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法》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心法》读后感1
世界大了,什么鸟都有。
毫无疑问,稻盛和夫的哲学是值得批判性肯定的,无论是《心法》、《活法》还是《干法》都阐述了一个根本性问题,那就是“作为人,何为正确?”。
《心法》一书通过21个章节的阐述,从起章“关于人的存在和生命的价值”到终章“我走过的人生道路”,全书围绕意识、欲望、科学、自由、命运、逆境、勤奋、死亡、知足…等角度,稻盛和夫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进行了梳理总结,虽然他说对于哲学,他是门外汉,但事实上,《心法》本事就是哲学。
看似高深的人生哲学,通过稻盛和夫朴实的语言、通俗的例证,变得浅显易懂,引人深思,令人反省,值得一读,但同时,我又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对书中所言“灵魂轮回转世”一说是批判的,可这并不影响我对他现世为人处世哲学的肯定,这就像我们清明时节去扫墓,扫的恰恰是我们的心灵,传承孝道,寄托哀思。
其实,无论稻盛和夫所言的“某种伟大之物”和那个灵魂世界是否存在,都于《心法》一书无碍,“瑕”不掩瑜,稻盛和夫皈依佛法,佛法终归是想引人向善的,对人、对这个社会都是有益而无害的,高尚的信仰,都有其共通之处。
窃以为,人活一世,应该努力做到“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能够留下好的名声,这辈子就算没有白活,这与稻盛和夫倡导的“在有生之年,为社会为世人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就是说,活着的时候做过多少好事善事,这才是万人共通的灵魂的价值。”不谋而合,提升人性、磨炼灵魂,塑造高尚的人格,这才是人生真正的目的。
《心法》倡导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鸡汤”的成分,但它又不仅仅只是一碗汤,它更大的意义在于,能够教会你如何去熬汤,摘录如下以结此文。
那么,为了磨砺人格,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这个问题实在太重要了,请容我反复强调:
第一,为他人尽力。要努力去思考如何为社会尽力——就是“布施”;
第二,戒勉自已、抑制利己之心——就是“持戒”;
第三,忍受诸行无常、波澜万丈的人生——就是“忍辱”;
第四,全身心投入工作——就是“精进”。
我认为,关键就是要通过这四项去提升人们的人格。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这是释迦牟尼在2500年前就倡导的,目的在于塑造人格,引导人们踏入悟境。我相信,不管是否信仰佛教,这四条作为普通人的生存智慧,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好好实践。
《心法》读后感2
对于《心法》鉴读,我想一千个人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阶段年龄层的人更有会有各自不同看法观点。
读完这本书,对这稻盛先生的人生经历令人肃然起敬。他从一位默默无闻的普通青年,逐步进化为一名科学家,企业家,哲学家,慈善家,这种波澜壮阔的人生阅历令人叹服。对于90后的我,也已经到达了一个不再青春的年纪,是时候学会去参悟自己的人生,让生命变得更加有意义。刨去社会浮躁情绪的干扰,直面审视自己的灵魂。每个人都会面对我为何而来,人生的终极目的究竟是什么。对于这样的拷问,稻盛先生的哲学观给出了非常深刻的参考。人生一场,只是为了更美好更高尚灵魂的修炼。这种理解却真的是当你经历过困境后才会恍然醒悟的。
人生路漫漫,命运反复无常。在对生命的`最初看法上,得理解人生一定并非一帆风顺的模式。每个人被安排了不同的命运,在不同的阶段遭遇不同的经历,或是幸运或是痛苦,但这样的安排却不是命运的本意。当面对幸运,生活顺风顺水的阶段,应该懂得去思考如何克制自己的欲望,避免贪婪不知足拖你走入泥潭,同时更要通过现有的成功和资源去带动帮助其他人取得成功和幸福;而当面对苦难,生活一筹莫展的时候,应该懂得摆脱抱怨愤恨的情绪,避免负面消极的态度把情况变得更糟,尽快丢掉思想的枷锁赶紧投身到改变现状的生活工作当中,钻研精进工作,培养勤奋的品行。
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不过是人生的不同考验罢了,要想完成正解达成人生的最终目的,那就是通过人生各式各样的不同的考验锻炼磨砺自己的心性,打造美好高尚的灵魂。
当明白理解了这些原理,瞬间就释然放松了许多。当今的社会,年轻人面对很多挑战和压力。往往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会深陷悲观的情绪当中无法自拔,最终对生活无能为力惶惶不可终日,曾经我可能也是这样一直迷途的羔羊,完全不懂得生命的意义。现在却豁然开朗一身轻松。面对烦恼苦难,选择认真工作,精进自己的技能消除烦恼的侵占;选择锻炼身体,保持健康同时磨炼自己的意志;选择诚善待人,去关怀自己的家人且去帮助他人提升爱的能力。这一切不光光仅是脱离困境之道,在其过程中更会得到意想不到的人生幸福和淳厚灵魂。
【《心法》读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2.《心法》读后感
6.《内经》养生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