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读后感

2023-06-16 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发展心理学》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发展心理学》读后感 1

  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遵循一些教育原则,明白教育规律,使自己的教育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我读了英国心理学家布丽姬特.贾艾斯的《发展心理学》。本书是发展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它综合了心理学、社会学和医学等各个领域知名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从胎儿的发展、婴儿的认知、知觉发展、发展阶段、记忆的发展、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情感发展、社会发展以及应用和未来的挑战等方面,全面介绍人一生的心理发展进程、各个阶段的特点,系统阐述了发展心理学的历史、重要人物、重要理论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对更深入地学习心理学知识具有指导意义。

  书中第一章和第四章的内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感受也多些。第一章胎儿的发展让我更深入地意识到胎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们常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认为起跑线应该指受孕的那一刻起。一个胎儿在子宫中就已经开始学习了。胎儿时期,认知能力、视觉能力、味觉嗅觉、听觉、运动能力都在发展。很多认知技能都有自己的关键时期,一旦关键时期错过了,一些认知技能将不能以同样的熟练程度被学会。胎教的内容多少会被胎儿记住,也就是说胎儿有记忆。

  例如:对新生儿地研究明确显示,他们仍然记得在子宫里的经验。在出生之前一直听的音乐会阻止他的.哭声,因为这个音乐并不是婴儿第一次听到。莱斯艾略特博士曾说:“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时,我们就已经具备了智力技巧和抵抗易患病的体质,以及独一无二的适应早期生活的关键要求。”因此,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父母们应从胎教开始努力。第四章详细论述了发展的阶段。关于儿童心智和认知发展与两个最重要的理论。

  一个是俄国心理学家列夫·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是跟更有经验的人学习的“学徒”。维果茨基通过实验提出了“最近发展区”,他认为是最近发展区刺激了儿童的发展。我明白了要想让学生发展,就得弄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促使学生发展。促使学生发展的关键是更有经验的人恰当帮助。另一个是皮亚杰的发展理论。与列夫·维果茨基观点不同的是皮亚杰把儿童看做体验其周围环境的“探索中的科学家”。皮亚杰的观点更突出了儿童的自主性,因此皮亚杰的发展理论及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经过了四个不同的阶段。感觉运动期(从出生到两岁)、前期运思期(从两岁开始到七岁结束)、具体运思期(从七岁开始到十一岁结束)、形式运思期(大概从十一岁开始到成年时期确立)。

  每个儿童都是有差别的,他们将会以自己的速度经历不同的阶段。中国的小学生从六岁入学十二岁毕业,经历着前期运思期、具体运思期、形式运思期。皮亚杰认为学龄前儿童是自我中心主义的,他们很难理解别人的观点,并不是他们只关心自己。儿童在整个前运思期过程中都在学习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大约七岁时确实学会这个本领。由此我明白了,一、二年级的小学生上课为什么注意力那么容易分散,上课总喜欢王子窗外和摆弄自己的物品,总是不由自主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就连和老师谈话时也总喜欢说自己有关的事情,而把老师的提醒抛到脑后。本来我很生气总想:真可气,这些小不点儿竟不把老师放眼里,真是不长记性,前面左耳朵听后面右耳朵就扔了。现在我明白了,我生气也是白费功夫,他们本来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很难理解别人的观点,今后再教低年级的学生时要多理解孩子并且引导他们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具体运思期的儿童出现了心智运思,懂得了守恒概念,可以同时探索同一事物的不同属性,但只能思考具体的事物。

  当碰到复杂的问题是,他们处理问题的程序仍然存在相当多的试错成分,所以他们常常会重复前面已经做过的步骤。了解了具体运思期的儿童的特点后,教师们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理解,因为学生常常重复已有的经验解决新的问题,必然会出现许多错误,老师们也经常埋怨道:怎么搞得,原来会的知识需要在新的知识中运用孩子反而不会了,讲过好几遍的东西就是容易错。

  也真不知道这些孩子是怎么搞的?有时火大了,直接发到了学生身上,既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也破坏了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十一岁的儿童和成年人才可以用形式运思去思考那些存在的事物,抽象思维才得以发展,做事情解决问题会制定出有效的计划。教师此时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制定各种有效计划促进学生不断地发展。

  读完《发展心理学》后,我想到了教育不能“拔苗助长”,应该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进行适当的引导教育。我对一个人的发展阶段有了清醒的认识,也更多地了解了小学生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特点,同时也明白了,在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要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埋怨,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急躁,多一些包容,少一些迁怒。

  《发展心理学》读后感 2

  作为一位新东方的个性化老师,我认为自己有必要也有义务去全面的了解学生,遵循一些教育原则,明白教育规律,使自己的教育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我读了英国心理学家布丽姬特.贾艾斯的《发展心理学》。本书是发展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它综合了心理学、社会学和医学等各个领域知名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从胎儿的发展、婴儿的认知、知觉发展、发展阶段、记忆的发展、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情感发展、社会发展以及应用和未来的挑战等方面,全面介绍人一生的心理发展进程、各个阶段的特点,系统阐述了发展心理学的历史、重要人物、重要理论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对更深入地学习心理学知识具有指导意义。

  因为平时比较多接触到的都是初中的学生,这个时期的学生都处在我们平时所说的青春期中。青春期又称为“困难期”、“危机期”,其主要特点是身心发展不平衡、成人感和半成熟现状之间的错综矛盾及这些矛盾所带来的心理和行为的特殊变化。我看过一篇调查报告,600多名参加调查的学生,在面对学习生活、人际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及困难时,42%的初中生和75%的高中生的心理防卫方式大多采取消极、逃避的态度。在我看来,很多学生的在上初中时出现成绩下滑,逃学、厌学等等一系列问题的原因很多都可以归结为心理健康的问题。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望子成龙的心态可以理解,但很多家长都忽略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只是把成绩差的原因归结于表面的贪玩,走神等等,盲目施加压力,而忽略了孩子的很多心理需求。而学校的教师因为教育制度的'不完善,有着各种各样的进度压力,升学压力,绩效压力,也不可能真正做到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作为新东方的个性化教师,逃过了不完善的教育制度,一对一的面对学生,对学生有着较为全面的了解,这就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去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从而在根本原因上去帮助他们。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在课余时间去更多的阅读相关的书籍,更多的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才能更好的去和学生沟通交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更好的去帮助他们。

  在书中有提到中学生常见的行为与心理问题中有提到一个学习障碍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学习障碍一般是指中学生的学习困难严重到影响他们知识的获得,而这种困难又不是智力低下(智力障碍)所引起的。许多智力正常甚至是优秀的学生在学业成绩上表现极差,与其智商不相匹配。他们的问题是学习过程受到了妨碍,是某一特定学习能力(如记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缺损,或者某一学科知识结构残缺。其原因可能是遗传(生物)的,也可能是心理的,但就中学生而言,则大多是社会(家庭、学校)因素造成的。

  “……对于一些比较好的同学,我通常会忍不住地忌妒,不自觉的跟他们比较。都以像敌人的眼光看待同学,对生活很消极。而且脑子会陷于一些幻想,很不现实。这种心理障碍已从入学持续到现在了。我觉得自己的日子像发霉了一样,极度的困惑和难受。我很担忧,因为期末考试就快要到了,我还是处在这种困境当中,我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我们必须认识到学习困难是中学生种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的主要成因,必须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是需要不断学习和改进的。

  1、调整自我意识,增强自信心,减轻心理压力,及时肯定进步。

  2、配合学校的任课教师查漏补缺,弥补知识漏洞。

  3、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矫正心理素质薄弱的方面。

  4、真正含义上的“分层教学”,创设成功情景(降低作业难度、评分标准、提供必要帮助等),体验成功喜悦。

  5、克罗华特的“角色地位改变”法(帮助低年级学生),可以帮助学习困难生产生责任感并改进方法。

  现在的中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平时在家里受到百般疼爱,一旦与老师同学发生不愉快的摩擦,往往不肯主动承认错误,缺乏宽容谅解之心。当学习成绩或日常表现出现问题时,他们又常常处于困惑、迷茫状态,心理很脆弱,而此时如果老师和家长的过度施压,会使学生的心理负担加大,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对学习感到厌烦并采取回避的方式。

  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抗挫折能力。对学习、考试中的难题、错题,设法解决它们,就会进步,而回避只能会将缺失积少成多。真正的快乐是一朵需要困难作陪衬的花儿。

  遇到困难,寻求别人的帮助,不是降低了我们的能力,而是一种升华。不要怕被拒绝,恰当的寻求帮助是我们生命的成长力量。在共同应对艰难困苦的学习生活中,携手并进,过关斩将,才会拥有攀跃巅峰的辉煌。

  《发展心理学》读后感 3

  下班了,伴随着同事们关门锁门的声音,静下心来,结合自己近年来与心理学接触的有限经历,以及最近阅读《发展心理学》第一章《毕生发展绪论》的有限心得,提炼出“从盲人摸象到睁眼观象”这个自认为还算形象的题目。

  因为从事妇女儿童工作的原因,断断续续接触到一些与心理学有关的.书、人、事、物,东一榔头西一榔头,脑海里星星点点记录下或模糊、或碎片的概念,就象盲人摸象般,觉得心理学是张德芬、是家排、是心理动力学、是海蓝博士、是曼陀罗、是海灵格、是催眠……这个领域的知识始终是一团乱麻,和完全不懂的人还敢白话两句,在专业人士面前只能噤若寒蝉。

  今年2月下旬从朋友那里得知景老师去年组织了一个《发展心理学》的主题阅读群,大家通过共同学习竟然意犹未尽,纷纷建议“重走长征路”,感到既好奇又兴奋,立即购书入群。按照要求仅读了1个章节便有了豁然开朗的感受,心理学这头“大象”一下子立体起来,原来不是“扇子”,不是“柱子”,更不是“一堵墙”。“毕生发展”是考察个体在生命历程中行为的发展、变化和稳定模式的学科领域。这本被北大心理系选中作为教材的大部头,以全面的视角,按照时间发展顺序纵观个体从产前阶段到成年晚期和死亡的发展过程,其完备、条理的编书特点极其符合自己的学习口味,虽然专业性很强,但读起来充满了乐趣感。

  当然,由于零基础,底子太薄,专业术语前面读后面忘,逻辑分类前面记后面丢,年近半百怎么也无法与青春年少的好时光攀比。只有一个办法,就是重复读,挤时间将前30页品读了3遍,每一遍都有新发现、新理解和新风光。

  尽管如此,依然感觉没有读透,好在这是绪论,很多内容在后面的章节都会展开来讲,相信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在景老师的引领以及各位学友的共同参悟下,《发展心理学》会满足自己的诸多期待。

  《发展心理学》读后感 4

  今天,我又坐在合德熟悉的教室里,听由杨老师讲《发展心理学》。不一样的是这次我听课的角度有所不同,原来注重的是课程的内容,这次我不但温习了课程内容,也重点关注了杨老师讲课的一些技巧,有以下几点感想:

  1、课程开始,老师用了谜语与论语的经典句子来推出本门课程,人的一生,发展心理学。

  2、课程中,老师用了很多提问的方式来引出重点内容。对于学员回答问题后,不论对错,给予鼓励,从而激发学员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3、下午的时间特别容易犯困,老师采用游戏的方式与大家进行互动,让大家振作下精神。这个关于“触觉”的游戏,我上次参与过,这次作为观察者看大家做这个游戏。事实上,个人感觉这次,部分同学不够投入,结束的时候,在老师未做指示前,就各自回位了,效果并不是那么理想。但是,杨老师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每个班级表现不同,感受不同,我接受大家的不同”。确实,作为老师,也许都会有期待,但是并不是每一次都会达到相同的效果,所以即使同样的游戏,对象不同,结果会不一样,接受不同,多么重要。

  4、以往听课的时候,对于书本的知识理解就基本够了。但是,对于授课的老师,相对的深度与广度就不同。课程外要做的功课还有很多,许多延深知识点需要用案例来让学员更容易理解。比如:生活中与孩子的交流、英国的纪录片内容,心理学家做的实验“打玩偶”模仿游戏等等,个人感觉,自己在这方面很欠缺。

  5、发展心理学理论内容比较枯燥,杨老师的讲课语速、声音用平铺直述的方式进行授课,部分学员也许会注意力不够集中。所以,个人感觉语速、声调也是技巧。

  6、这一章的内容还是比较多,从概述到人的一生各个阶段。这次,杨老师讲课的重点在前面一、二节花了比较多的时间,最后中年与老年期内容来不及涉及了,只能留待下次时间。所以,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内容讲述完成,时间控制也是需要我们关注的。

  《发展心理学》读后感 5

  终于安安静静地读完《发展心理学》这本书了,这是开学到现在,读完的第四本书。读书,真的可以让人内心变得平静。

  《发展心理学》这本书主要讲解了从婴儿到青少年这四个阶段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特征及其本质。在这本书中,学到了很多很有趣的实验和很新颖的打动人心的`观点。例如行为主义学家华生研究的小阿尔伯特的实验,婴儿小阿尔伯特本来对毛茸茸的小白鼠不害怕,但是实验室,当阿尔伯特即将伸手去触碰毛茸茸的小白鼠时,研究者播放巨大的噪音。小阿尔伯特被噪音吓哭了,在噪音和小白鼠搭配实验重复出现几次后,小阿尔伯特每当看到小白鼠,就会吓哭。

  通过该实验证明,通过条件反射,婴儿可以对原本不害怕的东西产生恐惧。但是这个实验涉及到了实验伦理道德问题,值得后来实验者的反思。此外,幼小的婴儿也会有自己的情感、自尊、情绪和人格变化的。譬如0—3岁的婴儿通常以自己为中心,考虑问题会从自身出发,没有将自己和外界事物区别开来。

  斯金纳的三山实验,先让一个婴儿面对一张桌子坐下,桌子上放着三座山。然后再让一个布娃娃面对婴儿坐下。研究者问婴儿“布娃娃能看到什么”,但是婴儿无法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实验证明,婴儿知识根据自己所看到的去描述,以为自己看到的也是布娃娃所看到的。

  婴儿这个时候的身理心理特点,都是其发展的一种内在规律。我们应该遵循其发展的潜质去培育和引导孩子,而不是用大人的意志去过多干预。

  《发展心理学》读后感 6

  看完了林崇德主编的发展心理学,读到书的最后,成年晚期的心理变化,60岁直至死亡的这个阶段,人的生理、心理、智力…变化,逐渐的衰退,随着身体的落寞,我们随着环境被变化着,退化着,终究走入死亡或者消亡,亦或者是再生重生,集天地之灵气,聚气血的魂魄,再来亦或是不再回来。

  “成年晚期的情绪、情感特点”,人到老年,由于生理上的老化,社会交往、角色地位的改变以及心理机能的变化,比较容易产生的消极情绪与情感,包括:

  冷落感

  想起母亲,不知不觉中,她的生活已开始“离群”,离我这个小家庭,离我的心理发展,离我的情感需要,便已力不从心的离开,像是一颗被剥开的果壳,脱离了对种子的依恋,不得已被分开。

  孤独感

  想起有一次和母亲争吵,妈妈生气回她屋里,当我回过神去房间找她,看到她独自在屋子里来回渡步,第一次觉得母亲是如此的孤独,我与母亲说“妈妈,别生气,我不是故意的,我怎么感觉到你是那么的孤独”,母亲若有所思的哭了,而我埋住了汹涌的情感,转入至我的世界,像是母亲的世界我进去过,又出来了。

  疑虑感

  母亲的敏感是正常的,我不明白为什么会一触即发,为什么会那么强烈的“自尊心”,心里口里的倔强,为什么住在自己女儿的家里还是觉得自己是个外人,生活的经验,事事的变化给母亲带来对生活的'疑虑,在离生命终点越来越近的前头,我看不到她的忐忑,她还在生长着,带着热闹的心境,直到心灵越来越接近终点。

  忧郁感

  母亲还算是一个乐观的人,我看不到她独自唉声叹气,报怨这个报怨那个,只是在她失去钱财或者看到我扔掉东西,她心疼的指责。我不理解为什么母亲不在家看看电视,收拾屋子,做做饭,帮我管教孩子,和我们一起出去走走,她喜欢收废品,堆满了自己的屋子,每天从早忙到晚,干劲十足,精神饱满。

  我必须尊重母亲的精神需要,在她的世界里她做出了最适合的选择,她没有走忧郁之路,她在想办法排解忧郁,我幻想的场景是我以自己为中心的要求,并不曾感知到母亲的真正需要,或者母亲已经放弃对我的需要,独立着找到了那份平衡。

  容易产生不满情绪

  “老有所乐”,乐在哪里?大部分的父母在带孙子,大部分的父母不知道晚年做些什么?甚至很多父母还要为了生计去奔波,更何况没有儿女可依的心理状态,她们会有不满情绪,她们也是人,装着一辈子的风雨飘摇,她们的志向不在老有所依,她们希望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有所收获,有所传承,有所归属。

  我们也会老,这句话并不陌生,至少我还没有去仔细想想我的老年生活,那时的我,或许没有退休金,也或者身体衰退的变化令我总是力不从心,亦或许孩子这样的那样的需要仍拖着我年迈的激情,在现实的道路上心无所依,更或是只想着不要给孩子带来拖累,让他自由的好好的生活……

  为了老了那天,现在的我必须要做些储备,随应身体、心理、精神的变化,培养自己的兴趣,跟着时代去进步,在心灵上包容更多,怀着美好的勇敢步步接近终点,在解决经济生存的压力、在受到冷漠孤独的情感消退仍保留着爱的火种,在肉体离开自己时,仍知道自己要将去何处,更年期犹如青春一样用障碍的戏份扮演着整个人生之路,喜乐交融的一路走来,过好现在,为未来做准备。

  直到有一天,我们知道为什么我们要在这人世间过上几十载,我们会知道那所谓的意义在岁月的虚度里如何结出果实,我们还会知道那心心念念的交错与割舍,都为了成就我们这一生,存在即是意义的诺言,生生世世不增不减,不来不去,不生也没有死。

  《发展心理学》读后感 7

  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这是不是说明,个体从受精卵到出生之前就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心理呢?至少胎儿发展到后期应该是有部分的心理的。或许这段时间的心理由无到有也是人类心理进化的缩影呢。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

  我国心理学家张春兴认为:“心理科学是超科学的科学”。因此,在进行心理学研究时,人们首先把注意力集中在人的外部行为上。

  行为与心理的关系:首先,人的行为很明显要受到心理活动的支配。外部行为乃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直接表现,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及整个人格对行为又有很大的影响。其次,人是有意识的高等动物,人的心理非常复杂,人们可以有意识地掩盖自己的某些心理活动,甚至表现出一些与内心不符的外部假象。最后,人的心理的复杂性、外部行为的多变性并不能使心理活动成为神秘莫测、不可捉摸、无法研究的东西。

  通过比较长的时间,全面系统地观察或借助仪器分析,我们仍然可以对一个人的心理有所理解。

  对于心理的认识,以及对于意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心理学家(至少是中国的)比较遵循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大脑是心理的物质基础;认为行为是意识的外显表现;认为心理可以分析。但是以我的观点看,认为心理是由物质决定的或者过度神秘化心理(灵魂),都不是很全面。心理之中,既有有生物基础的部分,也有一些部分是物质之外的。

  如果把心理活动分成不同层次,在不同水平上加以研究,心理学可分为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等。如果把心理学按其应用范围加以研究,心理学又可以分为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商业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法律心理学、军事心理学等。

  我们心理咨询行业的各种“大师”的课程,放在这个体系中,寥若星辰。

  人的个体发展离不开种系的发展。所谓种系心理发展,指的是从动物到人类心理演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过程:一个是动物心理的进化过程,一个是人类心理的进化过程。

  广义上来说,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狭义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

  现今人类的心理必然有动物心理和早期人类心理的遗存,这部分就是集体潜意识。

  《发展心理学》读后感 8

  《发展心理学》一书由心理学教授林崇德编制,经前后三次完善,目前已更新到第三版,但我今天还是想说一下1995年的第一版,这本书涉及了人从出生到离世的整个过程,分为:胎儿期、婴儿期、儿童期、成人期、老年期五个阶段,详细的讲解了每一个阶段的发展过程、特点,这对于一名社会工作者来说非常重要,这可以让我们根据发展过程和特点去分析这一阶段的问题,结合案例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一方面,从社会工作者实际的工作角度来讲,我们在工作过程中接触到的案主就是从婴儿到老年,这本书可以更专业的帮助我们了解案主,针对案主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帮助没有太多实务经验的一线社工快速了解各个群体,为个案或小组工作的开展尽可能规避风险;另一方面,对于我们目前论文的写作有很大帮助,我们可以通过林崇德的介绍去了解每个阶段,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群体进行深入研究,将研究内容结合我们实际的介入过程,整合之后呈现在最中的论文中。

  以婴儿阶段为例,婴儿阶段是指0-3岁,他们的学习方式分为三种:

  1、模仿学习,这是一种天生学习能力,20天左右新生儿已能模仿面部表情,跨文化研究发现模仿具有普遍性,是先天排定的婴儿的重要学习手段。

  2、条件反射学习,是婴儿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在婴儿出生十天左右就可以建立起来,最早的条件反射是新生儿对母亲抱起喂奶姿势做出食物性条件反射。

  3、偏好新颖刺激的学习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习惯化:将同一刺激不断地重复呈现,婴儿对它的反应逐步减弱消失;另一种是去习惯化:这时再呈现一个不同于前者的新刺激,婴儿反应强度马上提高。关于婴儿如何获得语法,有三种不同的理论进行解释,第一种是后天学习理论,强调后天环境对儿童的言语获得起决定作用。第二种是先天成熟理论,强调先天因素对儿童的言语夹得起决定作用。第三种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理论,主张儿童的言语获得是主体的先天能力和后天环境因素相互用的结果。

  除了婴儿的发展学习过程,还有一个理论是一直会影响我们的,就是依恋理论,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得重要标志,是在婴儿和母亲的相互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母婴互动关系。小的时候和父母之间的相处方式会影响且被借鉴到长大之后和朋友、同学之间的相处。婴儿9个月到2岁期间,是大脑神经元连接最频繁的时候,这时候的外界刺激,可以帮助神经元不被修剪掉。所以这个阶段父母全心陪伴带来的安全感,对宝宝大脑发育至关重要,帮助大脑很多认知功能的发展。0-3岁是婴儿各方面的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阶段。在这三年里,家庭几乎是孩子的全部成长环境

  以两个实际案例来说明,第一个案例“这个问题的话,其实我很有发言权,因为我自己本身就是个二胎,但是在那个年代是不合法的,因为我是所谓的超生,所以没有办法待在父母身边成长,一旦被发现面临的是巨额赔款且父亲下岗。所以一直在养母呆到了3岁才回来,根本不想认亲身的父母,只是觉得那是普通的两个人而已,哭泣的很厉害,长达4到5年的时间没有家庭归属感,而且敏感多疑、没有安全感。”第二个案例“为了生计我家大宝2个月开始就是奶奶带,3岁才带到身边,刚开始大宝跟我们很陌生一点都不亲,我们想着法哄她开心,她都不爱搭理我们,而且孩子有很多不良习惯想尝试沟通,但又怕孩子变得更抵触我们。大宝在这期间一直在找亲密关系人,所以很早就去幼儿园了,叫老师阿姨,估计是把老师当亲密关系人了”这两个事例都体现了家庭陪伴对于婴儿成长的重要性。

  给到我们社会工作者的启发是,如果一个婴儿出现了问题,我们社会工作者在介入的时候,应该介入的是他的照顾者,即父亲或母亲甚至于他的家庭。

  《发展心理学》读后感 9

  一直都对心理学很感兴趣,所以,这一学期,我毫不犹豫地选修了丁敬耘老师的《发展心理学课程》。丁敬耘老师在复旦大学从事心理学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案例。虽然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深奥难懂,但是经过丁老师的讲解,却变得浅显起来。

  丁老师首先介绍了发展心理学的含义一一是研究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并总结相应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规律的学科。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从生到死一生的心理发展现象。

  在谈到心理发展特点的时候,丁老师告诉我们,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我们要尊重规律,不能逆规律行事,也不要拔苗助长。对于这段话,我感触特别深。

  或许是这个社会发展太快了,很多人都处于恐慌之中,尤其是做了父母的人。看着怀里嗷嗷待哺的孩子,父母就开始担忧他们的未来,很早就为他们规划了一条成长之路。所以,孩子刚会张口说话,父母就开始自己的培养计划了。三四岁的孩子,就已经上了各种辅导班一一钢琴、舞蹈、主持、声乐,甚至还有英语、奥数。为了迎合家长,现在的.幼儿园,几乎就变成了小学低年级的课堂,幼儿园的孩子们要学习拼音、写字,还要学习算术、加减。

  老师和家长们都忽略了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觉得自己是在给孩子增加营养,好让孩子强筋壮骨,有能力在这个世界中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空。其实,他们却是在揠苗助长一一过早被催熟的孩子往往没后劲儿,甚至会产生很多心理问题。

  同样违背孩子心理发展规律的,还有父母对孩子的掌控。孩子三岁,就已经有了自我意识;到了七八岁,他们开始进入第一个逆反期;而到了12岁,则进入第二个逆反期。当孩子有了自我意识的时候,父母就应该适当放手,退到孩子身后。但是,越来越多的父母因为不放心孩子,而把孩子限定在自己身边,事无巨细,都一一插手。还有的父母则是过于依赖孩子,舍不得与孩子分离,因此通过情感纠缠的方式,将孩子拴在自己身边。正如丁老师所说,孩子该独立的阶段,一定要让ta去独立,不要留在身边。如果现在你放不开孩子,孩子长大之后也放不开你,他会事事依赖你,甚至会变为啃老族。

  从这一点来看,所有做父母的,都应该好好学习心理学,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根据孩子心理发展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

  心理发展的第二个特点是不平衡性。孩子心理的发展,有的阶段特别快,有的阶段则很慢,但各个阶段都有发展的任务,过了这个阶段,想发展就很困难。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关键期。比如孩子3到5岁时,正是立规则的时候,这个时候,父母一定要教育孩子,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做了就要受到惩罚。如果父母错过了孩子3到5岁这个规则教育的关键期,孩子到了青春期之后,就会无所畏惧。一个无所畏惧、任意妄为的孩子是最可怕的,他会像小怪兽一样席卷一切、破坏一切。此时你再想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那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此,做父母的,一定要抓好孩子的关键期。

  丁老师说,心理发展实质是我们人对客体环境的适应。发展好了,就与环境平衡了;发展不好,人与环境格格不入,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做老师的,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及时进行矫正和调整,是孩子的身心都得以健康发展。

  《发展心理学》读后感 10

  这段时间,我通过在网上参与华南师范高校中远程培训网的相关教学课程的学习。使我对学有了肯定的相识并产生了深厚的爱好。我觉得这个学习过程和学习时间都是值得的,因为我学到了以前不能学习也没有学到的,并以后学习的过程中还要进一步理解和了解心理学方面的学问。

  心理学是心理现象,从中发觉及其本质和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学是一门肃穆的科学,它有明确的'科学学问体系,有科学的实证探讨方法。心理学探讨人的行为方式,习惯,性格,探讨心理改变与行为的,并通过探讨的结果对人的行为进行预料。心理学是人类在探讨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关系中发觉和总结出来的一种学问,全部的心理学,事实上都是处理人的关系:人的自身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都离不快乐理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心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与意义将会愈来愈重要。心理对生理是有巨大反作用的,心理的健康干脆影响于生理健康。在当今信息化,高科技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中,现代生活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竟争加剧,思想观念的更新,社会生活的改变,人们产生更多的心理压力,心理的不适应与心理的失衡,心理挫折感也渐繁多,“心理健康”与“精神健康”已成为新世纪人类自身发展的主题。而通过心理询问等活动,可使人们内心的心情得到渲泄、解除,且对一些事,观念上进行认知的订正,从而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自己的适应实力。为以后在教学工作中运专心理学学问渗透到教学中供应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发展心理学》读后感】相关文章:

《发展心理学》读后感04-20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后感02-13

发展心理学开题报告论文07-01

发展心理学心得体会04-23

发展心理学学习心得03-30

学习发展心理学的心得体会04-24

发展心理学的心得体会(精选11篇)10-21

发展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04-25

发展心理学三角化关系心得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