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_1000字1
最近几天,我读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感受到道德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为了以后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增强道德意识,强化道德养成践行道德规范,提升道德素养,在家里做一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
最令我有感触的是第五章的第二篇小故事:保护动物。一位猎人在打猎时发现了一只藏羚羊。当猎人举枪瞄准它时,它并没有逃跑,而是用乞求的目光望着猎人,跪下了。两行长泪也从藏羚羊的眼里流出来。猎人心头一软,扣板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藏区流行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语:“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同人性的。”可是,他是猎人,枪声响起,那只跪下的藏羚羊栽倒在地,猎人打开了那只藏羚羊的腹腔,只见它的子宫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小藏羚羊。连怀着宝宝的藏羚羊我们都要伤害它,那么终究会有一天,世界上只剩下人类时,就是人类灭亡日。
我们一定要保护动物,为了你,为了我们,为了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
记得有一次,我在家门口发现一条蚯蚓。那条蚯蚓断了,不仔细看还看不出来它还活着。那时,太阳火辣辣的照着大地,我知道蚯蚓是不能暴晒在太阳下的,它生活在绿树荫下,假如它没有被我发现的话,这条可怜的蚯蚓可能会在火辣辣的太阳下变成一具干尸。在科学课上,平老师告诉我们,蚯蚓断了还可以在长出新的身体。我起身到附近的绿化带找了一片掉落的叶子,然后小心翼翼地把蚯蚓捧到叶片上。我捧着绿叶找了个阴暗潮湿的地方把它放下去,还将一半绿叶撕碎,一点点将绿色的汁液挤向那条半死不活的蚯蚓,再把撕碎的叶片放在蚯蚓旁边,让蚯蚓吃落叶。虽然我汗如雨下,还被野蚊子咬了一口,但是我觉得很值的。你可能会说:“拯救一条蚯蚓有什么了不起的吗!”可是,当我们还无法保护那些珍贵动物时,只能先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一只受伤的小麻雀,一只不小心撞上车玻璃的蛐蛐······任何我们可以关照到得小动物们,都可以进行保护。
早在半个世纪之前,枪杀和乱捕捉野生动物是不受到法律惩罚的,这就造成了20世纪中还举目可见的藏羚羊·野马·野驴等珍贵的野生动物逐渐减少。即使到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等较为齐备的今天,一些著名的自然保护区内还不时响起罪恶的枪声。一些人为了一饱口福或为了得到美丽的皮毛,或者为了谋取金钱,无情的杀死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据科学家预测,如果不采取保护措施,地球上的全部生物中,将有四分之一在未来的20~30年里灭绝。
当地球上只剩下人类时。那么大自然该变得多么乏味·无趣啊!我们在保护动物的同时,也在保护我们自己!人与动物同生一地球,息息相关,“地球一家亲,相煎何太急”!
道德_1000字2
“道”是在昭示一切,“德”是在承载“道”的一切;“道”指的是道理,“德”指的是好的品行。“道”的道理,都出现在“德”的身上,“德”的“品行”都产生于在“道”。所以,没有“道”,也就没有“德”,没有“德”,也就看不见“道”的存在。有道才有德,有德才有道,就是“道德”。自古以来,没有那一位伟人是没有“道德”的,也没有一个坏人有“道德”。道德,然而,今天我却看见了一件有损“道德”的事情。
雨初停,我去买一块五的猪肝,然而,店主在秤猪肝的时候说一块五的猪肝,却给我一元钱的猪肝。我是第一次出去买东西,也不懂怎么看够不够量,拿着猪肝就急匆匆地回家了。回到家,妈妈说我被骗了,我气愤至极。难道,这就是中国人的道德?
道德,关乎人民的素质,民族的兴荣。然而那家店主,却损了中国人的素质。想想看,他们连中国人都骗,何况外国人?如果外国人来买东西,他们岂不是狮子大开口?他们连国人的五毛钱都要骗,何况外国人的几块钱,几十块钱,甚至几百,几千块钱?为了利益,他们居然不惜丢掉我们的祖先辛辛苦苦换来的颜面!中国人的良好品德快被他们这种人给丢尽了!他们这是给我们中国,中国人民的脸上蒙黑!想想钱学森,邓稼先这些的老一辈出色的科学家用生命,幸福,牺牲自我利益换来的中国人的颜面,中国人的尊严,即将要被类似店主这种人,为了那小小的利益的一个小小的举动,“小小”的“骗术”,所丢尽,被外国人指着骂着我们中国人没道德,不厚道,我就痛心。
现在,已经有外国人在骂我们中国人了。看看。在美国珍珠港,可以看见只用中文写着的“垃圾桶在此”;在泰国皇宫,可以看见只用中文写着的“请便后冲水”;在巴黎圣母院,也可以看见只用中文写着的“请保持安静”。难道现在,还要外国人只用中文写“请不要骗钱”吗?醒醒吧,那些有损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道德的人。
现在,我们应该有一个好的道德,改变这一个局面。我们的“德”要体现在“道”的身上,让外国人知道,我们是有“德”有“道”的人,中国不是那种素质低下的人!我们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让外国人时时刻刻竖起大拇指对着中国。“道德”关乎人民的素质,民族的兴荣,没有一个良好道德的民族,是不可能兴旺起来的!中国人要想不被别人欺负,不被别人耻笑,国土不被别人蹂躏,就得有一个良好的道德!记住,你永远不是代表着你自己,你而是在代表着整个中国,十三亿的中国人民!你可以使外国人赞扬中国,但也可以使外国人耻笑中国。赞扬的条件与道路,永远比耻笑的条件还要复杂与艰难。
道德_1000字3
冲,原
道冲的冲应是沖,老子用水来比喻道。盈在这里是溢出的意思,《周易·坎卦》:“水流而不盈。”因而,第一句的意思是说,道无论怎么用都不会脱离自己的轨道和根基。
反过来说,没有任何东西能够超出道的范围。因而道就如同深渊一样,深不可测,乃至可以包容万物,反过来,万物似乎都是从道里生长出来的一样,于是道就成了万物的祖宗或本源。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宗与万变相对立,因而宗就是那个相对不变的存在,换言之,宗就是主要矛盾,而相对变化的存在就是次要矛盾。区别主次的关键就在于判断在一定条件下,究竟哪方是相对不变的,哪方是相对易变的。并没有绝对的主次关系,任何主次关系都是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的,如果不知道这个使对立双方处于主次关系的条件,那就落入相对主义的陷阱之中,就会成为诡辩家了。
正因为主要矛盾是相对不变的存在,所以是不能直观到的,也就是不在人前凸显出来的,相反,次要矛盾作为易变的存在才是可以直观到的,才是在人前凸现出来的。
所谓锋芒毕露,就是暴露了人的棱角,也就是暴露了人的行为处事的原则。之所以说锋芒毕露不是好事,那是因为人的行为处事的原则暴露后就容易被针对,所谓君子欺之以方。身弱的人更容易受欺负,身强的人也更容易受欺骗。方与圆相对立。所以处事圆滑或者说那种不僵化的人更容易做成事。
因此,老子主张人不仅要抓住主要矛盾,而且要像道那般为人处事。掩盖自己的锋芒,消除杂乱的现象;抓住主动权,和群众打成一片。道就是那种普照的光,它掩盖了其他一切的色彩,改变了它们的特点。它可以转变为任何色彩,因而保持了最高的灵活性,自然也就牢牢抓住了主动权。当然,绝对的光明等于绝对的黑暗。所谓揭示即掩饰,遮蔽与澄明同样能够让人看不见事物的本质。
湛,在这里读chen(第二声),与沈(chen,后作沉)是古今字,本义为沉没。
老子对道的领悟完全是通过反思获得的,并没有直接的证据,因而,道对于他来说似乎存在又似乎不存在,说其存在,那是因为只有如此假设才能使现实世界的诸般矛盾获得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说其不存在,那是因为实在没有直接可以拿出来的证据证明道的存在,正因为在直观的层面无法证明,所以就显得这个理论不那么彻底,因而也就很难让人信服。
老子不知道道本身是怎么来的,但他相信在天诞生之前,道就存在了。可见,老子已经认识到天本身是有生灭变化的。这里涉及到的问题是关于存在者的存在。在老子的眼里,既然天是可以被直观到的,那么天就还是属于可以变化的东西,因而在一定条件下是作为次要矛盾存在的,那么,必然存在一个与之相对的主要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就被命名为道。
道德_1000字4
雷锋一个响亮的名字,他就是一盏不灭的灯,永远在我们心中。他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20xx年6月的一天,大人们正在割小麦。小梦雅和小伙伴们到水塘边玩耍,小梦雅一不小心失足掉进了水塘,水塘足足有2米深。同伴们一下子没了办法,只好大声求救。
这时一位怀孕6个多月的村民彭伟平听到呼救,急忙来到塘边,不顾自己有孕身体,一下子调下水塘,游向小梦雅,并紧紧抓住她,然后把孩子救出水面......
合上<<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这本我非常喜欢的书,我陷入了深思。我想这位勇敢的孕妇在跳水救人的一刹那。想了自己的安全吗?她果断地跳下水塘。有想过肚子里的孩子吗?她没有踌躇,给小梦雅留下了生机。我相信如果是我们每个人看见这个在水中上下起伏的小脑袋,谁都会奋不顾身的冲过去,救起小梦雅,因为谁都不想让一朵才刚打苞的花朵枯死。如果你遇到了这种事,却没救她,让这朵花儿枯死了,你一定会遗憾终生的。彭伟平被誉为“最美孕妇’’。
其实你只要仔细的观察,你的身旁都是活雷锋;有帮老奶奶拿东西,给一些老人让公交座位,扶老人过马路······千万别以为这些只是微不足道的事,古人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雷锋一身没有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儿,那些雷锋式的好人,如被称为“微笑天使”的杨苗苗,留守儿童的好爷爷王直,为了一个承诺的徐辉,“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老师”张丽莉······他们为什么能感动中国,感动几万人心?因为他们都是心中有爱,善良的人。
在我们美丽的蜀山小学校园里,也处处可见“雷锋”的身影。我们班的李家乐,他就是拾金不昧的好少年。有一次他就在楼梯扫地,突然发现在角落有一张崭新的一百元钞票,他见了起来马上跑到办公室交给了班主任吴老师。三《2》班金佳佳同学和她爸爸捡到上千元没有犹豫一秒,她拍拍钱包的灰,送到了学校大队部。我们学校陈翔云等三位同学用三条红领巾抢救了一位受伤的伯伯,从而拴住了生命线。他们现在毕业了,但是他们助人为乐的精神,却永远留在母校。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人民服务之中。”这是雷锋的一句名言,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将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教师评语;
这篇文章开头简洁,开门见山,结尾以雷锋的名言总结升华中心,文章结构完整。以最美孕妇的故事引出<<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这本书,较有吸引力,能激发读者对这本书的阅读兴趣。对这个故事的评论语情感真挚。两个排比句的运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最美孕妇的崇敬。本文的材料充实,运用得当,不是简单的堆砌,详写了最美孕妇的故事后,对于书中提到的他人物故事只是有选择地写几个,从书中的人物再写到身边的“小雷锋”。让人觉得真实可靠。
道德_1000字5
读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本书,我感触很深。道德是最美丽的花儿,隐藏在人们的心底,散发出它那迷人的清香。
做人要讲道德,有道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高尚的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其实很简单,只要每一件事能仔细想一想,为别人多想一点。道德就会伴随在你身边。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很多人觉得很难。其实,道德离我们很近,比如:见到老师说声你好;同学之间互帮互助;诚实守信、不说谎话;保护环境,爱护花花草草等等。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这几点,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
我曾经看到这样一个:一个,雪下得很大,兔妈妈打算到外面去找些吃的回来。她怕孩子孤单,就堆了个雪人给小白兔做伴。小白兔和雪人玩累了后,就睡着了。火炉点燃了旁边的干柴堆,燃烧起来。小白兔还在甜甜地睡觉呢!在这危难的时刻,雪孩子不顾自身安危,奋不顾身救出了小白兔。可自己却变成了水!
善良和勇敢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品德,雪孩子在这里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诗》云: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句话的意思是:品德高尚的文王啊,为人光明磊落,做事始终庄重谨慎。做国君的,要做到仁爱;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顺;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与他人交往,要做到讲信用。这是古人对自身修养的要求。
不光古代人讲道德,我们现代人也不甘落后!在我们生活中时不时也经常可以见到。道德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有一天,我做公交车回家。车上人很挤,这时上来了一个老太太,她拄着一根拐杖,满头的银丝。有几个坐着的年轻人若无其事的交谈着。公交车司机叫着:给有需要的人让座。但是没有人给老太太让座,我看在眼里非常生气,恨不得把这些人拉开。这时,司机突然一个紧刹车,老奶奶差点摔倒。这时,有一个孕妇站了起来,让老太太去坐。那个孕妇肚子很大,估计快要生了。我心里非常的激动。我深感孕妇的善良,而对于
那些年轻人太缺乏道德心了。我想,他们应该重新学习道德方面的知识。
春节联欢晚会上我看到了一则小品,大致内容如下:有一对夫妇,他们帮好友买了一张彩票。结果中了500万元大奖。他们心里很矛盾,到底给还是不给,最后还是给了她。这就体现了做人的起码道德——守信用。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本书很值得我们细细的体会。道德是做人的基本素质,我们要扞卫道德,宣传道德,实践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让道德这朵奇花在我们每个人心中开花结果吧!
道德_1000字6
不读《国富论》不懂个人的致富之路、国家的富国裕民之道;但读了《道德情操论》才知道如何使自己的的生命更有意义,人生更有价值,国家更公平正义。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是不可分离的,正如温总所言:正确的经济学同高尚的伦理学是不可分离的。
本科攻读经济学,导师曾推荐我读《国富论》,那个时候我知晓了自由经济学之神亚当斯密,而这本被奉为经济学圣经的巨著却让年幼的我嗤之以鼻,其赤裸裸的利己主义利益观固然有其道理,但我总觉得少了一点点道德与情感的气息。
读硕士的时候在人大学行政管理,刚刚涉及到行政伦理学,正好温总来人大的时候曾向我校学生问及是否读过《道德情操论》,好奇心驱使我接触到亚当斯密的这本巨著。静心潜读,追随大师的脚步,走进心灵的殿堂,去厘清崇高和卑鄙、简单和复杂、善良与丑恶、真诚和虚伪。这时,我才意识到只读大师的《国富论》会曲解大师的本意、误读大师的思想。
《国富论》说的是经济人,而《道德情操论》说的是道德人。它从道德的高度,阐述了以同情说为基础的道德评价论和德性论,其中包含道德准则与道德评价的共同标准以及对社会整体利益的强调。亚当斯密指出,同情是人的本性,关心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将他人的幸福视为自己的事情的牵挂,即是同情。其实,亚当斯密是说,同情(利他)与利己都是人的天性。所以他指出,惟有当整个社会的成员都具有同情心、以此作为行为的准则时,社会才会和谐、安定与进步。通读全书我们可以看出,《道德情操论》的核心思想是:以自利为基础的市场机制一定要用以利他为基础的道德情感来协调,人们之间不但要自利而且要利他,通过人的这两种天性来达到利益的天然一致。
身处急剧变革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我们面临着贫富差距拉大、企业改革、股市非理性繁荣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人们身处其中又常常感到被自私、虚荣、妒嫉、仇恨和贪婪等不道德的情感所包围,因此我们更加向往感恩、大度、慷慨、正直、勤俭、自我克制等人性的美德。而在这样的情感和道德氛围中,我们该如何自处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20xx年5月12日发生在我国四川的汶川大地震几乎天天上演可歌可泣的故事,即使不是身临其境的人们也无法抑制泪水。灾难面前,我们久违的同情的想象力重被激活,无需任何动员,人们就放弃狭隘的私利,自发组织起来帮助灾区。正是因为这种仁爱、仁慈、天伦之情、友情、尊敬等发自内心的感情倾向的伦理美德使得社会团结起来而不是一盘散沙,而这种最深沉的美德并不需要匹配华美的修辞,它只是能够同情他人的想象力而已。我想,只要这种同情的想象力不从人们内心深处消失,人类社会就永远存有希望。
道德_1000字7
近几日心中烦闷,搬出来一堆旧书,还不够就从网上读,一不小心读到了一本书,一本让我受益终生的书,一本让我可以有自己的理想基石去观望世界的书,一本给了我一个可以享受生活后去回馈生命的书……他是《道德经》,他诠释了人格的标杆和人生的尺度。
众所周知,这本书包罗万象,就像天地一样无不覆盖无不承载,加之我是初读收获肯定又少又浅。但是有一章让我感触颇深,记得书中原文第三十三章是这样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记得当我读到这儿的时候,愣了一下,第一次感到很多大家说的一句话:道不远人!确实这其中的话多少次被多少人引用过啊。
这篇,老子在人与己之间进行相对,以更好的阐明无需溢言的人生大智慧。并不是说他要告诉你非要做到知人或者是自知,这篇无非是告诉世人知人和自知的好处,然后让人自由的去选择,这就是简朴,是圣人的伟大之处。“知人”就是能看明白自身以外的所有东西,除了别人啊环境啊,还应该包括脱离物象的东西,比如一些微妙的变化和发展的趋势,才能称得上是智慧。其实我们经常听到“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这无非是后人对智与明的选择和补充,很显然大家都需要自知,所以我们时刻要竖起一面镜子,真正的可以把自己如实的反射给内心,然后自己有清醒的认知和对自己有一个明朗的定位,才可以称得上有所贤明。
一个人可以战胜别人可以称得上是力大无穷勇猛彪悍,这也无非是在说出了另一个事实,力量大并非是强者,一个能战胜自己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坚毅、强大,因为人内心的疲软和惰性往往最难战胜,一个有了社会感官的人很难做到不去贪婪,东晋陶渊明就有过“既自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的感慨。
无论一个人多么的富有,与大自然相比都渺小到不堪贫瘠,所以只有一个人对自己的物质水准认可而不用过多的眼神去关注别人的财富,才可以使自己舒适的活在富裕的状态中,所以是知足者富。当今社会物欲横流致使竞争残酷,为了成功,人做一件自己愿意做的事,都可能受到别人这样那样猜疑和争议,更别说自己不愿做的事,就像成功学大师陈安之说的一样“一个人为成功开始努力时,别人都爱泼冷水,都可能被说成是神经病,但是神经病的开始可能就是你成功的开始”,也就是说一个要成功的人往往要都掉别人的眼光,乘着自信带着志向朝着理想远航。
每个人都会毫不例外的对人类至极的问题极其关注,老子又高明的说出“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一个人的形体寿命十分有限,只有一个人的精神和事迹会薪火相传成为永生。
道德_1000字8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道德经》是一部蕴藏着丰富人生哲理的经典著作。从古至今,人们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了许多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德经》具有极高的可读性,十分值得学习。
《道》的部分是老子关于道的论述;《德》的部分是老子关于仁义、礼信的论述。《道德经》代表了作者对人生、对自然规律以及对当时政治的态度。《老子》的文体,不同于是《论语》那样的语录集,也不像一般意义上的“文章”。全文约五千字,是由一些言简意精的哲理性语句组成的。各章节大致有一定的中心或连贯性,行文流畅。《老子》中的语言没有太多的修饰,辞藻并不华丽,但所包涵的道理玄奥而深刻,需要反复的琢磨、体会。
通过学习,我认为《道德经》的精髓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老子在分析研究了宇宙各种事物的矛盾,找出了人、地、天、道之间的联系之后,所作出的论断。人们根据“道法自然”的思想,从思想和行为上仿效自然,以确定处事原则。按照自然的要求处事,就要时刻保持清静无为,谦卑自处的心态;办事要顺应民心,遵从自然法则,做到量力而行;始终不好胜争强,而要大智若愚,能委曲求全;还要不追求名利,事成后就功成身退。所有这些处事原则,既体现了“道法自然”的思想,也概括了富有特色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继承和发扬的。二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强调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是人们应该采取的行为方式。依据“道”的理念看世间万事万物,其生长、发育都是自然而然的事。天地万物如此,人的思想行为方式也应该如此。人要按照“道”的“自然”和“无为”的本性,保持“清静无为”状态,把握好自己的思想情绪和行为尺度,遵从事物发展的客规律,而不以自己的主观意志横加干涉,使之最后出现“无为而无不为”的局面。显然,这里所说的“无为”,不是说什么事都不做,而主要是指处事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代替客观规律,积极引导其自然发展,最后达到水到渠成的目的。而决不能理解为什么都不想、不做,结果什么事都会自然而然的办好。
当今时代,“物质第一”的浪潮无情地冲击着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传统的价值观念逐步失去了重心,大家普遍讲求效率,追求成功,其衡量的尺度变得非常物质化和金钱化。对于一名党员说,如何去面对物质时代的各种诱惑,全心全意地做好本职工作,为人民服务,我以为,就是要按照《道德经》一书中所倡导的独特的人文精神,努力做到平淡处世,清静自省,坚忍不拔。
道德_1000字9
究竟什么是价值?高中课本上,大学里接触到的各个哲学家,都给了我们一个概念。然而这些理论却把我弄得模模糊糊,虽然我们经常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经常接触到的这个词,也听到过别人对这一词语的各抒己见。我们自己的内心里却始终对价值没有一个明确的判断,在日常生活中也没有一个明确的价值标准。
《道德价值论》看似是一本涉及范围很小的书,因为我们都知道价值包括很多种类。经济价值,物理价值等等,但是无论什么价值,都离不开“道德”二字。在古代,大多数思想家都企图在自己的思想活动中寻求一种终极的价值,并以此作为人类应当选择的正确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基本模式。像中国孔子的“仁”说、孟子的“诚”说、老庄的“自然”说,以及西方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说、康德的“义务”说等等,但这些价值观念基本上都是在伦理学的范围内加以运用的,没有超出善,好,应当。因此我觉得这本书只是说明了道德价值,但它却是与我们生活联系得最为紧密的,使我们最应该弄清楚的。以前学的什么广义的价值是什么,狭义的 价值又是什么。我觉得只能作为学术上的研究罢了。正如道德作为精神文明的核心和物质文明的保证,参透于经济,政治,艺术中一样,价值也参透于这些学科中。当我们在说物质的善,艺术的善,生活的善,道德的善时。我们其实也就是在讨论其道德价值问题。
毋庸置疑,为了幸福的生活,人们需要相互沟通,理解和认同,而要做到这一点,共同的价值追求应该是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基本准则。然而让我们失望的是,在这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物质财富的急剧膨胀和各种文化价值相互渗透,人类价值理想的生存空间不是扩大了而是被缩小了。新的价值的逐步诞生和旧的价值的日趋消亡,是某些价值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样就导致了人们普遍的失望与怀疑,价值混乱和价值选择的无所适从,正在变成我们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
不言而喻,在当今这个崇拜财富和消费的时代,多元价值论或许是一个使我们活下去的较为明智的选择,但是它绝不能代替人类的终极价值选择,否则,我们就会永远行进在漫漫长夜之中,人类文明也会失去它自己的光环。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德、什么是美德这样深奥的哲学问题,往往是在所谓的专家学者和权力持有者那里,但他们又总是把我们头脑弄成一团乱麻。因此为什么我们这些芸芸众生不根据自己的智慧创造自己的价值观呢?读了这本书,会让我们知道道德价值的意义,让我们确信人类是美好的,人类的未来是美好的。它虽然是一本理论书,有着理论书都有的枯燥繁琐,但认真读来你会发现它真的能教会我们很多东西,在我们的内心点亮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如何在当今社会更好地生活。
道德_1000字10
二战后的英国,大量猥亵、拉客、同性恋行为被检举,《法律、自由与道德》读后感。这在引发社会道德恐慌(moral panic)的同时也导致了法律与道德,尤其是性道德的剧烈冲突。 1967年,有两部法案在成为法律之前,在英国国会内外都掀起了狂热的辩论。其中之一是《1967年性犯罪法》,该法案规定成年人私下自愿的同性恋行为不再是犯罪;其二是《1967年堕胎法》,实质性地放松了法律对堕胎的反对。
正是在这种历史环境背景下,哈特教授写下这部深刻而又敏锐的著作,着手解决利用刑法对道德的强制执行,尤其是对性道德的强制执行。法律的发展是否受到道德规范的影响,对于这个问题,很显然,它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是站在另外一个于此相反的角度来看,不会给出同样肯定的答案:道德的发展是否受到法律的影响?于是哈特给我们发出警告:“一个肯定的回答也许不仅适用于它,而且适用于与之相反的情况;但这决不意味着一个肯定的答案能够适用于其他有关法律和道德关系之相当不同的问题”。
本部著作,着手解决的问题是利用刑法对道德的强制执行,特别是对性道德的强制执行。哈特教授首先考虑了约翰·司徒亚特·密尔那著名的宣言:“在一个文明化了的世界中,强力能够正当地适用于其任何成员的唯一目的就是防止对他人造成伤害,读后感《《法律、自由与道德》读后感》。”在过去的百年里,这个学说曾受到了两位伟大的法律从业者的尖锐挑战詹姆斯·费兹詹姆斯·斯蒂芬爵士,伟大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法官以及普通法史学家;以及德夫林勋爵,他们两位都主张,用刑法来强制执行道德是正当的。
作为法律实证主义学者的哈特对德夫林的观点的辩驳,书中给我的一些启发是原来意识形态可以抹杀了部分的真实。在当今中国,能写出一本像书中论述的主题那样的书的学者有多少?不是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而是没法在一个“政治正确性”的语境下写出来,不然的话就有“违反社会风俗”行为代言的质疑。
法律、自由与道德的关系并不像张文显老师的法理学所概括的那样简单易懂。在张文显老师的法理学中,自由是法律的价值,法律保障自由,法律以自由为目的,自由需要法律的保障,法律确定自由的范围,法律保障自由的实现。法律与道德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法律与道德既有纵的联系,又有横的联系。在本书中,哈特以其自由主义的立场反驳德夫林和斯蒂芬“法律强制执行道德”是正当的观点,哈特区分公共道德与私人道德,让人们记住道德有属于私人的方面,反对那些隐私性的、对他人无害的不道德行为进行的强制。哈特公共道德与私人道德的区分,有效地解决了法律与道德冲突,使我在法律与道德关系这一古老话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们应当以自由主义的立场,正确认识法律与道德的微妙关系。
道德_1000字11
道德是什么?是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三月是什么日子?是学雷锋月。爱心是什么?是你给他人的关怀。三月四日,实验小学组织大家观看了特别节目——《道德讲坛》,这次讲坛让我受益匪浅。
讲坛分为五部分:看视频、唱歌曲、听讲座、跟着读、献爱心。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看视频和献爱心。
“铃——”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鱼贯而入地进教室,坐在座位上,讲坛开始了……
首先映入眼前的是《蕉岭新闻》,正讲述发生在实验小学的`感人事迹:一位名叫佳健的男孩身患残疾,每天,他的妈妈扶着他来到学校大门,就把佳健托付给了班里派出的两位同学,每天,这两位同学总会早早的来到学校,在校门口等候佳健,扶着他来到教室,安顿好他,两位同学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每逢外出上课,佳健都由两位同学扶着他去上课。
视频用了慢动作和音乐,感人的事迹使我看了不禁热泪盈眶。我心想,当同学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是袖手旁观,不去帮助他,还是走上前去,为他讲解题目,改正错误?当同学在呕吐,身体不舒服时,我是捏着鼻子跑开,还是扶他到卫生间,帮他擦去衣服上的污渍?当同学成绩一落千丈时,我是冷嘲热讽,还是鼓励他,让他不要灰心,继续努力?想了那么多,我还是用一句话概括:我们还是小学生,不一定要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就足够了,献出我们一点真诚的爱心,让世界充满爱。
接着,我们一起唱了《学习雷锋好榜样》和《让世界充满爱》两首歌,听了汤副校长和老师的发言,在主持人的带领下,我们一起朗读了有关道德的句子。最后,每个班级进行了捐款活动。
我帮老师登记同学们的爱心捐款,看着同学们1角、5角、1元、3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爱心捐款,我心中由衷地感动……
虽然有些数额小,但是代表了同学们的心意,那都是同学们自己省下来的零花钱。捐款不是越多越好,只要你有爱心就好,其实,捐款和捐款数额是不一样的,捐款,只要你捐出你自己的爱心就行,因为你的爱心是值千金的,而捐款数额是你给予他人金钱上的一种帮助。所以无论捐多少,只要你有爱心就好。
同学们捐完款,便把自己已经准备好的卡片贴在“爱心树”光秃秃的树枝上,捐款结束了,光秃秃的“爱心树”,变得枝繁叶茂,美丽起来了。
“我们同欢乐,我们同忍受,我们怀着同样的期待,我们共风雨,我们共追求,我们珍存同一样的爱。无论你我可曾相识,无论在眼前在天边,真心的为你祝愿,祝愿你幸福平安。”
五年级:张若妤
道德_1000字12
这两周持续收听《道德经》带给我最大的变化是,心态变得越来越平和,对于当下、未来的焦虑得以一定的化解。未曾想,这样一个小小的美妙的缘分,带给了我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光。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一次又一次的触动灵魂的深处,激发我内心深处探寻生命的本真的愿望。
从罗博士那富有人格魅力的讲解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不计回报”,当时脑海中立刻蹦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我深刻体会到了只有不计回报的付出爱心,内心才体会到真正的快乐。我们都知道,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父母生、养育我们,并未要求有任何回报,只是盼望我们能够健康、快乐成长。我们会以同样的爱去回报他们,这种付出是快乐的,我们希望得到他们的认可,会在学习、工作上努力,希望他们引以为豪。在生活方面经常照顾,给予他们物质方面回报,希望父母能过得更好些,这是遵循了道的规律,大家生活都很快乐。
同时,我们应该保持一颗感恩之心。我能够走过人生的很多艰险,化解掉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正是因为一直保持着一颗感恩之心。虽然因为自尊心太强和嘴巴比较笨拙,我表达的比较少,但因为我能怀着感恩之心站到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让我能够最终跳脱出面临的困境,将负能量化解殆尽,让善与爱的正能量不断传递。
第二章云: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原来美也可以用来形容心情愉悦高兴舒服的状态的意思,恶也不单指丑、坏的意思,还有厌恶的意思。前面两句我有了深刻的理解,一个美好的社会应是一个遵循自然的社会,人为地去标榜美好的东西,那么全社会都认为是美好地,都一边倒地去疯狂追逐那个东西,发出的都是一个声音,没有反对,没有质疑,那么这个社会就是病态的、邪恶的。我们都认为用塑料方便,都想大房子、豪车、高富帅,结果这个社会就危险了,环境破坏了,人心浮燥了,都想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继而出现了高失业率和用工荒的怪现象,就没人能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事。现在流行的美容术明星脸有时我就有认不清人的感觉,要是全社会都是一张脸该是多可怕,可能也就不觉得美了……所以老子说高明的管理者是不会过多的干预他所管理的群体,圣人也不会乱说话乱做事,而是用大道自然的行动是感染影响周围的人,有了名气、地位、成就也不是自居、倚仗、被它所限制,正因为没被这些外在的东西限制、牵绊,所以总是能洒脱从容。
做一个懂得奉献和付出的人,做一个无为而不争的人,顺其自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始终坚信:“越努力越幸运”!
道德_1000字13
读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本书,我觉得道德很重要。为什么呢?因为,一个知识不齐全的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而一个道德不齐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来弥补。
道德是自强、自律、自爱;道德是孝敬长辈、健康生活、勤劳节俭;道德是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集体;道德是明礼、守法、诚信、助人;道德是绿化环境、保护动物、低碳生活;道德是文明上网、不沉迷网络、尊重网络知识产权。
孝敬长辈是一种道德。曾获得“宁波市‘孝感人间’十佳”、“20xx年奉化骄傲”等称号的小女孩“卓佳”就是我们孝敬长辈的楷模。卓佳的家庭比较特殊:妈妈由于先天性的小儿麻痹症,双脚无力,行走需要借助轮椅;爸爸患矮小症还驼背。因为父母身体的特殊,卓佳从小就学会做家务。7、8岁时卓佳已承担起几乎所有的家务活,11岁时卓佳洗衣做饭已经干得很利落了。而我呢,都12岁了,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基本不做家务,每天最多扔扔垃圾,还不是主动的。和卓佳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壤之别!真是惭愧。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长辈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如今,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该怎样孝顺他们呢?我们不要光嘴上说要孝顺长辈,应该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拥有幸福生活的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在父母累了的时候,给父母递上一杯热茶,帮他们捶捶背、揉揉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少惹他们生气。如果我们能做到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那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了。
执着也是一种道德。什么是执着?执着就是不放弃、坚持不懈。最受欢迎的歌手之一——周杰伦就是一位执着的人。
周杰伦从小就拥有着惊人的音乐天赋,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他到餐馆里当过服务生,后来,周杰伦被乐坛伯乐吴宗宪相中,做他的音乐制片助理。但周杰伦没有从此一帆风顺,吴宗宪把他写的歌搁置一旁,大牌歌手也不愿意唱他写的歌。可是周杰伦仍一如既往、默默地进行着自己的创作。吴宗宪被他的执着打动了,给了周杰伦一次机会,让他10天写50首歌,然后选10首自己唱,出专辑。周杰伦废寝忘食,没日没夜,绞尽脑汁,拼命写歌。终于,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他先后创作了自己的两张专辑。从此,他成了被无数歌迷崇拜的当红明星。
做任何事情,只要有这种执着的精神,就一定可以做好,学习也是一样。平时,我也做一些课外阅读,可是,我的阅读和作文还是不太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看书时,只是关心故事情节,没有好好思考,而且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以后我要天天坚持阅读,多思考,勤练笔,相信我的阅读和作文会有所提高。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从我做起。如果人人都讲道德,那世界将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道德_1000字14
人的一生有得意和失意的时候,有时候人们不能再其中好好的把握自己,以至于身败名裂,不能保全。因此,怎样才能在得意或失意的时候保全自己,是自己的心智足够清醒,不至于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这就需要人生的大智慧,而《道德经》就给了我们这方面的启示。
人在得意的时候,官运亨通、财源滚滚,可谓家庭、事业顺风顺水。此时的人们容易目空一切,不可一世。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招人嫉妒、树敌太多,不给自己留后路,以致招来杀身之祸。在老子看来,我们此时应该怎么做呢?“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福气来的时候,要提醒自己可能埋藏着祸根,让自己不那么盛气凌人,要懂得谦恭,否则等到失意的时候就无路可退、众叛亲离了。还有“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要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争强好胜,天下无敌,须知“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同时,“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因为“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达到目的不能夸耀,不能自负,不能骄傲,达到目的是出于不得已,不能逞强,要保持谦逊之心。因为富贵加骄傲,使自己招来祸患,功成身退才属于天道。自古以来,能够做到的只有少数人。像范蠡在越国打败吴国之后,就带着西施隐居。李斯官至宰相,富贵加身却不肯下来,继续做到秦始皇死,就一命难保了。一朝天子一朝臣,像刘邦一样,有多少功臣上来之后,还愿意功成身退?每个人都要封王,封到底全都封死了。还有明代开国的徐达、常遇春这些名将,踢朱家打下大明江山,后来几乎也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了。因此,我们要懂得物极必反,适可而止的道理。要真正做到“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耻”,大智若愚,韬光养晦,明哲保身。
有得就有失,这是世间的不二法则。那么面对失意,面对挫折,道家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老子告诉我们,变化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因此,失意只是暂时的,事物处于变化发展之中,境遇会有好变坏或有坏变好,所以失意之后就会通达。“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恶,故几于道”,“江河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因此,人要善于居下位,居于弱势,这样人们就容易把你忽略,不会排挤你,嫉妒你,此时你就有足够的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发挥自己的才能,准备有一天一鸣惊人,以天下之至弱驰骋天下之至坚。
最后,用庄子的《齐物论》中国的一段话概括就是:“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所谓悬解也。”人们只有安时处顺,不管得意与示意都能处之泰然,这样才能超越人世间的倒悬之苦。
道德_1000字15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这句话是党和国家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
1、只有爱学生,才能体现出教师的职业道德。有了爱学生的思想,教师才能够使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才能有利于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自觉地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弥补业务水平的不足之处,充实自己的教学能力;爱可以信任和了解自己的学生,建立起平等和协调的师生关系。
2、只有爱学生,才能真正了解学生。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爱是情感中最积极的,最能体现人性本善的一种态度,作为教育工作者就是要用自己的爱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位学生,让爱在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相传递,使学生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快乐成长,去争取更大的进步。对学生深切的爱,正是许多教育工作者取得成功的秘诀所在。
3、只有爱学生,才知道“尊重学生的人格”。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教”与“学”的关系是一种制度性的授受关系。但也是一种人格上完全平等的人际关系。在教学中才会充分尊重学生能力、观点和想法。所采取的教学行为才不会有损害学生的人格和尊严。
4、爱学生是用心与学生沟通、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和高尚的道德情感,是教师获得成功的基础,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爱学生,首先,我们应该力争做到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我们必须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积极的因素,诱导他们用积极的东西克制消极的东西,要给予不同的表扬和鼓励,使学生的自尊心得以强化。爱学生,要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一个爱学生,有着高度责任感的教师,应该从学习、生活、心理、生理等各方面去关心学生。既要关心学生的精神生活,指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高尚的情操,懂得做人的道理,有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又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帮助他们提高学生的自觉性,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实课余生活,发展兴趣爱好,真正做到生动活泼地学习,主动积极地发展自己。爱学生,必须把爱的种子撒向每个学生。要对不同性别、年龄、出身、相貌、个性以及关系密切程度不同的学生做到一视同仁、同等对待。学生各异,爱一部分学生容易,爱全体学生,尤其是爱成绩、表现都不太好,都不合意的学生就更不容易了。教师爱学生的目的,是要塑造他们,培养好全体学生。把爱的阳光撒向每一个学生。
关爱学生,不仅是教师的职业要求,同时也承载全社会的期望。更重要的是,这种师爱的传递是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获得安全感、归属感。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全身心地投入学校教育前提和基础。作为教师的确应该把关爱学生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
【道德_1000字】相关文章:
1.道德,道德何寻?
7.道德名言
8.道德日记
9.道德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