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护理》读后感

2021-07-31 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唤醒护理》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唤醒护理》读后感1

  "唤醒护理",第一次听到这个词的时候,意识里出现的是:这是一个新的护理模式,新的概念。但是当我读了《唤醒护理》这本书后,发现并不是这样的,此书中的"唤醒"是作为一个动词而用的,它在唤醒我们护理工作者和护理管理对护理工作的本质认识。

  "以人为本",这个我们一直挂在嘴边的词语,却没有真正理解和落实到行动中,书中明确指出了我们要尊重患者,关注病人看病时身体和心理的感受,尽快解决患者的痛苦,将患者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来治疗,来护理,从情感、功能、心理等多方面来满足患者需要,关注人、关心人,重视人的个性,真正做到把人当做人,而不是疾病的附属躯体。只关注了疾病,忽视病人本身的感受,忽视了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和期望,没有很好的沟通,所以才会有患者对当下医疗和护理的不满意和越来越多的纠纷发生。

  张中南先生书中所说的,很多都是我们护理工作者的心声,很多东西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例如医疗环境恶劣,很多工作护理人员做不到位等。但是作为一名临床护士,我认为就临床护理工作,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首先要转变我们的护理观念

  不是简单的执行医嘱、打针发药等等。记得我们刚开展优质护理的时候,因为不了解优质护理的内涵,以为给病人洗头、剪指甲、擦身,在生活上照顾病人就是优质护理了,以为给病人生活护理就是为了让患者满意度提高。但读了《唤醒护理》之后,我明白了优质护理的真正内涵,也明白了写这本书的作者的目的与用意。

  生活护理实质是专业的照护,焦点是判断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并要观察病人身心情况。我们可以通过生活护理去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可以通过生活护理为病人带来舒适感、安心感、被关怀感。所以我们应该转变护理理念,从细节做起,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主动服务为感动服务。

  2、必须熟练掌握各项专业技术,扎实专业知识,让患者信得过

  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全国医保的实施,医疗事业也不断发展,同时也面临很大的压力与挑战。近几年,护理队伍注入很多新生力量,但这些新生力量缺乏临床工作经验,工作中经常出现被患者"闻倒"的局面。这样我们的患者对我们的信任度就大大降低,对我们工作的满意度就会降低。只有做好护士的各种基础知识、专科知识、沟通技巧、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培训,让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可以对病情做出快速判断,避免延误病情。

  3、护理工作要主动,细心,有责任

  就拿每天午后测量生命体征来说,询问病人24小时有无解大便。有些护理是这样的:没解过就记"O",解3次就记"3"。但有些护士就不一样,没解过的患者,就多问几句:几天没解了,吃的多不多,活动情况怎么样。解了3次就问:解出来怎么样的。稀还是不稀,颜色怎么样,吃了些什么东西。这两种工作态度就不一样,通过询问可以了解患者的排泄情况,甚至其他情况。

  4、指导患者正确的参与护理

  护理不仅对于患病的人,还针对亚健康和健康的人。在我们五官科,对于术后的定期复查就显得非常重要,正确有效的专业指导与宣教能让患者减少不必要的痛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于亚健康和健康的人,我们要指导他们如何对自己的健康进行管理。对他们进行健康宣教,这样可以有效的预防某些疾病或尽早地发现疾病,这其实也是我们护士的一个职责。

  5、护理要动态

  动态,其实贯穿护理工作的始终。真正的护理,从健康到疾病,从疾病到恢复健康,及之后的健康跟踪,这其中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责任护士要做到一旦护理一个病人,就要成为永久的朋友,时时、事事为朋友的健康负责,才是我们护士的职责。

  总之,我们作为一名护士,做好本职工作,尽心为病人考虑,以人为本,努力做到优质护理。

  《唤醒护理》读后感2

  近日经院领导推荐,来认真翻看《唤醒护理》,很有感触,她不是教科书,却有着教科书的精髓;她不是制度规范,却是制度规范的标准和依据;她不能被生搬硬套,而应理解后再去创造。

  此书主要讲人本位整体护理,显著改善疗效、安全、效益和医患关系,能确保优质护理真正落地。目的就是帮助我们在实施优质护理的过程知道做什么,懂得为什么,掌握怎么做。本书对人本位整体护理的起源、内容、流程以及护理管理做了更系统、更全面的梳理。卫生部近几年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就是旨在推行以人为本的责任制整体护理。

  认真贯彻人本位整体护理能看到明显的成效:我们在操作的过程中实施病情观察、教育指导、心理护理等整体护理流程;依靠证据评估来确保医疗安全和防止康复延迟;通过计时评质的绩效考核调动了我们的积极性,提升了专业化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再加上运用科学的弹性排班法,有效地缓解了人力资源的不足。良好的服务态度及行为是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最佳服务的关键。我们的护理工作要求做到五点:仪表美一点、问候多一点、巡视勤一点、观察细一点、业务精一点。尤其是护士们真诚的微笑、关切的眼神,拉近了与患者的距离,增加了理解和包容,为沟通架起了一座稳固的桥梁。

  我们烧伤科本身就是优质护理病房,每天早上7:30,我们会面带微笑准时来到病房,为每一位患者及家属带来最真挚的问候,整理床单元,打好开水。帮班护士6:00就会来到病房,为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漱口、洗脸、喂饭。对生活半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的病人我们协助他们翻身、拍背、功能锻炼,并认真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取得患者配合;对生活能自理的病人,我们做得更多的是健康教育。上午是治疗最繁忙的时候,大家迈着轻盈的步伐,穿梭在病房内,主动及时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杜绝了呼叫加液。病床前,亲情称呼: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老师等让患者倍感亲切。在病床前,或开心交谈、或作细心疾病指导、或给予体贴的梳头、修剪指甲、理须等,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护患之间少了隔阂,多了份亲切和理解。下午,我们会根据级别护理要求,为卧床病人擦洗,及时主动的解决他们各项护理生活问题。真真把护士还给病人,让病人、社会和自己满意。见到病人真诚的笑容时,作为科室的一员我感受颇多。

  前些日子看了电视剧《心术》,电视剧中一些医疗纠纷均源于患者对医护人员的隔阂感、距离感、不安全感,对病情、疾病知识的不了解。很多时候,觉得那患者无理取闹,懂么不懂乱说一通,后来反过来想,这不正是我们要去告知他的吗?是我们的一些宣教工作做得不够,关心病人不够,从而使患者产生不安全感、距离感。当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接触病人、巡视患者及健康教育工作中时,我们对病人的病情、治疗情况及生活需求了如指掌。当然,病人很快也体会到改变护理模式的好处了。那天我上日班巡视病房时,有一位输液病人正发愁家属不在如何上厕所时,我早就观察到这一点,细致周到的帮助病人解决了这难言之隐。还有许多的亲身体验,让我们深深体会到来自病人的、发自内心的感激及满意之情。我们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希望我们化点滴为汪洋,让和谐的医患关系传遍大江南北。

  最后,我想说:唤醒护理就像一位和蔼的老师,虽然她并不完美,但她耐心的教会我如何与病人相处,逐步的让我领会到只有发自内心的主动为病人服务,才能使我们和病人都快乐,才能真正提高护理质量。我体会到:唤醒护理就像是引领着我不断前进的启明星。我相信:有了她的陪伴,我会成长的更好。

  《唤醒护理》读后感3

  当医院推荐我们读这本《唤醒护理》时,我就一口气读完了它。其实一开始是抱着好奇心去翻阅它。作为一名骨科护士,心想着一名骨科医生写了一本护理方面的书,他会写些什么呢?于是打算随便翻看几页,结果却翻完了最后一页。

  合上书的时候,我的心情很沉重。这本书给我的感触还是颇深的。护理人员数量不足,过度治疗占用时间,专业技能差强人意,护士积极性受挫,医护配合被动机械,护理排班粗放僵化,护理收费远低成本……这就是现在的护理现状,确实存在很多问题。要想改善达到理想化的程度或许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在如此现状下,我想我们自己还是可以做些什么去有所改变的。

  首先要转变我们的护理观念。不是简单的执行医嘱、打针发药等等。记得我们刚开展优质护理的时候,因为不了解优质护理的内涵,以为给病人洗头、剪指甲、擦身,在生活上照顾病人就是优质护理了。所以一开始都很排斥开展优质护理,觉得奖金不增加,而活儿却要多干了。并且也拉不下脸来干这些没有技术含量类似保姆的活儿。但由于医院风风火火的开展了所以只能流于形式并不发自内心的开始做了。之前,我也对优质护理有很多的不理解。以为给病人生活护理就是为了让患者满意度提高。但读了《唤醒护理》之后,我明白了优质护理的真正内涵,也明白了写这本书的作者的目的与用意。生活护理实质是专业的照护,焦点是判断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并要观察病人身心情况。我们可以通过生活护理去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可以通过生活护理为病人带来舒适感、安心感、被关怀感。我们还可以通过生活护理为医院带来社会效益,最终也将为我们自己带来收益。所以我想我们都应该转变我们的护理理念。从细节做起,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主动服务为感动服务。

  虽然现在过度的治疗花费了我们护士大量的工作时间,我们分身无术,但我们还是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多的为病人做些什么。在治疗操作的时候,顺带多和病人沟通,细心地多观察病人。

  上个月有个80多岁的老太太,由于基础疾病多,精神状况很差,不会言语,表情淡漠,四肢略僵硬。因为她不会交流,所以其他护士进去给她进行护理操作的时候都只和她家属沟通,不与老太太讲话。但我每次进行护理操作时都还是把她和其他正常病人一样对待,和她进行沟通。会先喊她一声“婆婆”,给她一个微笑,告诉她“婆婆,我给你打针了哦”“婆婆,我们翻下身吧”。有时也会握握她的手,顺顺她的头发。后来,她每次见到我就会主动对我微笑了,还会颤抖着手伸出来主动和我握手。她的家属跟我说:“张护士你最有礼貌了,我妈妈特喜欢你,平常都没有表情的,只有看到你她会笑。”这时,我深深体会到一句话:付出总是会有回报的。

  是的,我们站在病人的角度进行护理,以病人需求为向导,多为病人想一想,唤醒我们的责任心,唤醒我们的职业,唤醒我们与病人之间的真情。也许,医患关系就会更和谐了。

  《唤醒护理》读后感4

  近日,经护理部领导推荐,认真阅读了《唤醒护理》一书,很有感触。她不是教科书,却有着教科书的精髓;她不是制度规范,却是制度规范的标准和依据;她不能被生搬硬套,而应理解后再去创造。

  不知不觉在急诊科已经有一年多了,学到的不仅仅只是规章制度,不仅仅只是专业知识规范操作,学的到的还有为人处世。想起实习的时候,每天就是简简单单的配药打针,并没有学习过多的专业专科知识,实习八个月连留置针的操作都不会,也不会意识到三查八对核心制度的重要性,对于突发的紧急情况也只是手忙脚乱,面对病人的询问更是支支吾吾,来到急诊科近半年的时间,才知道以前学到的连皮毛都算不上吧。

  最开始来急诊科在输液室上班,才知道远远不是打针配药这么简单,从最基本的各种药物皮试液的配置,到小儿输液药物的各种给药量的计算,从陌生到熟悉,从最初的不敢上手到现在得心应手,以前可以上手的都是成人输液,在老师的教导和鼓励下,从正确进针的手法开始,慢慢的尝试一些儿童的输液,谢谢老师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悉心的指导。

  后来轮转到急诊抢救班跟班。在护士长和带教老师的指导下,从以前只懂得一个留置针的封管冲管,到现在可以自己动手去穿刺。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留置针穿刺成功的情景,患者是一个七十几岁的老爷爷,血管的弹性也不是特别好,记得当时在排空气的时候出了一手心的汗,我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扎好止血带后,想起老师教的如何选血管如何使用留置针推送针芯,就这样,成功穿刺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留置针,感觉是比较顺利的,当时也是如释重负。

  医院建立了“胸痛中心”以后,真的是受益匪浅,以前只是简简单单的知晓心电图机的操作方法,简简单单的知晓“心脏病”这个统称,后来老师耐心的教导下,才知道“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病人是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知晓了如何将“心脏病”这个统称细化,遇到“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的病人如何处理,从畏畏缩缩到现在可以得心应手,记得接到第一个这类型的病人后,记住老师教会的,在患者的左臂建立了静脉通道,根据医嘱给予了一包准备好的药嚼服并行心电监护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的情况,在医生与家属的谈话下,同意了手术,直接把病人送到了导管室,病人做了急诊PCI,手术非常成功,悬着的一颗心也放了下来。记得还有次出诊,也是接到电话说是胸痛的病人,急救团队来到当地卫生院,患者主诉前胸和后背疼痛厉害,当时第一反应想起老师说的主动脉夹层的一个疼痛的症状,准备给病人做心电图的时候,发现患者腰部有类似疱疹一样的疹子,记得老师讲过要区分带状疱疹与主动脉夹层,快速给患者做了心电图以后将患者送到了医院,过后查看了患者的住院记录,确实是一个带状疱疹,这个时候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学以致用,真正体会到了不断的学习、不断成长的含义。

  在急诊科,我学习到的不仅仅只是专业上面的知识,还有为人处世,现在医患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医院提倡人本位护理,我一直记得护士长说过的一句话,任何时候都要换位思考,记得护士长用一个洗胃的病人作比方,一个指头粗的胃管从你的鼻子里面进去,有时候病人不太配合我们就不太耐烦,设身处地换位思考,那么粗的胃管进去了病人是有多难受才会那样挣扎,有时候说病人不理解护士,其实不是所有的病人所有的家属都是不讲道理的,一直牢记护士长的这句话“学会换位思考”,有时候安抚病人的心灵比治愈病人的伤口其实更容易换来人心。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烂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疼痛,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读到冰心的这段话,很感动。如果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让病痛者减轻痛苦,点燃生命的希望,让生命在最后的完结时刻,能够有尊严安详地离去,我感到所从事的护理事业的伟大和崇高,也明白了护理事业的真正本质,那就是维护生命尊严,守护生命,关爱生命。

  最后,我想说,《唤醒护理》就像一位和蔼的老师,她耐心的教会我如何与病人相处,逐步的让我领会到只有发自内心的主动为病人服务,才能使我们和病人都快乐,才能真正提高护理质量。我体会到,《唤醒护理》就像是引领着我不断前进的启明星。我相信,有了她的陪伴,我会成长的更好!让我们在《唤醒护理》核心精髓的指引下,快乐工作,安全工作,用心工作……

  《唤醒护理》读后感5

  说来惭愧,从事护理十几年,是第一次主动且如此绕有兴趣的读一本专业书。是的,《唤醒护理》这本书完全算得上临床护士的专业书。

  护理的作业用是什么?工作中忙碌的我们是否如此自问过?做好护理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天天被各种质量标准规范着,却从来没想到“让绝大多病人治病时感觉好得快,不出事,痛苦少,被关照”是护理最通俗的标准。到底真正的优质护理要如何实施?……真有恍然大悟,豁然开朗的感觉。

  回归护理本质,人本位整体护理。从我接触护理以来,一直被要求实行整体护理,之前我所理解的整体护理就是套用护理程序的框架,执行起来总有些生搬硬套的感觉。书中的人本位整体护理着重强调了人的个性和社会属性,要求护士关注病人的病情反应和变化趋势,并在诊治伤病的同时,满足病人在康复、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要求。书中用了很多真实案例:护士给病人做护理时早期发现并发症和治疗中的副作用,及时防范了重大医疗风险事件,挽救了病人的生命。作者张中南先生形象地形容:护士就像战斗中的侦察兵,在全面连续观察病情的职责上与医生间断性的诊断治疗职责形成互补。原来“误差、心理反应和社会影响”这些值的观察也是我们护士的本职工作。对病人病情观察不仅仅看反应是否在正常值范围,还要关注评估病情变化趋势。以人为本的专业服务还体现在尊敬病人,从细微处体贴病人,如手术室里如何从细节上避免病人身体的暴露,医源性恢复延迟的防范,关注病人情绪,及时表情评估等等都是我们护理今后要努力的细节。原来人本服务就是整体护理的一部分。

  生活护理与优质护理。优质护理开始了,“很多人狭隘的把生活护理理解为给病人洗脸洗脚,以为在生活上照顾病人就是优质护理了。”为什么优质护理要提倡生活护理?其真正目的是专业照护,其焦点是判断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观察病人身心情况。如果之前的案例中给病人做护理的不是护士而是家属或护工,事情结果肯定截然相反。自理能力与伤病同等重要,评估病人自理能力,指导病人做自己能做之事是生活护理中重要内容之一。

  优化护理记录。张中南先生尽管是骨科大夫,但对我国护理专业现状理解之深让人惊叹。此书开篇深刻陈述“迷失的护理”——护理缺位五大症状及原因甚为深刻。随后又提出关于现成护理记录的弊端。观点很是中肯实用——重复记录;个性化信息漏记;太多文字叙述;充满了护理措施的记录使症状体征数据记录不突出。据此提出护理记录应实现“四化”——个性化、表格化、数字化和动态化。把病人的表情和进食量列入常规观察指标。书中通过比较多种形式的护理记录方式的利弊,来验证运用专业的、个性的、数据化的、简单的护理表格来实现护理记录,不但节省了护士的记录时间,还能让医生更直观的了解病情,为病人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书中关于“合理的护理流程”、“延伸专业护理”、“护理价值和价格定位”、“如何做好护理管理者”、“创新护理排班”等护理方法理念的论述,让我受益匪浅、茅塞顿开,也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专业的内涵、评估了护理价值。

  卫生部副司长郭燕红女士感慨:当我们老了,或病倒在医院时,希望能够得到书中所描叙的这种护理!我想这也是我们所有职业护理人的中国梦吧!

  《唤醒护理》读后感6

  很遗憾我是以“非情愿”的方式读到《唤醒护理》这本书,现如今非常庆幸自己读了这本书,也很荣幸有这次“非情愿”的机会学习。本书的开篇便有个直击心灵的问题“护理的作用是什么?”,我不禁沉思,从业两三年我从未想过类似的问题。起初我学习护理专业也并非自愿,只是源于各种机缘巧合的方式下学习,做事各个方面也是觉得做好本分就行。

  读了《唤醒护理》让人豁然开朗,本书一针见血的指出护理上的五大缺陷:护理人员数量不足、过度治疗占用时间、专业技能差强人意、护士积极性受挫等。作为刚入职几年的精神科护士,很多方面是自身努力没有办法改变的,而能变的就是对自身问题去改进、提高。

  首先,努力提高专业技能。精神科专科护士很多专业技能都不如综合性医院,这是我刚入医院的第一感觉。各有所长,精神科擅长精神科的病情观察,却也对其他方面的病情观察有所缺陷,就算观察到可能知识盲区也并不知晓怎样护理,加强自身理论的学习是作为护理人员一直应该做的事情。

  其次,尽快转变护理观念,并主动观察、善于观察。什么是真正的护理,本书给出解答。人本位整体护理如此重要!形象地讲,其意义与作用就是让护士成为医生的哨兵。她们就像战斗中的侦察兵,不是主力作战部队,却可以发现敌情,防患于未然。她们也是病人的守护神,时刻看护着病人,及时发现问题。这就说明病情的观察尤为重要,可以有个超前思维做好预防及时给予处理,防止病情的加重。之前科室有位体重100公斤患者,每天夜里睡眠期间她常会不定时地自己坐起呼吸再睡觉,有位护士查房发现该患者是在咳嗽、有痰不适,就及时报告医生,后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止咳治疗,患者睡眠改善明显。假设护士只是常规巡视患者睡眠动态,未观察到患者有痰咳不出的特殊情况,很有可能该患者会发生痰窒息的意外。

  最后,需拥有同理心、同情心。与其说读《唤醒护理》有感,我更觉得像是自我反省,反省我自身的不足,反省自己工作中是否有做到像书中所说要有同理心、同情心。引用书中的话:“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烂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疼痛,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曾经看过一则新闻,某医院ICU护士为了解病人吸痰及气管插管的痛苦,亲自让医生给予气插,为的就是设身处地的感受病人的痛苦,提供患者更好的服务。

  护理面对的是人,从业道路肯定有困难和变化,更有考验和承担。我们作为护士要学的、要改变的有很多,但我相信,为患者健康服务的护理道路将是一片光明的。

  《唤醒护理》读后感7

  拿到《唤醒护理》这本书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从我选择护理这个专业,我就从来没有静下心来去认真的审视她———一个可能与我一生都有莫大关联的职业。读完这本书时,我突然感觉眼前的茫茫黑夜中,似乎闪烁着一颗耀眼的星,努力得指引着迷路的孩子,前进的方向。

  《唤醒护理》一书是著名医院管理专家,骨科专家,美国阿肯色州骨科研究所所长,第一位获得国际理查德。欧考纳奖的亚洲医学专家张中南教授所著,不仅提出了“人本位护理”的理念,更详实地介绍了如何实施的方法,其目的就是帮助护理管理者和护士在实施优质护理的过程知道做什么,懂得为什么,掌握怎么做。书中绝大多数案例都来自作者亲身的管理经历,通俗易懂。它不是教科书,却有教科书的灵魂;它不是制度规范,却是制度规范的标准和依据;它不能被生搬硬套,而是需要理解创造。

  在书中,他首先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当前护理缺陷的现状,分析了护理缺陷的原因,之后提出时代呼唤人本位整体护理,给我们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全新的工作模式和流程,让我们不仅知道做什么,还要懂得为什么,怎么做。让我明白了我们一直所从事的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缺陷,也能够理解为什么病人会对我们的工作有诸多的不满。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是我们早就挂在嘴边的,但我们真正做到了这点了吗?正如张教授所说的,我们传统的护理工作,局限于治疗处置,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打针挂水,发药铺床,简单执行医嘱,生活护理大多数是病人家属或是护工去做,病情观察就是对生命体征的监测,认为只要生命体征正常,病人就没事,殊不知等到病人生命体征发生变化再去干预处理,往往为时已晚,我想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这样的深刻教训,这也是很多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除去病人本身疾病不可挽救的原因,很多时候是我们对病情的观察评估不及时造成的,要知道,有时生命就是分秒必争回来的。教育指导只是病人初入院时的宣教,流于形式,没有具体的内容和模式。心理护理可能就更是寥寥数语吧。

  张中南教授给我们提出了护理工作的七项内容是:生活护理,治疗处置,教育指导,心理护理,监护观察,功能训练,专业服务。构建了全新的护理流程,简单的概括为八个字:评估,报告,计划,实施。在生活护理的认识上,我们存在很多的误区,认为生活护理就是给病人洗头洗脚、喂饭、剪指甲,其实不然。受过专业培训的护士可以在生活护理中及时动态量化的评估病情,了解病人的自理能力,进行专业系统的评估、教育指导,鼓励患者能做之事自己做,从而达到真正的痊愈。在护理流程中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是评估,包括四个步骤:了解,比较,假设,判断。通过“四看”“三问”“再查”了解病情,将搜集到的资料和正常值,以及病人之前的数据进行比较,提出假设,再通过排序和排除进行判断,再向医生报告,包括病人的反应,自己的判断和证据,以及提出建议,整个过程科学系统有层次有重点,护士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还需要科学严谨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

  如果护士通过以上的评估过程,证实了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提出的建议是积极可取的,不仅可以保护病人的安全,得到医生的认可,而自我价值的认同也会让自己颇有成就感,同时会大大促进自己的经验积累和能力的提升。这让我想到,在临床中,我们护士是病人说什么就报告什么,病人说头疼,就立即告诉医生头疼,病人说心里难受,就报告医生说心里难受,从来没有去考虑一下为什么病人会头疼,是发热引起的还是高血压引起的,还是睡眠不好引起的,病人说心里难受,也没仔细询问和检查,难受的部位是心脏还是胃,是疼痛还是闷气,缺乏细致的病情观察能力,没有自己的评估和判断,导致医生对护士不满,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也很难有提高。护理计划的制定应是全面个性化动态的,而护理计划应包含护理工作的各项内容,即治疗处置、生活护理、心理护理、教育指导、功能训练、病情了解。各项计划的内容应该是应根据每个病人具体情况制定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个性化护理方案,护理内容因人因时因地不同。不同的病人不同的方案,同一个病人因疾病的发展会出现新的问题,需要不断调整护理方案。护理计划实施的过程,需要“边做边看”,及时观察病人的反应,评估治疗处置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判断,报告医生,重新修正方案,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一个完整的护理循环流程。

  我们常常抱怨治疗处置工作占用了我们的大部分时间,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做心理护理、教育指导、生活护理、功能训练。其实这些工作无处不在,无时不可,在治疗处置的过程中,我们和患者的每一次沟通都可以起到教育指导的作用,每次进入病房,温馨的微笑,亲切的话语,操作时的轻柔体贴,都会有心理护理的功效,而看似平常的拉家常也可以是了解病情,心理护理。关键看你是否是个有“心”人,能否把握教育指导、心理护理的有效时机。

  在我们这一行业中,护士姐妹们常有这样的感受:“挣钱不多,干活不少;重复乏味,不用思考;又脏又累,也不落好;若有机会,转行跳槽”。虽然说,这只是一个负面的感受,但是从这样的感受是否可以看出她们有没有职业的荣誉感,有没有对这个职业长远的规划,甚至谈及热爱?在这样的心境下,就算有“心”,也没有坚持下去的动力。

  常言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固,据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张中南教授“人本位护理”理念的落实还必须依靠各个护理管理者根据自己的医院的具体情况来具体规划实施。但是,张中南教授思想的火花,却能燃起我们心中对护理工作的热情,更能给我们日渐封闭的心灵注入山间甘甜的泉水。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烂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疼痛,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上一篇:呼兰河传读后感 下一篇:同龄人的启示——读《沿着红军走过的路》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