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激励的力量有感

2021-07-26 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激励的力量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假期读了两本好书《激励的力量》上下册,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读后的感受:激励能够造就出类拔萃的孩子,特别是来自父母的激励。

  激励是人生中最好的养料,哪怕只是一勺清水,也能使生命之树茁成长,枝繁叶茂,让人充满希望,让人生辉煌。

  每位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望子成龙,盼女成凤。这依赖于家庭的影响和教育。家是人生的源头。源头水清,河流水净;源头水旺,河流水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诗人纪伯伦曾说:如果父母是张弓,孩子就是搭在弓上的箭。孩子这支箭到底能射多高多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这张弓。孩子正是从父母那儿射向他们人生、智慧和成功的远度和高度的。

  家庭教育的早期性、权威性、连续性、及时性、形象性、感染性,以及父母与孩子天然的情感纽带,使得家庭教育获得了一种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力量。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孩子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要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尊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依次分别是家庭、学校、孩子所在的集体、孩子本人、书籍和偶然出现的因素,家庭列在首位。

  激励具有巨大的力量。每个成功的人都是在小的时候受到了激励,在激励中获得成长的力量,在激励中走向成功,从而变得出类拔萃的。激励之于孩子,犹如阳光之于种子。美国教育家雷思、赫奇说:激励能扬起孩子生活的风帆。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尤其需要父母和老师、朋友的激励。

  激励,就是通过外或内力激发人的动机和需求,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追求的持续的心理过程。激励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而且是一种教育思想。它是以人为本的,是对孩子的爱、尊重、期待、赏识和赞美,是民主意识在教育中的体现,是孩子主体地位确立的标志。

  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实验:心理学家让几十名智商、能力和学习成绩差不多的孩子,去做一项有一定困难超出他们能力的事情,结果他们都没有完成。后来心理学家将这些孩子平均分成两组。对第一组的孩子说:你们很聪明,有能力,相信你们一定能完成这项工作。并在整个过程中不停地鼓励他们。对第二组的孩子则进行了严厉的批评:真是笨蛋,如此简单的事情都做不了,你们将来还能做什么大事?之后不断地训斥他们。几天后,第一组的孩子全部完成了任务,并且信心十足,相信凭着自己的能力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第二组的大多数孩子放弃了这项工作,并且充满了悲观,失望的情绪。以后的`学习、做事也越来越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这就是激励的力量。

  激励能够激发孩子的潜能。每个人的头脑中都蕴含着无限的潜能。据研究,人的大脑虽然只有一千克重,却包含着100多亿个脑细胞。爱因斯坦这样的伟大科学家发挥了不到10%,普通人连5%都没有发挥。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个沉睡的巨人。要唤醒这个巨人,就要靠激励。激励可以激活这些细胞,使它们高速运转起来。出类拔萃的人就是潜能利用和发挥比别人多和比别人好的人。

  激励能够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婴儿时期,以至少年时期是孩子大脑成长和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对人的一生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在最佳时期开发孩子的智力非常重要。激励就能起到这方面的作用。激励能给孩子的大脑以良性信息的刺激,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有利于脑细胞中各种神经联络的顺利建立。这样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聪明,最终成为一个能够独立思考,具有丰富的想像力和高创造力的人。

  激励能够提高孩子的情商。一个人的成就水平与情商密切相关,其作用超过智商。受到激励的孩子能够对自己有个清醒而正确的认识,善于控制自己,自信心强,意志坚强,不畏困难和挫折,有人生的目标,富有同情心,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比较好的管理和领导才能等等。一句话,激励能造就出类拔萃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天才,只要我们善用、会用激励的力量。

【读激励的力量有感】相关文章:

1.读梦想的力量有感

2.读《梦想的力量》有感

3.读《诚信的力量》有感

4.读当下的力量有感

5.读习惯的力量有感作文

6.读《梦想的力量》有感作文

7.读团结的力量有感作文

8.梦想的力量——读《根鸟》有感

上一篇:名人之路读后感 下一篇:《儿女》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