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

2022-09-22 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 篇1

  三国啊,一个让人魂牵梦萦的时代,是一个盛世,也是一个乱世。是中华民族由盛转衰的时代。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东汉末年分三国,这是一个需要领袖的时代,也是一个诞生领袖的时代。在董卓废帝时,有多少人的野心重新复活,还有多少自持世家贵族的大夫欣喜若狂,觉得乱世来了,也意味这机遇到来。“这江山,有能者居之。”也催生了战争。

  在三国里,我要敬佩的是刘备的坚毅性格。坚毅的性格让刘备每逢绝境都不放弃,是什么支撑这刘备呢?我想也有这那争霸一方的志气吧。还有曹操和孙权,这二人皆有相同之处,就是厚黑。其实在这三人之中,我最敬佩的是曹操。在曹操一生中,能够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大局,在对待异族的态度是无情,不讲什么圣人道理。虽然说曹操做过很多人神共愤的事情,但是曹操是一个真性格的人。“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不足二十岁却执掌一方,可以说年少有为,虽然不是自己打的基业,但也是子承父业。只是守成之君而已。

  刚看三国时,看到貂蝉一个弱女子让董卓尸首分家是,也没什么了不起,在上高中以后,仔细研究了一下三国历史,却猛然发现貂蝉的舍身为国的勇气是那么的让人敬佩,那么的让人惭愧,让那些自以为是的士大夫一个响亮的耳光,巾帼不让须眉,只是伊人已逝,我们只能缅怀,让这一事迹永远的流传下去。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魏,蜀,吴三国。从来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统一天下,只能不断的内耗,不断的消耗中华民族的底蕴,以至于,在晋连灭三国后,却发生了五胡乱华的悲惨事件,只能躲在南方苟延残喘。幸运的是出现了冉闵大帝,发出的杀胡令。“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凡我汉人,皆可杀胡人”这不得不说是中华民族的悲哀。

  三国有太多的着名武将和文臣。武将如吕布,赵云,关羽,张飞,张辽,甘宁,颜良,文丑。典韦,夏候渊等。文臣如诸葛亮,郭嘉,庞统,荀攸,田丰,周瑜,法正,钟繇,贾诩,张昭,鲁肃,陆逊等。三国的人才太多了,导致三国的局面始终不能打破。

  三国啊,你让人着迷,却让人热血沸腾,恨不得重回三国。三国时一个盛世,也是一个乱世。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 篇2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

  黄巾之乱是从桃园三结义开始,讲了黄巾起义之后,东汉的反击,出现了刘备,曹操等英雄,而东汉政权也快灭亡了董卓之乱是讲董卓入京前后的故事,从何进与十常侍对战到少帝逃出京城,结果被董卓救驾董卓入京后收买了猛将吕布,又废少帝,立献帝,大权独揽,实施暴政,逼得群雄联军伐董卓,虽然后来联军失败了,但是董卓最后也被吕布所杀。后三国时期比较熟悉,也就不一一介绍了。

  《三国演义》中刻画了x多个人物,印象最深的,文属诸葛亮,武属关羽。

  说起诸葛亮,大家都是比较熟悉的。无论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民间,诸葛亮向来是位大红大紫的风云人物。在诸葛亮身上,除了忠、孝、义集于一身外,最大特点主要表现在一个“谋”字上面。诸葛亮的智谋,超群出众,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而且还精通阴阳之道,能呼风唤雨、感知天地万物,运筹帷幄,用兵入神,百战百胜,决胜于千里之外。观其诸葛亮的一生,为了刘氏父子的江山社稷,可谓呕心沥血,忠贞不二,鞠躬尽粹、死而后以,直到五丈原孤魂归天时,还念念不忘刘家的江山社稷大业。算得上模范军师、模范丞相、优秀相父与师爷!

  至于关羽,则是忠、义、勇的象征。但缺点就是有些自负,此处也就不再一一列举。

  由于《三国演义》是战争小说,描写战争题材,从围绕大小战争故事所形成的特殊情节去观察,也可以理出一个结构脉络。xx《三国演义艺术欣赏》就尝试这样去分析其结构,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彝陵之战三大战役为主线,中间夹杂一些较次要的辅助性战役,贯串了全书,形成一个战争系统。xx和xx也有类似的说法,他们以赤壁之战为例:从起因到结束,共计八回,其间包括曹操下书,诸葛亮舌战群儒,蒋干中计,黄盖用苦肉计,孔明借箭,借东风,华容道释曹操等一系列小故事,各小重点组成了大重点,成为组织严谨的结构。

  总而言之,《三国演义》可以说是四大名著中的精品。虽然其中有些思想值得我们去探讨,但是它留给中华民族的意义是深远的。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 篇3

  今又读《三国演义》,不觉感悟颇深,中间的不少情节都让人敬佩不已,《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不觉对他可贵的精神感到敬佩,心想:要是现在人与他一样,社会将会多么和谐。

  国家的统治不仅需要也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火烧新野,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七擒七放孟获,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他的智慧无人能比,连聪慧的司马懿也称绝。

  曹操从积极的方面为结束东汉末年政治黑暗和军阀混战做了杰出的贡献,曹操治下政治清明,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他打击了地方的士族门阀加强中央权力,奠定了当时的社会秩序,暂缓了土地兼并的压力,但是他生性多疑,为人严厉且头顶汉贼大帽,而且曾经有过盗墓,拿人肉充做军粮的丑闻,故历来为中国的文人和传统价值观所唾弃,这些都无法掩饰他作为一个英雄的光辉,这就是一个奸雄的一生。

  还有赵子龙长坂坡单骑救主,巧用苦肉计、三江口周瑜纵火等等。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各具其态,有长有短。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 篇4

  马踏斜日,象飞田角,一条楚河汉界给予后人多少遐想;摘一片龙井,饮一口西湖水,给予后人多少留恋;泼一幅水墨,诵一句《论语》,给予后人多少诗情。而今我举杯邀明月,煮酒论英雄。

  东汉末年,战火纷飞,而俗语说“乱世出英雄”,而今我想再与孟德铸就,论一番天下之英豪。

  不义不富,不义不贵。

  不义不亲,不义不近。

  墨子将义摆在了很高的位置,如果做不到“义”,就不必谈后者。而这位英雄是忠义的化身,桃园之中,你义结金兰,随后为大哥奔走一生。因为最初的誓言,你过五关、斩六将,护送两位嫂嫂。而曹操败走华容道时,你大义放走了他,因为你深知以前他对你的厚待,这是你对他的回报。因为“义”你没有选择曹操的位高权重,八千里路云和风只为和刘备相聚;因为“义”你为蜀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此刻只剩赤兔在风中哀鸣。你为后人留下了“待人需重情义”。当今时代,物欲横流,许多人最纯真的一面已被物质冲击,但我们应该反思,虽然社会有黑暗之处,但是我们依旧应该以情义待人,给他人以温暖。

  再饮一杯,再论英雄。

  所谓治国者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为古人推崇。而蜀国后期之所以富国强兵是因为有这位英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诸葛亮家训中告诫后人的名言。诸葛亮一直严于律己,对子孙也严格要求。这使他为“治国平天下”打下了基础。卧龙岗一出,认为天下三分,以连吴抗曹;三寸不烂之舌战败群儒,赤壁之火吓退曹兵。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但只怪天妒英才,刘禅不济。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你以一生未践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留给后人多少“财富”、多少“宁静‘’和‘’致远”,你使中华文化大放光彩。

  中华之精华太多,我受益匪浅;中华之英雄太多,我数不过来。你们给予后人的是遐想,是留恋,是诗情,是榜样。

  最后,此杯已罢。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 篇5

  “哎呀,终于写完作业啦!”我拿起身旁的《三国演义》趴在床上看了起来。慢慢地眼前的宇迹模糊起来,我的眼也合上……

  恍惚间,一座简陋的草庐出现在我面前,这是哪?正当我疑感之时,几声交谈吸引了我的注意。走进草庐,看到一人身长八尺,面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髦。他对另三人说:吾受三顾之恩,不容不出。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他竟是绪葛亮!他看向我,说:“收拾东西,明天去刘备营中拜会。”我不知怎么的,收拾着东西,身前的场景又变了。

  “哗,哗”滚滚的长江在我眼前奔腾。我急向边看去,只见诸葛亮正在一船上向我招手。我急忙跑过去,诸葛亮开船,徐盛追赶。诸葛亮说“我已经约定赵云迎接,不要追了!”回船而坐,徐盛已退。他大笑着:“吾舌战群儒,联合刘孙;草船借箭,巧授连环;借东风,火烧赤壁。纵曹操百万大军,又有何用?"我听后不禁问一句“您如此有才华,为何在刘备下伏侍呢?”他看着我“吾受三顾之恩,岂能枉其一片真心!”说罢,下了船。正当我想追上时,场景又变。

  在白帝城永安官,诸葛亮正跪在刘备床前。听闻道“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在刘备出去后,我不禁跑来问道:先生,您知道刘备将死,为何不取而代之?”他转过头,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对我说:“受人之恩,就要以涌泉相报!吾受三顾之恩,岂取代之?“我看到诸葛亮眼中的决然,心里莫名触动。回想到自己,在别人来寻求帮助时,置之不理,受人帮助,自己就感觉这是理所应当的。

  场景再换,诸葛亮数谏后主,出师北伐,写下出师表,望后主采取。我看到诸葛亮如此坚持,不禁问道:“是什么让您如此坚持呢?”诸葛亮说:“先帝有恩于我,我就要一直效尽于他,报答知遇之思。”我正想说些什么,我妈妈的话传到耳边,“起床了!"我悠悠地醒来,原来是一场梦啊!

  我要学习诸葛亮,滴水之恩以涌泉相报!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 篇6

  《三国演义》这本书虽然我读了很多遍,但每一遍我都有不同的感受。

  《三国演义》主要讲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黄巾起义,民不聊生的悲惨时代出现了许多的英雄人物,其中有原来默默无闻的三个人:曹操,刘备,孙权:;凭着自己的信念占下了大量的地盘,积累的强大的实力,创下了三国时代。再一直到三国统一,这一百多年的传奇故事!我读过《三国演义》之后有许多的感受:《三国演义》里的人物的特点和品质十分吸引我,比如:曹操,他在人们口中一直是一反派人物,我以前也是如此,但我读过三国演义之后就改变的以前对曹操的看法,我觉得曹操有时候却是很坏,但是,他有时候也是很正义的,比如在关羽要离开曹营的时候,曹操并没有强留,而是为他送行,等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之后,曹操还给他“通行证”。还有关羽,他平时虽然骄傲自大,刚愎自用。但他义薄云天,“身在曹营心在汉”自己在曹操的地盘,还一心想着他的大哥,而且还知道报恩,不管敌人还是朋友只要对他有恩的必须报,就像华容道时义放曹操的那样。诸葛亮也十分让我佩服,在任何时候他都那么沉着冷静,在空城的时候他毫不惧怕,在城头上安然自得弹琴,吓得司马懿十五万大军落荒而逃。在《三国演义》中最令我佩服的要数赵云了,他不仅武艺高强,而且了忠肝义胆,只为了就主公的妻儿在曹军的重围中来回冲杀。《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奸中带忠,关羽的义薄云天,诸葛亮的沉着冷静,赵云的忠肝义胆……

  都是值得我们学习,但现实中有些人就做了例子,比如有些人表面上说要遵纪守法,但背后就做一些违法的事;还有一些人和别人称兄道弟,有福同享,但自己有麻烦时就把自己的哥们来下水,当朋友有麻烦时,他不但不帮忙,甚至火上浇油……他们难道不能学学三国中的人物的好品质吗?大家也来读读《三国演义》吧!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 篇7

  一部跨度近一个世纪,出场约400个人物的历史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以浩瀚篇章,深入描绘了从汉末群雄割据到三足鼎立的历史画卷,以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为艺术典型的数百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以绝不相同的方式写下自己独特的一页,并由此将三国时代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展现在读者面前。

  在这涛涛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英雄人物闻名中外,又有多少英雄人物能在根本无法战胜的困难中突出重围。在三国中,我便欲将赵云谈论一番。赵云曾两次救阿斗,他凭寥寥无几的兵力,在曹营中东跑西窜,击退百名士兵,数名大将,并成功救出阿斗,冲出重围。这故事,嘴上说起来简单,可换成你,就不一定能做到了。还记得书中有描绘到赵云曾一个回合就将夏侯恩刺死,又两个回合将淳于导刺落马下,还用了不到三个回合,一枪刺死了凶猛的确晏明。可见其英勇无畏,就如书中所说:“一员虎将在千军万马之中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势不可当。”古代人的体质都不是很好,而赵云能做到如此地步,真可谓是奇迹。赵云最后回到府中,对刘备说道:“赵云就是粉身碎骨,也要报答您的大恩。”又看出赵云是一个十分讲义气,懂得报恩的好汉,赵云这一人才,真是罕见,不禁有些羡慕刘备有这一大将。

  赵云,论武勇,不及吕布、黄忠、魏延等人;论功夫,也不如关羽、张飞、马超等人。论地位,不仅不如关羽、张飞,而且不如马超、黄忠。但赵云有着一点不同凡响的优秀品格,深明大义,忠直敢谏,公正无私,谦虚谨慎。历史上的赵云,虽然在功业上比不上别人,却具有人所不及的美德。这一切,为塑造赵云这个艺术形象提供了坚决的历史生活依据。

  我们应该具有诸葛亮的“识”,赵云的“胆”,这就是“胆识”。《三国演义》有三绝,义绝、智绝、胆绝。关羽见证了义绝,诸葛亮见证了智绝,在我看来,赵云就见证了胆绝。

  读《三国演义》,我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 篇8

  我最喜欢的书就是《三国演义》,我喜欢里面的许多人物,比如知识渊博的诸葛亮、重情重义的关羽、智勇双全的赵云……

  这本书主要写的是各路英雄为了一统天下,解决混乱局势不断争斗的故事。我最喜欢的故事情节就是《赵子龙单骑救主》,其中“他来势凶猛,但在赵云枪下没过三招,就被一枪刺于马下”写出了赵云的枪术厉害。这样武艺高强的英雄,没有造反之心,一心辅佐主公真的很难得。还有一句话写出了赵云对小主人的负责——“我还是杀回去找找吧,或许还能找到他们,要是找不到了我就在曹军中战死算了”。好不容易逃出生天,却为了保住主人一家安全,而奋不顾身,折身返回。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这样进退两难的事情,大部分人会选择先保住自己的利益,但也会有一些人像赵云一样舍己为人。我很佩服赵云这类人,也希望成为这样的英雄人物,能帮助到他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也会收获到快乐。《青梅煮酒论英雄》也是一个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个情节。它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曹操,一个狡诈又多疑心的曹操。

  之后我发现英雄也有缺点,曹操的确聪明,但是他也有自身的缺口——疑心太重且残忍。他的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愿天下人负我”太过极端,而且他居然为了自己杀掉了自己的友人,相比之下赵云大义许多。“连门也不出,每天只在后院种菜浇水,装出一副胸无大志的样子”,因为他知道曹操一直怀疑自己,所以在家中闷着不出来,这说明了刘备的聪明,他懂得隐藏自己的锋芒,不让自己因为锋芒而受伤,也不让自己的锋芒割伤他人。刘备包容,不会像曹操那样一心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杀掉挚友。虽然刘备没完成一统天下的心愿,但他赢得了许多人的爱戴还收获了许多朋友。“宰相肚里能撑船”,我喜欢成为这样包容的人。

  《三国演义》告诉了我许多的道理,我相信只要我们多多看书就一定会懂得更多的道理,成为更完美的人。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 篇9

  东汉末期,在美丽的桃园中,一个面冠如玉的人,一个身长九尺,髯须二尺,面如重枣的人和一个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颌虎须的人焚香礼拜,对天发誓,结为生死兄弟,自此,《三国演义》的故事就此开始。《三国演义》是本很好的书,里面的每个故事都是我受益匪浅,知道了很多道理。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吴、蜀、魏三个政治集团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三国演义》反映了丰富的历史内容,有许多人物名称、地理名称和主要事件与《三国志》的记载基本相同。

  且《三国演义》采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鲜明,旁冗侧出,跌宕起伏,摇曳多姿。《三国演义》名扬四海,外国读者也喜爱此书。早在明朝隆庆三年(1569)就传至朝鲜,崇祯八年(1635),有一种明刊《三国志传》藏于英国牛津大学。很多人根据《三国演义》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性格鲜明,各有各的特点,例如,刘备所说的“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这句话让我体会到了刘备的真诚,对兄弟感情的深厚,让我有点羡慕他们之间的兄弟情。

  还有诸葛亮,“火烧赤壁”、“诸葛亮三气周瑜”、“诸葛亮七擒孟获”等,让我体会到了诸葛亮的智慧,不禁感叹,诸葛亮果真是“智多而近妖”。且诸葛亮为了蜀国操劳至死,对得起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了,这也让我体会到了诸葛亮对刘备的忠心耿耿。

  关羽、张飞、赵云他们的故事也是非常精彩的。要真一个个说的话,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啊。

  三国演义是一篇鸿篇巨制。里面有非常非常多精彩的人物和故事,很多人我都特别喜爱,非常多故事都特别精彩。在这些人物和故事上面,我可以学到很多人生哲理,相信以后我也可以把这些道理运用到我的学习和生活上面,得到很大的进步!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 篇10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陽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话说天下大事,久分久合,自汉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分为三国,分别是西蜀、东吴、曹魏,最终被司马氏一统天下,改国号为晋。这就是《三国演义》的故事。

  在这个暑假里,我打开《三国演义》这本书,读了一遍之后,我深深地被书中的精彩故事所吸引,禁不住又把这本书从头到尾读了几遍。读过之后,我想到了很多很多……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长坂坡》这一部分。在这一回中,赵云、张飞二将各显神威,在得知小主人阿斗不见后,赵云心急如焚,急忙去寻找。赵云在八十万曹军中横冲直撞,所向披靡,杀死曹营名将五十多员。后人有诗道:“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陽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在与曹军交锋时,张飞不惧对方人数远胜自己,长坂桥上大喝一声,吓得曹兵连连败退。后人有诗赞曰:“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槍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要像赵云、张飞这样,遇到困难不能退缩,要勇往直前,知难而进,这样才会成功。

  在这篇小说中,还有上百个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如:诸葛亮、刘备、关羽、黄忠、吕蒙……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又称“卧龙”,深知天文地理,足智多谋,曾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三气周瑜、七擒孟获……诸葛亮不仅机智过人,而且忠心耿耿。为报答刘备三顾茅庐之恩,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伟大,值得后世人万代敬仰。

  从《三国演义》这本书里,我不仅学到了怎样做事,还学会了怎样做人。读一本好书,让我受益匪浅。今后,我还要挤出时间,读更多的好书,正如台湾作家林海音所说:“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书籍,将伴我共成长。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 篇11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这本书中不但有真人真事,而且还有虚幻情节,深深的刻画了200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建立晋朝之间发生的一系列的精彩故事,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在《三国演义》中,我比较喜欢的是蜀国的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在桃园中,他们三人那庄严的誓词,兄弟之间坚不可摧的深厚情意,是值得我们去崇敬和学习的,他们三人使我明白了朋友是在困难时给予帮助的人,是在伤心时给予鼓励的人。在三兄弟中我比较欣赏的人物要数关羽了,关羽武功高强,待人忠诚,对刘备忠心耿耿,曹操一直很希望关羽能投奔到他的麾下,还把自己比较心爱的赤兔马送给了关羽,但关羽并没有接受,在一次与曹操的大战中,关羽因为带着二嫂,所以才假装投靠。正是有了关羽,张飞得帮助才使胸有大志,关爱百姓的刘备成就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如果论三国里谁比较有智谋,那首当其冲的是诸葛亮,曹操,司马懿和周瑜了,但曹操和司马懿都有性格上致命的缺点:曹操生性多疑,司马懿十分阴险。诸葛亮那不仅有过人的机智,非常熟练兵阵步法,而且对刘备忠诚不二,帮助刘备赢得了好几次关键性的战役。吴国的周瑜,少年得志,熟读兵书,现场上的布阵排兵,但他心胸过于狭窄,比较终还是败在诸葛亮的智谋之下。

  从《三国演义》这些人物中很容易看出人物的性格关系着成功与否,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像关羽,诸葛亮这些人物一样对朋友,对国家忠诚,要讲诚信,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诚信,那这个人还有什么呢?金钱?地位?有了这些也是次要的,没有诚信,大家私底下对你的不诚信行为指指点点,你不会难过吗?读三国,只诚信,让我们从小就要做一个有诚信的人吧!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 篇12

  只见此君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身着西川红锦百花袍,披挂着兽面吞头连环铠甲,腰上系着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画戟,骑着嘶风赤兔马。不禁喟叹真乃“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呀!

  营帐中,吕布双手抱成拳状,端坐在帅位上,怔怔地思考着……

  吕布素有“三国第一猛将”之称,极善骑马弓射。想当年,三英破关战吕布。刘、关、张三兄弟与吕布僵战数百回合,仍不分胜负。

  黄烟四起,风沙走石。转瞬间,吕布已驾赤兔马,持着画戟赶到虎牢关。公孙瓒挥枪亲战,没几个回合便招架不住,张飞圆目怒瞪,络腮胡上翘,挺丈八蛇矛,飞马大叫:“吕布,燕人张飞在此!”两人便开始酣战。关羽把马一拍,舞动青龙偃月刀,配合张飞夹攻。刘备哪还坐得住?抽出双股剑,催动黄鬃马,上前助战。走马灯似的厮杀,引得观战士兵眼花缭乱,啧啧称奇。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国色貂蝉,自然引得风流倜傥的吕布为之倾倒。虽中王允的美人计,但也为吕布不惜刺杀上级董卓,背上忤逆天命的罪名,最终抱得美人归的果敢、爽快而感到痛快。恶人董卓,若非吕布那方天画戟的背后一刺,又不知该犯下多重的滔天罪行。

  陈寿曾评吕布道:“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吕布独立独行的个性和多舛的命运,不幸果真被陈寿言中。但若说吕布只是一介鲁夫,毫无智谋可言,我看非然。

  吕奉先辕门折戟,平息三路兵马,保得徐州百姓安宁。

  回眸辕门外,吕布挽起战袍袖口,搭上箭,拉满弓,叫了一声“着”,那箭像流星似的飞去,正中画戟小枝,众将齐声喝彩。

  此刻,吕布已从刚才的分神中回过神来,曹操已濒临邺城,以守军的能力根本无法与曹操对抗,叹了口气,召众首领进帐,讨论殊死一搏具体事宜。吕布首级后被曹操取,孟德曰:“布,狼子野心,诚难久养。”

  一骁勇善战的剽悍就此长眠。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 篇13

  东汉末年,朝廷腐败,农民起义频发。乱世之中,群雄崛起,刘备、诸葛亮、关羽、曹操、孙权、周瑜……他们或韬略过人,或武功了得,在中原大地逐鹿竞技,斗智斗勇,三英战吕布、火烧赤壁、草船借箭、大战官渡……悲壮恢弘的战争场景,荡气回肠的故事情节,变幻莫测的战术、阵法,读起来让人惊心动魄、拍案叫绝。群雄之中,谁“智绝”?谁“奸绝”?谁“义绝”?混战最后,谁得天下?一切精彩的故事都被作者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的故事中娓娓道来。

  还记得,小时候初读《三国演义》时,就只觉得好看、好玩,也不懂得分析词句,品味思想感情,只顾着一遍又一遍的读,我深深被这本四大名著之一的书吸引着。书中作者以气势磅礴的笔锋把各方人物的特点描写得淋漓尽致,脸红如枣、丹凤眼、卧蚕眉、长胡须,威风凛凛的关羽、关云长;身为汉室宗亲,心心念念要报国的刘备、刘玄德;虎背熊腰、眼似铜铃,满脸络腮胡子的张飞、张翼德等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就仿佛一个个活生生的历史人物站在我们的面前!

  小时候,我最崇拜刘备这个有勇有谋、爱打抱不平的领袖,长大了,随着进一步深读《三国演义》,我才逐步看到了刘备的私心和野心,这未免让我有些隐隐的失落;原来,我很讨厌周瑜,后来随着历史知识的不断丰富,了解到尽管历史上有过草船借箭,但周瑜并没有想要谋害诸葛亮的心思,甚至两人私下关系很好,而且《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人物形象都是根据历史上的周瑜改编过来的……等等,很多稀奇古怪的历史知识还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呢!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三国演义》中的许多人物和故事也都有了重新的思考。

  虽然故事中的人物和故事不一定全是真的,但他们深明大义、足智多谋、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高贵品质却一直激励着我!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 篇14

  《三国演义》是我在今年暑假阅读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该书以描写战争为主,主体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个部分。书中塑造了近200个人物形象,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有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的曹操,有才华横溢的周瑜,还有忠心耿耿的鲁肃等。在书中还有许多流传千古的故事,如“桃园三结义”、“煮酒论英雄”、“草船巧借箭”等。其中,“草船巧借箭”是我最喜欢的精彩片段,令人对三国英雄的智慧风采大开眼界。

  话说曹操想夺取长江以南的地区,叫周瑜的同窗好友——蒋干去当说客。因疑心蔡瑁、张允,曹操将两人斩首。周瑜十分高兴,便让鲁肃去试探诸葛亮,觉得诸葛亮太聪明,是个祸害。便对诸葛亮说:“请十天内造十万支箭。”诸葛亮立下军令状,说只要三天,如完不成甘愿死。周瑜还命军匠不准提供材料,并派鲁肃盯着诸葛亮。诸葛亮对鲁肃说:“你借我20只船,士兵30人,用青布为幔,草人千余,分布船两边,不可让周瑜知道。”鲁肃对周瑜说:“诸葛亮说他自有办法。”周瑜非常疑惑。这天夜里雾气浓密,诸葛亮让船只前进,当船只接近曹操水寨,诸葛亮命士兵擂鼓呐喊。曹操命弓箭手向江上放箭。士兵高喊:“谢丞相送箭。”士兵卸下箭有十万多支。

  “草船借箭”本是个阴谋,却成了一段佳话。

  诸葛亮神机妙算,并利用了曹操的多疑,用草船借箭让周瑜心悦诚服。诸葛亮能如此神通,跟他勤奋好学是有关系的,假如他不勤奋,又怎能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通晓兵法。这个故事使我懂得在学习上要学会使用智慧,像诸葛亮那样博学多识,遇到问题善于思考,以智取胜。记得去年的全国少儿组棋王象棋赛,可谓是高手如云,在一局比赛中对手马上就要赢了,急得我像热锅上的蚂蚁,突然,灵机一动想起了爷爷的“连环炮”,在最后时刻反败为胜,让我尝到了“智慧”的甜头。

  《三国演义》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历史,更是智慧云集的大餐。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 篇15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刚拿起这本书,我便被里面的情节与人物所深深吸引。

  《三国演义》主要写了东汉末年,汉室衰弱,黄巾起义。以刘备、曹操、孙权为首的蜀、魏、吴这三个政治权势开始了统一天下的战争。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刘备三顾茅庐、孙曹的赤壁之战……每一次战争,都让人感到惊心动魄;每一次战争都是勇气与智慧的考验;每一次战争,都令大家变得亢奋起来了。最后,曹操之子曹丕统领了中原,结束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读完这本书后,我被这生动的情节所打动和那有血有肉的`人物所感染。它展示了社会的尔虞我诈,表现了大家对各个阶级与人物的赞扬与憎恨。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个人物都被刻画得惟妙惟肖,有情有义。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要数虎威将军——赵云了。他身高八尺,浓眉大眼,骑匹汗血宝马,提把钢枪。他不只威风凛凛,还有万夫不挡之勇。在长板坡,他手持武器,就是由于为了保护阿斗,而在这千军万马中开辟一条血路。他砍倒两面大旗,杀死名将五十多,士兵被他杀死无数,可见是多么勇敢啊!

  是啊!在目前社会生活里,是这部分勇敢的人,为了大伙和平友爱的生活,而去帮他人,挺身而出。

  就说说周传金吧。他在上海时,看到小偷正在偷其他人的手机时,路见不平,猛地冲上去,死死抓住小偷的衣领,一边大声喊叫,一边把小偷往旁边的地铁站务窗口拉。小偷一心想着逃跑,在周传金手上砍断了八根肌腱,血流如注。但他仍然坚持着,直到保安赶来……看到这个场面,我被震惊了,我了解了在遇见危险的时候,只须大家与赵云一样,敢于去搏斗,去帮他人,并有拥有不屈不挠的精神,便能成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的,英雄如浪花一样,一个一个出目前大家身边。《三国演义》的情节与人物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中……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 篇16

  这样一本厚厚的《三国演义》我已经看过N次了。

  它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刻画了几百个人物形象,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刘备,曹操等人。

  《三国演义》开头以天下大势,“魏蜀吴”三国展开的斗争进行描写,随着时光的流逝,三国也是人才辈出,刘备三顾茅庐请来了绝代智谋的诸葛亮,又在公孙瓒帐下得到了忠勇双全的赵云;曹操凭借着自己的名声找来了英勇大将夏侯惇;孙权认识了周瑜,见他很有才华,请他做了军师。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诸葛亮,他草船借箭的妙招是我赞不绝口的:周瑜和诸葛亮一样有才华,可是周瑜心胸狭窄,在江东处处为难诸葛亮。有一次,周瑜展示了军队的箭法,每一支箭都百发百中。但是箭很少,便让诸葛亮造10万支箭,还让诸葛亮下了军令状,诸葛亮夜观天象,趁着雾天,胸有成竹地把绑好稻草人的小船开到了曹营,曹操听到声音,便派士兵放箭,万箭齐发,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那竟是稻草人,箭已经无缝可入,诸葛亮调头就返,箭已经达到了十万余,让周瑜大吃一惊。诸葛亮既巧妙地避开了周瑜的无端加害,又顺利的完成了任务。

  书中的曹操和刘备带给我一些启示,曹操是一个奸诈狡猾的人,与他截然相反的刘备却以仁义为先,他经常帮助百姓,在落难时,还带着百姓,为了百姓安全,士兵们也是大减。但是奸诈的曹操和仁义的刘备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爱惜人才。曹操的大将典韦死了,他在祭奠时,不哭曹家的祖先,只哭典韦。而刘备呢?他的第一个军师——徐庶,因为自己被曹操所骗,所以不得已告别刘备。虽然刘备舍不得,但是也为徐庶砍下所有挡路的竹子送别,他用仁义换来了“卧龙凤雏”。我学到了为人处世之道。

  做人要心胸开阔,做事要顾全大局,不断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让自己成为博学多才与品学兼优的人。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 篇17

  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我最喜欢读的历史书籍就是明朝作家罗贯中的经典名著——《三国演义》,它是根据历史故事演义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是一部我非常喜欢的精彩的小说。

  《三国演义》的故事很精彩。“借东风”、“空城计”、“草船借箭”、“单刀赴会”、“火烧连营”、“七擒孟获”等故事生动形象,让我着迷。为了加深我对书中情节的印象,妈妈还专门带我到武侯祠,到阆中张飞庙,观诸葛武侯塑像,看“桃园三结义”圣地,赏“草船借箭灯会”,我们还去了广元寻“剑门关栈道”,走“陈仓”迷宫。在这些地方,我一边找着鸡公车的神奇机关,一边扮诸葛摇着羽扇,诵着“赤壁赋”,读着碑文,好像回到了三国那个时代。

  《三国演义》的人物很精彩。刘备的雄才大略,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曹操的狂妄自负,张飞的粗鲁仗义,关羽的情深意重,赵云的武艺高强……每个人物都是那么栩栩如生。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刘皇叔三顾茅庐》,为了请出贤才诸葛亮,刘备不怕路途遥远,不怕日晒雨淋,三次到诸葛亮的住地请他出山相助,他的真诚终于感动了诸葛亮。这也让我懂得了什么叫真诚,懂得了什么叫求贤若渴,更懂得了只要是金子就总会发光的道理。

  《三国演义》的语言也很精彩。如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周瑜是三步一计,诸葛亮是一步三计”“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盘”、“草船借箭——多多益善”、“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等等,经常被大家使用。还有很多我们熟悉的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老生常谈”、“三顾茅庐”、“如鱼得水”等等,更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借鉴。

  我喜欢历史,更喜欢精彩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 篇18

  《三国演义》是我百读不厌的一本书,不一样的时期读它,有着不一样的感受。

  在幼儿园时,看的是连环画《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是一个个传奇的故事,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赤壁之战……。我还了解了俗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肚子在唱空城计”……包含的意思。

  在中低年级,我看的是青少版的《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是一篇长篇历史小说,它不只使我知道了很多历史常识,更让我记住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鲜活的人物: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胆狭义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赤膊上阵的许褚、抬棺上战的庞德、阴险狡诈的曹操、软弱无能的刘禅……

  在小学高年级,再读原著《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饱含生活哲理,有着非凡意义的鸿篇巨作。对里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我最崇拜的诸葛亮,从火烧新野,骂死王朗、空城计、妙锦斩魏延中显示出他的非凡才智。

  可他也并不是神仙,如他让马谡去守街亭,致使丢失了街亭、柳列城两个军事重镇,一出祁山失败,自己也被降职。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尚且这样,更何况我等凡夫俗子。

  所以大家没理由苛求其他人和自己不犯了错误误,不应该由于其他人的一点过失而横加指责,也不应该由于我们的一次考试的失利而灰心气馁,更不应该为自己获得的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人无完人,大家身上也肯定存在着需要充实改进的地方。

  而我喜欢的三国猛将张飞,长坡桥单骑救主,智夺瓦口,义释严颜,可谓功不可没,只可惜关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务正业,无故鞭打士兵,致使自己被手下两名小将暗杀,还陪上了黄忠、刘备和蜀国七十五万大军的性命,使蜀国情况一落千丈。

  相反,魏国名将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辱骂置之不理,态度乐观,使一代奇才诸葛亮无计可使,以病死五丈原为告终。可见当遇到悲伤、痛苦、气愤的事情时,应该理智地控制情绪,用乐观的态度去战胜它,假如意气用事,后果将不堪设想。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 篇19

  《三国演义》记叙了三国时期古代的事情,我从一个名叫“火烧博望坡”的故事中体会到:一个人要取胜,就要靠智慧,蛮力永远也斗不过智慧。

  在刘备刚刚找到诸葛亮的时候,其实诸葛亮是不受到人们尊敬的,因为他只顾着自己训练刚招募来的几千兵马,什么事也不干。

  张飞、关羽都觉得诸葛亮不会武功,没本事,是个没用的东西,不把他放在眼里。曹操知道了,也不以为然,认为诸葛亮不过是个野人,他立即派大将夏侯敦带20万兵马杀向刘备,去拿刘备的人头。

  刘备知道了,立即与诸葛亮商议,于是他便在博望坡仔细观察,在这里埋伏了一些兵马,等待夏侯敦军队的到来,夏侯敦一到,刘备便冲上前去迎战,但不一会儿就撤了,夏侯敦见了,连忙上前追赶,途中又遇见了赵云,赵云单枪匹马,也是打了一会儿就撤。

  慢慢地,夏侯敦的军队被引入了博望坡,诸葛亮下令放射火箭,于是,整个森林都被点燃了,夏侯敦的军队被困于火海之中,正在这时,刘备、赵云冲上前去将夏侯敦的军队打散,随后,关羽、张飞也冲了出来,把夏侯敦的军队一一消灭,夏侯敦也差点葬身火海。

  其实,现代的战争中也有这样类似的实力。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日本一心想着逐步蚕食中国。小兵张嘎又一次见到一个日本病倒了村子,便独自上前去,手握着假的木枪,将日本兵的真强骗到了手中,这便充分的体现出了智慧战胜蛮力的道理。

  生活中的势力与火烧博望坡也有着近似之处。

  平时做英语同步探究,我总是习惯性地翻看最后面的答案,结果次次考的很棒,次次得到老师的表扬,但是一道大考,我的狐狸尾巴便逐步显露了出来,英语老师发现了之后,立刻撕掉了我的同步探究答案,意思是说,考试用的是日积月累的智慧,而不是蛮看配套的答案。

  《三国演义》中的火烧博望坡告诉了我:“强者会用自己日积月累的属于自己的智慧来取胜,而弱智,则会拼命地偷取属于别人的智慧,做一个无形的盗贼!”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相关文章:

三国演义读后感精 《三国演义》读后感08-04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06-16

《三国演义》读后感05-10

经典三国演义读后感08-30

读后感《三国演义》09-13

三国演义读后感05-09

《三国演义》——读后感09-22

《三国演义》读后感03-20

《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05-24

《三国演义》读后感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