,促进流动正常,从而使得生命过程得以推进,最终的目标是在生活中对于自己的体验过程每时每刻都实施体验性理解,过一种停滞不生的生活,如果能这样做到的话,这与禅又又什么分别呢?实施体验性理解的场。

【阿妈爱——读后感】相关文章:

张爱玲《爱》 读后感01-27

《简·爱》英文读后感01-06

爱玛英文读后感10-22

张爱玲《爱》读后感范文09-12

爱的教育读后感【热门】12-23

好书读后感—飞扬的爱12-20

《爱的教育》读后感【荐】01-04

【荐】爱的教育读后感01-02

【精】爱的教育读后感01-01

《爱的教育》读后感【推荐】12-31

读《我会好好爱你》有感-六年级-读后感 读《格列弗游记》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