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读后感

2021-09-26 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长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长读后感1

  阅读,是一种能给孩子们带来无限乐趣的娱乐活动,同时也是孩子们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一种直接的学习方式。阅读习惯是人生最有价值的习惯。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生存在终身学习的时代,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信息和价值多元观念,更需要通过阅读形成新的思考,寻求新的进步。

  然而,我已经记不得认真沉下心来读一本书,是什么时候了。这次陪着女儿读着一本图文并茂儿童读物,我的感悟颇多。 《秘密花园》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友谊、决心和毅力的感人故事。主人公玛丽原先是一个性格乖戾的孩子。由于一场霍乱,变成了孤儿。她只能被送往远在英国的亲戚家。这里有一个奇怪的庄园。这里有上百间被锁闭的房子,有十年不许人进的秘密花园。玛丽在这里遇到了仆人儿子,迪肯。这是一个特别的孩子。他帮助玛丽与庄园主的儿子—柯林,一起在这个美丽的花园改掉了坏毛病,并长成漂亮的姑娘和健壮的小伙。大自然能使人心里舒服,心情舒畅,爱能使人感到温馨。这个秘密花园是展示爱和大自然的舞台。它告诉我们美好的心灵花园是人类永远的追求。

  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十分感性,这是我始料未及的。故事波澜起伏的变化,在孩子的脸上都能知晓个大概。而且遇到不懂得名词,难拼的拼音,我都能及时的给予帮助。就在故事快要结束的

  时候,她告诉我,她要做一个像玛丽那样活泼向上的孩子。我看着孩子童真的脸庞,十分欣慰。我们相伴云游在书海里,幸福温馨。这真是一段动人的美好时光。

  一本好书使人受益匪浅,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所以多读书,读好书,与书为友,将受益一生。亲子阅读给家长和孩子提供了共同学习的机会,多了交流的平台。与好书为友,与女儿共读好书,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乐趣,让书香飘满我们的家庭!

家长读后感2

  拿到这本书很久了,一直空闲的时候反复在阅读每一章节,感觉这是一本简单、通透、很实用的书。对于我们八零后这代家长,在教育引导孩子学习和成长方面有着莫大的帮助和指引。

  我读了这本书是受益匪浅的,这本书结合了当下发生的真实案例,让我们家长感同身受,从而更好结合自己情况反思家长的不足之处。比起以前一些专家死板的大道理更通俗易懂。本书共十二讲,每一讲都是由问题——案例——分析——建议——实践五个部分组成。清晰的脉络很方便阅读。

  每一讲都很实用并且很有感触,尤其第一篇“更新关念,走出误区”。文里有一句话说的很对:“家庭教育首先是父母的自我教育,其次才能谈得上教育孩子。”其实班主任李老师每次家长会都会和我们家长探讨沟通这个问题,家长必须以身作则,家长是孩子生下来的第一任老师。耳濡目染的家庭氛围是能影响到孩子的性格、举止投足等等的方方面面。比如最简单的说普通话、不说脏话,即便在学校老师怎样苦口婆心地纠正,家长在家不配合不营造,孩子还是不会去说,不会坚持去说。虽然我和孩子的爸爸文化水平都不高,但是我们和孩子走的最近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都做了沟通,最起码当着孩子面前不能说脏话,尽力不用地方语言和孩子说话,我感觉现在经过班主任李老师精心的指导和教育,家长努力的配合,孩子的普通话是越来越好,越来越文明了。而且慢慢还爱上阅读,喜欢上了朗诵,让孩子更加有自信了!

  就像书里说的一样:“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孩子日后的发展的潜力和趋向。”家长要从态度和点点滴滴的小事开始慢慢引导孩子。21天反复做一件就会成为“习惯”,所以我们去责怪孩子这样不好,那样不听话,不如自我反省下作为家长给孩子平时塑造的'什么形象,让孩子在我们身上学到了什么?。这些都是读完这本书的深刻体会。

  《小学生家长必读》这本书是值得珍藏的“宝典”,应该经常翻阅、品读,以上一点点个人心得,我们家长会积极配合杨老师,让孩子更健康、快乐地成长!

家长读后感3

  父母是孩子接触时间最多的长辈,担负着孩子家庭教育的任务。然而,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似乎很多家长都觉得迷茫。读了江苏省教育系统家长学校教材《家长必读》受益匪浅。

  首先我觉得家长要有耐心。每个人都会犯错,大人也不例外。当孩子犯错时,不能一味地责怪、打骂,而是要给孩子一个辩白的机会,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引导孩子正确解决问题。现在的孩子,你越打,他越叛逆,越会对父母产生怨恨,反而耐心给他讲道理,甚至举例子来证明你说的对,他就会信任你,就会感受到自己的过错而主动改进。

  要和孩子建立一个亲密的关系,这样有利于和孩子沟通交流。我和孩子的关系比较随和,像朋友间的关系,孩子总会说一些大事小事给我听,我呢,也会把一些事情讲给他听。我觉得只要家长把握分寸,只会更加容易和孩子进行沟通。

  文化知识对孩子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孩子成绩的好坏,其实对他自己来说也是一种压力。比如我的孩子吧,他的成绩不太理想,但是,他考得差的时候,我给他“加油”,考得还过得去,我让他“再努力”,所以,他从来不会把成绩差的考卷藏起来或改分数。虽然孩子的智商多少有点高低,但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我们是无法预测到他的将来的。父母的拳脚、讽刺只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让他失去信心,最后就是厌学。

  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我原来喜欢坐在孩子身边看着他写作业。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不能这样了,这样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减少了孩子独立思考和自觉完成作业的机会。在生活中也要给孩子一个自己的空间,让他有时间自己去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引导孩子学会宽容,学会感恩。父母一味的迁就和溺爱,能导致孩子是非不分,目中无人,自我自大,为所欲为,缺少容忍力。家长首先要自己尊重他人,宽容他人,让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自己,学会宽容,学会尊重。家长更要教会孩子学会感恩,懂得关爱他人,关爱团体,在别人需要时帮助别人,那么以后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

  《家长必读》确实是一本好书,值得家长学习、反思。

家长读后感4

  作为一年级的家长,经历了一个学年的适应,对于孩子上小学后的教育有了一些体会,读了《父母课堂》和《家长成长指导手册》,感触较多:

  1、孩子的教育是需要学习的。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能够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也在不断付出自己的努力来教育孩子。但是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是个很大的课题。因为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孩子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对于孩子的教育,都是凭直觉,总是感觉孩子教育该怎样实施,而不去考虑自己教育孩子方法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有时候可能会因为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当而伤害了孩子。通过阅读《父母课堂》和《家长成长指导手册》,我们认识到了自己孩子教育知识的不足,也认同文章中提到的孩子教育需要系统的学习的观点。

  2、要鼓励孩子多和同龄人交往。同龄人的交往不可或缺,家长们再认真细心的关爱孩子,都不能取代同龄孩子们的交往,因此,要创造条件,鼓励孩子多和同龄人交往。

  3、要把社会实践做好,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孩子要充分的接触社会,才能够了解社会,为自己以后在社会中的发展打下基础。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让孩子从小树立起责任和担当的意识。

  4、多理解孩子。孩子和家长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孩子对很多事情的认识,不能超越孩子年龄的限制,一定会有对危险认识不足,对家长的管教有时不理解,对很多行为也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作为一个家长,一定要有一个宽容的爱心,允许孩子犯所谓的错误,用恰当的方法给予孩子以教育,理解孩子只有不断的犯错误,才能积累经验,不断的成长。

  5、孩子的习惯养成很重要。养成好的习惯,会让孩子受益一生,所以一定要给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作为一个家长,一定要把孩子习惯的养成作为教育的重要方面,不断给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6、亲子关系的建立是最为重要的。家长和孩子关系的重中之重,就是亲子关系的有效建立。不管家长用何种方法,一定要建立起和孩子的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建立好了,孩子就愿意和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就会按照家长的想法去做事。

【家长读后感】相关文章:

1.家长读书读后感

2.家长的读后感

3.家长课堂读后感

4.家长写读后感

5.家长手册读后感

6.家长读本读后感

7.《家长必读》读后感

8.家长必读读后感

上一篇:四大名著红楼梦读后感作文 下一篇:幼儿读物《格林童话》优秀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