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的读后感

2021-04-19 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传习录》的读后感(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传习录》的读后感1

  问:“宁静存心时,可为未发之中否?”

  先生曰:“今人存心,只定得气。当其宁静时,亦只是气宁静,不可以为未发之中。”

  曰:“未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

  曰:“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若靠那宁静,不惟渐有喜静厌动之弊,中间许多病痛,只是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以循理为主,何尝不宁静?以宁静为主,未必能循理。”——《传习录》

  问:“宁静存心时……”这一段说出了现在人普遍容易犯的问题,静心本来是方法不是结果,可修身修着修着就变成了喜静厌动。身边很多人在追求着静心,特别喜欢待在那种状态里。以前我也觉得在这种状态里就是修行修到了,现在仔细一想还真是王阳明说的只是气定而已。有事的时候气一乱,就定不下来了,然后就从静的状态出来了。发现这种静的状态并不能指引我们把发生的事办明白。王阳明把功夫说的就是念念去人欲,存天理,我认为关键处就是在“念念”上。存天理,去人欲有时我也能做到。随着修行做到的几率也很多。但要想念念都是存天理,去人欲这就太难了,每个念都是善的念,把邪念、恶念、杂念、妄念全都排除,每一念起都是天理。静的时候,修的是存天理,去人欲。动的时候修的也是存天理,去人欲。如果只依赖静的时候,那所有的繁荣都只是虚假的繁荣,你觉得修行提高了,也只是假的。因为儒家是入世修行的学问。你要走修静的路线,就偏离了儒家修行的方向。每天生活,岂能静。追求存天理,去人欲是可以达到静的'。但反过来想通过静,达到存天理,去人欲就难了。

  《传习录》的读后感2

  读了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之后,深感先生的文字意味深长,仅仅是读过一遍的我是绝不敢说出完全领悟王阳明先生的思想这种话,但读完《传习录》后,我确实有了一丝自己的感悟。王阳明先生的智慧跨越时光长河,确实值得人细细品味。

  第一点,修心。王阳明先生认为修心即致良知。一切都在心中,只要心在省便是致良知。要做到不欺良知,相信良知,自觉良知。良知在人,永远不会消失。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欲所蒙蔽,并不是他没有良知。格物是向外的功夫,格就是正,就是纠正那些不正确的,使归于正道。在私欲萌芽之际将其扼杀,防患未然以期修得真心。

  第二点,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参透事物本质,掌握知识本源。需要断案,就从断案的事上学起,如此才是真的格物。例如判案时不能因对方无礼而恼怒,不能因言语婉转而高兴,不能因对方哀求而屈意宽容。唯恐心中有丝毫偏离而妄人是非,这就是格物致知。抛开事物去学就会不着边际。

  第三点,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读书的目的是知,而知的目的在于行,所以读书必须用来指导行,从而知行合一,是谓“经世致用”。只读书不思考,只会越来越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就会变得自我。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事物中体会到良知,这个时代物欲横流,当人们漫无目的庸庸碌碌地四处奔走时,不妨读一下《传习录》,去探求一些生命真正的意义。

  《传习录》的读后感3

  问:“知识不长进,如何?”

  先生曰:“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仙家说婴儿亦善。譬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后能识认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之事无不可能。皆是精气日足,则筋力日强,聪明日开,不是出胎日便讲求推寻得来。故须有个本原。圣人到‘位天地,育万物’,也只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来。后儒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岂有此理!”

  又曰:“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传习录》

  当一段时间学习不长进的时候,我也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以前我给自己的回答是“还是不想”。我觉得自己的回答貌似有一些道理,王阳明的回答则更究竟,就是你找不到学习的本源是什么。

  我们看到大树的样子,绝对不是它是小树时,我们想到长大后的样子。就像我们看现在的自己,你不会在几岁时能想到今天的样子。我理解就是生长的力量在一点点的改变着我们。“为学”也是有一种力量的,王阳明讲这个力量就是修心。我反思自己,为学的目的是不是修心?目前来看本源是这个,只不过有时忘记了。虽然也在时刻提醒自己,但还是经常逐物。就是为学之心不真切。

  如果对为学着急,就没心思想别的,只能一门心思放在为学上。王阳明曾说过“主一”,方法是持敬。如果对为学不持有一个敬畏心,做事不专注,就会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然后自己还后悔,悔过又精进两天,又重回懒散状态。就这样来来回回反复。我以前总是这样,意识到自己偷懒的时候就立志,没几天就忘了,想起来又立志,就是古人说的“无知者常立志”,还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根本上用功,控制情绪,向未发之中前进。

  《传习录》的读后感4

  有一学者病目,戚戚甚忧。先生曰:“尔乃贵目贱心。”——《传习录》

  过于看重肉身,一得病就感觉自己马上就要没了。有这种想法的人,在当今社会更为多见。所以现在的医院都是人满为患。只要自己得病,多少钱都肯花。

  可是心不在了,不去找;心脏了,不去擦;心病了,不去医。病目,病的只是一个器官,身体的器官很多,哪一个都会对身体产生影响。可对身体影响最大的是心。有没有在心上下过功夫?心死了,还如何去视听言动?有做美容的、做美体的,甚至连指甲和头发这些可再生资源都花费大价钱。可是花了多少钱在心上?给自己买漂亮的衣服,名贵的首饰,让自己住大房子,可心却在外漂泊。就好比自己在家享福,却不知道去关心居无定所的父母一样,禽兽不如啊。

  多花些时间和自己的心相处,这也是了解自己最好的方式。而且心是不会亏待你的付出的,让心明净,天理显现,我们在世俗中的人和事会很容易应对。这就是君子不言利,利在其中。

  《传习录》的读后感5

  爱问:“昨闻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觉功夫有用力处,但与朱子‘格物’之训,思之终不能合。”这一段说的是徐爱听完王阳明的教导,觉得好像是那么回事,但回家再仔细琢磨,发现与他以前学的这些朱熹的言论总是不能契合,所以他来问王阳明。

  这一段对我有帮助的是“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子夏和曾子都是孔子非常有名的弟子。王阳明对这两个人首先做出了肯定。子夏是坚信孔子的观点,并笃定地去奉行实践。曾子是听完之后先反思,然后再去实践。我现在的状态偏向于子夏的做法居多。师父说什么我都坚信不疑,然后努力在生活当中去践行师父说的这些修行方法。也反思,但不是件件都反思。

  然后王阳明对徐爱引的“《书》之精一,《论语》之博约,《孟子》之尽心知性”进行了讲解,并对《中庸》说的“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学而知之,利而行之;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三种人分别说明。“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我自己对照了一下,我勉强算第三种人。勉强是因为我觉得“夭寿不二”这点上我没做到。

  王阳明又通过徐爱的继续提问,带出了阳明心学的一套核心概念。“天、性、心、身、意、知、物”要想把阳明心学整明白,那王阳明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就很重要。我们可以把宇宙本源理解为天,天是性的源泉,性是心的本体,明德是性的体现,肉身是由心主宰的,从心发出去的叫做意,真知才是意的本体,意放在哪,那就是物。这些概念到现在我都不是十分熟练,需要慢慢想才能捋清楚。

  最后一段王阳明说出他对物的理解。物不是客观事物,意从心发出去之后放在哪就是物。物可以是东西,可以是人,可以是事情,也可以是思想,也可以是概念。从这个角度来讲,物是和你的心有关系的,所以才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传习录》的读后感6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传习录》

  王阳明对“持志”的比喻简单、直接、有意思。简单是因为他并没有把持志说的多高大上,没因为它是一个远大的理想,就把它说的与现实脱离。直接是因为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每一个人身上都会有感受到疼痛的时候,最常见的胃疼,牙疼。疼起来的时候哪有心思想别的事情。有意思是因为他举了心痛的例子,牙疼和胃疼威胁不了生命,只有心痛的时候才能威胁到生命。牙疼的时候可以忍,忍一忍就疼痛就过去了。心痛的时候怎么忍,忍一忍可能生命就过去了。疼痛本身固然可以让我们专注,但疼痛背后能带来的后果更让我们谨慎。

  我就在想,我对于自己的志向有没有像对待心痛那样时刻警惕。答案是没有。我依旧有闲暇时间去忙一些跟志向没有关系的事情,甚至是浪费时间的事情。说明我对自己志向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绝对强烈的意愿。

  说闲话,管闲事,后面就是置闲气。把时间都浪费在这些没有用的事情上,就没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自我修行。持志做到了,如心痛没做到,说明我专注不够。还是没把自己想明白,从认识自己开始。

【《传习录》的读后感(通用6篇)】相关文章:

1.《传习录》读后感

2.《传习录》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

3.《传习录》读后感范文范例

4.《传习录》的读后感范文(精选12篇)

5.传习录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

6.《传习录》优秀读后感(精选9篇)

7.读《传习录》有感

8.读《传习录》心得体会(通用5篇)

上一篇:幼教书籍的读后感 下一篇:稻盛和夫自传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