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线无战事》读后感

2021-07-20 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西线无战事》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西线无战事》读后感1

  我在小学期的时候,阅读了德国作家雷马克根据自己的战争经历写的一本小说《西线无战事》。它给我留下了很大的震撼。这本书故事的背景是在一战的最后两年,全书着重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恐怖作者笔下既没有堂皇的军容,也没有壮丽的场面。有的只是毒雾硝烟、断肢残骸以及战壕中的血泊、墙壁上的脑浆、树枝间的肠脏。让人读了如临其境,充满了对战争的恐惧与憎恶。

  但是本书既不是对战争的控诉也不是内心的自白,仅想以此告知后人曾经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在罪恶的硝烟中苟延残喘着,最终还是静静地倒下了。

  作者雷马克通过主人公博伊默尔这个角色直接参与了一场战争,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以一个战争参与者的身份方方面面的去描述了整个战争所带给人们的种种伤害。博伊默尔身边的战友们的那些故事又向我们极力描述了战争的可怕之处。读到某处,我们或许会设想自己也成为了他们其中的一个,甚至还会禁不住为自己也设计一种死亡的场景,但死亡的方式上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也可以说,他们的内心对死亡既是万分的恐惧又是极度的坦然,因为恐惧并不能降低他们被子弹、弹片击中的可能。恐惧有时常常还会加快他们死亡的步伐,那个跑出战壕的士兵就是一个例证。

  也许是由于自己是一名准军人的原因,对于战争有着本能的敏感。当我看到小说中描写的那些枪林弹雨和遍地横尸的场景,心里便会不由颤动。这就是战争,死亡对于士兵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宿命。当一个人一旦处于一种战争的状态,死亡便成了随时会发生的事情。就像书中所说,即使我站在平静的水中,离漩涡的中心很远,可是我已经感受到它的吸力在缓缓地,无法逃脱地,抗拒不了的把人吸过去。这种引力,便是死亡。对于一个士兵而言,大地对他们通常有着特殊而又重大的意义,或许那才是他们最好的依托,最亲的亲人,最好安全的保障。当炮火来临的时候,他们把自己的身体连同四肢和脸深深的埋在泥土里,因为只有紧紧的贴靠着大地,他们才能多活哪怕十秒钟的时间。在战火之中,一个士兵只有度过一千次的偶然性才算真正的活着。

  故事的最后,保罗与他的七个伙伴在残酷的战壕生活中体验到死亡、孤独、恐惧与了无希望,才发觉了战争的现实与可怕。然而一切都已来不及了!这群当初抱持着满腔的热血与激奋的青年,最终无一幸存。而德军在军方报告中,仅只短短一句“西线无战事”,便将所有隐藏在和平假象中的残酷事实全数抹灭。

  其实在战争死亡面前,文字的力量又能有多大呢,至少是无法倾诉的重。只有亲身经历过战争的人才能真正体会那一份无法言说的痛苦。想让这些从战争中奇迹幸存的人恢复像正常人一样的生活么?疼痛和血腥早已深入他们的骨髓,其实当踏上那片战场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注定与和平无缘。他们的眼早已在硝烟中变得惊慌失措,而这种过度的疲劳也让空洞的眼显得毫无存在的意义。他们虽然存活下来了,但其实他们已经同一起浴血奋战的战友们消逝于那个战火年代,带着他们的青春年华。

  《西线无战事》读后感2

  打出这个书名时,指尖仿佛感受着心的沉重。

  这本书不是一种控诉,不是一份自白。它只是试图讲述那样一代人,他们纵使逃过了枪弹,最终还是被战争毁灭了。

  雷马克开始写作他大战结束以来一直酝酿、构思的小说《西线无战事》。完全利用业余的晚上,他仅仅花了六个星期就把小说写成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读到的版本。

  本想在网上找出这本书的电子版,可以把影响我心情的片断呈现在这里。但是网络中充斥着全是关于<<西线无战事>>影片的简介。什么是好莱坞的一部早期军事题材片,片长两小时半,是美国电影史上一部经典作品。它荣获了1930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也许这个时代视听效果的流传要远远高于平面文字的阅读。也许西线无战事是因有幸能与"好莱坞""奥斯卡"这样的字眼才能被更多的人了解其主体内容。

  《西线无战事》可以说是本自传体的小说。作者由于控诉了罪恶的战争,反动势力的极端恐慌。他们攻击作家在对待第一次世界大战问题上采取反英雄主义态度。在他们看来,这种军事冲突中表现出来的个人英雄主义正是锤炼国家社会主义精神的熊熊烈火,因此,他们不能容忍有人竟敢对这个纳粹神话挑战。1931年,这本小说列入纳粹党的"黑名单",成了典型的被禁的书之一。这世上曾有多少优秀的作品被禁呢?1933年5月10日,纳粹分子开始在柏林焚烧被禁的书,他们一边把禁的书抛向熊熊大火,一边喊着"焚烧格言"。"反对在文学上背叛世界大战中的士兵,为了本着真实精神教育人民,我把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的作品扔到大火里!"

  好似一派红小兵的举动啊。疯狂的失去理智及分析能力的一群走狗。

  雷马克后来说:"我既不是犹太人,在政治上也不左倾。当时的我也跟今天的我一样:是个战斗的和平主义者。"

  一本何样的被禁的书?一本仅仅用六个星期完成的著作,为何读起来是那么的沉重?

  下面敲击出的片断文字及感想,仅为我也为能读到的朋友勾起一点回忆一点理性的共鸣!!

  全连一百五十人撤回时,正好在最后那一天,数量大得吓人的英国重炮和加农炮向我们发起突然袭击,对准我们的阵地一直狂轰猛炸,因此我们遭受了十分惨重的损失,生还的还剩八十几个人。撤离前线,首先希望安稳地睡一大觉;在前线,我们基本上没有睡过什么觉,一连熬了十四天,时间长得我们受不了了。

  自从我们来到这儿,早年的生活早已失落掉了,没费我们多少丝毫力气。我们还没有扎下深根,战争就把我们给冲走了。以一种特殊的,忧伤的方式被改造成粗俗的人。

  当他去看望受伤的克默里希时,他异常瘦弱,真像是个小孩子。他躺在那儿,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全世界的人都应当打这张床边走过去,说道:"那是弗兰茨。克默里希,十九岁半,他不想死去。就别让他死吧!"

  忽然间克默里希开始呻吟起来,喉咙里发出阵阵咯吱咯吱的响声。

  我一下子蹦了起来,跌跌撞撞的奔到外面,问道:"医生在哪儿?医生在哪儿?"

  我看见一件白色罩衫,便一把把它抓住了。"快来,那是弗兰茨。克默里希快要死了。"

  他摆脱纠缠,问一个站在旁边的医院护理员:"那是哪一个?"

  他说:"二十六号病床,一条大腿给截掉的。"

  他怒吼道:"这我怎么知道啊,今天我已经截掉过五条腿了!"他将我一把推开,对那个医院护理员说:"你去照料一下吧。"便一溜烟跑到手术室去了。

  我跟那个护理员一路走着,气得一个劲儿发抖。那个人瞅着我说:"今天早晨从五点钟起,一个手术接着一个手术简直发了疯,我跟你说,光是今天,已经死了十六个你们那位是第十七个。总共或许要有二十个咧———"

  我头晕脑胀,突然发现什么也做不了。我再也不想吵骂,那样一点意义也没有,我真想一头栽倒,永远爬不起来。

  我们站在克默里希的床边。他已经死了。那张脸仍然湿漉漉的流淌着泪水。眼睛半开着,颜色黄蜡蜡的像是用旧了的角质钮扣。———"你打算把他的东西给带走吗?"

  我点点头。

  他接着又说:"我们必须立刻把他搬走,我们需要这张床。外面,他们都还躺在地板上呢。"

  这就是一个年轻的生命死去的过程~。他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这些年轻的`大孩子有着天真的一面。受鼓动而参军。幻想着宣战应当是一种民间的节日,买门票,用乐队,仿佛斗牛一样。然后在竞技场上两国的部长将军们,穿着游泳裤,拿着棍棒,最好让他们自己去决个胜负。谁也没死掉,他的国家就算胜利。这种做法要比现在的安排简便多了,更加公道,现在是让不应该打仗的人去拼个死活了。

  一战期间,德国在战争中也是个侵略者的面目,如果说是为了保卫祖国不为外侵,那么死也是种捍卫。人的野心何其大呀!!!

  《西线无战事》读后感3

  自古以来,描写战争的文学作品很多,古有《荷马史诗》、《三国演义》,今有《战争与和平》、《永别了,武器》,更有甚至是英国首相丘吉尔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这一长篇巨著。正是有这些作品,才让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现代人更间接地、更直观地了解到什么才是真正的战争!

  《西线无战事》正是这样一部作品,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全书并没有大规模地描述战斗场面,相反,作者雷马克从不同的细节方面着手,以一个普通士兵保罗的视角,用沉郁冷静的笔调将整个战争的残酷毫无遮挡地展现了出来。看完整本书之后的我,心情格外压抑。不为别的,只因那残酷的战争,它把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毁掉了。

  雷马克在序言中写道:

  20世纪以来,人类共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如果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因为希特勒的个人野心作祟,继而引起全世界各国的反击从而爆发的一场正义与邪恶之间的较量的话,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战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闹剧:几个列强为了争夺世界霸主地位而互相攻击,最终演变成了世界大战。和二战中自发上前线保家卫国的战士不同,一战中的青年们完全是被自己的国家连哄带骗弄上战场的。虽然和二战中的青年一样,他们是为了国家而战斗,然而这种“为国而战”却并不是自发的,而是受到当时当局者的蛊惑,于是他们被推上战场,为了当局者那可笑的利益而战斗,而他们的一切,也就在这战斗中被摧毁得干干净净,不留一点痕迹。

  主人公保罗。博伊默尔和他的战友们本来是一个班的同学,一群普通的欧洲青年,只因为战争的爆发,他们都上了战场。文明的社会变成了野蛮的屠场,整个世界都充斥着阴影和绝望。为了活下去,他们不得不端起武器奋力拼杀,小说的开头还是用一种相对轻松的笔调描写保罗和他的战友们在战场上的生活见闻,然而紧接着笔锋一转,部队遭受重创,保罗眼看着自己的战友们一个个倒下却无能为力,当他亲手杀掉自己参战以来的第一个敌人之后,这场战争给他带来的巨大冲击彻底让他崩溃了!战争的可怖之处就在于此:不知不觉中从精神上把你击垮。

  作为一个刚刚成年的、即将迎来新生活的年轻人,试问谁不想过安稳幸福的生活?然而战争爆发,使这一切全部被打乱了。随着战争的白热化,保罗的战友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了下去,这对他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打击。在保罗获准回家探亲的章节中,我们能很明显地看到,这个年轻人已经被战争折磨得性情大变,他想尝试着重新回到参战前的正常生活,却发现自己根本再也无法融入其中,一个本来对人生充满希望的年轻人就这样在炮火的轰击中被打垮了,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剧。

  “战争把我们的一切都毁了,我们已经不再是青年了。我们不愿再对这个世界发动进攻,我们是逃兵,我们躲开自己,躲开我们的世界。”保罗的这番感慨令人深思。曾经的美好,如今全都变得黑暗无光,世界坍塌,支离破碎,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是战争!是那该死的,可诅咒的战争!作者:史终如伊

【《西线无战事》读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1.《西线无战事》优秀读后感

2.西线无战事阅读答案

3.读西线无战事的感想

4.《西线无战事》的读后感1400字

5.《北平无战事》观后感

6.包头西线游导游词

7.风景这边更好包头西线游导游词范文

8.电影《半场无战事》预告片歌词

上一篇: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下一篇:稻盛和夫的《活法》读后感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