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攀登者》读后感8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攀登者》讲述了中国登山队在1960年与1975年两次向珠峰发起冲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的任务,并首次完成了珠峰海拔高程的精确测量。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边境上,珠穆朗玛峰的北坡、西坡和东坡都在中国境内,仅有南坡在尼泊尔境内。1715年清政府派出三名人员,专程进入西藏测绘地图,在1717年间完成的《皇舆全览图》上,便明确地标上了珠穆朗玛峰的位置。《攀登者》真正的动人之处在于它的攀登者精神。
所谓攀登者精神,首先是一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众所周知,海拔八千多米的珠穆朗玛峰被称为世界第三极,常年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登上它需要超强的体力、耐力和高超的技巧,这是一座让人望而生畏的神山。而从常年得不到日照的大山的阴面,也就是位于我国境内的珠峰北坡登顶更是难上加难,前无古人。然而,没有什么困难能吓到英雄的中国人民。1960年,在国家还处在三年自然灾害的艰苦条件下,中国登山队员硬是以简陋的登山装备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北坡登顶。此后,又在1975年再次登顶,并完成了首次觇标测绘,测得珠峰的高度为8844.43米,这一高度后来为世界采用。
攀登者精神还是一种坚持不懈、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精神。事实上,中国的两次登顶珠峰都并非一帆风顺。第一次登顶是在原定的中苏联合登山队突然解散,中国人既缺经验又缺装备的情况下完成的。不幸的是由于这次登顶没有留下影像资料,国际上一直有质疑的声音。以方五洲为代表的中国登山人即便在动荡的岁月里,也从未放弃再次登顶的目标,始终默默训练、保持体力,终于在15年后,收到了国家再次组建登山队的召唤,完成了二次登顶的`夙愿。登山队员杨光在经历了登顶失败并承受截肢之痛后,几十年不放弃,终于在暮年完成了全球第一例靠假肢登顶的壮举。
攀登者精神还是一种敢于奉献、甘于奉献的自我牺牲精神。书中,方五洲在第一次登顶时为了协助队友征服8680米处的第二台阶——一处无法固定钢锥的4米高峭壁,一处让英国登山家无功而返的天然屏障,毅然决定让队友踩着自己的肩膀上去,在极度缺氧的环境里冒着生命危险搭起了人梯,而曲松林为了避免踩伤队友脱掉了登山靴,以至于冻伤脚趾留下残疾。此后,曲松林虽然无法再次登顶,但他承担起了训练新一批队员的重任,甘为1975年二次登顶的人梯。登山队员杨光则是因为途中休息时把睡袋留给需要的队友,自己在高寒的风雪中苦熬,才不得不截肢的。中国人之所以历经几千年的苦难而愈挫愈强,就是因为有这些甘为人梯、甘于牺牲奉献的民族脊梁在。
正如阿来所说:“登峰是用身体去感触自然界的伟大,感触自己人格与意志的升华。有了这样的过程,登高才是有意义的。”
读了这本书,我们感受到了深深的爱国情怀,不禁会产生强烈的自豪感。
【《攀登者》读后感800字】相关文章:
2.攀登者观后感
3.《攀登者》观后感
4.《攀登者》观后感
5.攀登者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