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有感

2022-08-19 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有感 篇1

  漫长的暑假来了,迎接我们的除了玩耍,更重要的是在玩的过程中抽出来哪“宝贵”的时间学习!利用这个暑假,我读了周国平老师的萫作——《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

  此书倾注了作者对于生活的各方面的思考,如:名利,生死,爱情等,充分得反映出作者的一种超脱达命的人生观念。那里有着我们迟早要面对事情及对些的答案!

  原来,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在一定的意义下比交往更重要的能力;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患都一种必死但不会很快就死的病,而生命本身就是这种病!其实这些道理我们都懂,但因为我们“太忙”,忙着游戏,忙着追星,忙着追剧,没有抽出时间来与自己对话,以至于没能有个属于自己且系统的价值观,才导致容得被物质化的事物而牵制!

  就像我们现在一样,父母总以为我们自己还小,不需要锻炼长大后到社会的种种应变能力,反而把我们宠得像童话里的公主,在爸妈的保护伞下长大,而终于一天,保护伞会飞向远方,甚至你自己也能成为这个保护伞去保护你的孩子。这样的你,永远不会知道将来社会的险恶,现在的你,受到一点委屈就会哭,而将来,你不能哭,你在没能力的情况下只能忍,并不是你懦弱,而是这也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方法。我们迟早得面对,为什么不从小开始锻炼自己呢?即使会磕磕咀嚼绊绊;即使我们会慢慢开始懂得不再退让,懂得给自己争取,懂得拒绝,懂得去慢慢培养自己的气场,甚至会有一点点的凶,即使有一天,我们说不定会变得势力,变得开始区别对待不同的人或物,但我还是希望我们能为自己的心灵保留一片净土,就像书中所说:“我唯原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表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

  然后,我们应该用平凡的心态过着属于我们平静生活,珍惜我们平凡的幸福。做一个就算历经风雨,也依然温柔而纯真的人。

  读《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有感 篇2

  生命本来没有意义,所谓的意义正是人们力证自己活过的一种表现。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很多,从小到大,小到考试的失利,大到失去自己的亲人,经历人世间的亲情,爱情,友情,总有一些事情,开始超出自己理解的范围,开始寻求不到答案的时候,我开始想去找一个依靠,一种精神上的支撑,所以我像大多数的人那样,开始努力学着包容与自己价值观不同的人与事,也希望能努力做一个善良的人。

  我开始去敬畏这个世界,发现自己的渺小,却也从这本书中明白,于世界你可能微不足道,但世界于你亦然。那些事业的不如意,感情的失意,生活的窘困在这两者面前仿佛少了一些分量,是否会让你自己轻松一些呢。

  我惊讶于作者把人的生命的内在本质剖析的如此透彻,书中不仅提到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也提到应该怎样面对生命、面对逆境和孤独。生命本来没有意义,是我们自己在创造意义,以此证明我们存在过,那所有喜怒哀乐的前提,都应该是善待生命的样子。

  读了这本书,我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开始重新看待自己面临的种种问题,开始努力尝试做一个有信仰的人。也慢慢的明白,如果说这是一种成长,我所应该做的绝不是去适应,而是一种选择性的接受与对它的改变。希望在繁杂的世界里找不到头绪的人,能在这本书中建立强大的内心世界。

  读《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有感 篇3

  《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从书名我理解这是一本关于生命的启发和思考的书籍。

  看完这本书后,我非常好奇,周国平老师怎样的一位作家呢?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他有如此深入透彻的认知?我带着好奇去百度他的基本介绍,周老师1945年生于上海,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哲学研究者,是中国研究哲学家尼采的著名学者之一。看完作者的介绍,我进一步理解为本书跟多是从哲学的角度去解读生命得意义。

  我特别喜欢封底的文字摘要,它概括出了全书的精华。我做了摘抄:

  生命有它本来的模样

  ——生命要求每个人要学会孤单自省,要独自成长,要用力去爱,要去拥抱,要探索灵魂。

  生命本没有意义

  ——人们说,我们都是在追寻生命的意义,我不认为那是我们真正追寻的,我认为我们追寻的是活着的体验......让我们能感觉到活着的喜悦。

  真正的成为你自己

  ——在人世间的一切责任中,最根本的责任是对你自己的人生负责,真正成为你自己,活出你独特的个性和价值来。

  善良、丰富、高贵

  ——人啊,你要有善良的心,丰富的心灵,高贵的灵魂,这样你才无愧于人的称号,你才是作为真正的人在世间生活。

  以上每一段话,都是作者想要传递给读者的哲学思想。

  从整本书来看它的架构,有7个章节,分别是生命的意义、与自然的关系、爱、信仰、灵魂、死亡、成为自己。第一章是提出了一个常常困扰我们的终极问题——生命的意义,中间5章分别用最高贵的带有哲学启发的角度去诠释,我们作为人应该有的认知与行为,启发我们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中思考自己的终极问题,最后一章与第一章相呼应,成为自己才是让生命有意义的核心动力。

  整本书直到我看完,我最喜欢的是自序的部分。作者从最高维度,提到人生的三个觉醒:生命的觉醒、自我的觉醒、灵魂的觉醒。简短的15个字,道出了人之所以需要探索自己生命意义的真谛。

  三个层次觉醒,就像一座人生修行之塔,塔外是芸芸众生暂未开始修行的梦中人,他们被物质所吸引、一生都能都在追求财富、权力、地位、名誉等,他们似乎忘记了自己从哪里来?也不会知道自己终将归于何处。

  有部分人是半睡半醒之人,心门还未关闭,他们似乎听到内心的呼唤。他们不知道这声音从何而来?他们带着疑问、好奇选择走上自己的修行之路。最底层(暂且称之为第一层)是生命觉悟的修炼,进入到这里的人需要先察觉自己是如何看待生命的?思考自己对生命本源审视,生命它是自然的产物,应遵循自然之法则,只有当完全的看见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并用自己的行为去实践,才会开启第二层的修行之门。

  第二层是自我觉醒的修炼,这个层面是需要建立在第一层的基础之上的,因为如果我们无法知行合一的耕耘生命这块土壤,理解并遵循生命自然成长的规律,土壤的养分储备是不够的,没有良好土壤自然无法让“自我”这个种子发芽。或许哪天种子发芽了,也很难长大或健康成长起来。自我的觉醒,在我的理解只能依靠自己,外在的力量可以滋养,但无法起到孕育生命种子的功能。“自我”这颗种子,在生命之初就埋在这里了,有些时候我们不当回事儿,不去关爱它,不去滋养它,慢慢的它就沉睡过去,更糟糕的可能会死掉。当它发芽了,它用那柔弱的,稚嫩但充满生机的能量去启示我们。我们照顾好它,当它慢慢长大。

  第三层是灵魂的觉醒,我自己判断自己目前还没有达到这个层面,我不知道灵魂已经觉醒的圣人是如何思考、如何修炼的?我仅仅以自己目前的认知去揣测一下,什么是灵魂的觉醒?如何让灵魂觉醒?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灵魂的觉醒?我的理解是,当我们可以看见自己内心真正追求的目标,能够接纳自己的一切,包容自己这个完整而独立的“我”,并用普世的价值观去践行“真、善、美”,向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断前行、过程中不论遇到任何挫折阻碍都会坦然面对,毫无退缩。

  第二个问题,灵魂如何觉醒?首先这是需要以自我的觉醒为前提,如实现灵魂的觉醒有2个途径,一是信仰,二是智慧。达到这个层面的人,人生的重心会以精神追求为主,不会去看重财富、名利、得失;处事原则非常简单,对内遵从内心,对外遵从自然规律;因为清楚自己的终极目标,每走一步都是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他们会具有超凡脱俗的心态,精神上相对比较独立,很少受到人间福祸得失的支配。

  如今社会发展到了AI时代的起点,我们人类自身的探索也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重视;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知到生命、自我觉醒、精神追求的价值。

  然而,从不知道到知道,从知道的理解,从理解到行为的改变,是一条非常漫长的路,这条自我修行之路本身也是赋予自己生命意义的必要组成部分;我坚信,只停留在想可能很难实现所谓人生的三个觉醒,至少对于我而言更倾向去行动,当知与行,相互实践,相互磨合的过程中才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如果你认同书中的观点,请跟随自己的心,去经历去体验,没有人的生命探索之路一帆风顺,试错,走一些弯路也许也是非常不一样的收获。愿我们能够在茫茫宇宙中探索属于自己生命意义,对自己负责,不枉过此生。

  读《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有感 篇4

  选择《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这本书,是因为书的名字迎合我个人的爱好。我喜欢以自由的状态去生长,喜欢花草,喜欢简单大方的衣服,喜欢素面朝天不加修饰自己,喜欢与人交往不掖不藏,率真直来直去。

  清新的封面,我喜欢的名字勾引起我阅读的兴趣。

  人到中年,难得假期,厌倦了平日上班的忙碌,厌倦了思考和动脑,我让自己沉醉于没有价值的刷微信,逛淘宝中。我对朋友说,“我不想再做一些费脑子的事。只我想读一些纯愉悦心情的书,只想看一些不用动脑子的搞笑电视节目。”

  翻开《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这本书,细读下去,发现比较的“烧脑”,我时常要停下来,静静地思考一下自己,时常要读后再翻到前面几页去反复地品读,时常把一段话反复地读好几遍。如此可以这样读下来,大概也是这本书的魅力之所在吧!

  《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这本书中谈到了这几个话题:人生的三个觉醒,生命的意义,苦难、爱情、婚姻、信仰、灵魂、死亡、孤独等。每一个话题,都有周国平先生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每读完一部分,都让我重新审视自己。我想要什么?我想做什么?是选择慵懒与舒适,还是紧张与忙碌?我时常对自己说做脚下一粒不起眼的坚实的石子不也挺好的吗?

  茫茫宇宙间,每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存在。生命或长或短都要走上归途,名声、财产、知识等等都是身外之物。仅有一次的人生我们到底应该过才有意义呢?

  周国平说,每个个体要尊重生命本来的样子,当好自然之子。当面对爱、逆境、孤独、死亡、变故等人生大命题的时候,人应当保持在接受、放下的心理状态。生命不仅仅在于追求长度更要有它的密度,信仰是生命的归宿,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

  不想让自己成为“油腻”的中年女人,不想成为一个不修边幅、邋里邋遢的仅仅是围着锅台、孩子转的女人。稳定、闲适的生活,也许可以使一个人活得洒脱,但百无聊赖之余为什么觉得精神空虚?人不但需要自我的觉醒更需要灵魂的觉醒,内在的力量才能使人活得更有意义。做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自会在精神上获得愉悦与充实。

  周国平先生说:“一棵树不会关心它结的果实,它只是在它生命汁液的欢乐流溢中自然生长,而只要它的种子是好的,它的根扎在沃土中,它必将结好的果实。”这不正是生命成长最自然的状态吗?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我若盛开,蝴蝶自来。

  在成长的路上,总有人在嘲笑我们这些踏实干活的“傻人”。

  读到“无论我们怎样爱惜健康,也不可能永久保住它,而健康的全部价值便是使我们得以愉快地享受人生,其最主要的享受方式就是做我们真正喜欢做的事。”我好像在别人的安逸中和自己的忙碌中找到了一种平衡。不以牺牲自己的健康为代价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应该是一种牵累,而是一种幸福。徜徉在周国平先生的文字里,我找到了一份难得的清醒。

  我本是自然之子,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成长!

  读《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有感 篇5

  《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我喜欢这本书的书名,也喜欢这本书的装订风格,就是一本书籍本来的样子。

  周国平,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哲学家。整本书分为七个章节,从不同角度讲述了生命本来的样子。书中每一句话都透着深刻的哲学道理,能让人悟出很多东西,是一本特别佛系的读物。

  一、生命本没有意义

  生命到底有没有意义,这可能是很多哲学家探讨的问题,大概与我们凡人无关,我们既来之,就则安之,从没考虑过我们在这个世上到底为什么存在,也不会去考虑每一个生命到底有什么意义。既然赋予我生命,我就应该好好享受她,感恩她,在世间所有一切的存在都有他的必然性,我们的生命也一样。

  “智慧是逼出来的,知道困境不可改变,只好坦然接受,这就叫智慧。”特别喜欢这句话,我们生于世,与其他生物不同的地方在于我们有足够的智慧,我们想探究我们存在的意义,我们面对苦难要寻求解决的方法,这就是我们存活的意义。

  我们需要知道自己要什么,要什么样的人生,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我们的心态决定一切,能拥有好的心态,凡是也就能够超脱。

  二、当好自然之子

  我们是大自然的孩子,就应该顺应自然,回归自然。我们拥有的智慧应该让我们拥有良好的心态,凡是不较劲,不和自己较劲,不和他人较劲,不和老天较劲。看开,放下,才是自然赋予我们的智慧。相同,我们的孩子也是大自然的孩子,并不应该依从我们的教育观来成长。我们对孩子负责,并不是要干涉孩子,只要教会做人,培养美好品德,让孩子能够独立思考,其他的就要让孩子自己发展。做父母的只要做好监护人即可安心。

  三、恰到好处的爱

  爱,是永远谈不完的话题,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对爱的定义。男女之间因为爱而结合,可因为对爱的理解不同,对爱的追求不同,对爱的驾驭不同,往往因爱神伤。

  “爱情仅是感情的事,婚姻却是感情、理智、意志三方面同理合作的结果。理想的夫妻关系是情人、朋友、伴侣三者合一的关系。”此章对于婚姻的解读让我懂了很多,爱很简单,但是婚姻并没有那么简单。所有章节中,这一章的文章数量是最多的。可见,每个人都渴望爱,都希望拥有美满的婚姻,哲学家也不例外。而对于婚姻的见解也让我对婚姻有了新的感悟。

  其中一篇文章《宽容偶然的出轨行为》,更是让我明白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忍受。其实婚姻没有胜负,绝对符合定义的完美的爱情只存在于童话中,现实生活中的爱情不免有这样那样的遗憾。

  四、信仰是生命的归宿

  信仰是人们心中对一种东西的坚信,不一定是一种宗教,所有你认为对的可能都会成为心中的信仰。信仰是内心的光,照亮了人生的路。没有信仰的人犹如在黑暗中走路,而信仰则能撑起我们的灵魂,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使我们走得有力量。

  “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我们每一个人活在世上都需要精神的支撑,不能仅凭肉体存活于是,那样跟行尸走肉没有什么区别。而信仰就是我们的精神所在。

  五、灵魂只能独行

  这章中提到了一个概念:人人都是孤儿。我们为什么会渴望爱,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孤儿。我们的诞生只是偶然,这颗星球上的任何一个人都是孤独的。但孤独又是有价值的。

  “人们往往把交往看做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能力。”我赞同这样的说法,可能因为我和作者一样都是性格内向且不善交往的人。当独自一个人时会与自己的灵魂碰撞,会发现自己真实的内心。

  六、思考死,最有意义的徒劳

  死亡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我们没有人愿意面对它。但如果把死亡看得普通一点,看得顺应自然一点,看得像家常便饭一点,也许就不会那么的痛苦。死亡会给人带来巨大的痛苦吗?不会。而是会给生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我们不知道自己的死亡会在何时到来,但我们应该认真思考死亡,让死亡变得没那么可怕,欣然接受,把每一天都当做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过,也许那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有意义,我们对于家人才会更友善,我们的爱才会毫无保留地给与他人。当死亡变得没那么可怕时,我们才会活得更好。

  七、成为你自己

  认识自己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我们往往被身边其他的事务所困扰,被身边其他的人所改变,从而好像丢了自己。我们很难认识自己,认识真实的自己,因为我们对待不一样的人和不一样的事会变成不一样的自己。就如书中所举的例子,“我走在街上,一路朝熟人点头微笑;我举起酒杯,听着应酬话,用笑容答谢;我坐在一群妙语连珠的朋友中,自己也说这俏皮话,赞赏或得意大笑……在所有这些时候,我心中会突然想起一个声音,这不是我!”好像,我自己也有这样的时候,可能我们都有这样的时候,因为我们丢失了自我。所以独处,用来找回自我。

  我们应该用平凡的心态过着我们平静的生活,珍惜我们平凡的幸福。

  读《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有感 篇6

  这本书我只读了三分之二,实在静不下心一字一句去读,剩余的我就花了十分钟随便翻翻,我想买书之前还是要先翻翻这种类型是否是自己喜欢的类型,因为之前读过周国平老师的书,里面很多观点我觉得对我有所启发,看网上有推荐这本书,名字很唯美,封面也好看,我便买下。

  里面写的什么我完全不记得了,开头几个篇章还蛮吸引我的,尤其是救世与自救这个篇章,关于这个在前面我专门写了我的感悟,因为没有全部读完,并且没有深刻认真去读,我无法写它的读后感,那就摘抄几句文中我喜欢的句子:

  1.很少有人作为自己活着,一是因为懒惰,随大流是最省力的,独特却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二是因为怯懦,随大流是最安全的,独特却会遭受舆论的压力、庸人的妒恨和失败的风险。

  2.我深信人世间最甜美的享受始终是那些最古老的享受。

  3.现代人是活的愈来愈复杂了,结果得到许多享受,却并不幸福,拥有许多方便,却并不自由。

  4.精神生活的普遍平庸化是我们时代的一个明显事实。

  5.在这个世界上,幸福和苦难都是平凡的。

  6.我们的灵魂是沉睡着的,一旦我们感到幸福或遭到苦难时,它便醒来了。

  7.一个历尽坎坷而仍然热爱人生的人,他胸中一定藏着许多从痛苦提炼的珍宝。

  或许是我现在境界不够,只适合看小说类型的书,对于这种没有故事,纯粹讲述观点的文字,无法沉静下来去阅读,以后买书还是要结合自身情况,并不是大家认为好的,就一定适合你。

  读《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有感 篇7

  在茫茫宇宙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都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存在。名声、财产、知识等等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没有人能够代替你感受人生。你死之后,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再活一次。那么仅有一次的人生到底应该怎么度过?周国平说,每个个体要尊重生命本来的样子,当好自然之子。

  当面对爱、逆境、孤独、死亡、变故等人生大命题的时候,人应当保持在什么心理状态,是本书的意义所在。

  读这本《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就如同在寻找人生的出口。在我们的人生里需要于某个节点静下心来,看看走过的路,想想未来如何前行,凡俗之中如果能偶尔地仰头望一望星空,那样你的心灵将会变得充盈,人生也会变得充满生命张力,读一本好书未尝不是在仰望星空。

  摊开这本书,会看到周国平将其分成了这样七个章节:

  1、生命本没有意义

  2、当好自然之子

  3、恰到好处的爱

  4、信仰是生命的归宿

  5、灵魂只能独行

  6、思考死,是有意义的徒劳

  7、成为你自己。

  其实这是一个有着递进逻辑关系的文章,当我们最初了解了生命的真谛,我们就能对所有的爱有个正确认知,当我们懂得了信仰代表着什么,我们就会思考灵魂是否存在?存在灵魂将何处安放?其实这些都是我们人生面临的一个个大问题。如果能对死亡进行思考,进而坦然面对死亡,实际我们就将生命的边界整个游历了一遍,会对人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所有的人生的意义其实归结到了我们要成为那个真正的自己,那个自己喜欢的自己。

  读周国平先生的散文是需要宁心静气,在无人处,于寂静里,默默打开,细细品读。每次读先生的文章,我总是有一种乱入时空的感觉,平实文字里有与这个时代浮躁与喧嚣完全不同的清净与自然,适度与自守,清醒而淡然。

  非常喜欢书中的一段话:“在无限的宇宙的永恒岁月中,你不过是一个顷刻化为乌有的微粒,这个微粒的悲欢甚至一丝微风、一缕轻烟都算不上,刹那间就会无影无踪。你如此珍惜的那个小小的心灵世界,究竟有何价值?”

  生命是渺小而脆弱的,但同时也是伟大而刚强的。在上帝把你造出来后,就把那个属于你的特定的模子打碎了。于是,真正的人生需要你自己面对,需要你自己承担。生而为人,要经历的不只是生死,还有在这漫漫岁月中的`记忆。自己的一生是否值得,是否精彩,是否在你老去的时候可以有所回忆,是否在你仰望的时候可以驻足观赏,都在你自己。所以,把握当下吧,不要给自己留有遗憾,生命本来的样子,也就是每一个做出选择的自己。

  读《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有感 篇8

  很多时候,我们只顾着急匆的努力向前奔跑,却在途中忘记了为了什么而去奔跑,所谓初心已忘。之前经常在网上看到“勿忘初心,方得始终”的句子,只觉得写得好却体会不到其中的深意。

  关于亲情,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终人。几年前看到感人至深的描写亲情的文章总是落泪,格外思念亲人,暗暗下定决心以后要多陪伴他们,而不是摆玩电子产品,日子川流不息,转眼大学三年将过,泪点越来越低,不知道是理智了还是冷血了。寒暑假的陪伴更是寥寥无几,我想陪伴的意义不在于在一起待着彼此沉默,而在于让让彼此感到舒适温暖,比如唠唠家常、谈谈心、做做饭都挺好,但是我没有做到。越长大越发现,对于家人自己不擅长也羞涩于表达爱意和关心,这大抵与自身性格以及家庭生长环境有关。

  关于友情,关系较好经常联系的本不多,如果问我说真正的友情呢?我不知道,因为尚不曾遇到可以患难见真情的事情,不知这属幸运还是不幸。确有许多疲于维持的时候,依旧认为这是个双方的问题,还是尊重他人,亲疏随缘吧。我们一路上会遇到很多人,有些点头致意后匆匆离去,有些却可以常伴生命,你知道他门们一直都在,无需多一两人足矣,有些安心的感觉。思及此,忽想起确实有人与我说过“我一直都在,不求前路皆知已,但求落落与君好!”细细品来还是很欣喜,唯回以,定不负卿。

  关于爱情,希望我们在彼此面前都是更好的更开心的最真实的自己。无论你的爱情是否完美,你都要记住你是一个独立的灵魂。你无法确保你的爱情幸运,但你始终可以努力让你的灵魂优秀。水至清无鱼,苛求绝对诚实反而会酿成不信任的氛围,甚至逼出欺骗和伪善。相爱的人们也只是在黑暗中并肩行走,所能做到的仅是各自努力追求心中的光明,并互相感受到这种努力,互相鼓励,而不需要注视别人的脸和探视别人的心灵。人人都是孤儿,所以人人都渴望有人爱,都想要有人疼。爱与被爱都是相互的,而爱的幸福便在于给予之中,比如父母对孩子的爱。性的诱惑足以使人颠倒一时,人的魅力方能使人长久倾心。而对的相遇,便是一生最大的幸运。

  希望自己以后常思索,坚守初心,不失赤子之心!

  读《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有感 篇9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看过的一本书的感受,那就是周国平老师的作品《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

  这本书我是去年12月份才买回来的,可是没有马上看,而是摆放了一段时间,到了前两天才开始进行阅读,我大概花了三天时间,到昨天晚上才算彻底阅读完整本书。

  我虽然说从小也很喜欢看书,但是确从来没有看过周国平老师的作品,所以这算是我第一次买周国平老师的书来阅读。记得我第一次听说周国平老师的大名时,是在我报的一个写作培训课程上听沉香红老师提到他的名字,香红老师建议我们同学都去看周国平老师的哲理散文书籍。她曾经多次提到过周国平老师的哲理散文写的很好。我上个月开始为了提高写作才能,就买了十多本比较出名的作家书籍,其中就买下来这本周国平老师的这本《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

  从头到尾看完这本书后,真是感慨颇多。我惊讶于周国平老师把人生命的内在本质居然剖析的那么透彻,他不仅提到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在,还讲到人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对待生死的态度,面对逆境和孤独如何做,又讲到关于父母教育孩子,和学校老师怎么教育孩子才好,还涉及到婚姻和爱情也提到两性的问题。最后还讲过他所认可的一些比较有才华而又人品道德高尚的作家,还写了一篇关于一个小乡镇的父母官写的一本书比较有才华,让他心里为中国有这样一个好几层干部而高兴。他谈到政府官员的一些现实问题,讲到他是如何看待官员腐败贪婪的,他就希望中国农村能多些像这个乡村的官员一样可以带领贫困山村走向富裕生活。

  我虽然生活中从来没接触过周国平老师本人,可是我通过这本书读懂了他的文字,进而认识了他这个人。他是一个高尚的有着宽广胸怀,并关心天下苍生的作家,一个把生命的来来往往看的很明白的人,一个看淡生死不追求功名利禄的人,一个精神世界很快乐远远高于对物质追求的人,他也是个正直而有一颗同情社会上弱势群体和贫苦百姓的人。他的心里一直关心着国家大事,是个热爱祖国和人民的人。他表面上只是个文化人,学者和作家,可是我还看到了他也有一颗爱国爱民的心,从书中我就可以看出来,他是希望国家和人民都能发展越来越好。

  另外他写的文字是真的挺有哲理性的,他看问题的观点也是见解非凡,很深邃的洞察力。我从字里行间,能感觉到周国平老师对待写作的严谨和一丝不苟,写这些文字发挥了他头脑中很大的智慧和能量。我们可以学习他这种格物致知的精神。

  他通过自己对生命的体悟,用文字去唤醒更多人的觉醒,他告诉我们人生有三个基本的觉醒:生命的觉醒,自我的觉醒,灵魂的觉醒。

  关于生命的觉醒要让他保持单纯,不要过多让外在的那些财富、物质、权利、地位和名声等看的比生命还重要,甚至当成了人生主要乃至唯一的目标,为之耗去全部精力,这样就是亵渎生命,不尊重生命。

  关于自我的觉醒就是要知道自己不但是一个生命,而且还是个独立特的生命个体,一个自我。这个自我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可重复的,你必须对你自己的人生负责,做你自己人生的主人,真正成为你自己。每个人的父母都只暂时是孩子的监护人,孩子不会是你的私人物品,告诉我们那些父母不要去替孩子决定人生,那样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他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人,自己要去经历才会成长。

  关于灵魂的觉醒,他说的人是有灵魂的,这点我非常认同。一个有高尚灵魂的人才会有高贵的人格,人要有自己信仰,才会有真正的灵魂。也就是要摆脱肉身的限制,超越小我,让我们身上那个精神性自我觉醒。从外部世界转向内心世界,重视精神生活,你会把做事当作灵魂修炼,你会和你的身外遭遇保持距离,具有超脱的信念,这样就具有了更高智慧的一个自我。

  我觉得这本书写的极好,可以帮助大家在生命暗淡无光,身处逆境,烦恼挫折时,能指明方向,可以在大家孤独无助给于心灵的温暖,也可以帮助人在面对婚姻爱情出现危机时,给于明智的处理方法。下面是周国平老师在这本书中写的一段前言文字,光读这段文字,相信大家就知道这本书的阅读价值和意义所在。

  周国平老师说,在茫茫宇宙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都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存在。名声、财产、知识等等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没有人能够代替你感受人生。你死之后,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再活一次。那么仅有一次的人生到底应该怎么度过?周国平说,每个个体要尊重生命本来的样子,当好自然之子。

  当面对爱、逆境、孤独、死亡、变故等人生大命题的时候,人应当保持在什么心理状态,是本书的意义所在。希望本书能为在繁杂的世界里找不到头绪的你,建立强大的灵魂世界。

  读《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有感 篇10

  周国平老师的这本《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是去年为了给儿子的书凑单才买回来的,所以一直闲放着而并没有阅读。临近开学了这段时间,想起学校的读书计划,想起了这本书,想起了阅读。

  我虽然从小也很喜欢看书,但是确从来没有看过周国平老师的作品,这算是我第一次买他的书来阅读。记得我第一次听说周国平老师的大名及他的这本书是在同学的朋友圈里。《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就是这题目始终让我念念不忘。生命本来的样子是什么样?自己生命本来的样子又是什么样?

  当把这本书从头到尾当看完了后,真是感慨颇多。我惊讶于周国平老师把人生命的内在本质居然剖析的那么透彻,他提到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还讲到人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对待生死的态度,面对逆境和孤独的态度。又讲到关于父母教育孩子,学校老师教育学生等问题。

  他通过自己对生命的体悟来用文字去唤醒更多人的觉醒,他告诉我们人生有三个基本的觉醒:生命的觉醒,自我的觉醒,灵魂的觉醒。关于生命的觉醒是让人保持单纯,不要过多的把外在的那些财富、物质、权利、地位、名声等看的比生命还重要,不要把这些甚至当成了人生主要乃至唯一的目标,为之耗去全部精力,这样就是亵渎生命,不尊重生命。自我的觉醒就是要知道自己不但是一个生命,而且还是个独立特征的生命个体,一个自我。这个自我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可重复的。你必须对你自己的人生负责,做你自己人生的主人,真正成为你自己。关于灵魂的觉醒,他说人是有灵魂的,一个有高尚灵魂的人才会有高贵的人格。人要有自己的信仰,才会有真正的灵魂。从外部世界转向内心世界,重视精神生活,具有更高智慧的自我。

  这本书可以为你我在生命暗淡无光,身处逆境,烦恼挫折时指明方向;可以在大家孤独无助时给于心灵的温暖,也可以帮助人在面对婚姻爱情出现危机时,给于明智的处理方法。在茫茫宇宙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都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存在。你死之后,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再活一次。那么仅有一次的人生到底应该怎么度过?周国平说,每个个体要尊重生命本来的样子,当好自然之子。

【读《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有感】相关文章:

《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读后感11-03

《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读后感(通用9篇)07-13

《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读后感(通用7篇)04-22

读《生命流泪的样子》有感03-09

读生命流泪的样子有感02-25

读《生命流泪的样子》有感的作文08-12

读《生命流泪的样子》有感500字04-16

读《生命流泪的样子》有感(精选3篇)03-25

读《生命流泪的样子》有感-初一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