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一路读》读后感-初一读后感

2021-12-20 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路走来一路读》读后感-初一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路走来一路读,在林达眼里旅游就不仅仅是旅游,它已经升华为心灵深处的沉淀。每一个故事都装在小镇里,这些故事与历史就形成了美国的根基。

  提起美国,我们总会联想到它短短两百年的历史。而说到美国的历史,我们多少带点嘲笑的意味。的确,美国两百年的历史在中华五千年历史面前不算什么。但是,你却能从美国处处感受到一种浓厚的“历史感”。

  外界常常以为美国人缺乏文化底蕴,有时候美国人自己也这样认为。可正是因为如此,一般美国人对历史文物、对文化遗产,有一种以稀为贵的珍惜。

  在美国,每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村镇,都会有他们的历史保护建筑。小镇上的博物馆其中的展品可能只是些旧时的农具、锄头犁耙什么的。但是他们却因此而认认真真的在那筹款、做义工。也许,这是一种对家乡的热爱;也许,这是对栽树的前人的一种敬重;也许这是保护文物的一点意识;也许,这对于他们来说并不算什么,而是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举动。

  而我们呢?我们是如何保护文物的呢?我们不但没有好好保护文物,反而破坏文物。景点里那些“xxx到此一游”便是最好的证明。

  然而,中国人与美国人的差别远不止这些。

  1920年3月25日,纽约市发生了一场工厂火灾,一百四十六条生命消失。《纽约时报》和其他新闻媒体对此做了详细的报道,并对此进行强烈的反省。美国各种民间团体呼吁建立防火局,并提出大量新立法的建议,因为美国人认为“哪怕一个微小的社会进步,也要靠大家共同的努力推动甚至抗争,而不能坐等政府的`施舍”。这事件推动了美国劳工权利和利益的变革,使得美国弱势群体的保护得到尊重。

  美国的媒体、民间团体、州议会在遇到这种社会问题时,并没有只是当茶余饭后的谈资,并没有叹息一下默哀一下就不当回事,而是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现状。这对中国来说,是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的。国内的有关百姓的、弱势群体的事件一再发生,大家都屡见不鲜、麻木不仁了。但是没有多少人真的想去为这做点什么,都是最多评论几句,然后就没有任何行动了。于是,很多人的权利和利益就这样被剥夺了。“容易遗忘罪恶的社会,必定会一再地姑息罪恶。一个遗忘和姑息罪恶的社会,必定走的是道德的下划线”。如果我们的社会再这样发展下去,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捍卫我们的权利,没有人来指出和反思我们的错误,那我们的未来真的岌岌可危。

  一路走来一路读,生活的点滴都会告诉我们历史的沉淀,努力改变现状,让善良洒满人间。

【《一路走来一路读》读后感-初一读后感】相关文章:

1.一路走来的作文2000字

2.一路走来,懂得放开作文

3.一路走来,岁月如歌的作文3篇

4.挽着诗韵花芳一路走来爱情诗歌

5.、一路阳光,一路情

6.一路欢歌一路芬芳散文

7.一路秋光一路歌作文

8.一路失去一路寻找作文

9.一路阳光,一路情作文

我的书海之旅-初一读后感 看完《萤火虫之墓》后的感想-初一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