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与父辈》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与父辈》这本书,只是我从很多本书中选出来的一本。每天,我都会看一会儿,开始的时候,我觉得并不是那么有吸引力,一直到我看到“想念父亲”这一章。我放慢了速度,认真并且仔细的咀嚼了好几遍。
主人公写到:父亲生前想要看一场《少林寺》的电影,而他,当时身边有十七快钱,但却没有舍得花十块钱让父亲看那场电影。对于现在来说,十块钱,根本不算什么,花十块钱对谁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可是在那个时代,十块钱就和现在的一百元差不多,甚至更多。
那时,只要十块钱,就能让他父亲亲眼目睹一下他一生都有些津津乐道,飞檐走壁的那种神话和传说,他没有那么做,不是他小气,也或者是他从小就没养成那种对父亲的体贴与孝爱?但是,就只因为十块钱,主人公留下了他一生的遗憾……
主人公想到他小时候,父亲从山上或田里收工回来,总会捎一些他舍不得吃的东西给孩子吃。想到自己的自私与父亲的“慷慨”,他总会感到愧疚。还记得曾经在网页上浏览到的一件事情,内容大概是一个孩子,自小在车祸中失去了父亲,他的母亲只好又当慈母又当严父的把孩子含辛茹苦的把养大,可孩子大了,却嫌弃起自己的老母亲了。
看到这边,我的脸不禁一热,何止是主人公呢,我们不是一样?当父母把好吃的'、有营养的东西给我们吃的时候,我想,很少会有人说“爸爸,妈妈,你们也吃”这句话吧。我们从来都认为这是应该的。我们只会把父母对我们的疼爱无休止的拉长,去享受父母给我们的疼爱与温暖,却从未回报过一丁点东西给他们。
记得妈妈有一次告诉我,小时候,我还不会说话,有人给了我两个香梨,我把它们拿回家,冲着妈妈“呀!”“呀!呀!”的叫着,好半天,妈妈才明白,我要给她吃香梨呢,这么一件小事,却让妈妈感动了好久……小时候,我还会把东西与亲人分享,但是长大了以后,却不如小时候了……从未想到父母的辛苦,还经常在他们面前耍小孩子脾气,实在太不应该了。从现在开始,我就去学着回报,学着为父母做一些事情。
看完这本书后,我明白了把善良做为人生的底色后,在这底色之上去涂着别的色彩颜料,人生会充满丰富、充满情谊、快乐与温暖。
善良,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基和原本。
而家庭中所酝酿的亲情与温情,则是养育善良的土壤、阳光和细雨。
正如作者说的,一个人的成长,最重要的需求不是物质的吃穿和花费,不是精神上大起大落的恩爱和慈悲,而是物质和精神混合在一起的那种细雨无声的温情与滋润。正如需要成长的草和树一样,缺光少雨当然不可以,可暴雨暴日的轮流与交替,似乎不缺水,不缺光,但最终迎来的却是不成材的疯生和疯长。而只有那种细雨无声的滋润和给养,只有那种光线充足却非暴晒暴烫的阳光和灼目的明亮,才可以让草成草,树成树,让人的心灵成为未来充满善与温情的一颗心。
我一定会再次去书中品味主人公的心境。
【《我与父辈》读后感】相关文章:
1.我与父辈读后感
8.父辈们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