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们仨》优秀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仨》优秀读后感1
一直不会也不太敢写书评,一是自己水平不够写不出精粹,同时也怕因自己的无知破坏了书在自己心里的形象。
此前参加的考试今天公布了成绩,被白纸黑字告知再一次榜上无名。那一刻的自己,论悲伤还不至于,我经历过远比这悲伤的多的事;论难过,有那么一些,毕竟这是亲人家人对我有所期望的事,而我有负众望没有做好;论惭愧也有若许,自己没有做到像别人眼中的重视程度,很多时候抛开了“金科玉律”转身捧起了闲书杂书,有这样的结果也是我咎由自取,简单而言:活该…
其实,我也无法定义自己的感受与想法。只是合上了电脑,关掉了电视。走回卧室时经过了冰箱,于是打开,把老家一位哥哥送的大樱桃洗了坐在沙发上吃,嘴在动,心里却在放空。吃完便倒头睡了。醒来时已日落西山。窗外路上行走的脚步声清晰、频繁,远处水草中集聚的蛙声片片。风吹过窗穿入耳朵,时而稀疏时而骤急。闭上眼睛,静静的听着各种声音也总是风声最盛。由于一位远房的奶奶去世,家人都去忙事情了,只剩我一人在家,还有两只不知忧愁疲倦的小狗。它们俩肆无忌惮的在我跟前打滚翻腾撕咬逗趣,毫不理会这即将到来的风雨及黑夜。
满腹愁肠并不是因为自己与家人眼中稳定体面的工作失之交臂,而是有愧于曾经的青春热情与当下这种状态生活下的自己。每个人不可能只拥有一种面貌来面对生活,可是面对复杂多变的生活能不能活成一种面貌却是人生极致的一种修行。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称心如意的事情,哪有世界倾颓唯我一人豪情万丈。你所经历的事情放在大千世界里不过就是九茹一毛不足挂齿,充其量是生活中的调料,何以谈为让你翻不过去的大山。再说,人生高远哪有那么矮的山。即使是真正让人难以逾越的山在攀登者眼里都是必经的路而已。美景或常情,都是你要经历的,没有人告诉过你,你所走的路就一定有绝佳的风景。
《我们仨》是观望好久一直不想翻开的一本书,直到今天把它读完。不想翻并不是不想读,而是有一种敬畏不敢去读。自己也经历过亲人离去的痛苦,深谙其中伤痛何止是切肤一般。一直到现在很多事情依然无法从容自如淡定的向别人诉说哪怕至亲挚友。因为太伤心,过于伤心无法出口的往事静静的在心底某个角落陪伴着自己也很好。不会因为时光逝去而暗淡,不会因为行走得过远而忘记。
惊叹于杨绛先生对待往事的那份看似淡然的庄重,将悲伤悄悄的掩藏着,心平气和的诉说着一场离散。走散了的人不会再度重逢,已到尽头的人生不会折返。自己拙于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来形容自己的读后感,只是合上书的时候抬头望见夕阳余晖穿过门前的这棵槐树。叶子浓密,穿透下来的光线似了若无。这棵树是爸爸当年从老家移过来的。刚栽时才是一棵幼苗,现在俨然是高大粗壮了。耳边还清晰的想起他的那句玩笑话“门前一棵槐,有财往家来”。再转眼一想他都走了那么多年了,会不会牵挂这棵树和这棵树下的我们。我们和爸爸也走散了,不知来世还能不能遇见。纵然这一世无法再寻回,也仍感激曾在这世界的某个小小角落,我们一起走过。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即使这样,我们还是要和未来同行。或低头,或高昂,或浅斟,或低吟。不管命运如何波澜,始终静待心宽如海。
《我们仨》优秀读后感2
自古以来,缅怀逝者的文章多如牛毛,从向秀的《思旧赋》到潘岳的《悼亡诗》,从“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沉痛到“当时只道是寻常”的哀婉,睹物思人、触景生情,每一篇都以它自己的方式宣泄了悲伤,每一篇都有它自己的动人之处。而我从未见过一篇像《我们仨》这样的祭文,如此渺茫,如此凄美,如此痛彻心扉,如此地特殊而惊艳。
作者没有睹物思人,没有触景伤情,只是用平淡质朴的语调讲述了一个平淡的梦、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
梦,本该荒诞而不合逻辑的,而这个梦中逝者的言行举止却如此正常,和生前一样,这是因为作者对逝者太过了解,连在思绪紊乱的梦中,都知道他会如何说、如何做吗?梦,本该是模糊不清的,而这个梦中逝者的一怒一笑都如此真实,这是由于作者对他太过熟悉,在头脑混沌的梦中都能如此清楚地勾勒出他的脸庞吗?梦,本该是很快会被遗忘的,而梦醒之后,作者都能如此如此清晰地回忆起逝者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每一声语调,这是因为思念太深,连梦中出现的幻觉也不愿放过吗?思念,是得要多厚重,才能让人做梦都在念想;思念是要有多么痛入骨髓,才能让梦的麻醉都没有效果,让逝者的音容在梦中都如此清晰!
作者通篇未提思念,而这个梦却让思念显得如此宏大。思念的境界,不是行也思量、坐也思量,而是做了一个如此清晰明了的梦。
对逝者离去的痛,为什么必须要哭天抢地、长篇大段的回忆才能展现?作者只用平淡的语言,便写出了她寻寻觅觅的茫然。梦像一层轻纱,遮住了意识,也的话了痛苦,留下满满的绝望与不知所措。潜意识透过薄纱,预示了结局的悲痛,而恍惚知道结局的梦中人却只能无助地在梦中的梦中看着女儿一天天消瘦,无助地跟着丈夫的船一天天走远。迷茫覆盖了整个梦境。也许,丧亲带来最多的不是嚎啕大哭,而是这种不知所措。太习惯了有他们的生活,太习惯了他们的一言一语,而他们逝去了,未亡之人却久久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在这个她不能理解的、没有他们的世界里彷徨。
作者通篇未写自己的心理,却将丧亲的感受如此精确地呈现出来。
作者梦到的是驿站。这是多么绝妙的暗喻!人生在世,孑然一身,哪里才是家?有家人的地方才是家,只有家人,能给予我们安定与幸福,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存在于世。而当作者的家人离去时,她就失去依靠于安宁。从此,家不再是家,而只是她的驿站了。她也不再存在于世,只是寄居在人世间、漂浮不定的旅客,像一片枯叶,没了大树的根系,从枝头滑下,孤独地飘在空中。
作者通篇未写自己的孤独,而这个梦却奏出了孤独的绝响。
梦的清澈写出来思念,梦的平淡写出了渺茫,梦的内容写出了孤独绝望。作者仅仅描写了一个梦,而它却惊人地展现了作者对逝者无限的爱与思念,展现了这人世间做真实、最深切的情感。
“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一个梦,竟能如此凄凉哀婉;一种爱,竟能如此伟大而深沉。
《我们仨》优秀读后感3
《我们仨》是幸福家庭的典范,是我心中向往的一方恬静而又舒适的净土。当阅书后而悟书时,更能真切地体悟到在平淡生活中,亲情方是最暖人心的。
《我们仨》是中国著名文学家杨绛先生在晚年所写下的和丈夫钱钟书与女儿钱媛在一起时的点点滴滴。她回忆了他们一家所经历过的平淡恬静与跌宕起伏,幸福与艰难,快乐与痛苦。回忆的网交织在一起,情感的线串联在一起,想念的人聚集在一起,质朴简单的文字体现出了真正美好的模样。
对文学的研究和书籍的热爱,是这个家的文化传承。钱钟书夫妇在牛津大学期间,杨绛先生写道,丈夫最爱在那里的图书馆中阅读书籍,常常是将大量时间投身其中。而钱钟书先生也称赞杨绛先生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两人都出身于书香世家,如若没有相投的志趣,契合的灵魂,又怎会相遇、相爱再到相伴一生呢?不仅如此,他们也经常与女儿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如此书香浓厚的家庭文化,真是令人心驰神往啊!
想到黄庭坚所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刘向所感的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高尔基所悟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更觉书籍之于杨绛先生一家而言,是不可或缺的情感纽带。
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是这个家的亲情的核心,在书中所写的女儿钱媛,有时像杨绛先生的姐姐,有时也像钱钟书先生的兄弟。家中常常是欢声一片,笑语连连,有的不仅是父母与子女间的严肃,更多的是互相理解,包容如朋友一样的关系。如此看来,在平淡生活中,融洽的亲子关系是最温暖的。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亲情是最纯真简单的,也是作者最牵挂的回忆。
缱绻时光路漫漫,莫等逝去方珍惜。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与他们同阅读,共分享,勤交流。只因亲情最温热,情感最质朴。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人间烟火,琴棋书画鸟草花点缀幸福。亲情延续,直至心间最深处。
《我们仨》优秀读后感4
转眼在中山这个城市已经生活半年多了,越发喜欢中山这个城市。
就读书而言,中山的图书馆就比北京便利很多,这是我之前没有想到的。无需押金,刷身份证即可(国家图书馆和朝阳区图书馆的押金合计1000多,还没有退掉呢),全程自助,刷身份证机子自动吐出一个读者证,选好的书放在指定位置,自动全部借阅成功。便捷的我都不确定自己借阅成功没,哈哈。
“市民选书,政府买单”,不错吧,几乎你想读的书都可以在图书馆里借到哦,如果借不到,给政府发书单啊,哈哈。
最近借阅的是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读书之前对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的经典语录多有耳闻,只觉得是距离自己遥远的名人而已。读完之后更是多了一份敬意,出乎意料的平实、简单、真实、朴素、智慧,就像生活在身边的一个贤良的妻子、一个乖巧的女儿、一个有趣的爸爸,让凡人的生活也可以有很多启发。
最喜欢他们仨“小石子”的习惯:钟书每和我分离,必详尽地记下所见所闻和思念之情。阿瑗回家后,我曾出国,而他和阿瑗同在家,他也详尽地记下家中琐碎还加上阿瑗的评语附识。这种琐琐碎碎的事,我们称为“石子”,比作潮退潮落滞留海滩上的石子。我们偶尔出门一天半天,或阿瑗出差十天八天,回家必带回大把小把的“石子”,相聚时搬出来观赏玩弄。
陪伴女儿成长的日子,每天都有很多值得记忆的“小石子”,可惜我这个母亲太懒了,总是有各种借口忘记记下,过一段时间又忘记了。读完此书,熬夜写此文,那个小可爱不停地在身边捣乱,那就先写到这里吧,晚安啦!
《我们仨》优秀读后感5
每日励志:为明天做准备的最好方法就是集中你所有智慧,所有的热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这就是你能应付未来的唯一方法。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在一个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日子里,我试着接受了“我们仨”的温暖与沧桑。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太阳已经下山,黄昏薄暮,苍苍茫茫中,忽然钟书不见了......我大声呼喊,连名带姓的喊。喊声落在旷野里,好像给吞吃了似的。”这是一个梦,一个虚幻却又真实的梦。在梦中失散,在梦中分别,梦中凄凄惶惶,却充满万千思念。梦里四顾彷徨,那人不在,梦醒身旁温热尚存。害怕别离,害怕那种手足无措的彷徨。我很幸运,16年来,没有经历过至亲的生离死别。也很不幸,在今年的清明节我目送我的大表叔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火化之前的最后一眼,他似乎还是生前那副和蔼可亲的'模样,也似乎昨天他还在唤我小名。一个梦一个寻寻觅觅十几年的梦,梦中人在天亮的那一刻,晨曦微醒,他挥了挥手,说:就这样,走了。独留他人泪目。表嫂本来很平静的为他整理着着装,可是啊。看见朝夕相处数十年的枕边人就那么离开。终是忍不住嚎啕大哭,泣不成声。杨绛先生微微叹息:“钟书大概是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表嫂何尝不是。人生的死别生离,一场万里长梦.......
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在《我们仨》第二部中,杨绛先生开头写到:“这是一个‘万里长梦’。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如在梦中。但梦毕竟是梦,彻头彻尾都是梦。”这一篇章,梦境与现实交错。钟书在客舍,阿圆在医院,而“我”两头奔波,梦里辗转。“我”陪伴着他们,“我”送别了他们。回不到从前的美好,只能在梦中一遍遍温存。阿圆终于还是回到了属于她的“自己的家中。”那里没有杨绛和钟书,只有阿圆自己。“她鲜花般的笑容还在我眼前,她温软亲热的一声声娘还在我耳边,但是,在光天化日之下,一晃眼她就没了。”“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得噼嗒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迎面的寒风,直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我痛不可忍,忙蹲下把那血肉模糊的东西揉成一团往胸口里塞;幸亏血很多,把滓杂污物都洗干净了。我一手抓紧裂口,另一手压在上面护着,直觉得恶心头晕,生怕倒在驿道上,踉踉跄跄,奔回客栈,跨进门,店家正要上闩。”对圆圆的爱,随着她的离去而变成令人心痛的诅咒,心活生生被剜下来一般,是骨血经脉撕裂的疼痛。这个梦不再像以前那般温馨。曾经那个万里长梦若是能分成一小部分一小部分的那该多好。生活累了,把这万里长梦的美好,取一部分,细品,抚慰破碎的心。把一个又一个的小梦拉成万里长梦。
相守相助,相聚得失。想把每一个美好的瞬间放慢,拉长,一直到未来的未来。我和我所珍视的人和物,不会别离,不会悲伤。曾经是这么想的。
可是啊,在“我们仨”温暖感伤的文字中,我明白了。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摧,我们在人生道路已走到尽头了。”
婵婵:世界上最残忍的不是久久不相遇,而是当生命线交织再一起后不得不的离别。每个人终会历经生离死别,最终化作一捧黄土。愿你我都能再短暂的一生中快快活活,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守一起,相聚一起。
《我们仨》内容简介
作品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杨绛老年时的一个梦境,以"钟书大概是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拉开全文序幕。第二部分,杨绛用梦境的形式完整地记录了这一"万里长梦",讲述了一家三口在人生最后阶段相依为命的深刻情感,回忆了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先后离去的过程。第三部分杨绛采用回忆录的写法,从生活里的每一件小事下笔,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女儿与钱先生相继逝世,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我们仨》优秀读后感6
我第一次读我们三个人的故事是在一个冬天的下午,之后的每一天,我都会在那个时候读几页,在寒冷的阳光下,或者在一次悠闲的谈话中,或者在紧张的放松中,快乐的时光总是由许多这样的时刻组成的。人生是一次穿越花海的旅行,这本书出版于2003年,也就是杨江先生旅行的最后一年。
“我们仨”的前奏工作的第一部分为“我做了一个英里长的梦”开始了。第二部分写“红楼梦”,杨绛先生的方式来描述与“我们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的实际情况。本文是最经常提到的古驿道和柳树,她每天都要走在路上,似乎总是古柳树枯死,吸引到,但不是任何活力。她日复一日地重复这条路,有时路上丢了,已经出现了焦虑和害怕,但不要放弃,永不丢失。当我读到这篇文章部分,崛起已经是泪眼婆娑,眼镜都开始了几件眼泪。在以后的岁月里,杨绛先生已经失去了她的女儿和她的丈夫,在这个痛苦章的结尾成为一片枯叶,三里河在她家登陆,但它是不在家,客栈。第三部分重点介绍了杨绛的家庭生活琐事。一个常见的普通书生家庭,我们与远花的帮助,共同提高。
许是我们经历了长达到了一个中国世纪的飘飘落落,杨绛的文字工作充满了一种古典的韵味,十分自然恬淡,却富有文化张力。那些技术规范在框架中的方块字,仿佛可以组成一场场网络电影,拥有更加柔和的灯光和轻缓的配乐。钱钟书曾为杨绛作诗追忆自己初次进行见面:“颉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不知靧洗儿时面,曾取红花与雪无?”饱含深情,相濡以沫。生活中的小事在杨绛的笔下开了花,三个人发展像是他们一家人又像是好哥们,这样的家庭关系大概是企业所有人学习都要为了怀念的。
做一个挥之不去的梦想,回顾生活千里。
《我们仨》优秀读后感7
在我身边的夫妻楷模,是我的一个表哥和表嫂的爱情故事,朋友们里公认的人生赢家。他俩自初中情窦初开起,携手九年恋爱长跑后步入婚姻殿堂。那是整个青春;人生中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都有彼此陪伴。他们经历了学校毕业后前路未知的迷茫,经历了重大火灾被困,经历了赚到第一桶金,也和大多数夫妻一样,婆媳关系处理,工作矛盾纠纷,柴米油盐。没有谁的生活总是顺风顺水的。
在我印象中,他们好像从未有过争吵,什么事都是一起商量着来,难得的是,他们总能意见一致,齐心协力朝着一个目标。有些亲戚会说他们很自私,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不问世事。我却觉得,他们总是彼此鼓励,奋勇向前,像一队团体,谁都不掉队。我无论什么时候见到他们,都能感受到爱意绵绵;仿佛在初恋,仿佛在新婚。
我记得那年,在表哥家做客,饭后表哥洗碗,我们起哄说,怎么不让嫂子洗,他说:“我洗,我能做的我都做,我就想让你嫂子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好像随口说了一句很平常的话,我们却眼里渗满泪水。那时候我觉得,表哥个子不高,人也不帅,但却像日出时的青山,巍峨、炽热。
表哥从一开始的高薪工作,到事业滑铁卢,如今自主创业,不是什么大生意,但也安然自得。嫂子在一家公司里勤恳工作了近十年,从一个小职员逐渐做到了分公司懂事。他俩在各自的工作领域中都逐渐成为了佼佼者。婚后苦于一直无子,多方治疗,如今都二胎了。就这样一步一步的,走过了相恋二十五年,走向了下半辈子的人生。
我们可能会说,有多少人能有这样的青梅竹马啊,这样的故事发生概率太低了。也如同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又有多少懵懂的少年,能一见如故,就此相知相守一生,既是知己,又是伴侣。在90岁高龄的时候,还写着家庭回忆录,积攒了满满的照片与信笺,记着几十年前相守的时刻。
我们所见大部分夫妻的生活,无非是因“柴米油盐”争执不休,耗尽感情,或许有了第三者。自私自利而一味索求,偶尔挂念,时常埋怨。就算《梁山伯与祝英台》、《泰坦尼克号》这样的故事,即使能熬过喜结连理,婚后生活,我们也绝不会相信能如初见般美好,从小生活环境及认知悬殊的两个人,只能在最开始彼此吸引时有片面的激情,除非彼此有足够的耐心,足够的智慧,才能艰难的长久相伴。
经济学家薛兆丰说:如果世界上有两个人,是彼此一生的唯一,他们这辈子都不会见面。世界上有70亿人,想象一下,有70亿个绿豆在一个大缸里,有两颗红豆放进去,搅啊搅啊,它们会碰上吗?在短暂的一生中,它们不会碰上。如同我们海誓山盟许下终身承诺的那个人,实际上只是我们身边看上去,觉得差不多时间到了而挑选的人。
有些人终其一生在等那颗“红豆”,大部分人选择了身边的“绿豆”,而我们所羡慕的,其实是那些能让“绿豆”变成“红豆”的“魔术家”。我们要从这些“魔术家”身上学习这种技能。这也不难发现,他们总有很多相似之处。
我认为理想的伴侣,是相互依赖,却又彼此独立。能帮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钱钟书闻名遐迩,但在生活上很依赖杨绛,不会修灯泡,不会洗桌布,家里维修的活都得杨绛做,杨绛丝毫没有抱怨,迎难而上,做他坚固的后盾。杨绛有自己的探索领域,才气不熟钱钟书,她不喜做饭,早饭也都是钱钟书早早起来做好。他们经常教女儿“格物致知”,以身作则的示范求知精神,他们的女儿钱瑗也是位很有成就的人。他们并不善交友,有自己的一套处事观,外人看来会觉得,傲慢、自私。他们是一个团体,像极了我的表哥表嫂。
有些人很计较得失,因为害怕自己利益受损,在夫妻相处中索取变成了本能。很少赞美对方,甚至打压对方变成了习惯,觉得自己是站在上风。但夫妻本就是团体,你的得意如果是通过对方的失意所换来的,那这对团体的综合水准并未提高,还有可能隐藏着深不见底的暗礁。你的婚姻是否成功,多瞧瞧你的另一半是什么状态吧。
还有一些人,本性纯良,丝毫不知保护自己的利益,如果所遇非良人,会在亲密关系中逐渐失去自我。我记得我的初中班主任说,“爱是一种责任和付出”,这句话一直影响着我的爱情观,经过了十几年我才明白,她只说了一半,我们爱别人,首先要做的就是爱自己,在你足够爱自己之后,再去承担责任,去义无反顾的付出。这缺一不可。如果两个人都能如此,这对夫妻团体才能稳步向前。
在彼此的陪伴中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是多么幸福的事。这样在经过了四五十年的相伴后,到老了你才会感慨“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翠”,这辈子都没处够。有他/她的地方,才是家。
家在哪里,我们都在寻觅归途。
【《我们仨》优秀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相关文章:
7.我们仨读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