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烟火人间》的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烟火人间》的读后感 1
无论是读书,还是观影,都是人生很私密的时刻。至少对我是如此。当我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一定是在无人处,和书形成一对一的关系。当我观看一部期待已久的电影时,我也一定会找个绝对私人的空间和时间,完整无缺地享受这个过程,而且,一定要关门闭户,光线调暗,与电影形成单打独斗的关系。
如此这般,才算真正读过了,看过了,才觉得身心舒畅,解渴了,也过瘾了。偶有特殊情况,比如,听人朗诵一本书,和朋友们到电影院看一部电影,如果觉得此书好,此电影好,就一定会到无人处再读一遍,再看一遍。
但是,有意思的是,在我读过,看过之后,却一定会想要与人分享。可惜,身边却一定缺少那么一个能够在地理和心理上都契合的人与之酣畅淋漓地交流。这种令人遗憾之致,沮丧之致的窘迫,一直到认识了王樽,读到了他的电影笔记之后,才算得到有效的缓解。
有很长一段时间,王樽的系列电影笔记成为我的观影指南,类似一本本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基本上是他的笔端谈到了哪一电影,我就在第一时间里去搜罗这部电影,然后,在第一时间里看完。一再如此,乐此不彼,尽享其中类似私家菜的诱人的色,香,味。
私底下,我把王樽尊为观影之道上的老大。在他的文字的引领之下,我有机会知道和欣赏到了很多好电影。并心生感激。觉得这位观影老大,不仅足够资深,还足够慷慨。试问,有多少人会把自己最私密的身体快感,最私密的读书和观影的心理上的共振,出卖给小伙伴的呢。
即使他有心出卖,又有多少人是具备了足够的耐力和才华,积数十年之功,把文字经营得如鲜果般活色生香,如美玉般玲珑剔透的呢?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因为,他首先要在众人之先,以人生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去看了尽可能多的,近乎无限的,且每日每时都在扩张的,数量浩淼的电影。而且,他还要有过目不忘,起承转合,左右逢源的童子功。
他圈里的一位好朋友如此地看重和推崇他:王樽的温文尔雅和诗情才气远近闻名,无论是新朋还是老友,他任何时候都是谦和的,他是上一个时代遗留下来的读书人。如此诙谐生动的描述,不是混了十年二十年的狐朋狗友,是形容不出来的'。当一个文人真心评说另一个文人是“一个读书人”的时候,我们可以看作是一个有高度和温度的赞美,是一个文人对另一个文人的人格,修为,以及品位的肯定。当然,也或多或少地心有戚戚的意思。
然而,王樽在一鼓作气出版了5本电影笔记之后,大概有8年的时候,不见他的新书。就在喜欢他,期待他的读者,不解其意,心生焦虑的时候,今年的春天,万物生长,繁花满枝时分,他的《人间烟火》也由三联书店出版了。
我在意乱情迷下打开了书的第一页,三天后,在气定神闲的状态里合上了《人间烟火》。几天后,我又把书前后左右地回味了一遍。这份从容和淡定,是他通过他的文字传递给我的。比较他之前的文字,他的文章已经修成了类似太极的功夫和底蕴,开合有序,内外双修,中正安舒,刚柔相济,行云流水,连绵不断。
在《天地何以不仁》里,王樽意在评论美国导演萨姆派金帕1971年的惊悚电影《稻草狗》,以及1999年澳大利亚和南非电影人根据南非作家库切的获诺贝尔文学大奖的小说改编的电影《耻》。他却笔锋犀利,荡起浩大的涟漪,拿老子的《道德经》来起势。他说,稻草狗的概念由来已久,老子在他的名作《道德经》里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刍就是草,刍狗就是草扎的狗,也就是稻草狗。我最初看到老子那段名言,首先的反应是忍俊不禁,将万物视为稻草狗,这是何等的大度何等的幽默,也只有万能的造物主才有如此恢弘的宇宙观。
这两部电影的主人公都是饱读诗书,却在现实生活里无能为力,自身不保的“丧家犬”,是一条“刍狗”。但王樽在评说中巧妙地转引了思想家萨义德的话说:知识分子需要流亡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质疑任何权威。电影《稻草狗》里的教授,面对无止境的暴虐,没有更多的选择,他的一再退让,懦弱,息事宁人的“仁”,带来的结果不是和平,而是更大的“不仁”。保卫自己和自己的房子,成为教授的最后的防线,也是使他变得刚强勇猛的原动力。在文章的最后,王樽这样来收尾:我们之所以最终成为“刍狗”,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天地不仁”,而是我们自己的不仁,或者说是自己怂恿了他人的不仁。
生活中的王樽也是一条“刍狗”吗?好像是的。他自己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文章里也都谈到过一些,说自己的不合时宜,和“笨拙”。似乎他的经历颇为曲折,也相当地复杂,高高低低,起起落落地。是大时代的云朵下,加之个人性格的推波助澜,形成了所谓命运的东西吗?不得而知。
但是,读他的文章,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最适合他的,应该是行吟诗人的身份。这或许也是他自己心许的职业。有一点自由,也有一点理想的浪漫色彩,又足与现实繁复的生活保持一定的审美的距离。而“行吟诗人”其实只是一种美誉,往深了说,往浅了说,不也就是老子所言的一条“刍狗”,不也就是孔子自诩的一条“丧家犬”吗。
在王樽新书《人间烟火》里,压轴的一篇文章,是《当我们谈论电影时,我们谈些什么》。他如是说:当我们谈论电影时,就是谈论生活的经验。电影本身就是生活,观众从银幕上所观看和体味到的即是生活的镜像。如果电影不是生活,那么生活是什么呢?
有意思的是,我读王樽的文字,也经常地发生一种错觉。就是每当王樽把房间里的灯光调暗,窗帘关上,全神贯注点开遥控器的刹那,他的身份瞬间出现了逆转,他坐到了显示器的里面,恍若走进了一面镜子里,反过来窥探自己和他人的人生。
其实,此岸和彼岸,很多时候,只是一个转身而已,谁能说得清,分得清,又有什么必要去分清呢?观影之道上的老大王樽,他是一只能够凭借自己的文字,自由出入多纬度的蝴蝶,一会儿在电影的梦境里,一会儿又坐到了朋友的书房里。每当他和你面对面喝茶聊天,眼神迷离的时候,他的魂魄或许已经飞到九天云外了。假如谁想亲近他,就只有读他的书,和他一起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地求索。电影是迷人的,生活也是迷人的。但愿认真生活的人们啊,你们什么都不要错过。
《烟火人间》的读后感 2
从收到快递到读完本书,我用了一周的时间。在工作之余,闲暇细读掩卷,身心得到放松,灵魂受到冲击。首先是本书聚集了对底层农民工群体命运的关注。每个年代都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烟火人间》作者描写的85后出生的这一代人的在外求学、出门打工等场景,于我来说都不陌生。我父亲是地道的农民工,90年代开始前往广东汕头等地打工维生,每月600-800块的工资,相对于种田来说是一大笔收入,托起整个家庭的全部希望。而我的同辈人,没能通过高考读大学的,基本上都走上了外出打工之路,有的去温州鞋厂,有的去广东建筑工地当小工。国家城市建设十多年,离不开2.5亿农民工辛勤汗水。社会上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媒体人士都在呼吁。包括最近揭露明星阴阳合同的崔永元崔老师,多次用他的实际行动关心关注着农民工这个特殊的群体。对于这一群体,尤为让我关注的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呼吁了这么多年可谓竭尽全力,但收获甚微。
谈到打工潮,作者《烟火人间》中多次提及的现象,看到作者父亲、弟弟、堂兄、表弟都是出门在外打工的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想到自己家中的亲人,命运有时候是这样相似,又是这样不同。我父亲,包括我弟弟,在外打工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我为他们感到愤怒,又为自己感到无能为力。我能做的仅仅是努力摆脱这个身份而已。
其次本书发人深思的还有文学如何在社会中立足的问题。在《烟火人间》中我看到了作者满怀江湖理想的文人形象,情义重如山,那么多亲戚朋友,都需要去关心关怀关爱。从意外身亡他乡的表弟,到远嫁苏州镇湖的幺姨。他的文字里都带着深沉的感情,或悲痛,或追忆,或思念,或祝福。大山深处人的'命运尤其令他牵挂,自己身在江湖,刀剑如梦,文笔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无论是否稳当,终究是有一技傍身。而大山深处的亲人们,那些没有独立思考判断能力的农民,如何面对江湖风云变幻,如何在时代大潮中始终看清楚自己的方向,令人堪忧,江湖儿女多挂牵。虽然作者不曾在当地任一官半职,但对当地政治生态,官方的作为都是有所关注,用实际行动帮助村民维护自己权益,赢得了村民对读书人社会责任担当的认可,为读书人树立了榜样,有古代侠者风范。
最后,本书饱含了作者对自己家族亲人的真情告白。带有感情的细节的描写最能打动人心。父亲到学校给生活费,质朴而谦卑,毫无在家那种教训的威严,离去的背影让人心酸。让我想起朱自清的《背影》,两种不同性格的父爱;小时候厌倦干农活,下雨天整个人就能心安理得的放松下来了,不用干农活,因此特别喜欢下雨天,感同身受;偶然一次的回家,看到母亲在扔石头,哐当哐当,勾着身子,满头白发,身材臃肿的像男人一样,农村妇女的辛勤,卖命干活的场景令人动容。女本柔弱,为母则刚。这是真实感情的表达,看到之后鼻子很难不酸。
看完书,触动很大,提笔以记。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多江湖儿女,跟我一样的经历,一样的身世,或为谋生或为理想,机缘巧合之下,走上了不同的路。作为小人物,我并不孤单。作者笔下的生活,亲戚朋友的命运,看着都那么熟悉,似曾相识。感谢作者,用他的文笔,他满腔的真情和热血,为穷苦出身的江湖儿女,书写活着的证明、传世的篇章。让世人了解到还有这样一群人在底层挣扎,尽管苟且而卑微,但绝不放弃希望。因为活着的意义或许就是活着本身,希望我们都能好好的,有缘来相聚,在这烟火人间。
《烟火人间》的读后感 3
寒假期间,我读完老舍先生的《烟火人间》。老舍先生有着“人民艺术家”之称,是现代著名的文学家。
在老舍先生的作品中,各种表达叙述的分寸都拿捏地恰到好处——幽默、京片儿、平实,仿佛没有一丝一毫的炫技痕迹,只是絮絮叨叨地叙述着身边的所见所闻——平凡琐事与高深立意浑然天成——但这显然已经达到了上层武学境界,即“无招胜有招”。读了《烟火人间》,我才恍然大悟——这样的语言艺术家,并非一路火花带闪电。他和普通人一样,经历了长时间的摸索与打磨,经历了挫折与否定。不同的是,他一直笃定的`坚持着,积累着,不断突破自己,直至涅槃重生!
《烟火人间》选取了老舍先生的一些经典短篇小说和散杂文作品。这些作品多取材于市民生活,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通的社会冲突,挖掘对人们生存、命运的思考,这些文章有的描写城市平民的生活轨迹,有的书写知识分子的生活趣事,有的描摹生活见闻。作品充满生活情趣,文笔细致入微,更贯穿着老舍先生一贯的幽默风格,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体味人生哲思。老舍的创作受益于民间文艺的影响,他的作品从形式到内容都雅俗共赏,突破了知识分子的狭小圈子,这使他的作品具有大众性、通俗性的特点《烟火人间》所涵盖的主题包括爱情、婚姻、北漂生活以及婆媳关系等,饱含了老舍先生对生活的感悟与热爱。《不成问题的问题》就是一篇精彩的讽刺小说,通过一个农场的变迁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缩影。丁务源无才无能却能左右逢源上下贯通,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秦妙斋身无分文却能口吐白莲侃侃而谈,吃住全靠骗嘴耍赖;尤大兴正义有才,却不懂人情世故,被憎恨污蔑,排挤人压。范伟通过这部电影拿了金马奖最佳男演员,看书时想象他的形象代入毫不违和。
读了这本书,我收获颇丰。
《烟火人间》的读后感 4
今天是七夕,是传说当中牛郎与织女相会的日子,也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在这样的日子里,一起分享一本好书:沈复的《浮生六记》。
“浮生”二字取自李白的“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本书说是六篇,但如今仅存四卷。它们分别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闺房记乐》是本书的核心精华所在,而芸又是核心中的核心。林语堂先生还曾评价芸是“中国文学中一个最可爱的女人”。《闲情记趣》谈论养花寻石、布设园林的段落,颇有趣味。《坎坷记愁》则写了作者中年失妻丧子之痛。《浪游记快》记下了作者幕游在外的身份,以及穷困潦倒还不忘去郊游的旺盛精力。
作者年少便听闻芸的聪慧,十三岁第一次见过她后,便一心想要娶她,十八岁两人正式结为夫妇。两人一起品茶论文,作者用了很多文字去描绘了芸如何陪伴他在闺房中谈诗论书、赏月饮酒,敢于女扮男装去看庙会,能够雇馄饨担子为丈夫的`赏花会温酒,主动为丈夫谋妾室,也有主意为自家公公找姬妾。
作者写芸每天用餐,必吃茶泡饭,喜欢配荠卤腐乳,吴地俗称此物叫“臭腐乳”,又喜欢吃虾卤瓜。这两样东西,作者很不喜欢,还打趣芸。芸说:“腐乳的好处是便宜,而且下粥下饭两便,我小时候吃惯了,如今嫁到郎君家里,已经算得飞升高举了,犹且爱吃这个,是因为不敢忘了本来出身。”这段用简单的话来说,便是芸曾经说过”布衣菜饭可乐终身“的生活。
芸也确实做到了轻视金银,却看重书本。作者堂弟要娶亲,下催妆礼时家里缺了珠花,芸便拿出她当初所受彩礼里头的珠花,呈现我母亲。婢女仆妇为芸可惜,芸却觉得:“凡身为女人,已经算纯阴之体,珍珠更是纯阴的精华,我用来做首饰,克了所有的阳气,也不好。既然如此,有什么珍贵的呢?“想想芸如此知书达理,娶之的确为作者人生之大幸也。
《闲情记趣》里讲了作者养花的一些趣事。菊花宜单数,不宜双数,每瓶只插一种品种、一种颜色更好。选用的花瓶,瓶口应该选开口阔大的,而窄小的不宜;阔大的瓶子宜于花枝舒展。最有情趣的莫不过芸亲自为作者织作衣物,衣服颜色大多暗淡,这样比较耐脏,既能出去见客人,也能家常穿着。这又是服饰上俭省的法子。更有趣的是夏天荷花初放时,晚上闭合,白日盛开。芸便用小纱囊,撮少许茶叶,放在荷花心。第二天早晨取出,烹了雨水来泡茶,香韵尤其绝妙。
我不怎么喜欢读《坎坷记愁》和《浪游记快》,因为这里充满了妻离子散的伤感,特别是芸临终时对作者所说的那番话:“如果可以着布衣取暖、吃蔬菜饭得一饱,一家和谐,游览于泉石之间,像当年在沧浪亭、萧爽楼那样的处境,真成了烟火神仙呀。”
《烟火人间》的读后感 5
蒙蒙细雨,沙沙滴下,像一根根透明的银针,从天上掉下来,装点千山万壑,又似璀璨的珍珠,纷纷而落,镶嵌着绿野大地。在阴天总有种失落感觉,心情也随之下沉,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世界。
我总在窗前捧起一本书,千丝万缕,思考生命。最近,我在读老舍的《烟火人间》,颇有感触。
这本书里有许多生动的人物,有的命运坎坷,有的待人朴实……
他们各有各的生活和职责。全书包括爱情、婚姻、北漂生活、婆媳关系等,文章语言生动幽默,深深地吸引了我。
重读经典,回首往昔。我感到经典作品的魅力。让我们从经典出发,千百年来,一代代中国人从浸润着书香的童年走来,怀揣着中华文化永恒的印记和诗书特有的气质走向世界。
我们的时代难道不需要经典了吗?
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流露出古代先贤的.智慧。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里写出了爱情的美好。
从先秦诸子那里,我领悟到了许多。为人处世,君子之道,我从那里找到了答案。
或许有人问:那么久远的思想文化,现在还管用吗?其实,思想家们一直影响着我们。比如什么是人生?什么是永恒?因为这些都永恒的问题,它们是属于全人类。每当我们想起经典文化,我们便知道什么是答案,它们永远不会变。
重读经典,我们仿佛走过了历史的长河,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经典重读也是人类认识自己的一种方式,是人立身的根基,而有了根基的人才能立足社会。
每读一本经典,便是将生命重新领悟一遍,《烟火人间》也是如此。一个人的民族身份需要与其经典的滋养,让我们去领悟和培养一个民族深沉的情感。
当今社会科技迅速发展,人们感到财富带来困惑压抑的时候,那就让我们重读经典吧。
《烟火人间》的读后感 6
因为京东双十一搞促销,很多自营书籍推出半折活动,就把自己准备要年前要读的书一次性买了,结果因为凑单的原因,买了这本《人间烟火,最抚人心》,只能说是有缘,前段时间看过王志刚的《大国大民》,对很多地方的人情美食都有了一个稍微深刻的理解,《人间烟火,更抚人心》反而通过好多篇散文让自己对生活的认知更加深刻了。
都说文人的情感是很敏感的,汪曾祺先生从美食,植物,地域,风俗习惯,日常招待这些日常点滴的细节逐一的写了出来,讲到了食物的诱惑想到了第一次吃这种食物时的场景与口感,讲到植物时追忆起远在他方的人与诗句等等等等让自己能感受出来,只有充分体验人生才能享受人生。
看这本书就像在看一幅慢慢展开的画卷,充满了对生活中的点滴向往,有希望有追忆有肯定有争议,这些都是日常最常见的事物,想着以前自己去过的地方只是看到了眼前的景色,不曾去了解这个地方的点滴过往来历文化,哪怕是最浅薄的了解都未曾去想过,有些惭愧。
《人间烟火,最抚人心》是一本好书,我并不能像作者一样去陈述里面的所有,也没有能力去抄录一段文字来填入到自己的读后感里,对这本书最好的读后感应该是多多体验人间烟火,让生活充满对美的认知不仅仅是表面的景色,口感的.甜美,专业的书籍,知名的作家,那些背后的历史,制作的过程,优美的散文,无冕之王的文章也是人间给予的礼物。
《烟火人间》的读后感 7
《人间烟火——掩埋在历史里的日常与人生》是一本通俗历史作品。当时选读这本书是因为作者赵冬梅教授,喜欢她讲宋史时娓娓道来的文风。翻开书,吸引我的却是书本身。与传统历史书籍聚焦宏大事件、英雄人物不同,本书关注的是历史里被忽略的“生活的日常”和“生命的日常”,具有丰富的史料性与轻快的趣味性,深入浅出地解读中国古代日常生活。
从具体内容来看,本书以宋朝的衣食住行作为一个锚点,上溯到秦汉时期,后续说到明清,讲了衣食住行这几个角度的种种变化。饮食方面,与我们印象中不同,先秦乃至魏晋南北朝,北方人主食仍以粟为主,麦取代粟这一过程伴随小麦制粉技术和面食技术逐渐推广至宋始告完成。“北方食麦,南方食稻”的主食结构由此形成,并延续至今。服饰方面:服饰的材质、颜色、制式在古代标志财富、地位、权力等,国人实现穿衣自由是在1978年以后才慢慢展开的。住所方面:先秦时期,贵族通常居住在自己的封地上;秦汉以降至隋,中央官员居住在首都及其周边地区,地方长官居住在政区所在城市,地方佐官在本地居住,隋唐以后,官员全部由国家选任,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任职,官员对国家的`依附性增强,越来越多的官员在获得任命之后会从故乡“连根拔起”,搬入城市居住,在故乡以外的地方购置房屋、土地,死后也不再归葬故乡。通行方面,中国古代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交通制度——“关”与“驿”。“驿”为行路人提供住宿、饮食、交通工具之便,为各级官府转运文书信息,代表着道路沟通、交流、开放的一面;“关”代表着审查、排拒与隔绝。
书中提到的衣食住行只是一个载体,最重要的还是人的故事。正如书中所写:“个体无法选择性别、家庭和时代,唯一能做的是接纳家庭给予的,并在性别与时代的规定中,努力活出自己。”所以本书中不仅仅有客观具象的历史场景与器物,又不乏主观的人参与历史、影响历史,乃至书写历朝历代日常生活的历史,这一写作视角带有浓厚的人文关怀精神。例如在《传统时期的女子》部分,讲述了司马光笔下女仆张行婆的故事。张行婆对故主人忠心耿耿;为父亲和曾抛弃她的继母养老送终;守护庙产不许儿子随便进入,张行婆身上具有儒家士大夫都相当缺乏的美德。在历史长河中微尘般的张行婆,活得有担当、不畏惧,能宽恕、懂感恩,独立又自尊的女性形象何尝不是我们现代人的榜样。在《传统时期的男子》部分,讲了一位独特失败者的故事。赵至生活在魏晋时期,视嵇康为偶像,后在其官运上升时期生命戛然而止。死因是其父亲向其隐瞒了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得知母亲死讯“号愤恸哭,呕血而死”。赵至父亲隐瞒消息,不让他回家祭拜母亲是为现实所迫。因为赵至父亲是一名士兵,曹魏时期的士兵是终身和世袭的,赵至个人荣誉地位都是在切断与亲生父母的联系,隐姓埋名后获得的。要想追随嵇康的脚步,赵至必须逃离现实的世家制度,而内心的孝道又想以个人的成功来荣耀父母,他在现实成功的路上走得越远,上得越高,就越发远离他的双亲。母亲的死亡宣告他显亲扬名的彻底失败,他逃不出现实制度得网罗。士家制度和孝道观念,就像两扇巨大的齿轮,咬合在一起,把赵至从精神到肉身都碾压得粉碎。像赵至一样,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和时代、制度遭遇,程度不同,方式不同,有时激烈,有时温和。
所以,若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应该照一照我们寻常百姓的日常与人生。赵冬梅教授通过生动的故事,打捞那些虽代代相传却以碎片化面貌呈现的日常生活史,让我们真正感受到历史的温度。
《烟火人间》的读后感 8
首先没办法不批评这本书的排版。给读者阅读体验实在不好:大概是为了符合整本书排版设计的美观,图说与正文的文字仅是细微的区别,又由于本书图文并茂,但图说释义部分与正文并不直接相关,导致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总是跳出正文停顿一下,确认到底是正文还是图书,才能继续阅读下去,如果只注意排版的美观而忽略了读者可能会产生阅读障碍的问题,恐怕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把赵老师所写字句的价值埋没了。
赵冬梅老师攻宋史,但她的《人间烟火:掩埋在历史里的日常与人生》这本书讲的并不仅仅是宋朝。总的概括,讲的就是古代中国人的衣食住行,行走坐卧种种生活琐碎。在历史研究里,大人物大历史一直都占主流位置,随着考古发掘成果越来越多,发现的文献材料越来越多,还有对历史视野与认识的转变,学者们目光开始下移,从古人的日常生活中寻找历史的细节,再通过这些细节,重新还原中国历史的面貌,有上有下,有大人物也有小人物,这样的历史图景,不是更完整可观吗?遗憾的是,基于历史研究的严谨原则,以史料说话,但史料大部分是“成功者”有选择性留存下来的(这也是历史一直都以大人物大历史为主的原因之一),如果老百姓们的生活不是不值一提,到底从哪里去寻找他们的历史并且为他们书写历史呢?
依然要说明,在没有摄影技术的过去,图像也是重要的纪事工具,这种纪事有有意与无意之分,所谓有意,如皇帝要求宫廷画师为其画像,记录丰功伟绩,比如记录各国前来朝贡或互市人物,方便辨认;但不是所有的绘画雕刻都是用于记录,不少是创作者自由发挥之作,基于现实生活的情况下。因而我们在观看古画的时候,其实也能从中看出当时的社会心态与日常生活来,并且比手稿文字更直观。这便算是无意。但要从这些图像中了解古人的社会面貌与生活日常,需要对历史十分熟悉,且有全面的认识。这样被历史埋没的小人物们,才能被我们发现,讨论和喜爱。因此,此书归纳古人的日常与人生是“掩埋在历史里”,确实贴切。
虽说古人的生活看似过得好实际又不好,但有情趣的逸事值得一提。比如我最喜欢的曲水流觞(这其实不算逸事了),并不是现在所见的在某个小庭院里一小片区域的小水渠,随随便便流个水,放个酒杯了事。曲水流觞是古人以文酒会友,吟诗作赋的雅事。在大自然环绕中,大家席地而坐,将酒杯从上游放入水中,让其随水漂流,漂到谁面前,谁就将其捞起饮尽,而后赋诗一首,其乐无穷。不过我对书中认为赵孟頫所画的《兰亭修禊图》(局部),最左边一人在伸懒腰这一点想与赵老师商榷。画中共6人,左1以一个我们今人日常伸懒腰的姿态站着,左2、3两位顾着放酒与喝酒,右1(书童)与右3的眼光朝左1看去,右3文人更像在聆听什么,右2看似准备下笔,实则耳朵也没闲着。仅如此推测,左1在吟唱而非只是站起来伸伸懒腰。
当然,古文人的雅事哪里只有曲水流觞这么一个活动,烤肉,抚琴都是常有的。除此之外,农、工、商民也有自己的生活轨迹,最意思的莫过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虽然这张画当初是为了画给皇帝看,据说多多少少有些夸大盛世的粉饰),宋朝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活动一目了然。此书放了几个局部也特别有意思,正因如此图文并茂,历史的烟火气息透着书本弥漫到眼前。
赵老师在书中给了我们一个启发。到底古代人间的历史有没有断层?没有。而且中国文化的延续,在餐桌,在饮食上。饮食首要依赖自然资源,依赖人口迁移(流动)与交流,又依赖加工制作技术,前二者依赖性比后者强,后者算是近现代时期才发展起来,它主要应对前二者对自然资源和大社会形势的依赖性。话又说回来,不管历史总是更迭着前进,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等这些人类基本需求,一直都在延续。
时常自我感动于人间烟火这一说法。在我的意念里,人间烟火,是一种美好与感动。
看,据说多多少少有些夸大盛世的粉饰,宋朝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活动一目了然。此书放了几个局部也特别有意思,正因如此图文并茂,历史的烟火气息透着书本弥漫到眼前。
赵老师在书中给了我们一个启发。到底古代人间的历史有没有断层?没有。而且中国文化的延续,在餐桌,在饮食上。饮食首要依赖自然资源,依赖人口迁移(流动)与交流,又依赖加工制作技术,前二者依赖性比后者强,后者算是近现代时期才发展起来,它主要应对前二者对自然资源和大社会形势的依赖性。话又说回来,不管历史总是更迭着前进,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等这些人类基本需求,一直都在延续。
时常自我感动于人间烟火这一说法。在我的意念里,人间烟火,是一种美好与感动。早上刚出笼的蒸包,豆汁油条,热气腾腾,香气四溢,这是人间烟火;晚上一家人围坐一桌,热热闹闹共享晚餐,菜肴清淡却温情满满,这是人间烟火;远山微暮,荷锄晚归,一眼望见村子里的袅袅炊烟,有妇人高呼儿女乳名声声入耳,这是人间烟火。
人间烟火,只见这朴素无华的四个字,便早已让人心生感动,温暖升腾。我总是久久感怀于这人间的美好,她们是那么的`让我迷恋。生活中的烟火气息,总能让我日渐浮躁的心灵趋向平实,重归宁静的心境。
假如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应该照进我们寻常百姓的日常与人生。北京大学历史系赵冬梅教授在近作《人间烟火》中,将古人的生活分割为“衣、食、住、行”四个片段,通过一个个图文并茂、沾染着人间烟火气的小故事,打捞那些虽代代相传却以碎片化面貌呈现、极易被湮没在历史尘埃的古人日常生活,让现代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般真正感受到历史的温度。
民以食为天。在中国人看来,似乎没有什么事情会比“吃”更重要。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我们似乎很难想象远古时代的华夏先民曾经历过漫长的与饥饿做斗争的历史,然而,中国史书记载了千千万万饿死的人,他们无名无姓,只有一个冷冰冰的数字代替。整个华夏民族的饮食发达史,首要得益于食物种类的不断丰富与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在时间的推移中,中国人舌尖上的味道一点一滴丰富起来。
多年前还在读大学时,有籍贯山西闻喜县的同学带来当地特产“闻喜煮饼”。那时的我并不知晋南民间所谓“煮饼”不是水煮,而是油炸出来的,同学也只笑而不语。从此,那个甜腻的味道让我这个吃货至今都不想再吃第二块。赵冬梅教授在书中将山西特产煮饼与古代的煮饼联系起来,讲述了饼这种主食在中国主食革命史上的地位,并借《世说新语》引出了曹魏时期“傅粉何郎”的典故,以及对沿袭至今的“北人食面、南人食米”的地域性饮食习惯的养成做了充分的说明。并通过《清明上河图》、《东宁梦华录》、《齐民要术》、《武林旧事》等或绘画、或典籍中记载的与饮食有关的记录,将古人的整个饮食结构变迁史向读者娓娓道来。
缠足,是中国古代最大的陋习之一,即把女子的双脚用布帛缠裹起来,使其变成为又小又尖的“三寸金莲”。弓鞋就是当时缠足妇女所穿的一种小头鞋子,因鞋实在太小,时人又冠以“金莲”的美称,又因其多由罗绮绣成,又名“绣罗弓”。此后,为了满足男性的畸形“恋足癖”,也有女子主动缠足,抑或为了将自己标榜为不需要下田劳动的贵族小姐。因此,“三寸金莲”一度成为中国古代女子审美的一个重要条件。已知中国古代首位歌颂妇人三寸金莲的文人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与赵冬梅教授一样,苏东坡的伟岸形象在我心里瞬间坍塌。
宋人郭茂倩辑录的《乐府诗集》中,有一首诗讲道:“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生动刻画了一个少小离家的普通老兵由于在古代长期戍边,不得不忍受骨肉分离痛苦的悲惨遭遇。以今人的眼光看来,除了当时的戍边制度的不健全,古时交通工具的不发达也是造成这种痛苦的原因之一。哪怕因宦海沉浮而宦游在外的官员也同样,他们要么与老兵一样忍受骨肉分离之痛,要么让妻儿承受路漫漫且危机四伏的痛苦。
在这本充满治愈温情的《人间烟火》气中,赵冬梅教授从古人的衣食住行、行走坐卧等微观视角,对古代历史中个体命运的真实境况进行了解读与关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没有枯燥地单纯讲述与记录历史的飞鸿雪爪,而是拣选了一些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典型案例,以故事的方式加以解读,展示出历史上客观真实的寻常生活,为读者开启了一个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日常生活的历史与文化的通道!
一本《人间烟火》,也许不能完全展现华夏民族的日常生活。但我们可以从中领悟的是,每个生命个体的每天生活,都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不管它来自身体还是心灵。
- 相关推荐
【《烟火人间》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人间烟火散文08-30
人间烟火的作文11-07
烟火人间作文02-06
人间烟火作文02-18
人间烟火的经典散文05-08
人间烟火唯美散文09-29
人间烟火作文【热】02-24
人间烟火绚烂作文09-18
关于人间烟火气的说说03-14
人间烟火的作文15篇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