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随读感想

2021-10-29 读后感

  《庄子》的《齐物论》我认为是很难啃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哲学味道太浓,而且辩证的观点也是分分钟把我整迷糊了。

  比如庄子提出来:宇宙万物有它开始的时候,也有它没开始开始的时候,还有它没开始没开始开始的时候。宇宙有有,它还有过“无”,还有过还没有“无”的那个无……

  ——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者者。

  反正我的脑回路,已经无法再去想象那个更早更早的时候了。

  《齐物论》里“既使我与若辩矣——”的这段,今天读着有了一点似懂非懂的感觉。

  首先,庄子提出辩论的胜败关乎对错吗?

  其次,庄子提出辩论的对错由谁来判断?

  而庄子的论点其实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其黮暗”。

  这一句我不认同译文的意思。我觉得这句的意思是“我和你互不知道真实意思,所以两个人各受自己意识的限制”。

  这让我想起来《三体2-黑暗森林》里的黑暗森林法则。

  《三体》里,三体人是意识交流,所以他们没法隐瞒真实想法。而地球人是语言交流,所以咱们可以隐瞒真实想法。

  黑暗森林法则说的是,在猜疑链的基础上,黑暗森林里先暴露的一方会成为另一方的猎物,或者说先暴露的一方会被消灭。

  《齐物论》辩论的这段,其实完美的阐释了人与人之间的猜疑链:

  ——我和你观点不同,如果让和我观点相同的人则无法公平判断、如果让和你观点相同的人也无法公平判断、如果让和你我观点都不同的人或者和你我观点都相同的人均不能公平判断。

  所以到头来,两个观点相异的人,是无法从第三人处得到两个人想要的判断的.。因为第三人经受不住猜疑审查。

  无论第三人持各种观点,他首先被辩论两方从上到下从里到外进行了审查,而审查结果就是无论如何,第三人都没有判断资格且无法做出公正判断。

  而回到辩论最初,会发现,辩论判断的基础其实就是猜疑链,因为我和你不相知。因为这个不相知,所以就进入到了猜疑链。因为两个人进入到猜疑链,第三人也进入到猜疑链,而后所有人都进入到了猜疑链。

  又因为猜疑链,每个人失去了获得绝对公平的机会,因为没有任何人有判断资格。

  这一段让我想到了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我想因为猜疑链的存在,实际上实体正义无论如何会有一方不认可,因为终归有一方甚至可能是双方都质疑第三方的判断资格,所以程序正义显得尤为重要了。

  《齐物论》关于辩论的这一段我读着似懂非懂,隐隐约约,随感而发,越是想越觉得深奥,不得不感叹庄子的智慧,也感叹庄子对人性的参透。

  三体人虽然历经苦难,一心想寻一个稳定星系发展和延续他们的文明,他们进化出了透明心智,不得不说,上帝给他们关了一扇门却也打开了一扇窗。而地球人一直在一个稳定星系安稳的发展,我们却受猜疑链的困扰,总是在互相猜疑争斗,彼此消耗。

  庄子虽然没有去想象地外文明的样态,但他对于人性也是看的透透的了。所以他才无法给出一个解,只能留下一句问“而待彼也邪?”

  好像在说: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人心便是天然的鸿沟啊!

  以上随感!

【《庄子》随读感想】相关文章:

读林清玄文章感想11-11

读《化石吟》感想11-02

读随园散人李清照传有感12-13

亲子共读感想作文03-13

读游子吟感想12-09

读《带灯》的感想08-26

读弟子规的感想07-02

读《苏东坡传》读后感想04-15

读巨人三传后的感想03-20

读《游子吟》后的感想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