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治秩序》优秀读后感

2023-01-03 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礼治秩序》优秀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礼治秩序》优秀读后感 篇1

  近年来,中国一直把“法治社会”当做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之一。关于什么是法治社会、中国现在是什么社会的讨论络绎不绝。在读完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尤其是对《礼治秩序》的讨论后,我感受颇深。我认为当代中国是集法治和礼治为一体的人治社会。

  所谓法治,“并不是说法律本身能统治,能维持社会秩序,而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在法治社会,法律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准绳,一切纠纷矛盾都要按照法律的标准进行裁决。相比之下,礼治指人与人的关系是以礼为依据,社会的运行靠礼来引导和推动。而人则是法治或礼治中都不可或缺的因素,因为法治和礼治都是由人来执行的。因此可以进一步说,法治是“人依法而治”,礼治是“人依礼而治”。

  首先,人治并不是“有权利的人任凭一己的好恶来规定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人的好恶是不可确定,也不稳定的。如果依照一己好恶来统治,社会必定会大乱,便不可能会有“治”了。我们平时对“人治”这个词的理解是有偏颇的,我们所重视的其实是在法治或者礼治中人的因素,比如法治社会中,法官对法律条文的解读,礼治社会中统治者对礼的解读。

  其次,人们对“礼治”的理解也是不全面的,一提到礼,人们往往只想到“文质彬彬”、“善良”、“文明”或“慈善”。然而,“礼也可以杀人”,比如军礼——杀人来祭旗,比如夫死妻妾陪葬的礼等。“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且维持这种行为规范的力量是传统,或者说是文化,就像中国乡土社会中安土重迁的文化使得迁徙成为一种常态一样。法治也是一种行为规范,但是维持它的力量不是文化而是国家权力。

  中国现代社会是从乡土社会发展而来的,所以现代社会有更多的礼治,而缺少法治。从礼治到法治的转变,是一种文化的转变,是人们行为方式的转变。在转变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当权者需要转变,广大社会人民也需要转变。当权者应该提高法律意识,不断地摈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情礼节。广大社会人民也应该走出传统文化中礼的藩篱,敢于冲破礼治观念的束缚,使个人行为方式法制化。

  《礼治秩序》优秀读后感 篇2

  法律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法律统领了一个国家的兴亡,法律成为人们奠定自我,养成良好素质的典范。法律究竟为何?法律又为何而存在?《阅读秩序》为你敞开疑惑之门。

  这本由苏力教授编写的一代奇作影响了何止一代人,无论老少,谁人敢对其说一个不字。秩序的存在本是为古代帝王更良好的管理百姓而建立的,随着时代一遍遍地更替,秩序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严格遵守,必须牢记的一个形象的词语。《阅读秩序》将古今中外,被时代掩埋的秩序与法律这两词进行了生动描写。之所以说此书高深不可测是因为这本书基本道明了秩序演变成为法律的历程以及古代,现代,国内,国外,文化,法律的异同,可谓将秩序与法律,古代与现代作出了相当的点评,并提出法律的存在给世界带来的深重影响以及真正服人心的法律的铸就。可以说,这本书就法律的发展而言相当于贯穿世纪,国际,人民。点明法律是人们内心本身善的体现,是人们都应该严记于心,作为人生典范而追逐奋斗的纲要。然而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恰有些反对法律,为自身利益知法犯法的这种违背内心善意的恶人。这些恶人或轻或重地挑战法律的威严,否定《阅读秩序》的基础。不用多说,这种人是极端危险的,他们勇于挑战法律,但却给无辜之人带来不可逆的伤痛与危险,从小偷小摸到杀人放火,为满足自身利益而终达到不择手段,残忍血腥的人生态度。对于这种人,法律就起到了它之所以存在的作用,对付这些恶人,法律成为了审判黑暗的武器,宣告罪恶的证据。不轻易饶恕任一个敢于挑战它威严的人。法律不光光有这么些作用,法律还是父母教会孩子为人处事的关键,法律的存在首先教会了创造法律的人遵行善良的本意,接着,这些受法律熏陶的人们才会将法律传播给孩子们,一代代地传下来,法律被不断改良,人们也越来越相信法律的权威,人们开始不自觉地遵守它,呵护它。正如《阅读秩序》中所说,法律会渗透入人们的内心。并且法律可不是光摆着看的,法律伴生着惩罚,对于触怒法律的家伙们,可没一个好下场,所以法律不光光是文字,仍然是一个警示,警示那些企图给他人造成深重伤害的人。因此,法律保护着我们的生活,法律也为保护我们生活这一目的而存在,人们会碍于法律的权威而害怕惩罚,若是人人都能有这种想法,其他人和自己才会得到真正的安全,人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幸福,可能也就只有在今天这法制社会人们才能过得如此安心,闲适,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法律能实现《阅读秩序》中作者和读者共同的期望:一个没有罪犯,充满安全的社会。

  法律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它惩恶扬善,为人们鞠躬尽瘁,在暗处保护人们,为人们的安全作出了最大的贡献,但愿人们都能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无论《阅读秩序》中的秩序与法律究竟为何,为什么而存在,只要人人守法,人人都能开心,幸福。法律保护着我们,我们也应尊重法律。

  《礼治秩序》优秀读后感 篇3

  这是一本物理与哲学相结合的书,书里每一章开头都运用了诗句作为引子,就如同时间本身像一个谜题一样,这些诗和文中的物理学内容交相呼应,却透出了一种独特的美。书中提到关于时间的事实,我以前竟然一无所知,例如,时间的流逝在山上要比在海平面快;对于不停运动的人,时间流逝得更慢;运动的那个人衰老得更慢一些;一个共同的当下并不存在......

  在我们以往的认知中,时间是统一的均匀流动,是过去到未来有方向性的。然而作者却揭示了一个神奇的宇宙,这个宇宙其实是没有时间的,时间的形成是源于我们个人的视角,他引入了一个热力学的概念,即“熵增”与“熵减”,房间不收拾会越来越脏乱,公司的组织架构不调整会变臃肿,人不学习就越来越落后......递增定律告诉我们生命如果任其发展,生活就会越来越混乱,最终发展为丧失生活的掌控权。你只有远离平衡态,走出舒适圈,要不断超越自己,给自己新的目标,新的计划。

  作者不断的提醒我们一个原理,比起平常模糊的视野,有时候疯狂的视角看得更远。他在书中引用了Beatles的山顶上的傻瓜这首歌里所写的,“就像是观看日落,太阳缓慢消失在云端,才猛然记起,运动的并非太阳,而是地球”。当我们能够放下经验世界的惯性,哪怕是“时间”这样被哲学家认为是先于经验的概念,我们可能才能更好的理解,自己作为世界一部分的显现,而这种显现其实就是你在理解世界本来是什么样子。路还是那条路,视角不同,所见不同,只有格局放大,才能看的更远。

  看完本书以后,让我回到了中国哲学里的所谓的“万物皆备于我”的概念,我们所感受到的万物表象,其本身存在,本身即是自足的。物自身永远在彼岸,人永远不能触其本质,只能不断地接近,却无法最终抵达。因此,我们虽生活在同一个环境,同一个语境之下,但是我们每个人对于时间的认知都是不一样的。用作者的话来说,时间之谜也许从最根本上说与我们自身的关系更为密切。最终是我们的视角决定了我们是什么。

  《礼治秩序》优秀读后感 篇4

  时间是会流逝的,这是我们一开始对时间的初始概念,我们通常认为时间是均匀流逝,独立统一,有序流向;作者卡洛创作的《时间的秩序》,让我们打破了对时间的传统认识,带领我们探索时间的真相,启发对时间的思考,近乎哲学的角度,这本书我拜读了两遍,有好几处还是觉得困惑难懂,只能浅显的写一下自己对本书的理解。

  一、变化和视角

  作者首先提出了时间的坍塌,把我们对传统时间的认识彻底打碎,时间是变化的产物,时间失去了统一性、方向性、独立性、连续性以及当下,时间是一个多结构和多层次的集合。

  其次作者提出了世界并不由物质构成,而由事件构成。作者给出了一个反问句,反问我们是什么?我们是过程、事件、复合物,并且受限于时空。所以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取决于我们自身看待世界的视角,第一,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角去感知世界并作出反馈。第二,我们可以从父母、朋友、同事、老师等其他人中眼中看到自己,通过情感交流去建立联系,并从他们那边得到反馈,形成自我的观念,我们正是这些观念的映象。第三,我们感知的观念和映象是在时间中发生与延续的事物。在我们的大脑中,时间中的延续被压缩为对一段时间的感知;时间处于当下,以记忆与预期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是我们与世界相互作用的形式;时间不会为谁停留,我们只是存在于时间的无数个节点。

  二、想要前进只能低熵

  作者提出推动世界的不是能量,而是熵。时间是什么,其实就是熵增的结果,因为宇宙的形成就是一个逐渐无序的过程,所以世界要正常运转需要的是低熵,同样我们人类要前进也需要低熵,就如太阳是最丰富的低熵源,产生光合作用让动植物健康成长,我们人类也需要低熵来创造智慧和力量来维持美好的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工作。

  在人类世界甚至整个宇宙里,低熵转为高熵是无法逆转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有不断地抵抗熵增,记得之前看过一篇文章,里面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就是薛定谔说过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所以我们只能不断清空、不断吸取正能量,不断超越自己才能去对抗熵增。

  想要做到熵减,首先要理清思绪,清空干扰,每天整理出三件最重要的工作,其余都是干扰项;其次要灵变开放,一直注入新鲜事物,不要停留在过去,每阶段都要给自己新目标;最后要多学习多阅读,就像手机时代一样,不断推陈出新,越做越智能,我们也一样,如果没有进化,只能面临淘汰。

  看完时间的秩序,也让我更加深刻的明白只有管理好时间,提高时间利用率,改掉懒散和不规律的习惯,努力做到自律,才能实现熵减,才能不脱离正常轨道,掌握好自己的人生。

  《礼治秩序》优秀读后感 篇5

  时间和连续是哲学家们一直热衷于解释的谜题。伯格森的时间理论直接间接的影响了一系列的意识流作家,我们穿梭于小说里层层的时间眩晕中,它们跳跃连续,时快时慢,偶尔交叉又偶尔分叉。

  喜欢物理的A给我推荐了好几次作者另一本《七堂极简物理课》。我一直没读反而先被这本书吸引了眼球。总的说来书里面大部分的解释还是很好懂的,作者懂得如何循序渐进地用简单的语言和熟悉的例子为我们一步步揭开时间的神秘面纱。

  1、时间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节奏:高度越低,速度越快的地方,时间流逝越慢。

  2、时间没有方向:过去与未来并没有本质区别。“过去与未来之间区别的唯一来源就是过去的低熵。”时间流逝的过程只是宇宙熵增的过程。

  3、“现在的宇宙”是没有意义的:时间结构的次序是局部的,而非整体的。

  4、时间量子:最小的时间被称为“普朗克时间”。当发生相互作用时,只有对与之相互作用的物体来说,时间才是分立的、确定的;对宇宙的其余部分,它们仍然是不确定的。

  5、世界由事件而非物体构成:思考世界的最佳方式应该基于变化,而非不变。不是存在,而是生成。

  6、视角的“特殊”:时间是人类模糊视角下的宏观世界的表象,是我们对世界无知的体现。生物的生成和进化,人类的出现,时间的概念不过是宇宙在熵增的过程中偶然出现的一个物理系统。而它的“特殊”性仅仅是源于我们主观的视角。

  为了易懂所以很多复杂的概念并没有展开太多,即使偶有疑惑也不影响整体的理解,不过如果真的因此产生了兴趣还是需要读更深入的量子力学书。对我来说还有一个小缺点,作为一本科普却糅杂了诗歌哲学和小说,偶尔让本来就迷惑的概念更加迷惑,似乎为了讲述的精美与韵律遮掉了物理本来的理性魅力。当然也可能其他读者更偏爱这样的形式。

  科学就是去神秘化,去特殊化的过程。大概会有一天,人类可以摆脱感官的局限,认识所有表象下的本质。

  《礼治秩序》优秀读后感 篇6

  在《自由秩序原理》的导论中作者说:“本书乃是对一种人的状态的探究;在此状态中,一些人对另一些人所施以的强制,在社会中被减至最小可能之限度。在本书中,我们将把此一状态称之为自由的状态。一个人不受制于另一人或另一些人因专断意志而产生的强制的状态,亦常被称为“个人”自由或“人身”自由的状态。”

  其实,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在想对于“自由”这一个词的定义。以及一些我一直都想不清楚地的问题。

  “自由是什么?”人们常说追寻自我、追求自由,那么对我们来说什么才是自由呢?或者说,什么样的感觉才是我们想要的那种自由的感觉呢?“自由”与“不自由”它们之间的界限在哪呢,怎样来界定它们呢?在这漫长的人类了历史和自然历史中,到底有没有人或者是某种生物曾获得过自由呢?

  人是一种群居性动物,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中就是这个庞大的“联系圈”中的一份子。我们在社会上生存,总是想得到别人认可的。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陌生人,当你在做一种选择的时候,总是希望可以得到别人的理解。无论这种选择是所谓的对还是错,这一点总是不变的。

  可有时,我们却在想,这种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追求、自己的情感总是需要顾及别人的看法、感受或者期许等等。因为一些不属于我们自己的,对我们也没有实际意义的东西,我们往往付出了太多。所谓“人言可畏”!所以我们在想,这样活着是否我们的自由就是被限制的呢?貌似我们,我们这一生,我们的一切,都是被限制的。我们的行为有法律约束着,还有道德伦理约束着,我们的梦想、我们的情感、我们的激情在社会面前,自由少得可怜。

  所以我们找了一个安慰自己、互相安慰也监督别人的方法,我们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是吗?不是吗?

  F.A.哈耶克在《自由秩序原理》中说:“自由意味着始终存在着一个人按其自己的`决定和计划行事的可能性;此一状态与一人必须屈从于另一人的意志(他凭藉专断决定可以强制他人以某种具体方式作为或不作为)的状态适成对照。经常用以描述这种自由状态的古老的说法,因而亦就是‘独立于他人的专断意志’”

  “自由”所具有的这一最原始的意义,有时被说成是它所含有的平常或粗浅的意义;但是,当我们考虑到哲学家因试图精化或改进此一意义而导致的种种混淆时,我们不妨还是采用其原始的意义为佳。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意义不仅是自由的原始意义,而且还具有明确无误的品格,它描述的是一种状态,而且亦只描述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之为可欲的原因,则与我们欲求其他也被称之为“自由”状态的原因不尽相同。就此一意义言,“自由”仅指涉人与他人间的关系,对自由的侵犯亦仅来自人的强制。”这是个相当模糊的概念,但他说清楚了一点,“自由指涉入人与他人间的关系,对自由的侵犯亦仅来自人的强制。”所以理解自由有两个很重要的方面,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自由”,二是“自由与强制有很大的关系”。

  “最能产生奇迹性硕果的,莫过于自由的艺术;但是,最难习得的,亦仍是自由。”确实如此,所以我们在思考自由、追求自由的时候一定首先要想想你所有的自由具体是怎样的自由,它在现实社会中有怎样的位置,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脱离了现实、脱离了社会、脱离了人、脱离了自然以及脱离了思考、脱离了情感都无自由而言,自由是在上述几个方面中而生长起来的产物,不能脱离根本,而是追寻所谓的万事万物的绝对自由!

  《礼治秩序》优秀读后感 篇7

  年初,公司推荐《秩序之美》一书,要求大家认真阅读并发表读后感想,当时粗略翻了一下,也没有认真细细领会。近日拿出来通读了一遍,觉得确实是一本好书,整篇文章没有琐碎的说教,它以通俗、朴素的语言,列举了许多名人(如拿破仑、甘地、李嘉诚、任正非等)及平凡职场员工的经历,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一名职业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如何以遵循“职场秩序”来达到修炼情操、提高职业化素养和美德的目的。

  说到“秩序”,联想起今年6月份参加公司组织的欧洲行,所到之处,不论在意大利罗马的大街上,还是在瑞士的风景区和法国巴黎戴高乐机场,我们看到时时处处都体现了欧洲人井然的秩序观念,使所有人都能够享受着遵守秩序带来的良好生活环境,欧洲人的秩序观念确实值得我们学习。秩序是一种约定成俗的行为规范和规则,它是和谐社会的一块基石,遵守秩序也是一个公民的基本素质体现。而秩序观念更是必须长期的养成教育和强有力的制度约束才能形成和奏效,同时秩序观念的形成是一个艰难和痛苦的经历,它的过程确如书中所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秩序创造和谐世界,人性不仅有善的一面,也有不服秩序、背叛妄为的一面,因为人们没有彻底体会到秩序给人带来的妙处。”

  作为一个职业员工必须懂得:你想在工作中做出一番业绩,必须做到爱岗敬业。所谓“爱”,首先要爱企业、爱团队、爱工作,要求凡事都能以“爱”的角度去面对一切,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只要想到我所付出了努力而达到目的是为了公司利益,何乐而不为?同样结合我们的物管工作,面对我们的服务对象—业主来说,“爱”也要贯穿在具体工作中。时时处处为业主着想,我们提出的物业服务准则“管理规范化、服务人性化、过程亲情化” 就体现了“爱”的一面。只有真正做到爱岗敬业,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非凡的工作业绩来,所以说“仁爱”是职业化美德的根基一点不错。

  员工爱企业还体现在你对公司是否忠诚不二,正常的人才流动无可非议,但是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一天到晚抱怨不断,这种人就是缺乏职业素养,不忠诚,不职业。我认为职业化素养是员工最基本的素质体现,它是一种责任,同时也是一种义务,是对社会、对企业的一种承诺。天道酬勤,勤能补拙,只有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是你不断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职场中我们还应该感谢领导的知遇之恩和提携之恩,公司的关爱之恩,同事的协作之恩。“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要怀着知恩图报的心态、懂得感恩的人,为自己能有幸投身到这样一个团队感到高兴,才能发现工作着是快乐的,勤奋工作将会使工作更加愉快,更有效率。

  让我们遵循“秩序”,不断修炼职业情操,踏实、高效地投入到各项工作中,与公司和谐共进!

  《礼治秩序》优秀读后感 篇8

  读的第一本福山,感受了政治科学的治学方法,首先提出一个理论,然后选择历史材料来支持这个理论,在这里更深入地我才明白了政治现实主义之争中对历史和哲学之间关系进行批判的义涵。

  说回这本书,福山提出了政治发展的三大组件:国家发展、民主、负责制。其中让我觉得有新意的就是亲戚关系是促使政治衰败的因素,这个角度很厉害,但这是否就意味着非人格的制度构建就是可欲的呢?很多对现代性进行批判的理论就不会赞同这点吧。

  此外,关于福山在文末提出的两个问题。中国缺失了民主和负责制,能够走多远的问题。个人觉得可以就民主和负责制进行概念分析,论证“良好统治”是否能替代民主负责制,或者说民主负责制是否是某种形式的“良好统治”我想福山应该没有深入研究过当代中国,尤其是网络舆论机制。

  最后,关于个体追求承认的生物本能,老实说我还没看过历史的终结,不敢做评论,但最近读中哲颇多,并没有在中国文化中发现承认的倾向,个体似乎追求的是在家族结构中的恰当位置。

  《礼治秩序》优秀读后感 篇9

  有这样一个假设——力量的平衡有利于稳定。无论是中国的中庸思想,还是亚里士多德的“适度”原则,或多或少地都反映了这样的一种假定。那么与之相应的力量的不平衡,是否会导致冲突呢?塞缪尔·亨廷顿在其《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描述了一个多文明冲突的世界,这种冲突是否也因为其力量的不平衡呢?

  如果文明不具有多样性,如果真如福山所言“历史已经终结”,西方的自由民主思想在冷战结束后就以绝对的优势战胜了其他的思想,一统世界,在这样的事实之下,冲突还会发生么?而我们知道,现在的自由民主思想,一部分是建立在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之上的,这就意味着这套理论本身就是鼓励人追求利益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是鼓励追求个体的利益,但是我们无法保证每个个个体的利益完全一致,如此一来因利益的冲突在所难免。我们可以把这样的冲突称之为文明内的冲突,按照亨廷顿的理论,这样的冲突是不会无限扩大的,也就是很容易控制的,但是利益的冲突在所难免也成为一种事实,其根源在于自由民主思想下鼓励个性的解放,在这种个性的解放浪潮之后,每个个体的思维变得多样了,而这种多样就是造就利益冲突的原动力——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多样性与冲突之间有一种潜在的联系。同时也不能证明,文明的单一不利于维持稳定,只能说自由民主的思想体系本质,与其一统天下的野心,具有内在的张力,如果让其一统天下就不再是其自身,而是变成了另外一种思想,因此可以说自由民主这套理论注定无法完成“终结历史”的任务。

  另一种没有文明多样的状态就是在世界联系成一个整体之前,各种文明各自为阵,之间几乎没有联系,没有联系就不可能有多样的前提。而在那个时代,相对而言也是相对和平的时代,虽然在中国朝代更替频繁,欧洲大陆也时有战事,但是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相比,完全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我们可以把文明比作一种光源,所有的人都在不同的光芒之下生存,而人投下的影子就是文明作用于人的结果,在一种单一的光源之下,人的影子也是,无论如何,影子也是单一的,所有的人可以说是一致的,这个光照向那里,所有的人都指向那里,世界不会显得杂乱无章。

  以上的平衡点,都是人可以选择的位置点,在这样的点上,可以在不同的力量较量中获得比较稳定的环境。而我们也可以看出,当力量越多,供我们选择的位置也就越少,但是也不意味着一种单一的力量就比较好,因为在单一的力量模型中,人是完全没有自我的,是在一种力量的指引下行动的,完全没有自主性,跟随着力量的变动而变动,人也就是个行尸走肉。极度的光明和极度的黑暗是一样的,都让人看不到任何东西,找不到任何出路,在一种力量之下就如同在极度的黑暗之中,并不是理想的生活状态;而达到了四个或四个以上就需要很大的智慧对他们进行排列组合,自由排列好了才能寻找到平衡点,但是这个点是指向“单向度”(马尔库塞)的,在单向度的甬道中,生活也是找不到人自身的,就是极度的光明,纯粹的光明。而在二三个力量的主导下,可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人们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平衡点,并且在这种平衡的状态下获得比较好的发展——这也于我门狭义的“中庸”之道不谋而合。

  但是,这样的模型是被亨廷顿所描述的事实否定的,他说世界上有七八种文明相互作用,重建着新的世界秩序。这么多的文明实际上真是一个很让人头疼的事情,如何排列他们可以找到发展的平衡点?如何排列他们可以得到更加稳定和平的环境,为发展提供空间?任何一个排列不好,就会出现不可预测的后果。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可不可以把这七八种文明进行整合,形成更大的两三种文明?亨廷顿说不行,那是简单化,反映的不是事实情况。

  既然这七八种文明,很难寻找到平衡点,那么其冲突是否就不可避免了呢?其实也不是绝对的,至少还有三种途径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其一就是生成一种更加强大的文明,对这些进行整合,所有的文明吸收为一体,行成一个共同的文明,从而在内部消解冲突,但是整体却保持着稳定。但是这样的设想是很难行得通的,现在没有人允许这样的力量出现。其二就是好好排列这几种文明,使之可以寻找到平衡点,从而在这些平衡点中获得和平的环境,促进发展。但是这也是一个极度困难的事业,谁拥有这样的排列权威?谁拥有这样的排列能力?最后一种,就是走向另一个极端——让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分散这些文明,形成更小的文明甚至是以个体为单位的文明,就如同满天繁星,没有月亮,甚至没有突出的星星,这样的话也就没有什么平衡点可言了,也就是任何点都可以是平衡点,但是这里的平衡点完全是依靠个人的判断去寻找的,不是强制的力量,也不是盲目的追随。只要没有突出的力量出现,整体也可以保持平衡与稳定。那么如何可能做到这一点呢?只有所有文明都抛弃一统天下的野心,顺其自然发展,就有可能实现这样的局面。但是就目前而言,所有的道路基本都是行不通的。西方文明现在还野心勃勃,企图无限推广自己的文明,甚至不惜以武力为工具;中国文明,在被压抑几百年之后,也急于扬眉吐气,虽然其本身并不具备侵略性,但是也不允许无声无息的消失;还有其他的文明,也在以不同的方式寻求发展,如果说马上消解这些是几乎不可能的。

  现代化文化多样性的事实,必然导致文明的多样性,而文明的多样性与世界秩序的稳定存在一种抛物的曲线,在文明的数量达到某个数量是其冲突的可能性达到极高,而随着文明数量的递减和递增,其冲突的可能性都会随之降低,当文明数达到“1”或者极高时,发生冲突的可能性都是非常小的。如果这种假设可以成立,则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一种奇怪现象:人们在追求普世价值的过程中,逐渐把价值的多元化推上了普世价值的宝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只有以更加包容的心态,去对待我们看到的一切,尊重我们所看到的事实。而当不同的文明,都试图以自己的方式解构这个世界的时候,必然很难达成一致的意见,那么承认多样性就成了一个最基本的共识,也是最容易达成的一个共识,那么这个共识是否可以成为一种“普世”的价值呢?

  如此看来,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文明的多样性使得冲突变得不可避免,而最后文明的多样性也有可能成为解决冲突的很好选择,真是“成也萧何败萧何”。然而,世界究竟走向何方?我们还需观察,只有擦亮我们的眼睛,让将来告诉我们答案。

  《礼治秩序》优秀读后感 篇10

  最近一次玩桌游,对“狼人”游戏中的“替罪羊”颇感兴趣,要与不要,书都在那里。“替罪羊”为何?就是当两个人平票的时候被拖出去斩掉的冤大头,平票者不死。其死既可以说是重于泰山,又可谓是轻于鸿毛,而轻重之别就在于主事者的态度了,一句话定生死。头一句我想转述韩愈的那句话:“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这不平之事发生在今天的买书风波,本来上学期期末的时候就不知道什么买书的事情,今天硬是逼着我掏钱。我还是一头雾水,紧接着的事情就更是荒谬了。发书者说绝不能退便不再理会我。找他上司,上司说此事他已经全权授权发书者。踢皮球的事情我们早已见怪不怪,但是我有了上司的“硬股”(我觉得相当于权力股)做挡箭牌,腰板自然挺得直。发书者面对“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局面自然对我的态度“和蔼”几分,“绝不能退”的说辞也改成“我帮你再问问。”

  看吧,这就是“严嵩虎皮的力量”。经过漫长的等待和催促,发书者给了我权威部门的电话,让我自行解决。什么叫自行解决,书不是我要买的,我既没有登记更加没有确认,凭什么让我解决,又该解决什么?回答就是:忙着呢,你们宿舍内部的矛盾自己解决。转而一想,原来是“别人”替我订的书啊?怎么这些“别人”不替我交个学费、电费?谁给他们的权力?显然此话说不通,权当是挑拨离间!然而面对发书者“不解决就是不服从集体安排,有碍集体和谐的行为就不能拿奖学金”。我失去了第一等公平(即自己决定是否买书)便罢了,现在还要给我安上个有碍和谐的罪名,剥夺我拿奖学金的权利,眼看就要失去第二等公平,在如此强权之下,我怎会善罢甘休?做不到庠生李燧“破产走五千里”为百姓谋福利,也总该维护一下自己应有的权利,虽说老百姓是个冤大头,但总不能不明不白的做这个冤大头!我决定抗争到底。捧着一堆书找到权威部门,想要告御状总要有挨板子的准备。首先声明:我是个爱书之人,不是我不要这些书,而是我已经有了,为了不浪费,实践提倡的低碳生活,把这些书退回来。还有,再过几天不是学雷锋日吗?我们的发书者忙的不可开交,我就挺身而出,出力费劲地把书给拿回来了,您能大笔一挥收下这些书吗?主事者开始费神地寻找购书的底根,告诉我书既然已经订了就不能这样退。那是哪样退?我疑惑。退,也分为两种,全退和打个折再退,反正是不可能把交出去的钱还给我了,一句“自己看着办。”

  便不再理会。告御状失败,最后可怜的是这些崭新的都没有翻开的书,已然成为旧书了——要与不要,书都在那里。事已至此,在三方都不愿当面解决的情况下,我算是知道了,总是有人要承担这“错误”的后果的,既不能有碍集体和谐,又不能顺利地将三方聚集圆桌会议,发书者与上司不愿意把偷懒的事实和责任拦在自己身上,权威部门更是犯不上为这事情重新做账,就如同面对百姓芝麻绿豆的冤情,皇上至多派个八府巡按平息,怎会亲自出马?这就是平民与官吏之间的潜规则。替罪羊的身份是甩也甩不掉的,它就像个烙印,分牌的时候早已注定。可是,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拿一手好牌,而在于打好一手坏牌。现在即便抗争也无力回天,注定要做这个冤大头,要享受“第二等公平”以下的待遇,那么就坦然接受吧,这就是隐蔽的秩序。不公是易燃的危险品,但是孤掌难鸣,以后几个好汉在公平稀缺的世界敲出几颗火星就能让不公的局面土崩瓦解。就像是穆巴拉克三十年的政权,十八天就垮台了。当国民开始关注国家的未来和自己生存、生活状况就不再是冤大头。当今的中国,已经重回公民社会,公民运动也将逐渐成为一种社会常态,将会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摆个摊卖我的“旧书”,翻翻报纸,看到盛光祖替代了志军,我笑了,这就是希望。

  《礼治秩序》优秀读后感 篇11

  塞缪尔·亨廷顿,著名的国际政治学者,曾任美国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美国政治学会会长、《外交政策》杂志发起人与主编。哈佛大学荣誉教授亨利·罗索夫斯基曾评价他“显然是过去50年中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学家之一”。

  1993年,亨廷顿在美国《外交》季刊发表了《文明的冲突》一文,立刻引起轩然大波,一石激起千层浪,“文明冲突论”在美国乃至全世界学界引发激烈的争论,姑且不论正确与否,如此激烈、罕见、旷日持久的争论本身就侧面印证了其巨大的影响力。1996年,其大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问世,亨廷顿在本书中对该理论作了完整、系统的阐述和论证。该著作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智慧,运用独特的视角对国际形势的历史、现状及未来进行分析和预测,内容横跨政治学、国际关系学、宗教学、历史学、人口学、国际法学等诸多学科,在以上学科的学习和研究中都成为必不可少的经典文献。

  “文明冲突论”的的核心观点是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建立在意识形态之上的国家之间的冲突将会被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所取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最可靠的保障”。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结合“后冷战”时代的国际形势,描述了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基本特点,提出“在未来的岁月里,世界上将不会出现一个单一的普世文化,而是将有许多不同的文化和文明相互并存”,并认为当今时代“文明的冲突取代了超级大国的竞争”。作者将当代世界文明分为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和非洲文明,并指出界定文明的主要特征是宗教和语言。此外,作者对其本土文明——西方文明进行了重点的阐述。

  第二部分描述了世界主要文明的发展变化和力量对比。通过论证文化与权力的关系,指出“文化总是追随着权力”,而非西方社会迅速的发展使西方权力相对削弱,因此西方社会的所宣扬的价值在非西方社会中的影响力也日趋减小,伴随着政治影响减小西方文明正在衰落,而非西方文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壮大正在不断自我肯定和复兴。

  第三部分揭示文明对于新的世界秩序形成、发展的影响。“文化认同的答案确定了该国在世界政治中的位置、它的朋友和它的敌人”,即文明的种类是一个国家在世界秩序中定位的基本依据,会对国家间政治、经济关系产生重大影响,文化共性促进合作,而文化差异则加剧冲突。作者运用了大量的举例来论证其观点,比如北约的成功就是基于西欧、北美主要国家共同的文化认同,东盟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组织”,其合作程度却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制约,而欧盟拒绝接受土耳其加入,根源就在于信仰基督的欧盟国家无法容忍“一个伊斯兰的异类”加入他们的俱乐部。该部分还分析了文明转型失败的国家,由于文明立场的不坚定导致自身的“无所适从”,这一点对我们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

  • 相关推荐

【《礼治秩序》优秀读后感】相关文章:

《礼治秩序》初中读后感05-12

《礼治秩序》读后感800字02-03

《礼治秩序》初中读后感范文05-12

礼治的意思及造句06-24

《儒家的“礼治”思想》阅读题与答案06-15

感恩节送礼治愈文案11-24

生活的秩序美文07-05

秩序造句的范例06-11

关于秩序的名言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