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他在乡下教书》有感

2021-11-24 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他在乡下教书》有感6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时至今日,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攀过三十多个年头。随着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之一——全面小康的实现,全国的孩子们终于实现了“有书读”的愿望。教育领域迎来了新的春天!

  想到读书,我的脑海中每每浮现的是那一双大眼睛——小女孩的目光里有盼望和理想。她在等待,她在期许有一个读书的机会。而现在又出现了另一幅画面,与从前截然不同——孩子们在崭新的教室学习,有了新的学校,新的操场,更有了许多新的老师。学校是学生学习之魂的.栖息之地,而老师是学校的灵魂。

  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的提高,必定离不开老师!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可是在那些贫困而环境恶劣的地方,没有老师,甚至没有让孩子们学习的地方。他们只能在大山里周而复始地劳作和他们的父辈一样将一生埋藏在大山里。他们找寻不到光明和出路。

  这时一支名叫“支教工作者”的团队诞生了,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汇成一个团队,又到不同的地方去。他们的手中有种子,他们要播洒希望。

  这些支教的教师中不乏有从名校出来的,前程似锦。正如文中的何大民,他本可以回到城里,有更好的生活,但他却坚守在那个云雾缭绕的小乡村。抉择就在一瞬间,他可以选择放弃,也可以选择在城里有一份好工作能常伴家人。但他却在一次次选择出现时依然选择坚守。是他忘不了山民淳朴,腊肉余香,更是他放不下村里渴望读书孩子们的话语与眼神。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在诉说,在恳求“留下来吧老师!不要走,我想读书!”

  知识改变命运,而身为知识传播者的教师注定是改变学生命运的人。在生机勃勃的中华大地上,有许许多多像何大民这样的支教教师。何大民在云雾缭绕的乡村坚守了20年,而张桂梅却从青春年华在大山沟里坚守到暮年。她的脚印遍布大山,在是路与不是路的地方皆有她的足迹。她从无到有建起了一所学校——华坪女高。如果她在起初几年募捐只有一万多元的光景下离开,那里的女孩子将永远失去光明,可她留下了,她守住了她们的光明。现在的华坪女高,明亮,设备齐全,是学生们梦想的汇集地。她教过的许多学生,走出了大山却又回到大山支教,用学到的知识去帮助她们的家乡,守护那些像她们从前一样的贫穷学生们的梦。

  支教教师是一束光,是一捧火,坚守在腊月的寒冬中,坚守在群山的笼罩中,为千千万万的孩子们点亮他们希望的灯!

【读《他在乡下教书》有感600字】相关文章:

1.读《不跪着教书》有感

2.在乡下教书的日子里-生活日记

3.读《不做教书匠》有感

4.他在丛中笑——读《红楼梦》有感

5.读《不跪着教书》有感8篇

6.读《在人间》有感

7.读《天使知道我爱他》有感

8.读《少校与他的猫》有感

上一篇:安徒生童话小学生读后感 下一篇:读《彩色的翅膀》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