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掉那只青蛙》的读后感

2021-04-20 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吃掉那只青蛙》的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吃掉那只青蛙》的读后感1

  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管理好自己。管理好自己的关键是发现自己与众不同、为他人创造价值的领域,然后,把尽可能多的时间投入进去。

  最近身边的朋友都在看这本由美国作者博恩.崔西写的时间管理书,于是也买了一本想了解这本书有什么样的魔力让牛人都在推荐阅读。5月12日出差湖北,利用飞机上这段无人干扰的时间专注阅读,效果确实不错。我的习惯是看书时候在A4纸上列文章的大纲以更加清晰的脉络整理文章精华。本书个人把他分为五个部分:目标、计划、执行、复盘、方法。

  一、目标(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清晰的目标)

  1、拥有明确的目标;

  2、要有实现这一目标的强烈愿望;

  3、建立一套属于自己实现目标的方法;

  (1)明确你究竟想要什么?

  (2)把你的目标写下来;

  (3)为你的目标设定一个完成的最后期限;

  (4)为了实现目标,把你所能想到的、所有要完成的事项都列在一个清单上;

  (5)梳理整个清单,成为一份专属于你的计划;

  (6)根据计划,马上采取行动;

  (7)每天解决一部分的事情,向前推进主要目标的实现;

  注意:目标的推进中,宁愿吵吵闹闹的前进,不要安安静静的放弃。允许自己的不完美,一点一滴的修缮,不要总想着一步到位。

  二、计划(制定每年、每月、每周、每日计划)

  1、工作前先制定计划,,运用10/90法则,10%时间制定计划将节约90%的时间;

  2、写出每年、每月、每周、每天的所有计划;

  把最重要的和需要最早完成的排在前面。然后是次重要的,并以此类推。最后以计划的终点倒推工作的起点。把你的想法的都写在纸上!无论做任何工作,都一定要先列出计划。

  三、执行(如何根据目标与计划去更好去落地执行)

  1、如果当天有任务A与B,首选选择更困难的任务,其次马上立刻的行动,一定要记住每天早上做最重要的那件事。

  2、运用80/20法则,把80%的时间去完成20%重要的任务;

  3、抵制住诱惑,不被小事所牵绊;

  用长期的时间观念进行思考。在《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第一条就是延迟满足感,成功人士都是那些懂得延迟满足感的人,先做有利于提升公司业绩的那些困难事情。成功者总是言出必行,而失败者常常言而无信。

  如何让普通人进阶到成功人士的行列,以下分享几个关于提高执行力的小技巧:

  第一:提早上班,阅读工作专业书籍或是听相关音频等;

  第二:遵守强迫效率法则,时间有限,一个人不可能完成所有的事情,只做与完成最大目标有关的工作。

  第三:对当下不重要的事情直接说“不”,或是删减、授权给其他人去做,或是直接取消,这有这样你才可以腾出更多时间,来处理对你而言至关重要的事情。

  第四:持续不断地练习使用ABCDE法,培养自己优先,处理A级任务的习惯。

  四、复盘(阶段性的回顾目标完成情况)

  每天问自己3个固定的问题。

  1、我的最高价值的工作是什么?

  2、我只有把哪件事情做好了才会产生非凡的影响?

  3、在此时此刻,对我来说最有价值的事情是什么?

  回顾你的所有任务、活动、项目,不断重复地问自己:“在工作或是个人生活中我出色又及时地完成哪一些活动,会给我带来极大的正向回报呢?”

  五、方法(Get一些掌控时间的小技巧)

  如果以上四个步骤每天都有在实践,但结果还是忙忙碌碌,要反问自己几个问题“在时间管理上我是否具备了决心、自律、决定”。掌握一些必要的小技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升级自己的核心能力:在职场工作你有哪些不可替代的核心关键能力,就一步一步升级更新你的能力;

  2、找到限制自己的最关键因素:限制你未来发展的瓶颈是哪些,找出来,干掉它;

  3、培养高度的专注力:约束自己在工作过程中心无旁骛,不受外界干扰;

  4、建立积极的工作态度: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是成功者必备要素;

  5、做好充分的工作准备:克服拖延、提高工作效果最好方法之一就是做好充分的准备;

  6、单独处理一项任务:每次只做一件事,直到100%完成,再进行下一个工作任务。

  延迟满足感,推进工作与生活中对你而言最重要的三件事,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也许你走的步伐不是特别快,但比起仍然思绪混乱,理不清自己未来方向的人,你已经在前进的路上,并且非常清晰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哪些是我需要长期坚持的`最重要三件事呢?

  我经过30秒的思考,脱脑而出的是他们:

  A类:健康的身体;(我需要做到:坚持跑步、护肤、健康的起居与饮食习惯)

  B类:事业的不断升级;(我需要做到:不断学习专业知识、结交更加优秀的牛人、资源整合的能力)

  C类:品味当下美好生活的能力;(我需要做到:处理好与家人、重要事业伙伴的关系、积极乐观的心态、感知点滴幸福的能力)

  《吃掉那只青蛙》的读后感2

  赫胥黎说:“时间是最公正的,对每个人都是24小时;但它又是最偏袒的,对每个人都不是24小时。”我们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只是因为对时间的管理方式不同,所造就的人生也就截然不同了。博恩·崔西的这本《吃掉那只青蛙》,该书给出了全面、系统、实用的时间管理理论和方法,如果想摆脱“穷忙族”的命运,你需要看看这本时间管理领域的圭臬之作。

  书中的“青蛙”是指那些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最困难的工作。

  《吃掉那只青蛙》书中告诉我们要明确目标,再把明确要做的事分区优先级别,在执行过程中如何战胜拖延,最后我们如何做好自我管理并养成良好习惯。作者在书中阐述为了明确做事的优先级,我们可以充分运用ABCDE法、聚焦关键结果领域法、“3个”定律法等。

  本书涵盖了一系列实用有效且经得起考验的技巧,这21招秘诀帮助我们将精力投入到最重要的工作上,克服拖沓,以最短的时间完成最多的工作。让我们一起马上行动,开始去吃掉那只青蛙吧!

  《吃掉那只青蛙》的读后感3

  《吃掉那只青蛙》一文告诉我们很多道理,也是很值得我们的真理。它告诉我们,每一天上班的第一时间是用来处理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事的,如何来区分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是要靠个人的判断力的。处理每件事都要有能分清轻重缓急的能力,不要浪费过多的时间在无关重要的事情上。不仅如此,作者还给我们分析了一个人要想,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非常必要的。有句话说,性格决定命运,而一个人的性格正是由个人的习惯养成的。所以说好的习惯才能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说了这么久好像都没有说到我要说的重点,言归正传了。我只是想通过《吃掉那只青蛙》中第17章中说到的找回属于自己的时间来我的一些看法。

  自从有了网络,有的手机,我的生活一大部分是被这些东西占距着。就像作者说到的,人一起床就是去看自己的手机是否有人未接来电,是否有短信没有看,是否会有没有看的留言……每个人的一天浪费在这些时间上的就不少于一个小时了。真正能不去关注这些的应该说很少很少,但是真理却往往就撑握在这一部分人手里。所以看完此书后,我就反思是否浪费在这些琐事上的时间太多太多了。不仅如此还有很多事情,在处理的过程中总会觉得是外在因素太多,总会找出各种理由来推卸或是拖延时间,但是大多数时候自己的内在因素是占主要的。如果我能有计划,能做好计划并一步步地去履行,一定可以把工作做的更完美,生活质量也可以更高。这样下来的话,也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来陪伴我的家人和朋友,让我的生活有更多的快乐了。电脑、手机、“黑莓”等这一代科技产品给又我们带来了多少快乐呢?只是让我失去了更多能和别人沟通的时间而已,所以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努力的让它们不成为我的主人,要让自己真正主宰它们。这也是需要好好计划一下未来的人生的。

  前些时候无意间逛论坛看到了一篇文章是HP大中华区总裁孙振耀的退休。给我们这一代人很多真诚的忠告,它说到工作、说到生活、说到快乐……试想,人生在世不外乎这两件事,除了工作就是生活,而今工作也早已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了。尤其对于我们八O后这一代人来说。工作之内是工作,工作之外还是工作。因为工作的原因,工作之外的生活圈子也全成了工作之内的朋友了。所以说快不快乐,好像也不取决于工作,而取决于心态吧。看后让我反思很久,思考的是我到底想要什么?最后的结论是我们都只是普通人而已。我们要的也只是普通的生活,简单的快乐而已。

  比尔·盖茨说博恩·崔西教会了我们如何去思考。不正是如此吗?它教导我们要不断的思考下去,直到人生的终点站。每一分,每一秒我们都应该好好抓住,让我们的金字塔一块块的垒起来。也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得到更多的回抱。

  《吃掉那只青蛙》的读后感4

  你是否觉得永远没有足够的时间做完该做完的事?这是每个人的困惑的问题,而《吃掉那只青蛙》一书,却让我们对这个问题豁然开朗了。生活中的我们都会被生活中的各种琐事给缠绕着。我们也总会听到一个声音“我很忙,没时间。”“唉,最近很多事,忙。”“忙”这一字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时髦”了,或许是出于习惯,也或许是因为真忙?但是真正有几个人能知道自己忙到最后有多少成果呢?博恩·崔西的这篇《吃掉那只青蛙》却教会了我们如果能正确的把握时间,如何充分利用时间。

  常常会有些人会说,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来的快,有时候确实是这样。但是这也是一些懒惰的人给自己找的各种理由罢了。如果没有计划,那就更别说什么变化了。如果你都能计划好了,那再大的变化也只是在计划之中的。每一天,每一个月,每一年,我们的生活就是一天又一天慢慢积累起来的。一天24小时,一月30天,一年365天。人生也就是由这些阿拉伯数字组合而成的。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做好计划是相当有必要的。因为你只要计划好每个时间段做些什么事情,你就不会浪费太多的时间。假使你用了大多数的时间在思考你应该做什么,那么时间就在你的思索中流逝了。每天1小时一个月就30小时,一年就是365小时,而如果按是一个人活七十年算下来,人的一生也要浪费掉25550个小时。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却并不至浪费掉这么一点点时间。算起来人生真是经不起计算了。

  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我也深思很久,一直以来都以忙为“借口”的我是否有好好的计划过我的生活呢?以上的这些数字不正是给我的警钟吗?

  《吃掉那只青蛙》的读后感5

  初听这本书的时候,尤其是知道为什么要叫做吃掉青蛙的时候觉得非常有道理。我们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最艰难的事情,就像是一只只丑陋无比的青蛙,我们抗拒不愿意接触却不得不接触,更让我们难受的是最终我们还要不得不活生生的吞掉他,想想就让人觉得恶心。可这确实是生活的真相。

  全本读完大概花费了我3天时间,在工作间隙和下班后周末阅读。作者博恩·崔西是美国人,书的内容是中国人翻译过来的,所以文风简单、大白话居多,不用有太多文学功底,基本上能识字的都能读的懂。

  我们一定要明白:我们的时间有限,任何人都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工作,所以做事情的轻重缓急、先后顺序极为重要。

  看完开篇,我觉得“事不过三”应该有另外一重定义:我们一天要做的事情中,最最最重要的事情绝对不会超过三件。剩下的很多基本上都是不怎么重要的,它消耗浪费着我们的时间和生命,甚至让我们误以为它们很重要。所以,我们一定要牢记事不过三的原则,甚至极有可能真正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解决了他,别的事情都不算个事儿。

  与此同时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是:倘若你开始做最重要的第一件事,那么在这件事真正做完之前,千万不要再去启动做别的事情。即使他可能花费了你一天的时间才做好这一件事情,导致别的事情都拖延耽误了,最后你会发现它确实是值得的。前提是你一定要找到对你来说真正最重要的那一件事,然后心无旁骛的开始去做它,直到做完为止。然后再去开始做第二件。

  人性的本能是趋利避害,所以在选择事情的时候也会选择先做最容易做的而不是最难最应该做的,甚至容易产生我已经做好了好几件事情的成就感错觉。长此以往下去,最重要的事情往往会被我们拖到实在没办法不得不去做的时候再去做,这就是拖延。所以找到我们最重要的那件事并且解决掉它很重要。

  最糟糕的利用时间的方式就是:把根本不需要做的事情做的很完美,真正要做反而做的很糟糕。

  另外一些生活中的琐事,就像是一只只小蝌蚪一样,在我们解决完最重要的事情之后再去逐个击溃它们。有多余的时间解决掉自然最好,暂时解决不掉也误伤大雅,因为最重要的事情已经被我们解决掉了。

  书中还涉及了写目标、写待办事项等各种规划管理时间和目标的解决办法,因为有很多是自己已经知道并且正在做的,所以觉得价值不大,仅做参考。其他小伙伴可以对照自己的做事方法去自我检测看看有多少是自己可以用得着的,然后拿来使用便是。

  花了这么多的钱和时间去阅读和学习,即使最后发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可能只有20%,那么我也觉得足够了。也许这就是学习的真正意义之所在吧。尤其是这样一本说好不好说坏不坏的书,它能在我日后的工作生活中时时刻刻提醒我:吃掉最大最丑的那只青蛙,去先做最最最重要的那件事情。我就觉得完全值得了。

  《吃掉那只青蛙》的读后感6

  《吃掉那只青蛙》是践行易效能的必读书目之一。青蛙,代表的是极具挑战性,做了就能带来很大价值的事情。序言中两位实践者,第一位叶武滨老师通过吃青蛙,过上了想要的生活。另一位,日事清创始人刘磊,通过吃三只最难忘的青蛙,“101个梦想清单”“每周回顾”和“我要创业”,实现了人生目标,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作者博恩崔西先生也在前言中分享自己亲身经历的成长故事后,提到人人都可以向他一样,通过学习自我提升和时间的过程,改变人生,这种方法其实非常简单,只要学习并运用和成功人士一样的方法去做事,就一定会得到同样的结果。只要向专家学习,不断实践。

  全书读完之后,我个人最大的三点收获是:

  一、全书阐述了一个最重要的理念

  如果一起床就能够完成那件最重要最困难的事情,那么一天就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倒你了。养成吃青蛙的习惯,每天都会有成果。

  要做到先吃掉那只青蛙,需要完成以下几个步骤:

  1、列出今天所有要做的事情

  2、找出这些事情中最重要2—3件事,按ABCDE分类,选择先做A类事件。

  3、先完成这2—3件事,然后再完成剩余的

  二、找到人生青蛙和年度青蛙

  无论制定目标还是计划,或是完成最能实现自己价值的工作,永远不要忘记,你的最终目标是生活幸福、健康长寿!找到最重要的那只人生青蛙或年度,就可以分解到每一天的生活工作中。

  人生青蛙和年度青蛙一般会有2—3个,在2—3个青蛙中再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其他事情都可以放弃,哪一个,只是这一个目标是必须实现的,那这个目标就是最大的青蛙。

  作者给了一个快速列出清单的练习:

  1、此刻,在事业方面你最重要的3个目标是什么?

  2、此刻,在家庭或人际关系方面你最重要的3个目标是什么?

  3、此刻,在经济方面你最重要的3个目标是什么?

  4、此刻,在健康方面你最重要的3个目标是什么?

  5、此刻,在个人或职业发展方面你最重要的3个目标是什么?

  6、此刻,在社交方面你最重要的3个目标是什么?

  7、此刻,你面临的3个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这些问题的答案会让你知道生活中什么对你最重要。

  三、下一步行动

  将模糊的目标转化成可执行的任务/行动清单,并固化自己的好习惯,不断重复优化,不断积累,直到达成想要的结果。

  只有将青蛙变成一步一步行动,才可能被执行,所以不妨看看自己的年度目标中,有哪些还没有找到下一步行动。

  每天进步多一点,在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情,每天清晨背30个单词,睡前阅读15分钟。日积月累,这样的行动小细节,最终会成就一个全新的我们。

【《吃掉那只青蛙》的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相关文章:

1.吃掉那只青蛙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

2.《吃掉那只青蛙》读后感(通用6篇)

3.《吃掉那只青蛙》读后感(通用7篇)

4.吃掉那只青蛙的读后感(通用6篇)

5.《吃掉那只青蛙》初中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

6.吃掉那只青蛙读书笔记

7.《吃掉那只青蛙》的读书笔记

8.吃掉那只青蛙三的读书笔记

上一篇:鲁迅《阿Q正传》的读后感 下一篇:高中《草房子》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