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间至味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间至味读后感 篇1
《人间至味》是"资深吃货"汪曾祺先生的经典美食散文集,书中收录《故乡的食物》、《故乡的野菜》等38篇不同时期的经典名作以及汪老私房文人画。
这本书每篇文字比较简短,文字生动有趣,感觉他描述的食物或莱品虽然都是生活中随处可得的,但都特别的美味。书中不仅介绍了食物,在介绍食物的同时还有很多穿插的小故事,很有生活气息,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介绍他家乡的部分。南方的生活我很是想体验一下。
《人间至味》表现了汪曾祺先生对美食的眷恋,除了舌尖与味蕾的痛快,笔下也如行云流水,将其对美食的记忆刻录进时光的书本里,分享所有他不能忘怀的人间滋味。
所有的吃食,在他的笔下,都是人间的至味。就像书中所说"一花一叶皆有情,一茶一饭过一生。深深呼吸,缓缓前行,慢慢品下一口暖心的酒,只有懂生活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
这是本读来能让人视觉、嗅觉、味觉与情怀同时灵敏起来的书。在这富有滋味的文字里,仿佛能让人看到汪老坐在你面前用筷子戳出那流油的鸭蛋,耸动着鼻尖闭眼嗅空气中糖炒栗子那甜香气息的模样,又或是拿着冒着流油的手把肉在北方的寒冬里大快朵颐,酣畅淋漓间呼出的白气总能让人感叹∶生之乐趣。
一盏茶,一酥碟,一本书,能体味出这至真至美的人间滋味者,汪曾祺先生可算一个。若你也有一副好胃口,有一双好眼睛,有一颗至纯的心,请去尝尽世间美味,看尽人世山水,爱尽人间温情,切莫辜负了这快意人生。
正如书中所说“好的人生,就是吃遍八方美食,活得自在有趣。”
人间至味读后感 篇2
最近读了陈老师的《至味在人间》,有些感触,于是重新提笔开始写写字。
从大一开始,只是每年的寒暑假或者国庆假期回家乡。现在大学毕业在广州工作,回家和父母待一块的时间更是屈指可数,所以每当陈老师提起家乡的美食、童年的味道以及和儿子街头巷尾“寻宝”觅食,心中难免有些“乡愁”。而这些“乡愁”,物化出来就是我妈做的那热乎乎的豆腐圆子,淋上家乡小厂自产的麻油,那叫一个香~
除去豆腐圆子,还有一道夏天的菜,也是我的最爱。记忆中每逢暑假,我妈必会寻街串巷找出我最爱的嫩南瓜,青色还未成熟的小小个圆溜溜,切成不大不小的丁,和青椒一起在铁锅里面热烈的翻炒。这菜一上桌,我可以吃两碗米饭。这对永远都吃一碗米饭的我,是至高的荣誉了。
陈老师说,他想不起来他父母喜欢吃啥,但是父母永远知道我们最喜欢的菜。这个点有些戳。仔细回想,我妈最喜欢吃鱼吗?我爸最喜欢吃牛肉吗?具体是什么还有怎样的做法,只有向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考究了。
书中反复提到一点:人的味觉偏好在小时候就会形成,且根深蒂固。正如陈老师是安徽人,在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但心心念念的就是那一口青萝卜、Sa汤和家乡的豆干。对于我自己,活了20几年,也吃过一些美食,但隔断时间心里特别想念的,除了火锅,必然是家乡菜。如今广州湘菜馆和川菜馆遍地开花,但想吃到湖北菜,还真心不容易。有天嘴巴馋,忍不住给我妈打电话,说想念家里的藕汤了,我妈突然豁然开朗,说把藕汤冰冻用冰袋包装好,然后顺丰寄给我...
身边的好几个朋友都是湖南人,跟他们吃饭,约粤菜、日料或者吃海鲜,那是绝对不够爽的,真正让他们吃爽,那必须是辣的,“口味重”的。想想也对,从小几乎每道菜都会放青辣椒红辣椒或者小米椒,来到广东,粤菜温温柔柔的精致怎么可能打动他们火辣的胃呢?
再来聊聊人。陈老师长相讨喜,说话风趣,而且跟着他永远可以不去想吃什么、怎么点单,简直是最佳饭友。和鲁迅一样,陈老师也说了“吃人”这个概念。“一顿饭,最关键的不是吃什么,去哪吃,而是和谁吃。”细想一下,可谓是吃饭的精髓。陈老师有一群饭友,他们的饭局叫“老男人”饭局,我在想要不要组一个“少女心不死,八卦永流传”饭局。哈,好像名字有点长,抛出一杯芋圆奶茶的诱惑诚挚向大家征集。
在脑海里搜寻了一下比较深刻的饭局。想到小学的时候奶奶做了油焖大虾、毛豆、皮蛋拌豆腐和清炒藕带,傍晚爷爷端一个小桌子放在门外,全部的菜端过来挤在这张小桌子上,一家人围着一起,边吃边乘凉,这是童年夏天的味道。
还有“离别饭”,在大学这叫“散伙饭”。班级、部门、社团,我仔细回想,确实想不起那些夜晚我们到底吃了些啥,只记得明明没醉,但情绪要么极度兴奋要么极度悲愤,一个成员开始哭,那这顿饭的眼泪必然少不了,包里的纸巾永远不够,饭局开始上演“是不是再也见不到了”的剧情,这是咸味的青春味道。
前段时间看了一个叫“未知之旅”的美食纪录片,有讲到越南的美食,刚好,9月休年假和好友去了越南,吃到了片中总统套餐同款,也吃了很多很多顿越南粉和春卷,记忆最深刻的一顿饭,是我们在民宿附近溜达,发现有几家烧烤店,生意不错,全是本地人。果然,没有英文菜单,老板和服务员也不太懂英文。没事,硬着头皮点,有图片的就点图片,没图片直接盲点。点完菜,带着一颗期待的心情等着我们的美食上桌。
越南的餐厅很有意思,跟我们吃饭对着坐不同,大家都喜欢面向马路坐,坐在同一边,面向马路。我们入乡随俗,看着来来往往的摩托车,聊着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两个字——惬意。随着菜品上桌,我们开始释放自己的嘴巴,没想到每一个都挺好吃。有些东西,从开始点菜到吃到肚子里我都不知道是什么,哈哈,也是很没有求知欲了。吃到半饱,一对路过的越南父女向我们热情的打招呼微笑,这一幕景象已与这顿饭粘合,成为我记忆中越南之旅的独特味道。
人间至味读后感 篇3
朋友前几天带了一本《至味在人间》给我,说我会喜欢。
看前几篇的时候,确定自己之前看过,却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在哪里看到的。这种感觉像是遇到一个知根知底的熟人,再翻下去,就像叙旧。
作者是陈晓卿,《舌尖上的中国》导演。一个才华横溢又一本正经的吃货。他对美食的描述妥帖细腻,你不得不感慨,有些人就是天生味觉敏锐又会吃。而他又占了另外两条,会写,会拍。这本书里,不仅仅是写美食,还有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气和人情味。
他也是安徽人,我在书里也看到不少熟悉的内容。
首先是酱。“在坛子里装着带汁水的,我们叫酱豆。刚出锅的幔头,掰开,中间抹上勺酱豆,热腾腾的奇香。”读到这里,脑海里浮现的正是小时候往馒头上抹酱豆的场景。已经很多年没吃过,市面上的海天黄豆酱,微甜,温和,像个懂事的小孩,懂得满足大众的口味。而小时候所吃的酱豆,每家都有每家的味道。咸得泼辣,辣得辛香。
那时候看到大人晒酱豆真是满满的好奇。豆子上长了那么多霉还能吃吗?真是碰都不愿意碰。但等到把它们放进坛子里,放上各种材料,再放西瓜代替水,蒙上白布晒上那么多天后,盛出一些入锅翻炒,那种绵密醇厚的香味,轻易就能把人虏获。
接着是面。陈晓卿非常爱吃面,北方人一般都习惯吃面。他家乡是安徽灵璧,算是不南不北的地方。我也遇到过和他一样的趣事,到了北方被称为南方人,到了南方,又被称为北方人。他在书里引用了一个人写的小诗,据说麻醉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安徽人。
有人说她是南方 有人说她是北方 南方和北方手牵手 坐在了淮河的岸上 我确实被麻醉了。
看他对面的痴爱,也勾起我对面的情感。外婆那有种面叫板面,我对板面总结出的经验是,出了那个地方就吃不到正宗的板面了,充其量汤的味道还有些相似。板面就像个粗糙的北方汉子,多油,多盐,可以搭配卤凤爪,卤鸡头,卤豆皮,茶叶蛋,滋味厚,嚼劲足。配上个搪瓷大碗,吃起来真是地道,吃完常常嘴唇肿胀,像是粘了一层油。
想起高中学校西门有家板面馆。非常小的店面,高个子得低头钻进去。里面摆着一排排小桌子,小马扎。一放学,人就满满当当。记得当时他家面两块五一碗,鸡头凤爪鸡蛋都是五毛。现在那块地方大概已经拆迁了,这种苍蝇小馆,要么扩大店面,要么就会消失。再回去,要去学校附近找家地道的板面馆,加两个凤爪。
陈晓卿明是写寻味品味,却常在文末神来一笔,有关某个时事,某个熟人,使人莞尔。
在写《白塔寺涮肉群落》时,他朋友畅想了白塔寺照这样发展下去,几百年以后就是饮食文化的一处代表地。陈晓卿就在文末调侃道,哪里用得了几百年,搞不好二十年后,北京市政部门就会决定重建涮肉一条街。先不分青红皂白拆了,然后觉得不合适,再拿着照片复原——反正咱们制度好,有的是钱。
在写到去吃一家味道好但服务态度不好的湖南菜馆时,他说,有这么可口的美食,态度粗暴点就粗暴点嘛。他把这个道理说给读库的老六听,老六展开了终极思考:按此理论,难不成最好吃的饭馆......得是城管开的吧?
他写吃火锅写得很有趣味。不只是在味觉上,还引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吃在他那里,已经不仅仅是吃,更关情。
“你要是喜欢谁,不妨提前两小时找一家有底料的火锅店,早早开火,想象着郫县豆瓣和葱结姜片蒜瓣以及草果丁香花椒辣椒不断充分交融磨合,小火慢慢熬着,等那个人来吃.....当然,那个人必须是一个喜欢吃的实在人,吃饭时你们的目的,这样你们才能在享用美食的'同时享受相濡以沫的人生。”
这段文字,足以让人想象出一幅场景。他坐在咕嘟嘟嘟小火锅前,看着翻滚的汤底,心里盘算着底料的味道怎样交织融合,又暗暗盼着那人来,在火锅前“相濡以沫”。
他不喜欢那些因利益而生的饭局。
“我打心眼里佩服那些官场、商场、名利场的场面人,尽管面和心不和,为了利益也要欢天喜地地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这时,聚餐已经不是摄食的一种程序,更是某种社交性的礼仪。”
他钟爱藏在边边角角的小馆子,散落各地的小馆子。书里描写的美食真是诱人。描述的亲情,友情,文笔诙谐,饶有趣味,也值得去体会。
“桌子支在院子里,旁边路灯杆上贴满了租房小广告,创文的横幅打着卷儿,知趣地缠在国槐的枝头,晾晒衣服的居民不时从身边穿过.......我喜欢在这样的环境里吃东西,微风过处,偶尔飘落几片秋天的叶子,空气里弥漫着酸笋的味道,这是迷人的人间烟火气息。”
喜欢这样的《至味在人间》,看的时候,会一个人忍不住笑起来。
人间至味读后感 篇4
这是一本有温度的书,有美食的诱惑,更有人间烟火的味道。因作者在北京谋生的原因,书中对北京美食描述很多,可惜时隔多年,很多餐馆可能已经没有了,不然可以带上这本书在北京旅行时胡吃海喝过一把涕泪挥洒的嘴瘾。
我是个女的,对吃一点也不像我的性别那样细腻,可能是因为小时候我妈做饭从来都是很粗犷的,就像每年春节集中吃手工饺子那几天,我爸总是调侃我妈包的饺子像包子那么大,饺子皮厚的比肉有嚼劲。也因此养成了我像个男孩子一样不羁的性格。除了跟我爱人在一起,我可能就忘了性别。个人认为美食最爽的吃法,是手抓鸡腿或猪蹄配大碗的酒,虽然酒量差,但是一大碗饮料也能让我喝出酒的感觉来,几个朋友推心置腹谈笑风生,就是一种快意人生了。而最好吃的美食除了街头小吃,比如作者提到的那些不要太辣的都是我的最爱,还有一种书中没有提到,那是我家乡的风俗,只有男女婚嫁的时候才会出现,北方有些朋友可能知道流水席,在结婚之前的两三天男方家就开始张罗席面的菜了,到结婚那天女方亲戚在11点左右参观完新人拜天地就可以入席了,席面是四方桌子,配四条宽板凳,八个人一桌,这些家伙事儿包括盘子、碗、筷子都是村委会统一管理的,用的时候去借就行,照例席面都摆在男方家里,好天气也会摆在院子里,亲戚多席面多摆不开的就往邻居家摆,大喇叭喜庆的音乐或戏曲从嚎到晚,大院子里忙碌的人们进进出出,很热闹。入席后盛盘的喜糖、瓜子、花生先垫肚子,随后凉菜拼盘几样,再依次主菜、主汤、主食,中间穿插各式菜,煎炒烹炸煮炖蒸溜基本全了,都是温和菜,每一样单独亮出来都不够特别,尤其是做法并不是特别复杂,非常家常,但是样样都好吃,都喜庆。吃到中间有半小时休息,主人家打扫了满桌一地的空盘或残羹之后,再入席继续开动到下午4点才散场。早些年一个姐姐结婚,男方家的厨子烧菜实在是好吃,我感觉食物都吃到嗓子眼了,实在吃不下就跑到门口去消食了,真是可恨自己胃太小。往事成追忆,这已经是我初中往前的时候了,在外上学之后就没有机会再参加这种婚礼,而工作之后家乡这种结婚在自己家招待客人的方式也基本绝迹了,因为物质条件变好,各家的亲戚们也都奔外谋生,很不容易聚拢,为图省事,都时兴下馆子,这是相当浪费的,饭店厨子知道婚礼就是走形式,很少有好好做席面的,一大桌子看着摞的像小洋楼一样高的大鱼大肉,味同嚼蜡,更少了那种喜悦的温存感,自然就没有食欲,一桌子菜能吃掉一半以上就算厨师积德行善了。眼看着扔掉那么多食物,有种深深的罪恶感。
对于美食我想起来就愤怒,主要对那些朝思暮想吃不到的日常食物有种急迫,这是一个没有螺蛳粉,没有正宗羊汤、没有像样卤煮、没有糖糕菜角、连炒饼…都没有的地方,街头鸡蛋灌饼都不动手和面,从塑料袋里拿出码放整齐现成的面皮在锅里烤一下就起泡,倒入鸡蛋液…看见过学生们捧着这种没有灵魂的小吃,我觉得我们那时候吃的鸡蛋灌饼才是人吃的东西。也知道这个地方肯定有美食,多是本地土著习以为常的辣口味,对于不爱吃辣的人真的很难转变,或许是需要深挖,或许还需要过些年,才能找到对我有温度的食物。感谢陈晓卿的作品,让人在美食面前更加洒脱,很多所谓“抖机灵”的段落实在是幽默,读着让人忍不住大笑,在深情的食物面前又忍不住眼眶里蒙上一层水雾。陈老师揶揄人的功夫很有水平,以幽默的风格阐述情绪,像一波浪花打过来瞬间又退去,有趣而平淡。
另外,热爱美食的人是容易幸福
人间至味读后感 篇5
现在的生活总是充满压力,有时遇到一些难缠的事情,又无从排解,难免觉得生无可恋。在这些抑郁的时刻,曾经的兴趣也会变得索然无味,看书研究心理也收效甚微。怎么办?只要对吃还有一丝惦念,生活就有希望。
参加工作之前,似乎生命力旺盛,很喜欢看口味重一些的书和电影,这里的重口味指的是情绪方面,比如气氛压抑的,主题深刻的…有些上瘾。现在,现实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渐渐没有力气再看那些东西,除非比较轻松的时候偶尔还可以补回能量。现在喜欢的是轻松些的,压力大的时候,我会去搜一搜美食纪录片,尤其是市井街头的小吃,热热闹闹一行人边吃边赞叹,大快朵颐不顾形象,充满人间烟火的味道。看着这些好吃的,还有食物带给人酣畅淋漓的快感,便觉得生活还是很美好的,世上还有这么多好吃的没尝过,这么多好地方没去过,这么多好景色没看过,生命仍然是充满期待的。还有这么多热闹的人总是这么有活力,生活似乎很有意思。
《至味在人间》,陈导就是个热爱食物的人,也是个爱逗趣爱生活的人。真实,不装,就偏爱苍蝇小馆,相信高手永远在民间。这一本集子,其中提到了不少各地特色美食,不少店铺和人物。可惜,这么几年过去,怕是又改头换面了。陈导是个幽默的人,重要的是接地气,最看重的是食物的味道,只要味道好,距离环境都不是问题。一个心中时时想着去哪里找好吃的的人,应该是一直快乐的,以前还看过一句话说爱吃的人是没什么功夫去想着害人的,不光不会害人,还会播撒快乐呢!如果身边有这么一位时刻开启美食触角的朋友,也是一大幸事啊!书中写到老男人饭局,几个知心的朋友常常一起聚会吃饭聊天,不由得心生羡慕,真是难得的放松时刻啊!看《圆桌派》,陈导说话的声音也好听,说到食物还会两眼放光,那一副陶醉的模样也煞是可爱。
吃饭,吃的就是人间烟火气,家里做的就要优于外面买的,这是个气氛。近年年味越来越淡,恐怕只有为过年期间准备饭菜的活动还残存些年味。过年之前,家里要很早就开始准备饭菜,各种鱼肉蛋蔬摆满桌子,在家时,觉得每天大鱼大肉实在腻味,一离开,马上就开始想念。临走前,家人给我准备了鲜鸡鲜鸭腊肉羊肉和香肠,打包好让我带上,甚至还剁好了饺馅,可是在家一段胡吃海塞后,看到这些东西就觉得腻,“不要不要”,赶紧把食材减半。离了家乡,看着它们静静地躺在冰箱里,心里又暗自庆幸:还好家人劝的紧,没有全部拿下去。
人间至味读后感 篇6
陈晓卿老师是一位充满人格魅力的中年不油腻男,看过他在「圆桌派」中的对话视频,聊美食,聊的让人一直吞口水,这是一位真正懂美食的大家,顺带悟出了很多人生哲理,接地气,真诚。
以上都是在未看这本书之前的诚恳印象。
然就这本书本身,读过之后,除却保留最初所有的美好印象之外,个人总觉得读下去有点兴味索然,几次想半途而废,好似都能猜到后面的内容,或者基于已有的阅读体验,会不自觉的对后面的文章形成套路般的认识。
也罢,本来就只是历年来陈老师的美食文章合辑,并不想着去开宗立派,扬名立万,念此,便也释然。
人间至味读后感 篇7
《至味人生》从妈妈的味道开始,从贫乏的年代开始,从童年的酱就是菜本尊开始。过年的粘糕腊肉。山西的面条、饸饹、拨鱼儿、剔尖儿以及过年的饺子。菜汤拌米饭,一切不能拌饭的菜,都是耍流氓。安庆的炒米。不同地域羊肉汤的争论。中国的魔蛋,吓坏老外。一碗蛋花汤一辈子味蕾的记忆。各地特色豆腐干。年夜饭,七个碟子八个碗,爆米花。吃荠菜。弯腰青大萝卜。延吉冷面。无腾斋小馆文人特色,琴棋书画配紫姜黑鱼的麻到打颤。风生水起的双井桥的四川仁火锅。京都苏氏牛肉面的饭馆。甘家口柴氏牛肉面。北京白塔寺涮羊肉。专奔‘一道菜’。白菜苔红菜苔,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重庆小面。特色菜口味菜的区别,特色菜名字美,口味菜中吃。洋快餐汉堡包。虾和螺狮壳。江北水煮鱼。郭兴兰的北京卤煮。翠清湘菜。老祖宗手艺北京爆肚。1900-1999年代标志菜。北京小吃……
作者一路吃来一路写着,于食物和人、食物和家、食物和乡愁的记录,中国美食的精深博大。
人间至味读后感 篇8
“陈晓卿将文字化作原料,以散文为碗钵,佐以故事人情之盐,把关于食物的独家记忆蒸炒煎炸而成此书。从千里之外的江湖至味到灵魂深处的家乡味道,从四面八方觅食的扫街嘴到饮食变迁的沧海桑田,从食客厨子店小二谈到饭菜与共那一人,拂袖笑破饭桌上的假面具,平民食物也看得人口水四溅。大隐于市的美食,散落江湖的佳肴,东奔西走,只为吃口热乎的;一个人的饭馆,每个人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南来北往,至味只在人与人之间。” 字里行间带着满满的口水,身上浓浓的食物汗味,呼吸间足以饱腹的油脂气,吃饭时呼呼的口响,天光将暗时街头烟火缭绕的大排档,阳光初照时早餐摊儿冒出的热气。爱上了书中的美食,爱上了写书的陈晓卿,爱上这本书。
读的过程中看到书友对于文人气节的定义,心生向往:所谓文人气节,便是不屈于权,不争于利,不戚戚于贫瘠,不沾沾于富贵。清高于气节,谈笑于挚友。生就单纯,看事简单,屡屡被伤害,每每只是龟缩于自己的天地里自舐伤口。文人交友,便是清茶一盏,浊酒一杯,同路之人,喝得,聊得,可彻夜。
人间至味读后感 篇9
关于食物的记忆总是绵长的。
青年时代的顽固味觉记忆,势必影响人一生的食物选择。
饮食往往与某种情感挂钩,而特有的饮食文化,往往是与特定的人群有联系的。
家里的饭菜,或许代表一个习惯,代表一种熟悉感,也可能代表一种念想;猝不及防的,在某个深夜,肚子咕噜咕噜叫的时候,或许你莫名想念那一碗虽然卖相不太好看,但却有家里的味道的炒饭。
于是,你心心念念,日日夜夜,回味那个味道,却苦于千里之外的距离,够不着那一碗隔夜的炒饭。
在冬天哈着冷气的夜晚,或许,你会叫上两三好友或者亲爱的他/她,去吃上一顿热乎乎的火锅,在你来我往中,那种因距离产生的陌生感,瞬间消失在腾起的热气中,直到各自挥手时,带着一份满足感踏上归途;在那些想起他们的日子里,便会想起那一份热气腾腾的火锅,那不仅仅代表着美食,也代表着你们的过往,代表着那些或嬉戏打闹,或泪流满面,或推心置腹的岁月。
美食已经变成了一种符号,变成一种连接;美食也变成了一块心头肉,摘除不去。
熟悉的味道磨人心。
陈晓卿的文字里,有一股乡愁,从夜里大街小巷的宵夜摊上,从不断觅食满足舌尖上的味蕾的享受,从孜孜不倦地寻找一种熟悉的原来的味道。我们是他文字里的看客,可是品尝的何尝不是自己的一种乡愁,一种对原有事物的执着和爱呢?
有人说,美食是一种情怀,是一种人文主义,不,更重要的是美食背后的心心念念,《舌尖上的中国》曾经被诟病以大篇幅的人物故事为主线,可是民以食为天,如果没有人间烟火味,这些美食还能完整吗?
对于美食有执着偏好的人,总是有着异于常人的灵敏鼻子和定位功能——寻觅美食的能力。
W是我认识的一个老友,曾经也很有幸被她拖着深入一些美食店觅食,吃凉面,葱油饼,小龙虾等等。你会惊呆,凡是关于吃的,她肯定比你还先知道,你天天从这里走过,却不知道这里还隐藏着一家不起眼的美食小店。不仅仅会找吃的,对于动手做菜,她也是很有心得的。于是我多次戏言,让我饱饱口福嘛,大不了我负责洗碗。(我不喜欢洗碗,为了吃的,可以折腰)。某次终于尝到了她的手艺,酒足饭饱之后歪在那里,盘算着怎么可以逃过洗碗这件事。
另一个对于美食有追求的,当属我老爸。不同于其他老一辈吃过苦,对于食物可以将就的人,他极其严格。
做菜的材料必须新鲜,刀工必须老练,什么样的菜色搭配什么样的厨具,样样齐全,不可以将就。比如炒面的青菜,必须切得非常细,曾经有个邻居笑着说,你家的菜可以用来穿针了。瘦肉必须沿着纹路斜着切,这样的口感才会好。小时候,我就是那个他在边上指挥,我在旁边切材料的人,有时候我实在切的太慢了,他就看着我说,让我来吧。其实心里应该很嫌弃我的刀工,我默默不说话,看着他自己动手。
所以现在,我发现,我对于切菜这件事情,有自己执着的地方。土豆丝必须细,姜丝必须齐整,芥兰必须薄度足够等等。
有一年,老爸在医院,我在学校附近去看他。他说:小妹,来这里,我们去吃饭吧。
那是一个不大的摊位,在路边,点了几个菜之后,他说,喜欢的多吃点。其他菜现在已经忘得差不多,我只记得一个生蚝煎蛋,特别好吃,当时忍不住就吃了两块。
走的时候,我还回头看了看那个地方,我在这里呆了几年,怎么就没发现这么个好地方呢?
陈晓卿的文字,很容易让你陷在回忆里,回忆着那些美食,似乎每一个句子,你都可以写出一个属于自己故事。他的文字,打破了我对于一个糙汉字的固有形象,他幽默,搞笑,一颗十足吃货的心,满满的人间烟火气息。
他说:最好的美食在家里,个人饮食偏好,尽管像胎记一样私密,但至亲永远知道它在哪里。
在闲暇的时候自己准备一些材料,自己动手,自己琢磨,我想,这大概是件很美好的事情吧。
——除了让我洗碗,其他好商量。
人间至味读后感 篇10
再不舍也会读到最后一页,读得很认真,细细地读,慢慢地品,跟随着老陈走街串巷,追逐着味道。关于美味的鉴定,是一个很自我的评价,关乎成长的痕迹,也包涵了故事和回忆,看似只是在说觅食,其实一不小心拉开了寻梦的幕布。需要这样的载体,色、香、味,全方面立体环绕,留下了那一时刻的所有信息,也因为这些因素,又多了更多的触发点,唇齿之间的刺激,一下子将人拽回到无限的念想之中,多巴胺喷发。
当然也会有着单纯的享用吃的,只是能吃,这范围大得去了,只是说味道,酸甜苦辣咸,也不足描述这行万里路之时可能遇到的食物,估计用食物这个词,千奇百怪、光怪陆离,罗列一大堆这样的近义词,才可以略微记录些许,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别人不敢吃。新奇只是最开始的催化剂,爱上这种味道,还得契合基因里所记载的编码,纯粹的喜欢;亦或掺合了关乎亲情、友情、爱情,喜怒哀乐,与食物高程度的相融,渐渐忘却了最初的味道,只是在追忆。最后终归只是说好吃的,那些苍蝇小馆隐于这水泥森林之中,任时间冲刷,依然保有原本的模样,有些不堪,只有在尝试了烟火气包裹着的味道,瞬间征服了舌头和心,一阵阵酥麻的感觉,灵魂通透,矮板凳小破桌,胜似天上人间!
【人间至味读后感】相关文章:
《至味在人间》读后感12-26
人间至味是清欢05-05
人间至味是清欢作文05-08
至味在人间记叙文01-10
人间至味是清欢经典台词04-11
《人间至味是清欢》经典台词大全04-11
人间至味是清欢作文1000字11-05
人间至味是清欢插曲《孤独的人》歌词04-29
至味在江湖作文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