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的读后感

2021-11-22 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师道的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师道的读后感1

  我仔细研读了马朝宏老师所着的《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本书,为师有道,道在何方?明晰教师立场,重塑教师信仰。做人有人德,为师有师德。做一个有思想、有追求、有道德的教师,为学生指明生命的方向,赋予学生生命以意义和价值,就是最高尚师德的具体体现!

  教育的希望在于每位教师的成长,离开了教师,任何制度、观念、政策都只能停留在空中。教育真没有多少新的话题,教育更不需要多少“创新”,只需要教师始终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教育就是开启智慧、健全人格,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

  简言之,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像人一样生活,像人一样活得美好。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很多时候,我们的老师从中划出符合自己课程性质所需要使用的回答,用平淡而近乎赞赏的语气抹去了其他的答案。我们几乎从来没有随着学生的思考车轮去探索生活,很少想到学生走向独自学习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其实更多的时候,我们缺少跟学生进行开放性、探究性问答的技巧与自信,因为思考的车轮没有方向,我们尚且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帮助他们如何探索生活而培养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早已经习惯了火车导轨式的教育。我们教师用来工作的工具是:知识、能力、道德、态度。

  所以,作为教师,还应该为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而不断的学习储备各种知识,时时提高自身的素质。我们首先得使我们的知识不老化,所以得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能满足已有的那点滴学问。因为学生可以原谅一个吹毛求疵的老师,但不能原谅一个无知无能的老师。所以,由一桶水到一条源远流长的河的演变,是我们作为教师的知识追求的觉醒。读书,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思想;有思想,才会有追求。因此,教师要学会“教书”,首先应该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学会思想。教师读书是关系教育成败的大事。读书的人是天上的星星,明亮中多了一份深邃。要想做一个有主见有内涵的现代人,读书仍然是必由之路。只有读书,才能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渊博自己的学识水平、陶冶自己的心性修养、升华自己的教育追求、积淀自己的教育智慧,才能修炼成为值得学生终身阅读的“圣贤之书”。

  我们往往将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欠缺归咎于教育制度和专业培养模式,然而大多空闲的时候,我们思考的车轮依然伏在惯性的导轨上。更多的时候,在想着今天学生该交给我什么书面作业,字迹是否工整认真。我们几乎没有想到我们该教给学生什么,和学生一起做什么。是带领他们到阅览室,还是去游泳池?体育场或许更好?我们很少揣摩学生的心思,他们今天是想学习高雅的舞蹈、悠扬的二胡,还是自由运动场……我们应该放手让他们在每一个机会面前尝试与思考。只有放手,你才会知道什么是他们所需要的;只有放手,你才会发现什么是他们的专长。

  作为一名教师是无尚光荣的,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师工作,首先是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其次是自己要爱读书,爱学习才行。在不断追求中探索教育的真谛。

  师道的读后感2

  我不是一名真正的老师,可我是孩子的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教育孩子这条路上,任重道远。

  读了显峰老师的这段文字,我的感触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感到很惭愧。我让孩子学习经典传统文化,为的只是想让孩子健康的成长,少走人生的弯路。自己见识浅薄,没有给孩子种下一颗梦想的种子,没有给孩子肩上赋予责任。活在自私的小我里,而我们先辈学习知识,为的是改变我们的国家,改变我们的社会。

  其次,我感到自己很幸运。在孩子4岁的时候就能学习显峰老师的理念,改变自己的人生格局,为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让孩子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最后感谢明德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以前的我,像水中的游鱼,奔奔波波,只为食而忙。民族使命感和作为中国人的责任,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通过在明德幼儿园和明德书院的学习,让我重新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正如崔卫平写的诗:“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小小的我,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去温暖我能温暖的人。

  师道的读后感3

  又迎来了一个暑假——2013年的暑假,教委办发的教师读物《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是中国教师报资深记者、编辑,马朝宏编辑的一本书。今天,我把妈妈接到家里来玩,拿起这本书,我开始朗读给她听,她被感动了,我们母女一起被此书中各位一线教师他们对教育的种种感受及对教育的理解和激情深深地感动着。

  一篇一篇的文章,是一个一个的教育的故事。越看越吸引我的眼球,直到爱不释手。在看孙宝华校长的《学生的表情》时,他朴实无华言语中,充满了对学生的爱,像一个小孩子似的跟学生一起开心,一起伤心,做为校长的他,能感受到学生的喜怒哀乐并理解他们,我想在他领导下的学生和老师一定也能露出灿烂的笑容。

  印象深刻的是《不要抢占学生的舞台》这篇文章,从孔子的因材施教到卢梭的儿童中心说,都是在倡导“以人为本”。课堂是老师的主阵地,我们到底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还是炫耀自己?这个问题在新课改理念下已不需要质疑。而如何让孩子们在有效的课堂上展示自己才是我们第位老师最值得关注的。《不要抢占学生的舞台》就讲了不少的例子及相关的'分析。雏鹰要展翅飞翔,就应该给它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学生想要学得更多的东西,就应该真正拥有课堂,教师只需聆听、引导,用真诚的语言给与赞赏。

  教育的希望在于每位教师的成长,教师的成长不只是阅读和接受别人的知识和思想,更重要的是独立思考,且思且行,不断反思。在教学中,我感到教师有没有童心对于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童心就是真诚,童心让人心上无邪,身上无恶,形上无垢,影上无尘。作为教师,有童心是爱学生的一种表现。说教师没有童心,就是教师把教师当做一种职业,把教学当做一种工作,一种机械化的工作。有童心的教师学生喜欢,工作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果。要想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我有感于此书中的几点做法:做领关雁给学生示范,显真诚在现实教学中,教师的示范和声情并茂的讲解是引领学生学习的关键,跟学生一同成长,会使学生感到亲切,更加喜欢学习。亲人般的称呼学生,显亲情很多名家教授,称呼学生都是“孩子们”,让人感到师生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叶圣陶先生说过:“我如果当小学老师,绝不将到学校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家伙,惹得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仅仅浮在嘴唇边,油腔滑调的喊一声,而是出一于真诚,真心认他们作朋友的亲切表示。小朋友的成长和进步是我的欢乐,小朋友的赢弱和拙钝是我的忧虑。有了欢快我将永远保持它,有了忧虑我将设法消除它。契合孩子的心作评价,有童趣评价学生是教师每天都要做的事,评价得当,就会有好的效果,如果评价马虎潦草,学生就会觉得老师应付自己,渐渐地学生也会应付你了。我认为评价有童趣,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要说是高中的学生,每一个学生的内心都有长不大的快乐。做朋友和孩子一起互动,显平等我认为和学生做朋友,以心换心,才能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你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孩子王”,就能一呼百应。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课堂上我们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尊重学生的思考角度,尊重学生的“未成年状态”正是有了这样的包容与点化,学生才乐意在课堂上自主阅读探究,才愿意在课堂生活过程中自由地展示童真。

  有位老师问:“花儿为什么在春天开放?”其中有一位小女孩站起来说:“因为花儿看到春天太美了,她就忍不住想和春天比美。”老师听后,改变了原来的答案。这位老师也跟孩子们一样拥有一颗纯真的童心,她理解童心,爱护着童心。老师们,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跳绳,踢键子,猜谜语,下棋,玩捉小鸡,一起游戏,演课本剧,享受课堂,幸福工作吧!

  师道的读后感4

  近几年,市面上越来越多教育的书籍让老师们眼花缭乱,想选择一本语言中肯一些的书也比较难。在假期里,教体局推荐的一些书目中,我选择了这本《师道:为师亦有道》来读,是因为被封面上的一行字给吸引了:“审视教育本真,倾听教师忧思,分享成长策略,明晰教师立场,重塑教师信仰。”这句话字字说到了每位老师的心里。

  这本书共五章:立场、信念、冷眼、策略、忧思。标题简介二概括。这本书都是收录了一线教师的教育评论和随笔,正如前言所说:“让教师说话,为教师说话,说教师的话”远比对教师说话更重要,也能更有效的促进教师的发展。

  什么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没有多少新的话题,教育更不需要多少‘创新’,只需要教师始终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教育就是开启智慧,健全人格,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简言之,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像人一样生活,像人一样活的美好。”

  “累”,现在的孩子活的太累。作者张常关老师说了这么一句话“一切的发明创造都源自自由思考,一切的成功教育都源自内心的需要。让我们多学一学古人,给教育一些‘闲暇’,还孩子一点自由吧!”这句话,说出了孩子们的心声,学生们在老师和家长的“百般呵护”下没有了自由和思考的时间。孩子们最宝贵的青春和娱乐玩耍的时间就这几年,而孩子们最美好最富想象力的大脑,被看不到边际的书海冲刷成了光滑的石头。在假期前的一天,我问了班上的孩子都谁报了辅导班,结果90%的孩子的假期被辅导班所占据,有50%的孩子报了两个以上的辅导班,还有几个孩子参加了四个。看到孩子们举起的小手,我的心里更多是是无奈,“不输在起跑线上”成了家长们让孩子上辅导班的动力。让孩子睡个懒觉,让孩子去公园里玩玩,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可以让他们飞的远些。

  “尊重”。在看到这个词语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认为就是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不打骂学生。而在几年前,尊重学生已经不仅仅只是单纯的不打骂学生这么简单。在课堂上,老师一味的侃侃而谈就是不尊重学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不给孩子留有思考的空间就是不尊重;在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的时候,老师粗暴的打断就是不尊重。

  《不要抢占学生的舞台》这篇文章,我明白了尊重要打从心眼里表现出来。文章有这么一段话:“不要抢占学生的舞台,好课应当让“彩”出在学生身上。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教师不要去做,学生自己能说的话教师不要去说,学生自己能想出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教师要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要尽可能多地安排学生去活动,师生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在互动中锤炼语言,发展思维,增长智慧。”

  老师上课要讲,而且一定要讲。但讲时忌滔滔不绝,旁若无人,话匣子一打开就兴奋不已,难以收住。牢记不要把课堂当成教师一个人表演的舞台,而忽略了尊重学生,每节课要让“彩”出在学生身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大胆质疑的精神。学生回答问题偏离轨道时,要果断地将其引回主题。

  什么样的课堂决定着我们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先学后教”这种模式培养了学生会学习,善思考,高效率。只要我们教师尊重学生,给学生机会和时间,学生就一定会给我们惊喜。

  有了这些思考,又使我们回到教育的目的上来。如果我们真正的把教育当做生活,开启学生的智慧,健全学生的人格,让学生们学会独立思考,进而学会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理宽广,而且精神坚强的人。那么,老师们在这个过程中拿到不会享受到快乐吗?

  师道的读后感5

  今年暑假,我利用闲暇时间,仔细研读了马朝宏老师所着的《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本书,受益匪浅,给了我很多启迪和思考。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始终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教育就是开启智慧、健全人格,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简言之,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像人一样生活,像人一样活得美好。媒体不断爆料老师怎样体罚学生,形式五花八门,别出心裁。这类老师把学生当成他的私有财产,没有让学生像人一样生活。我觉得这些老师不配当老师,没有师德。教室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不是你施暴的地方。做人有人德,为师有师德。做一个有思想、有追求、有道德的教师,为学生指明生命的方向,赋予学生生命以意义和价值,就是最高尚师德的具体体现!这是为师之道,更是为师之德!

  从这本书中,我还知道了,活泼、欢快、高能量的顽童,或许每天都会惹人烦恼、生气,甚至是愤怒。常常看到他们贪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喜欢做小动作等,也常常听到家长、老师的抱怨和失望的语气。因而,在很多人看来,顽童爱玩、不听话似乎是不务正业,甚至觉得后果堪忧。其实,顽童之与顽童,正像工作之与成人,是一生中必需的生活方式,可以说玩是孩子的第一份工作,是孩子的另一种学习。我们成人要做的,不是漫骂、殴打,而是正确的引导,并给予无私的关爱。

  教育家陶行知告诫我们:“在你的嘲笑里有爱迪生,在你的责骂声中有爱因斯坦,在你的教鞭下有牛顿。”凭借这强制和惩罚,或许我们可以造就奴才,但不能成就英才。孩子的调皮是天生的,如何顺其自然,保护他的天性,并把它转化为科学探究的动力,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和家长必须深思的问题。

  为了每一个顽童的健康成长,作为人民教师的我们,必须端正自己的教育态度,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善待顽童,给他们创造的空间,发展他们独特的个性,让社会多一些人才,让他们都像金子一样焕发耀眼的光芒——这是我从这本书中获得的最大收获。

  师道的读后感6

  从教几年,常常感到自己在教育教学经验上的不足,我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事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位的优秀教师。但对教育的肤浅理解,又让我困惑:何为良好的教育?我常常扪心自问,并苦苦追寻。

  不经意间《师道:为师亦有道》走进了我的生活,迫不及待细细品读。摆在我面前的仿佛是一位良师、一位益友、一面镜子、一面战鼓。让我的心开始变得平静了,明朗了!《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本书共五章:立场,信念,冷眼,策略,忧思。标题简洁而概括。这本书都是收录一线教师的教育评论和随笔,正如前言所说:“让教师说话,为教师说话,说教师的话”远比对教师说话更重要,也能更有效的促进教师的发展。

  何为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没有多少新的话题,教育更不需要多少‘创新’,只需要教师始终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教育就是开启智慧,健全人格,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简言之,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像人一样生活,像人一样活的美好。”

  当我读到《教育就该是平淡无奇的》这篇文章之后,心情释然很多,感觉身心放松了许多。文章中说:教育就应该是平淡无奇的。是的:我们的教育不应该带有刻意的痕迹,教育不应是为了功利的目的,不需要粉饰,不需要伪装,一切都应该是水到渠成的自然的状态。

  “平淡无奇的教育会自然得多”。我们怎么生活,就该怎么教育,陶行知先生说得再清楚不过了,生活即教育。“平淡无奇的教育就是这些事情:把地扫干净,把操做好,把字写端正,把书读好,把话说清楚,把文章写通顺,把人做好——回到生活中的教育。就是这样的实在。孩子们能够做好这些,不就是我们所说的三好学生吗?从这些小事中,不就把孩子培养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了吗?其实对学生的教育没那么神圣,需要我们从平常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就是教育。

  课堂上,师生之间没有地位尊卑,没有老师的权威,课堂不是老师的一言堂,每个孩子都可以畅所欲言,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师生互动,学生有了一个问题,大家一起讨论想办法解决一个问题;再展示下一个问题,直至问题一一解决。老师在学生遇到困难不能解决时提供引领和帮助。课堂不是表演的舞台,有精彩但是不需要每时每刻的精彩,应该是一种自然状态的流露,是一个平淡无奇中涌现神奇、生动的过程。

  可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情况却不完全如此。在日常生活中,令人担忧的太多太多了。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作业做错了,孩子成绩考差了,全家都很忧虑,调动各种教育手段——棍棒、物质、言语、柔情……千方百计,苦口婆心,似乎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这是天大的坏事,以致有些孩子因此离家出走,因此而轻生……学习成绩差一点真有那么严重吗?学习差的孩子真是坏孩子吗?也许我们很多大人都会说"不",可是你的孩子一旦学习成绩不好,您会不上火吗?相反,如果您的孩子过马路不走横道线,您的孩子坐公交车抢坐位,您的孩子在公共场所不守秩序,您会觉得难堪吗?

  “真正地教育应当在生活中,在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孩子的生活里!”谈永康这么写道“如果说生活的本质是一种安静与平淡,那么教育就该是平淡无奇的一种过程,滋润每个日子,滋润师生的心灵!”

  因此,我们做教育人的人要从平淡无奇的教育做起。要求孩子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例如对人要有礼貌,不虽说乱扔垃圾,书写要工整……做到了应该表扬,坚持做了要好好夸奖。告诉孩子,坚持做这些小事是很不容易的,能一辈子做到这些小事,是一个了不起的好人,在我们平淡无奇的教育中,是孩子轻松愉快的成长。

  师道的读后感7

  师道,为师之道,为师应有道,为师亦有道。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精神指导和人格引领,其中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为师之道是个谈不完亦道不明的话题。师学、师技、师德、师仪……林林总总,深刻而又复杂。我仅从师道之师德的一个方面粗浅地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的职业道德涉及方方面面,诸如热爱教育事业,爱护、尊重学生,尊重家长、与家长合作,尊重、团结同伴等。谈到教师要爱护、尊重学生,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教师有一颗与学生“同悲共喜”的心是十分重要的。

  何谓“同悲共喜”?我觉得教师要在学生的世界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惧、需要与意愿,以一个支持者、肯定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同悲喜”、“共进退”。让学生感觉到“吾道不孤”,有前进的勇气和动力。

  教师与学生展开的对话对其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教师时而给其榜样示范,时而给其信息刺激,时而给其温情关怀,时而给其肯定鼓励。其中教师表现出来的对学生想法、行为的认可、接纳、理解与尊重是学生情绪稳定、自主互动、勇于挑战、不断进取的重要保障。

  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学生满怀信心与期望地将自己的“奇思妙想”传递给老师,然而这智慧的火苗却被教师的一盆冷水无情地浇灭了。学生的想法与建议是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童年是一座宝藏,孩子就像是一个集聚了巨大能量的“小太阳”,敏感的老师善于捕捉孩子迸发的“火花”,引导其燃起智慧的火焰。

  好的老师总是有那么多“好点子”,这也不是因为他们的想象力多么的丰富,关键是他们有一颗敏感而包容的心,善于抓住孩子生活中的小细节,对学生的自发活动、想法与建议予以接纳,并表现出喜悦、理解、赞同与支持,孩子的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一举一动,也许就蕴含着教育的契机,这是对教师敏锐的感知和宽广的胸怀的考验。教师善于与学生“同悲共喜”,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和接纳的关系,那么学生就会不断表达自己的想法,释放自己的能量。这是为师的一种艺术,为师之道亦体现在这些小细节当中。

【师道的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相关文章:

1.《师道》的读后感范文(精选8篇)

2.师道的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3.《师道》的读后感范文(精选12篇)

4.师道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5.师道的读后感(精选10篇)

6.师道的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

7.《师道》的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

8.《师道》优秀读后感(精选5篇)

9.师道实话读后感

上一篇:《师道》的读后感 下一篇:师道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