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读后感

2021-09-30 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读后感(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读后感1

  寒假中我读了《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一书,让我收益匪浅。读完全书印象较深的是这本书中第三章第三节中讲到的反思对于我们幼儿教师的重要性。书中讲到反思不但能完善和提高我们的教学经验,还能促进我们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的成长,能够帮助我们向“研究型”教师发展。

  如何对教学进行反思?书中向我们介绍了许多反思的方法。

  1.幼儿教师不但要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进行反思,还要在他人评价的过程中进行反思。

  2.幼儿教师要能在观察幼儿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幼儿教师要能够对于幼儿的学习行为给予认真的观察、分析,对于幼儿的学习效果进行研究,这样有利于幼儿教师全面的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具体来说幼儿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要能时时的观察幼儿,关注幼儿的“所做、所说、所思、所学、所感受。”

  3.幼儿教师要在相互借鉴的过程中自我反思,除了在同伴之间开展观摩活动之外,还要注意研究和分析优秀幼儿教师的课堂实录,通过对他们课堂教学的结构、教学教育方法、语言表达的技巧、板书的设计、幼儿的听课和反馈情况等各个方面的观察和思考,客观的评价教学的好坏。并且能够联系自己平时的教学进行对比,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习他人的优点,并且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所发展和创新。

  4.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反思。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曾经要求幼儿教师要“读书,每天不间断的读书”、“不断补充其知识的大海”。如果没有深厚理论知识的支撑,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将缺乏高层建瓴式的引导,使其无法达到较高的教学境界。

  《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读后感2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是社会主义新一代的培养者。教师队伍的状况,教师素质的好与差,决定了幼儿的素质,决定了幼儿园的教育水平。因此,每所幼儿园都十分重视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这项工作。但是作为一名站在第一线的幼儿教师,到底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也许有人会说:是扎实的基本功,是对幼儿的爱,是……

  不可否认,一名教师的基本功是教师立教的基础,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保障。试想一下,在音乐活动中,教师以悦耳的琴声及优美的舞姿感染孩子,引导孩子进行美的熏陶;在语言活动中,教师以生动的故事带领孩子走进童话殿堂,充分激发孩子的兴趣……由此可见,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但仅仅拥有扎实的基本功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才能让基本功在教学活动甚至是日常活动中发挥的淋漓尽致,教师的教学机智也是非常关键的,教学机智建立在对孩子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能尊重孩子,知道孩子的能力水平,了解孩子的发展需要,才能更好的对孩子实施教育。

  幼儿教育,由于工作对象的特殊性,教师不可能是单一刻板的执教,更多的是以爱为前提,由心而生的教育感染。在生活中,教师以自身为教学材料,给予孩子关心,让孩子感受到温暖,从而不排斥幼儿园的生活,并在过程中以朋友、老师、共同学习者等多种身份融入孩子的生活,让孩子在相互交往中学习、成长。教师爱孩子,但并不是溺爱,从心出发,尊重孩子,以孩子为准,但却不纵容孩子,满足孩子的`无力要求,做到爱而不溺,严而不厉。

  在幼儿教育的远途中,责任心也十分重要。作为一个幼儿教师,必须要有责任心,要对自己负责,对孩子负责,对家庭、社会乃至国家负责。因为教师的责任心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首先要关注孩子的需要,当孩子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给予不同的帮助,如上课时孩子皱着眉头,在凳子上扭来扭曲,这时教师应本着对孩子负责的态度,关注所有的孩子,但对于该孩子给予特别关注,猜测、询问、了解孩子异常的原因;平时活动中,孩子主动的表现自我,应当以鼓励为主,不应繁复而忽略孩子,致使孩子自尊心受损等。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基本功、爱心、责任心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有些部分仍会被我们所忽略,如书中提到的创新,研究精神,教学素养,心理素养等。虽然平时我也在做,但是就某些方面做的还存在不足。新的一年,在审视自身的前提下,更多的以爱心、责任心为基础,努力提升自己,不断为成为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而奋斗!

  《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读后感3

  《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一书,对幼儿教师的师德和专业态度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边读边结合书中的案例和评析,不断的在审视自我。

  一、尊重幼儿、关爱每个孩子

  在教学中,我努力营造平等、和谐温暖的班级氛围。用眼睛关注每个幼儿,从幼儿身上汲取闪光点,去点亮他们自信自立的明灯,我们帮助幼儿发现自己的优势智能,建立其自信和对集体的归属感。在课堂上利用各种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具,激发儿童的兴趣。为幼儿创设一间有特色、有意义的教室,是教师、幼儿共同的责任。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动静活动特征为幼儿设计活动区域,如语言角、美工区、表演区、操作区等,并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的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大胆使用和创作。让幼儿成为环境主人,用自己的作品和创意去丰富环境,体现课程的进行、目标的变化,幼儿在平时发挥想象,大胆进行绘画和手工创作等,他们的作品得了老师和同伴的肯定。

  二、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

  在幼儿教育中,我感到在孩子们眼中,教师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物,是最可值得依赖的人,你的投手举足,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孩子从教师身上看到无私奉献,孜孜不倦追求精神,看到社会的形象,师德不只是学识问题,更是塑造良好教师形象的问题。因此对于师德除了要深刻认识其重要性,更关键就是如何去提高自己的师德。为人师表,坚持严以律己,增强自身的自控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良好、平和的心境,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要把自己看作既是个普通的人,又是个教育者,到了幼儿园就应该把属于个人一切不快和烦恼留在门外,言谈应该和颜悦色,循循善诱,举止应该优美文雅,体现心灵之美,自己的穿着应该朴素大方得体,符合幼儿的审美情趣。我认真学习,充分理解新《纲要》、《幼儿园管理规程》《太仓市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规范》等,并以此作为自己言行准则,工作中要时刻牢记自己作为教师的基本职能:育人,只有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幼儿教学经验丰富,才能胜任此项光荣的工作。而要做到这些,就应该不断地坚持学习和实践。

  三.培养良好的内在素养

  面对日新月异的课改新形势,我知道,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充实,不断地更新观念,才能适应改革的需要。为此,阅读了大量的幼教刊物,吸收了国内外最新的幼儿教育理念,还积极参加园内外的培训,在丰富自己学养的同时,我的专业水平也得到极大的提升。

  爱教师工作“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最高精神境界。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看成是教师的最高美德。干一行,爱一行,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服从领导,不打折扣,认真、圆满完成学校领导教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工作中,我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时时处处对自己严格要求,查找不足,及时纠正,对别人的缺点,则尽量宽容。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注意教师形象,在教师和幼儿中形成良好的形象、和谐的氛围,才能不愧为人民教师的称号。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中所要求的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师专业素养。

  《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读后感4

  《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一书第一章谈到了幼儿教师的责任心。责任,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在工作中,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从教十六年来愈来愈体会到责任心在我们工作中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教师对关爱每一个孩子。关爱孩子是教师的责任。从孩子的来园到放学,我一直关心爱护每个孩子,晨间锻炼时,关注孩子的活动情况,热了提醒孩子们脱衣服,学习活动中鼓励孩子多动动脑,积极举手发言,午餐时鼓励孩子不挑食,把饭菜都吃完。午睡时检查孩子的睡姿,帮孩子盖好被子,放学时等家长把孩子一个个从自己的手中接走才回家等等每一个环节,每一分钟都体现出一个教师的责任心。

  嘉磊算是我班最不爱吃蔬菜的孩子了,每次吃午饭时,总是把荤菜和米饭都吃完后,看着碗里的蔬菜说“老师,这个菜我不要吃”,不管你喂他也好,还是以奖小红花来鼓励,他就是宁愿吃白饭也不碰蔬菜。一天午餐时,嘉磊象以前一样把鸡翅吃完了,饭和汤也吃的差不多了,可是碗里的美芹炒豆腐干丝一动也没动。我走过去蹲在他旁边说:“嘉磊,美芹很好吃的,不信你试试看。”可嘉磊摇着头说:“我不要吃。”我就拿过他手中的勺子拿了两片美芹边往他嘴里送边说:“这个吃在嘴里呱啦呱啦的,非常非常的好吃,来吃一口。”嘉磊张开了嘴巴,我就趁势笑着说:“是不是,呱啦呱啦的很好吃?”没想到嘉磊嚼了嚼对我点了点头,当我再想喂他一口时,他从我手中拿过勺子说:“我自己吃。”这个方法还真管用,嘉磊不但把美芹都吃了,而且连豆腐干丝都吃了。以后每次吃美芹时,嘉磊都把饭菜吃的干干净净的。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具备责任感。嘉磊不爱吃蔬菜,如果老师的责任感不强,不去关心引导他,那么这个孩子就可能一直不爱吃蔬菜,一直会挑食下去。今后我将继续用一颗负责的心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读后感5

  读《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此书受益良多,特别是文中一段话使我感触颇深,原文如下:“赞美和期待具有一种超常的能量,能够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激发人的潜能。”我理解的是幼儿同样需要正面的激励,受到别人、尤其是老师的赞扬和信任后,可以获取正能量,积极向上,甚至获得超越期待的表现。

  可能有人会说,现在的幼儿都是家庭的宠儿,缺的不是表扬的赞美而是挫折的磨砺。而我认为,正是目前幼儿相对脆弱的心理,更需要正面的合理引导,使其在幼儿园的大家庭里认识到什么是正确的,做了正确的事情是可以得到肯定的,并通过持续的引导不断坚定幼儿的感受,就能使其心智日渐成熟、行为日渐规范。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也正好论证了我的观感,其认为人类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可见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外,对尊重的需求是更高层次的需求,人们都希望能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欣赏,幼儿也同理。

  读完本书,我也学到赞美也是需要讲究技巧和艺术的,正确的方法才能发挥作用,使其成为有效的处理教幼关系的良器;如果使用不当,则也有可能妨碍与幼儿的沟通。使用赞美的学习心得如下:

  一、赞美需要一个明确的标准,并坚持不变。这样就能使幼儿明确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可以的,不会迷惑。

  二、赞美需要随时发掘、需要发自内心。就是需要教师在日常的相处中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火眼金睛”,对好的表现要及时提出,同时要让幼儿知道对他的表扬是老师真心的赞美,老师看到了他的好表现。

  三、赞美的语言需要艺术。也就是赞美的语言需要丰富和具体化,使幼儿清楚是哪个表现获得了肯定,同时也要注意和幼儿的双向沟通,就是表扬后需要引导幼儿有所回应,这样就更能增加表扬的效果。

  赞美使人快乐,愿我们的花朵都能在快乐中健康的成长!

【2021《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读后感(通用5篇)】相关文章:

1.《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2.读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有感作文

3.幼儿教师师德素养的培训总结(通用5篇)

4.幼儿教师的素养礼仪规范

5.《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的读书心得体会

6.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发言稿

7.专业素养自我评价(通用5篇)

8.幼儿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素养心得体会(通用5篇)

上一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下一篇:《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读后感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