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托尔斯泰传》优秀读后感(精选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托尔斯泰传》优秀读后感1
“我觉得人的美貌就在于一笑;如果这一笑增加了脸上的魅力,这脸就是美的;如果这一笑不使它发生变化,它就是平平常常的;如果这一笑损害了它,它就是丑的。”这个人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最有名的文学大师,他写了许多文学作品,至今光芒依然四射。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鸿篇巨制,它们对世界文学史有着深远的影响。
托尔斯泰的一生是寂寞和孤独的。他死后,遗体被安葬在安静的森林中,没有墓碑和十字架。可他用毕生精力所铸就的人性光辉已经竖立了不朽的纪念碑,高高地耸立在十九世纪文学的封顶。茨威格称这是“最美丽的坟墓”。
他是一个伟大的人,他随时身上都会带着笔,他会将他偶然想到的灵感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来。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的学习习惯会成为通向成功的阶梯。如果我能经常带着一支笔和一个小本子,就能够把日常喜闻乐见的事情记下来,那么,写起作文来就水到渠成,不再那么费力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读完这本书,我深刻地感受到:只有平时养成良好习惯,不断积累知识,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托尔斯泰传》优秀读后感2
距书看完已经一个月了,才来写这个读后感,真是一种罪过。
这一本书看得很纠结,一个是因为翻译的确有很大的问题,句子读起来相当拗口及不顺。我还是很毛估估地看懂了。另一个是因为,托尔斯泰的确是一个很变态级别的人物,异于常人,让我无法短时间理解他的一些观点及行为。
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个伟大的人。他努力地极力地去成为了自己,抛弃了一切,只为追求那个更高层次的境界。从茨威格对他的描述来看,我个人觉得可惜托尔斯泰没去加入佛教,而是加入了教会。他是个纠结的人,他的纠结在于对自己的高要求,但却不对自己释怀,一定要找出一个解决方案出来。可能这就是西方思维的问题所在吧?我不太清楚。
根据我目前学佛所得经验来说,无为亦是有为,等待也是一种作为。然而,托尔斯泰有点极端化了,他一心想实现心中的那份理念,人是平等的,当他看到那些穷人们在劳作,收入却很少,他内心的慈悲心被唤醒,让他同体大悲。可是,他当时的地位,身价已经无法让他与别人平起平坐了。可是他极力地去试图证明,他与别人是平等的。但是,却适得其反。于是,他不断地进入痛苦的沉沦之中,再从中爬出来,再跌入,再爬出来。如此往复。纠结的人啊!
列夫·托尔斯泰,一直在忏悔,一直在赎罪,因为他知道他年轻时做了很多错事,伤害他人的事。他极力得摆脱名与利,于是他离家出走,最后他终于高贵地离开人世,我想,再重的罪孽都应该洗净了。
茨威格将托尔斯泰的生活情况都描述得很到位,包括托尔斯泰内心挣扎的部分。这是我看的茨威格的第二本书了,他的写实,跟对于事件的洞悉观察力都很强。适合我的口味。只可惜这本书读一遍真心不够,找时间我将再读一遍。
我在此发愿,如果能去俄罗斯旅行,一定会去拜祭一下托尔斯泰,一个伟大的俄国作家!
最终他以自己的努力而成了俄国作家,成为了“俄国的一面镜子”。
影响我们成功的决不是环境,或者遭遇。而是我们是否能保持一颗坚强的心,一种不屈的信念。
《托尔斯泰传》优秀读后感3
书是我的精神食粮,读书是我最大的乐趣。在我博览群书中,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是《托尔斯泰》。托尔斯泰是苏联的著名作家。他一开始酝酿写小说时,用了4年的时间也没写成。后来,他当了个下级军官,来到了勤劳的村民身边,同时被当地的景色所吸引,从此,他不再凭空编造故事,用真实的感受终于写完了《战争与和平》这部光辉巨著。
我一口气读完这篇文章后,不禁心潮起伏,思绪万千。联想起冯骥才爷爷来我校讲座时的话:“把随时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写下来,要日积月累” 其实,生活中的人和物都是写作的题材,只要你留心观察,一篇优秀的文章就会跃然纸上。记得我们去消防九中队参观,回来后,我怀着喜悦的心情写起了感受,题目是《金戈铁马,长城永固》。因为我亲眼目睹了消防战士们的精彩表演,感受到了消防战士们听到警笛后,仅用了十几秒钟便全部整装待发的`真实场面。他们临危不惧地爬悬梯、钻黑洞,动作敏捷地从高楼险处攀沿、滑下。在火海中冲锋陷阵,浴血奋战都令我百感交集。在结尾我还联想到: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我们民族的精神:刚毅、果敢、奋发向上。这样的描述得到了老师的夸奖。这正是我从亲身感受出发,用每个字,每个词组成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的结果啊!
我真希望大家都能在著名作家的启迪下,勤于思考,善于写作。只有这样,在不久的将来,著名的作家、诗人、文学家一定会在我们这些二十一世纪小主人中涌现的。
《托尔斯泰传》优秀读后感4
列夫托尔斯泰,这个世界文学史上辉煌一时的顶尖人物,在罗兰的笔下,被冠予了中肯、实际的评价。
罗兰在对托尔斯泰的作品、书信和他人回忆文章的基础上,向读者展现了真正本质的东西,让托尔斯泰崇高的灵魂和伟大的人格跃然纸上。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世家,是一个在一般人看来什么都不缺的人。而这却恰恰成了他痛苦的源头,他为自己的家庭生活与农民有巨大差距而感到不安。他天性善良,悲天悯人,渴望天下大同,期望所有的人都过上幸福安详的生活。他试图改善农民的处境,在自己的庄园里实行改革,解放农奴,把土地分给佃户。虽然最终没有如愿,但我们从此就能够发现托尔斯泰成功的一点重要因素。
这位大地上火光闪亮的俄罗斯的伟大灵魂,在十九世纪末那阴霾浓重的日暮黄昏时抚慰人的星辰,他用他强而有力的笔杆写出一部部能让我们一步一步地紧跟着托尔斯泰那冒险生涯的矛盾经历的作品。这些作品的描述反映了真实的时代背景,是他一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结晶。“托尔斯泰哪怕多活一天也是这个世界的财富。”高尔基曾这样说过。
托尔斯泰“是自由徒中最崇高的一个典型,穷尽一生只为追求一个越来越远的理想。”他以风的姿态出此刻世人面前,虽已离去,可他给世人心灵所带来的触动是无法磨灭的。
他,真正的名人,就像一朵开在荆棘里的花,褪去铅华,奋不顾身地抵抗。
越流泪越仰望。
《托尔斯泰传》优秀读后感5
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但是,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
1851年,托尔斯泰来到高加索,群山环抱的清明环境才使他纷乱的大脑清醒过来。第二年,他创作出了《童年》、《少年》、《青年》和《一个地主的早晨》等优秀作品。1862年托尔斯泰结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创作出了震动19世纪整个小说界的巨著:《战争与和平》与《安娜.卡列尼娜》。但是,托尔斯泰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在精神上,他一向是孤独的。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取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
虽然别人都说他是“天才”,但是《名人传》里他自己说到:我只是个普通人,我不是天才,我是在后天的生活中,凭着自己不懈的努力,拼命追求,才登上世界文化顶峰的。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属于他自己的一份精华。我们要了解自己,选定方向,认真去追求。”如果每个人都能意识到开掘“智慧之门”的可贵,并且都有勇气和决心,能踏踏实实,以自己的方式,认认真真完成自己的工作,我想我们有朝一日也能够骄傲地宣称:我不是天才,但我成材了!
《托尔斯泰传》优秀读后感6
托尔斯泰,这位大地上火光闪亮的俄罗斯的伟大灵魂,这个上天赐给我们的一颗巨星,这道最耀眼的光芒,深深吸引着我们。
1886年,他那强而有力的笔杆写出一部部能让我们一步一步地紧跟着托尔斯泰那冒险生涯的矛盾经历的作品。这些作品的描述除了当时社会的阴暗,对神的信仰是他坚持不懈地用笔尖向人间播撒爱的种子。我深深地体会到,他为真理和正义坚持信念,为真理和正义谱写人生。文中主人公那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为追求真善美,真理和正义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使我被深深的震撼了。
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我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
1862年托尔斯泰结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创作出了震动19世纪整个小说界的巨著:《战争与和平》与《安娜·卡列尼娜》。可是,托尔斯泰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我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所以,他厌倦自我的生活,决心和自我的社会决裂,他又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向是孤独的。复活》是他晚年最大的成就,此时托尔斯泰已经七十岁。在弥留的床上,他哭了,不是哭自我而是哭天下不幸的人。于是,1910年11月20日早上,他称之为“解脱”的时刻来了,“死亡,值得赞美的死亡……”
从托尔斯泰的经历,我得到了一个道理:当你遇到困难和危机时,必须要勇往直前。不要放弃,如果放弃了,那么一切的期望将会灰飞烟灭,但如果你能抓住机会,想尽办法去解决问题,那就可能是海阔天空了。只要不断思考,我们必须会有意外的收获!加油吧!
《托尔斯泰传》优秀读后感7
在所阅读的书籍中找出能够把本身引到深处的工具,把别的统统齐备抛失,便是抛失使头脑包袱过重和会把本身诱离要点的统统。写读后感能够前进阅读本事和作文程度的本事,还能够增长知识,前进相识事物的本事。范文频道小编给亲们带来一篇托尔斯泰传读后感范文,须要的小搭档从速收藏吧!
这本《托尔斯泰传》与其他任何一本列传都差别,它是一本旨灵的专记。我本来是想读一本真正的列传,对付书中那些深奥的句子,我以往想把它投入昏暗的箱子里,永不去掀开它。可我最终照旧把它读完了。
言反正传,正如书中说的,像圣经中的约伯一样,托尔斯泰在奇迹顶峰时,在“彻底的幸福”时,忽然的开始了他的头脑史。他,开始了对虚无的思索,对去世亡的思索,对生命的思索,对人类的思索。托尔斯泰就如许那样深的命题开始了那样深的思索,并且他也险些克服了虚无、去世亡,明白了生命、人类。
【《托尔斯泰传》优秀读后感(精选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