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读后感 1
最近有幸拜读了坎贝尔先生著作的《多元智能教学策略————发现每个孩子的天赋》这本书,读完以后感触良多,也使我深受启发。
在我们现实世界里,我们的社会因为有不同长处智能的人,在社会不同的领域中发挥所长,所以我们的世界才显得多彩多姿。各类不同的人才倍出,发明创新、服务娱乐,使人们的生活便利、幸福。尤其是越多元的社会越需要多元的人才,让不同智能的人发挥不同的智能。不管是那一种智能对社会都是重要的智能。然而过去以来我们的社会通常把语文和数学逻辑智能视为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在我们成长过程的学习和大部份的测验都偏重在这两个部份,把这些语文部份和数学技能,当做最有价值的学习。通常我们测验分数高就代表我们的智力高。在以往我们的社会,也是以这种智力的结果安排学校就读,在就读中、大多数学校也以偏向认知方面的学习为重点。不过一旦毕业,出了社会常常会发现以往所学的,在社会中无法学以致用或是能力缺乏不足。
作为一位初中教师,我肩负着教育的职责,这对于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在教育时,常常会碰到一些非常特殊,与众不同的孩子。其实根据多元智能的理论,这些孩子并不是真正的“笨”或者真正的“怪”,他们只是有着自己的.智力特点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其实并不存在一个孩子有多聪明的问题,而是只存在一个孩子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的问题。对于教育,我们应该有一个全新的思考,我认为是这样的,对于每一种智力因素的培养要对症下药,对于每一类别的孩子要因材施教。应该学会对于某一个教学内容或主题,设计并组织有关多种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团体教育活动。比如用一些小游戏来发展他们在多方面的兴趣,比如在落叶分飞的秋季,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一个叶片的小游戏。在言语──语言能力智力领域,可以让孩子描述叶片的颜色、形状,说说它是从什么树上落下来的,在音乐──节奏智力领域,可以和孩子一起唱一首关于秋天的歌曲,在逻辑──可以让孩子数一数叶片的数量,让孩子把采集到的叶片分一分类别,统计以下每种类别的树叶有几片,在视觉──空间智力领域,可以让孩子画一片树叶或者用叶片做一幅剪贴画,在身体──动觉智力领域还可以让孩子用这些树叶片穿成一条美丽的项链,在交往──交流智力领域可以让孩子和小伙伴一起来完树叶,共同分享快乐。
发现孩子的天赋,不仅仅在于促进智力潜能得到最大化、最优化的发展,而且更在于提高自尊心、自信心并帮助他们形成热爱教师、热爱同学和热爱学校的情感。这一点对于那些优势智力领域不在语言和数学方面的学生尤为重要。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在课堂内,在课堂外,要善于发现孩子在那些方面存在有时,循循善诱,因势利导,让孩子得到充分的发展,展示他们的才华和天赋。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读后感 2
最近我校接触了多元智能理论,我对教师和学生的认识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为了在教育教学中更好地实施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今年暑期我读了《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这本书是专门为教育工作者而撰写的教学指导书。作者们把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密切结合起来,为教师开启了新的思维空间,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为教师们提供了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室情境中的实践应用方法。教室如果能够熟练地掌握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犹如掌握了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学生的智能特长,促进学生智能发展。书中阐述了各种与八种智能开发相关联的教学策略,并且很多策略都对我们又很大的启发作用。
读完书后,反思自己的教学,感觉自己仍然呆在传统教学的圈子里,自己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自我专研教材,参考教学参考书与教案设计认真备课、认真上课、悉心指导学生学习地工作着。有些孩子学习语文,老师费了很多的精力却减小甚微,这些孩子便被贴上了"笨孩子"、"差生"的标签。读完《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这本书中第三章的例子:《波拉的舞蹈》后,我豁然开朗。波拉的教师,就成功地运用了波拉在舞蹈方面的才能(运动智能)帮助和促进了其在语文方面的智能。我平时只是注重学生语言智能的发展,没有更具孩子个体的优势智能来帮助他们学习语文。只要找准学生的优势智能,并恰当引导,每个学生都能轻松愉悦地学习。
书中列举的一些事例和教学策略以及具体详细的`图表都是国外的,与我国基础教育的教育实际不尽适应。在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时,要做到中西结合,寻找多元智能理论与我国基础教育的结合点,与课程改革的结合点,取长补短丰富我们的教育教学。我对今后的工作有了以下设想:
一、创设智能环境
智力的培养不仅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而且还要通过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环境造人,良好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发展会起到潜移默化地促进作用。对教师而言,更重要的是,不仅要辨认我们身心系统的智能,而且要认识到我们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和学习的"聪明环境"。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代蒙等神经心理学家提出:学习和经验能够导致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使之变得更好或更糟。在生活中,置身于积极、富有营养、充满刺激和交互作用的环境里,我们能够持续地促进心智能力的发展。我准备在教室里为学生创设培养八种智能所需的环境。把教室周围分社称八个活动区域,每个活动区域分别对应一种智能,让学生在课间甚至课堂参与活动。活动内容初步设为:讲故事、朗诵、趣味数学、角色表演、舞蹈、绘画展示、手工制作、音乐欣赏、歌曲演唱、设立求助箱成立合作互助小组、个人领悟日记交流和别人眼中的我。
二、课堂中融入多元智能策略
传统教育的语文课堂只重视语言智力内容的选择,对其他智力方面的材料则排斥在教学内容之外,造成教学内容的狭窄化。人类个体具备的八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运动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成为教育工作者组织教学的工具,可以决定他们所教的内容应该为学生开启几扇窗户。在自己的教学中我要尽量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要根据学生智力结构中的优势智能,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今后的教学从以下三方面改进:
1、改变教学方式单一化,采用多元化教学。面对同一知识或问题时采用不同解决方式。让学生自主自愿选择符合自己优势智能的方法来学习,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百花齐放,不拘一格。
2、加强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人际关系智能的和谐发展。英国心理学家韩普瑞曾提到,人际关系智能是人类智能最重要的方面。他主张:"人类心智最具创意的运用是有效地维系人类社会。"成功的生活通常依赖于人际关系智能。在课堂中试着尝试三种方法培养学生人际关系智能。三种方法是小组合作阅读、大声地解决问题、文学的合作讨论。
3、把多元智能作为教学工具,为学生学习学科内容提供了八个切入点。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教学需要从八个切入点中选择恰当地方式直接教学。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读后感 3
智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人们狭隘地理解成语言和数学方面的能力。我们的传统教育也十分强调语文和数学方面智能的表现,因此,有些学生在其他方面的智能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不能得到表现和发展。这些学生往往被认为传统的认为是学习有困难的。而多元智能理论就从根本上否定了这种人类聪明程度的界定。以下是我对多元智能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首先,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所面对的每一位学生都具备完整的智能光谱,人人都至少具有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等八种智能。那种把智能局限在语言与数学范围内的传统智能观已经过时了。
其次,每个人的各种智能的潜力不同,在多种智能中,相对发展水平比较高的智能被称之为优势智能,每个人的优势智能都是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和培养起来的,并在优势智能方面会表现出更高的`创造力,发现并培养学生的优势智能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
第三,各种智能之间是可以相互促进的。有些学生的智能并不突现于语文和数学方面,他可能在运动、音乐或人际关系方面表现较为突出。这些学生往往会成为传统教学中的学习困难学生或有问题行为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些表现突出的智能来促进其语文和数学智能的发展。那就要求教师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优点的慧眼。如:在此书的第三章的例子:《波拉的舞蹈》中的教师,就成功地运用了波拉在舞蹈方面的才能(运动智能)帮助和促进了其在语文方面的智能。
又如: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运用动手操作这一形式。因为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能更积极而专心致志的解决问题。通过动手操作更容易有逻辑的思考,从而培养和促进学生的逻辑数学智能。
第四,各种智能的培养和发展需要有一个现实的、积极的、充满刺激和交互作用的环境。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安排呼唤和锻炼学生多种智能的活动与场景,在单调的活动中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多种智能。比如,在数学教学中,游戏这一练习形式中就蕴涵了多种智能的活动。学生的思考过程是一种逻辑-数学思维的过程,学生间的合作和交流既是一种语言智能的表现也是人际关系智能的显现,同时也可以看出学生不同的自我认识智能。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教师可以运用学生的多元智能进行教育教学;同时教师可以将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当做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从而使学生的多元智能既作为手段得到呼唤和锻炼,又作为目标得到培养和发展。
-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读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读后感】相关文章:
教案中教与学的活动08-26
教与学培训心得参考02-06
小学水墨画的教与学论文03-19
有效教与学心得体会05-30
转变教与学方式心得体会03-17
大学英语教与学网站工作总结11-21
《多元智能》读后感范文06-13
多元智能理论读后感08-13
多元智能读后感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