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记读后感

2022-03-23 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云中记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云中记读后感 篇1

  阿来这本《云中记》读起来非常奇怪。它虽然从头到尾试图讲得是苯教的世界、信仰、历史和生死,但实际上却仿佛是以一种宗教的隐喻方式完成的。因此我们看到它从结构上采取了一种线性的历史观,时间以一个永恒的箭头指向前方,所有的事都必须按照先后顺序排列在这条箭头之上,它有一个开始,也有一个必然的结局:跟圣经的故事一样,它从混沌中创造了世界,最后又归于毁灭。

  起初,阿巴回到云中村,他和他的马在山坡上行走,第一天的晚上他看到了云中村。在这之后的七天里,他一步一步将这个混沌的世界归于有序。他去看每一家,回忆每一个人,为他们招魂,去探访泉眼、磨坊,去追寻自己的记忆——在一步一步的回归过程中,被地震毁掉又被村民抛弃的世界又重新被建造出来,对阿巴、对读者都有了新的形象。

  我们被告知,阿巴是从移民村来的,但是事实上他回到云中村却不是以人的身份,而是以神的使者、沟通者的身份来到这个世界。他来这个世界,是为了拯救和安慰灵魂——至于山下凯撒的世界,他交给了凯撒交给了仁钦。他一开始就知道整个云中村最终不免被毁灭,但是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他要做的,就是和灵魂一一告别,然后在最后和大地和整个世界一起的时刻一起陷入深渊。一切毁灭之后,仁钦和其他人站在江对岸望着已经改天换地的云中村:对岸的一切都已改变。如《启示录》所言:“我又看见一个新天新地,因为先前的天地已经过去了,海也不再有了。”

  云中记读后感 篇2

  《云中记》很大程度上描述了08年那个悲痛的日子,小说中的云中村并不是作为一个特例的,云中村还有缅怀的时间,而北川县城,足足一座城全部下沉,事后变成一座纯粹的鬼域,千里荒芜,饿殍遍野,想来如果是有地狱的存在,也不外乎如此。

  云中村描写的是一位叫“阿巴”的祭师在地震四年之后,回到了处于山体滑坡被政府判定了死刑的故乡村子“云中村”,名字很美,但是美的东西消散的极快,就像“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一般。

  世间一个个文字都是有力量的,当他们连成一句话时,这力量便可拨动任何人的心弦,阿来老师用白描式语言却下写出人生最大的痛苦。

  离别之苦:既沸腾若大江大河,又冷静如皓月长空。

  生死之苦:有着鸢尾花一样的朴实,又有铁水浇心的苦楚。

  多次引人泪崩,全书就像是将结痂的伤口缓缓撕开,不仅承受着痛苦,还要将痛苦累加起来,在完全撕开的刹那却是山鬼同哭,风雨飘摇。

  从云中村被宣告“死亡”的那一刻起,阿巴的命运线就被拎起来了,祭师安慰和守护者村子,村子保卫着村民,而现在,村民走了,有的向下走,有的向远方走,有的也回来过。向下走的村民需要祭师安慰,村子现在也要走了,祭师同样也要安慰,但只不过这次是把施食给灵魂的饵料换成了自己。

  一个是灵魂祭师在灵魂世界中做着对现实世界最后的救赎与献身。

  一个是国家干部在现实世界中做着对灵魂时间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他们都是伟大的。

  云中村向上是阿吾塔毗山神,向下,是滚滚岷江。

  虽然最后滑向岷江,但事实上,云中村以及他的子民却是回归了山神的怀抱。

  云中记读后感 篇3

  经过时间的沉淀,历史终将被人们铭记,而我们,终将活在当下。

  弹指一挥间。汶川大地震已过去十年之久,但当我们重读阿来著作《云中记》时,却依然能体会到地震时的惊心动魄,感受到面对困难时的无助与坚强,感受那一份跌宕人生。

  在《云中记》中,故事发生的时间,比写作的时间早大概五年时间。在这部小说里,时间的原点,是汶川大地震的发生时间,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04秒。之后的故事,都以此纪年。可以想见,地震像一个辐射点,不断地对之后的时间施加影响。这是《云中记》不能回避的部分,也是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烙印的部分。应该说,经过了时间的沉淀,阿来写得克制、简洁。那些场面,我们已经通过电视,通过网络看得够多了。在没有经历过地震的人来说,亦是云淡风轻。但我想,若让经历过地震的人阅读此书,或许将会无限感慨吧!

  大地失控了!上下跳动,左右摇摆。轰隆作响,尘土弥漫!

  大地在哭泣,为自己造成的一切破坏和毁灭。

  大地控制不住自己,它在喊,逃呀!逃呀!可是,大地早就同意人就住在大地上,而不是天空中,所以人们无处可逃。

  转眼间,活力四射的人间变为活生生的地狱,惨叫声此起彼伏。一片片城镇变为废墟不堪入目。但废墟真的意味着死寂吗?其实并不是。是的,废墟并不意味着死寂,意味着生命的消失,恰恰相反,自然能毁灭一切,也能令万物复活。人的劳作,会在大地上标出醒目的印记。一旦人撤退了,自然就将这些印记统统抹去,重新恢复最初的样子。“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亦将会重现。斯人已逝,活人犹存。铭记在灾害中逝去的人,或是对他们最好的留念,最终留给我们的,其实就是活在当下。

  因此,我需要学会怎样活在当下,学会怎样让思绪至少停留在现在的几秒钟。刚开始的时候,我总是会分神。即便是在忙碌之时,我头脑中还是充斥着时光是多么宝贵的念头,思绪经常飘向从前,飘向从前,我还是无法让往事随风。未来和过去交织在一起,或许那就是当下。活在当下,实现理想,活出自己的风采!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云中村是座拥有36户人家、300多人的藏族山村,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受灾惨重:房屋倾倒,岩洞崩塌;不含失踪者,全村死亡93人,多人伤残。地质学家判定,该村震后的某个时期内,会在山体滑坡中坠入岷江。为此,政府将全部活下来的村民迁到山外平原上的一个移民村中,妥为安置。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村中祭师阿巴,怀着在多年故土生活中形成的执著信仰和浓浓乡情,在迁入移民村4年多后,决意回到云中村的废墟中。他虽对灵魂的存在半信半疑,但仍盼能聚集起全村亡魂,和自己长相守,与云中村共存亡。同时,他作为祭师,被县里选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还要完成乡干部的一个嘱托——借安抚鬼魂,来安抚人心,重振灾民意志。从5月到10月,阿巴身着全套祭师行头,摇铃击鼓,念念有词,在云中村废墟中挨门逐户地作法招魂。在此过程中,他触景生情,感世伤怀,围绕着对一个个死伤乡亲的命运追忆,回顾了云中村50多年的历史沧桑。小说的结尾是:阿巴谢绝规劝,在山体滑坡之际,伴随云中村的废墟,坦然沉入江中。

  作品目录

  “5·12”汶川地震是一段沉痛的记忆,灾难之后也出现了一系列相关作品。在汶川地震后,阿来亲眼见证了一个村子仅一夜之间彻底消失,本着“生命共同体”的思考,他心情沉重,因此创作出《云中记》。 

  创作背景

  《云中记》的构思从汶川地震发生后就开始,但直到汶川地震十周年那一天,阿来再也无法抵挡内心的呼唤,生平第一次放下手头正在写作的小说,开始创作这一部《云中记》。据阿来说,他每天固定写三四千字,到2018年10月就把《云中记》写完了。

  人物介绍

  阿巴:具有殉教或者尽职的祭师,最后自愿选择死亡。小说里,虽然家中“世世代代都是祭师”,但阿巴与父亲和爷爷不同,父辈是由云中村文化自然传承下来的祭师,但他的祭师身份却是从政府所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班培训而得。为了配合发展当地的文化旅游产业,阿巴还被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称号,但有趣的是,这个名称他从来没叫全过。成了祭师的阿巴并没有真正进入角色,“上过农业中学,当过云中村有史以来第一个发电员”的履历也让他不相信有鬼神的存在,直到那场地震来临,将阿巴身边的一切改变,小说写出了阿巴思辨的整个过程,“这世界到底有没有鬼魂,万一有的话,云中村的鬼魂就太可怜了,活人可以移民,那死去的鬼魂移到哪里去呢”。阿巴的种种际遇,都指向了他其后返身回村的选择,这是一条救赎意义上的找寻自我之路。

  仁钦:阿巴的外甥,县里派来云中村救灾的领导小组组长、瓦约乡的乡长,他当然要全力抢险救灾。他清醒过来的瞬间一路寻找他的妈妈,但是很遗憾妈妈没有找到。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生活在云中村的人们,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古老文明的守护者。他们有神秘的族源神话,崇敬神山与神树,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自足的生存方式,世代因循着古老戒律与法则。对于现代都市而言,云中村似是桃花源。但是,地震使得云中村人的生活链条出现前所未有的断裂,他们被迫迁离故土,去移民村适应新的生存法则。

  与云中村一同失落的,是云中村人古老的神话、千百年的信仰和业已形成的族群特质。在移民村,他们不再祭祀山神,不再供奉祖师像,女人用的自制动物油脂换成了超市里香气袭人的头油,孩子们也开口说新地方的话语,在那里,云中村人重新建立了生活秩序——那是属于城市人的生存方式,是被规训过的现代法则。由此,阿来的《云中记》呈现出另一重断裂,即现代化进程中,命运之嬗变。

  不难发现,在地震发生之前,现代化已经悄然侵袭了云中村:全村通电,家家户户有了信号与电视;人们开始用机器耕地打麦,在高速运转的机器声里,人们再也不能悠悠地歌唱;传承百年的家族徽章被遗忘,人们甚至忘记了它们的来历;古老的语言不能表达如今的思想,新字新词渗入了云中村人的话语。但是,现代性的建立本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灾难的降临却使得云中村与其自身的传统陡然断裂,于是,神性被科学消解,原初信仰被现代话语彻底解构。地震带来的断裂,不仅是神山上日益扩大的裂口,更是云中村乃至现代社会里,神性的荒芜和传统的断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云中记》已不仅仅是地震死难者的安魂曲,更是阿来为古老文明书写的挽歌。

  云中村人对信仰的找寻,实际上是人类对大自然的神秘力量的敬畏之心的找寻,是试图重返精神家园而做出的努力,阿巴的返乡之旅也是返魅之旅。尽管科技发达,但我们还是应该尊重自然,而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试图揭露所有奥秘。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但现代科技的发展将人类从自然中剥离出来,于是人类对自然就有了无止境的索取。所谓“无家可归”实际上是我们自己将自己从“家”里赶了出来,是我们自己离开了精神家园,摧毁了物质家园而导致的结果。而阿来通过对阿巴这种“最后式”小人物顽固反抗现代化的歌颂,将阿巴作为家园守护者的形象“立”了起来,尽管最后阿巴重建失败,但阿来还是以“颂诗”的方式书写了阿巴对精神家园的守望,使得最终的陨灭得到了升华,彰显了人类历经千难万险也要返回精神家园的文化母题。

  艺术特色

  该小说写得十分从容,但也自然有些沉闷,尤其是前几章。到了第九章后,小说变得热闹了,稍微有些明快了。但由于小说除了阿巴,其他人物都描写得不够深入细致,缺少一些灾难带来的命运震慑感,及其和山下村民之间有可能存在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所以,整部小说还是稍微平淡,过于散文化。不管如何,阿来的这部长篇小说还是写得庄重而深沉、从容而大气,充满了对人对大自然对神性的尊重与敬畏。

  作品评价

  北京十月文艺社总编辑韩敬群:“在用文学强力表达关系重大、影响深远的事件方面,相信《云中记》会是一部现象极作品。”

  北京出版集团总经理曲仲:“这部作品以高质量的文学强有力地回应了我们民族历史上关系重大、影响深远的事件,是当代文学在现实题材创作上,在呼应时代重大主题说的一部现象级作品。阿来不是在地震发生的当下凭一腔热血投入写作,他对灾难性的事件,对它给我们造成的心灵创伤以及创伤如何修复,不止是物质上的修复,更重要的是通过对逝者灵魂的慰安,实现对生者精神的抚慰,有着长达十年的沉淀思考。最终,阿来找到了他的独特的表达方式。”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张清华:“《云中记》想表达什么呢?它是表达自然法则和人的诉求之间的冲突。”“对于亡魂的纪念,《云中记》选择了灾难之后人类的救赎。救赎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科学和理性的,政府的救助和灾后重建是必要的,重建村庄恢复自然秩序。而文学的职能,则是灵魂的安置。阿来选择一个祭师阿巴的角色,其音节像哑巴的发音,因为哑巴只能发‘阿巴、阿巴’的声音。阿巴有两个身份,一个是现代文明给定的身份,所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还有一个是传统文化当中介乎于巫的角色,就是所谓的祭师。他回到故土,和死去的亡魂对话,安顿他们,来完成另一个仪式,就像原始的民间方式处理灾难和记忆。”

  《当代文坛》副主编赵雷:“《云中记》是从文学、美学和哲学的维度,经由个体的消失、村庄的消亡来观照人类的普遍境遇和共同命运,从而达到超越性、悲剧性的境界。相信这样一部作品能够经受住读者的阅读和历史的检验,在中国当代小说史和世界灾难文学史上占据它应有的地位。”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有清晰准确的实证背景,又有波澜万丈的灵魂演出;如此辽阔,又如此细腻。”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这肯定是阿来继《尘埃落定》《空山》之后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也注定会成为近几年甚至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云中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云中的种子的哲理故事12-22

游云中仙桥作文600字11-02

电视剧《云中歌》经典台词03-24

送李帅之云中阅读答案与翻译11-05

《尼尔斯骑行记》读后感03-03

【热】昆虫记读后感(昆虫记读后感300字)03-17

“独孤信,云中人也,本名如愿”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07-16

昆虫记每章读后感03-09

昆虫记读后感高中03-20

记承天寺夜游读后感03-15

杨振宁传读后感 核舟记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