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1
刚刚看完了《查令十字街84号》,趁热打铁写下读中和读后的想法和感想。因为太了解自己的德行,如果告诉自己“好晚了快睡觉吧,明天起来再写”,那我明天一定不会再写,即使写也可能不会像及时写下来一样让自己读起来比较舒服。(我曾有过多次在夜晚思考后感慨横生,但是没有及时记录以至于以后不记得自己当时到底什么心情的“灾难”,所以后来有任何想法,总是会不管多晚都掏出手机记在备忘录里)
我们重新来说这本书,在看这本书之前,我隐约中貌似听到过好几次这本书,但真正让我去买来看,是在看完《不二情书》之后。这部电影我不做评价,但是这部电影让我认为,这本书讲述了一位在纽约的作家因为偶然,和一位英国书店店员相互通信,从而成为了笔友。多年的通信中,两人能够放下防备,向“陌生人”倾诉烦恼和人生的感慨,并一起寻找答案的故事。当然,这两人深深地爱着对方,二十几年的相互通信却不见面,简直是伟大的柏拉图。
我是一个很喜欢看爱情小说的人,虽然我不追求爱情,但我追求美。 所以我看完电影对书的潜意识描述后,深深地被迷住了,本来写信就是一件很有韵味的事。我记得我第一次写信收信,就是和老杨一起给当时远在天津卫的Higholy写信,一封信有六七页。她也会回信,并且在我们的信上用红笔“朱批”上自己的吐槽。一封信总是好几天的事情拼凑起来的。那时候拿到牛皮纸信封的感觉真的太奇妙了。
但是看书的时候,我发现我真的是图样图森破。
实际上,这本书六成的内容都是极其平淡的内容。海莲写信给弗兰克告诉他她想要什么书,弗兰克写信告诉她是否有以及书的保存情况以及价格。另外两成是海莲得知当时英国物资紧张并给书店的店员们邮过去了鸡蛋和罐头,以及店员们的感谢。最后两成是店员们和弗拉克的家人、邻居给海莲的通信,表示感谢和欢迎她来英国。 读了书,我才知道,这些书信里,并没有提及爱情。才知道,海莲一直想要去英国,但是总因为工作而无法去。我在读这本书之前,一直以为她和弗兰克是因为认为精神上的交流与陪伴更重要于真实生活中的接触,才选择二十多年通信却不见面的。 所以,我读完之后,不能否认我的`失望。
但是,我不能否认的是,这些书信本身的存在意义是充满感情的。虽然这些书信内容对我来说够不到我的沸点,可是还是有几个十分触动的地方。比如海莲因为听说英国物资短缺,从而一直坚持给弗兰克和书店的店员邮食品,因此与他们结成了深厚的友谊。 在海莲写给弗兰克的信中,曾经提到过数次自己对新书的厌恶(弗兰克工作的书店卖二手书)。她认为旧书读起来更加让人感到由内而外的愉悦,并且假如书上留有上一任主人的笔记,那就更好了。 我不能更赞同,读一本旧书,就好像读的东西不仅仅是纸张上的铅字,更是与书上一任主人跨越时空的接触——我们可能因为同一段话陷入沉思,因为同一段话变得兴高采烈或者黯然神伤。所以我想这就是为什么读书能使人摆脱心灵的孤独。
虽然这本书没有我想象的那样使人激动,但这些书信所代表的超越载体的意义,才是这本书真正的宝贵之处。 至于这本书里是否是爱情,个人认为不是,但是又难以用友情去定义。所以只能见仁见智了。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2
读书这件事本身就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无论是与书中的人物相遇还是与此书的某一任读者相遇,都是令人向往的事情,尤其是后者,更是许多文学作品中浪漫故事的开端。
记得在叙事奇特的《寒冬夜行人》里,卡尔维诺就以一对男女读者从相遇相知到最后结婚的故事作为主线,尽管在其中负责牵线的是一本印刷“错误百出”的书。同样,《查令十字街84号》也承载着一段与书有关的情缘,作为一部现实存在的书信集,它是一位热情开朗、终身未嫁、嗜读经典旧书却穷困潦倒的美国女编剧海莲·汉芙和一位严谨礼貌而不失诙谐、终身奉献于古书事业且已成家的英国绅士弗兰克·德尔二十多年来的书缘与情缘的见证者。
“查令十字街84号”是英国伦敦一家旧书店“马克思与科恩书店”的地址,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嗜爱旧书的海莲看到了这家书店的旧书出售宣传单,她便试着寄了一份想买的书单过去,而德尔先生就在这家书店负责收发信件与搜罗旧书,于是一段长达二十年的却始终未曾谋面的交流就这样开始了……
怀着对书名的好奇开始阅读,慢慢发现,被称为“爱书人的圣经”的这本书信集,有着穿越时空召唤人心的魔力。随着信件上时间的推移,你可以看到他们之间有某种东西在慢慢变化:女主人公以自己特有的热情活泼叩击着大洋彼岸一个严肃认真、彬彬有礼的英国绅士的心,而那位先生也以自己的幽默恰到好处地回应;他们对对方的称呼也越来越温和,像相识多年的老友一般;一个欣喜地接纳一本又一本喜欢的书,一个默默地搜集对方喜欢的书……这个故事像每个爱书人想象中的那样,穿过承载前人思想的书本,与冥冥之中的另一个人相识,相知,然而,最终却没有像每个人都盼望的圆满结局那样,甚至一生都未能相见。
从世俗的角度来看,一贫如洗的海莲是不幸的,她甚至由于各种原因一直都没有凑齐去一趟魂牵梦萦的英国的钱,直到最后得知德尔先生去世的消息以后,仍然没能成行,只是拜托朋友,“若你们恰好途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读来令人心酸不已。然而,那样纯粹、隐秘而又会心的一段感情,又是多少人可遇不可求的啊。就像柏拉图说的那个寓言:每个人生来都是被劈成两半的,世界之大,人海茫茫,有的人可能终其一生都难以遇到自己的另一半,能遇到另一半的那些为数不多的人大概都是最幸运的。海莲能够在一次偶然的买书活动中遇到真正懂自己的知音——德尔先生,这样的幸运大概不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吧。
读一本书就像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而这次的世界,没有私欲,没有占有,没有贫穷的悲苦,没有困境下的苟且,有的只是阅读好书的欣喜,一丝不苟的纯粹,心与心的交流以及跨越大西洋的温暖。
有生之年,愿你我都能遇到自己的“查令十字街84号”,找到那个似曾相识的老友。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3
之前看了部电影,叫《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自从看了上一部之后我就对汤唯和吴秀波的戏产生了浓浓的喜爱之情。这部片子也让我很喜欢,里面有个重要的剧情线索——《查令十字街84号》,看完片子后就买了这本书。不得不说,电影的力量是强大的,这本小小的书在这部电影热映后,价格是35元,七本青年文摘的价啊。今天终于用四十分钟看完了这本书,真是整个人都不好了。
从小到大,我只有在小学作文里写过信,重点也不在信,而在分数,当然我更没有收过信了。真的会有人就那么一直写信吗,给一个从来都没有见过听过的人。我不是很喜欢用q q等软件来沟通,因为那会给我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哪怕明明是和熟人。可写信是很妙的,可以看到对方的字,而纸质感也更能传递情绪。
在书中,海莲汉芙就一直通过信件和查令十字街84号的那家书店联系,买书,寄送礼品。通过信件,双方也对对方有那么点点的了解,这样一直持续到弗兰克德尔去世。海莲当然也曾收到过书店其他人的来信,甚至有弗兰克的家人、邻居的,不过主要是弗兰克的信。他们到底算是什么关系呢?朋友?可是他们从没见过面,海莲一直都希望自己能亲自去看看,但一直都没有成行,一直到书店里的其他人都已经失去消息,到弗兰克和店长都去世,海莲都没能见一眼这些人、 这家店。客户关系?海莲在这二十年中买了无数本书,不仅如此,海莲还从美国给在英国的他们寄去了鸡蛋火腿等物资,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让英国的人们物资匮乏,海莲甚至托朋友带去三双丝袜给女店员和弗兰克的妻子,弗兰克也送了海莲一张由邻居奶奶绣的精美的桌布。也许,没见过面的人也可以是朋友;也许,一直惦念着的才是最珍贵的;也许,大家只是彼此精神上的慰藉;也许,那让人心痒的朦胧感最令人着迷。
书中有几个点让我感触颇深。第一个是海莲一直未成行估计永远也不会成行的旅行。当海莲给书店寄去物资后,书店里的人就一直很好奇海莲,海莲也很想去英国。所以海莲“嫉妒”自己的朋友可以去看“她的书店”,在她另一个朋友去英国之前说“真希望你也可以一起去”时,海莲难受万分。查令十字街84号就在那,可是她去不了。现实生活中,哪有那么多说走就走的旅行,有的人也许真的就在一个地方从生到死。有的时候我们唾弃现实,可我们都逃不开现实,我们也许没有能力支付自己的愿望。书店里的人也真心希望海莲来。开始弗兰克想让海莲来了之后住在邻居奶奶家里,邻居奶奶后来去了老人之家;十几年过后,弗兰克的两个孩子都在外读书时,弗兰克说海莲来了之后有两个房间可以挑选。没有结果的准备在以后看来是那么凄凉。
第二个是书店里散去了的人。塞西莉法尔是书店的女员工,曾经在信中教海莲如何做约克郡布丁,后来需要和丈夫一起去阿富汗待一年,可一年后,便毫无消息了。塞西莉在辞职后曾写信告诉海莲可以把信寄给她的母亲,由她的母亲转交。然而没有联系就是没有联系了,看起来轻而易举的事情将来实行起来时我们才会发现那有多行不通。总说萍水相逢便是缘,那么散了的时候又该被称作什么呢?海莲多年之后依然会在给弗兰克的信中问起塞西莉的消息,也许塞西莉也会在兵荒马乱之后偶然想起她曾和一位叫海莲的女子通过信,但她应该只会回忆而不会再提笔了吧。
第三个是书店店长和弗兰克的死。新的员工继任后在整理旧物时看见了海莲的信,便回信询问海莲是否仍需要书以及告诉她弗兰克去世的消息。书店店长和弗兰克应该是一直坚守在这家书店的人,书店里的书变来变去,但他们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信仰。有多少人会坚持做一件事情一辈子直到死?我就向来是一个没什么耐心的人,做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做不好时还会变得狂躁。我很难想象自己一辈子都在做同一件事情的样子,尽管我知道应该是会这样的。我没有那么深的热爱,所以自然就会厌倦。而对于自己热爱的东西人也总是会有贪心的,得到了一点点就会开始想要更多,会想往上爬,有多少人会像店长和弗兰克一样就甘于自己的普通平凡呢?高手在民间,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书的结尾没有说海莲是否继续在那家书店买书,但是作者还是给了读者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局——弗兰克的女儿希拉写信给海莲表明想和她继续通信,也许希拉想传承那份纯粹的关系。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4
初次捧起这本书,蓝白相间的封面格外清晰,一张简易且略带模糊的图片印在正中,充满了年代感和文艺气息,我想这该是符合作者往常写作剧本时的独特品味,而对于阅读完整本书的读者们来说,这样的设计别具一格且充满画面感和故事带入感,而内容上,作者用书信独白来阐述和描绘故事,更是本书的另一精彩看点。
我带着些许疑问,开启这场书海之旅。我起初对于查令十字街84号这个地方仅仅局限于认为只是一个为海芙小姐提供精良书籍的地方,能够提供精神粮食的地方,并未被吸引,但从整个写作的背景来看,美国和英国之间的故事,国家之间的战士和政治历来都会和本国人民息息相关,永远也摆脱不了现实下枪林弹雨和冷热交替的残酷。但从1949年10月的第一封信到1969年4月最后一封信,主人公海芙小姐与查令十字街84号一家书店的各工作人员之间的这根情感纽带,整整坚持了20年之久,从一个普通购书者(简单书信的往来)到相互帮助的好心人(实际利益上的相互关切)再到已深念心底的陌生人角色,都是背后最走心的相互对待。也正是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才会有如此难得且值得珍惜的情感,然我们也不难想象,最后的结局注定是充满遗憾的,一直到书店里的工作人员相继离开、到其他的人的去世(因战争或饥饿或疾病),弗兰克和他的同伴们始终未能见到海芙小姐,最终也只是一个留在脑海、从书信中想象的美好人物形象,这也是本书最遗憾的地方,作者如此写,我想也是为隐射那个时代的果感与现实。
反倒如果最终作者将结束改为偏美好的.氛围,我倒觉得与自身也与现实情境不符,相对比较不合理,也就没什么值得读者们思考和总结的地方了。最后一封信里说道:即便人都离开了,可书店还在,永远在那里,作者依旧可以回味这份美好的记忆,从心底,就像最初的那份善意永远埋藏在心底,美好如初。
读完整本书,让我最感动当属海芙小姐与查令十字街84号工作人员之间20年之久写的书信往来到最后的彼此相互取暖的真切情感,我在想在那个战争且充满愤恨的年代,怎么会有人能做到如此般将心比心,真切往来,将自我心中善意给予到那么多人,并不带有任何目的性,而至始至终用行动在证明他们的善意,这个时代下仿佛其它人性的光辉不受任何负能量所影响,人们进行着他们最本真的行为和使命。本书让发印象最深刻一句话,她写道:“你们若恰好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带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
看完整本书我才明白,亏欠二字属实,情感上的亏欠是致命的、不好受的,对于未能见到查令十字街的伙伴们永远是遗憾的,对于只能用书信来表达情感永远是无奈的,对于无法弗兰克等人在心里永远的情感累积到最后消散,是痛苦的。这句话深深表达出了作者对于他们个人的深深思念以及情感的亏欠与内疚之情,也反映出作者对于这个时代无限的感慨与悲哀。
反观中国社会,从国共相争再到闭关锁国~等等事件,其实在那样的时代下,人们的生存及生活并不是那么容易,我们中国人大多是自私的,在到如今的老人摔倒讹人、保健品买卖等事件,都说明时代需要进步,需要人们坦诚相待,善意先行,太利益化的世界永远不会绚烂多彩。像书中如此的善意与真情值得我们为创造美好的世界努力学习,本书将人性的光辉也体现到了极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坦诚及人与社会如何正确相处都是值得我们深深去思考和学习的。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5
以前每次读完一本书或者看完一部电影,就会在豆瓣搜书评或影评,仿佛看了那些评论,就觉得那是我自己对书或电影的理解和感受。现在想想,就会发现,那不是。我少了自己的深入思考,让别人的思考代替了我的思考,让别人的感受代替了我的感受。今天,在看完《查令十字街84号》后,我想自己写写读完这本书后的感受,突然发现好难,有点不知道如何说起,所以想到哪就写到哪吧。
这本书是读书群里的群友推荐的,于是自己买了一本拿来读。拿到书就被它的封面吸引了。虽然不如海莲在信中描述的那样,皮装封皮、烫金字体那样精致,但封皮的设计也是非常精美的了。外面包着一层米白色封皮,上面印着中棕带一点绿的字体,是我喜欢的颜色,有一种复古的味道,正中还有一张旧书店的照片。里面是硬底封面,底色是墨蓝色,字体应该是玫瑰金色又带有一点粉,整个包装设计非常舒服。
我迫不及待的把书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因为是书信体,所以读起来毫不费力,短一点的篇幅就一页纸,稍长的两页。全书记载了双方自1949年10月5日至1969年1月29日的来往信件,直至德尔先生去世。看着一封封短小而真挚的信,我能感受到海莲在收到喜欢的书时的欢呼和喜悦,能感受得到书店店员在收到海莲的物资帮助时的感慨与激动。让我非常感慨的是,双方从未谋面,却能在不断的书信来往中让友谊长存二十年之久,那是一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友谊,单纯而美好。
读海莲的信总能感受到她的活泼和幽默,能说出这样话的人,应该是一个多么有趣的人。仿佛能感受到,一个女作家在自己的公寓里写着自己内心的文字,不会孤独和彷徨,平静的享受着阅读和写作。她在不知道德尔名字时这样写道:我会在包裹上注明由你——FPD——代转,天晓得你叫啥;在苦苦等书的日子里她写道:弗兰克.德尔?你在干吗?我啥也没收到!你该不是在打混吧;在描述自己的长相时她写道:至于我的长相,大概就跟百老汇街上的叫化子一样“时髦”吧!我成天穿着破了洞的毛衣跟长毛裤,……房东认为他犯不着为了一个窝在家里摇笔杆的小作家,而整天开着暖气。当海莲称呼德尔急惊风时,当海莲说汝等无赖时,我自己忍不住笑出声……
而德尔的信大部分就是在说自己又找到哪些书,并给海莲挑选她可能感兴趣的书。我可以感受到,他对于书的了解,对于海莲的了解,这一定是建立在大量阅读和饱览群书的基础上,建立在对海联真挚不渝的情谊上。
信中随处可见海莲对书的态度。她说,我从不买没读过的书——否则不就和买了一件没试穿过的衣服同样下场吗?我喜欢扉页上有题签、页边写满注记的旧书;我爱极了那种与心有灵犀的前人冥冥共读,时而戚戚于胸、时而被耳提面命的感觉。也许喜欢旧书的人就是在寻找和期待在书中和有缘人相知与相遇。
海莲还写道:我们活在一个诡异的世界——这么漂亮,又能终身厮守的书,只需花相当于看场电影的代价就能拥有,上医院做一副牙套却要五十倍于此。我寄给你们的东西,你们顶多一个星期就吃光抹净,根本休想还指望能留着过年,而你们送给我的礼物,却能和我朝夕相处,至死方休;我甚至还能将它遗爱人间而含笑以终。阅读真的是最简单又最奢侈的事,我们不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就可以在书的世界里和作者相遇,在那个世界里自由翱翔。
在这个阅读匮乏的时代,有不少声音在倡导阅读,而大部分焦虑的人就开始在买买买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仿佛买了这些书就像读过一样,仿佛看了书评就觉得自己完全懂了一样,仿佛看一遍就领会了书的真谛一样。作为一个有点焦虑、内心又有点虚荣的我来说,当然也在此列。除了一些育儿书籍外,至今书架上还摆着很多从未翻看的书,有的甚至连塑料封皮都没有拆开。我对自己说,重要的是认真看了,从书中得到了养分和力量,和自己的生活产生联系和思考。就像海莲所说:每年一到春天,我就会“大清仓”,把一些我再也不会重读的书全丢掉,就像我也会把再也不穿的衣服扔了同样道理。倒是旁人都很惊讶,依我看,他们爱惜书本的方式才奇怪呢。他们买一堆新出版的畅销书,囫囵吞枣似的看完,我常想:他们也未免读得太潦草了吧。然后呢,因为他们从不重读那些书,不消一年,书里头的内容早就被他们抛到九霄云外!不过,当他们看见我把书一箱一箱的往外扔时,却又露出一副“这怎么得了”的表情。要是照着他们的做法:买了一本书,好——读过了,好——上架,好——没事了,一辈子也不会再去碰它第二回,可是呢,“丢掉?万万使不得呀!”为什么使不得?我个人坚信:一本不好的书——哪怕它只是不够好,弃之毫不足惜!
因为我是一个手工爱好者,对于书中赠送手工桌布的那一部分也非常喜欢。海莲在看到桌布时说,这是一条漂亮的爱尔兰绣花桌布,米黄色的底布上以手工绣着古典的花草图案——全是各自不同颜色、浓淡有致的花儿,我真迫不及待的想披上维多利亚时代的水袖、优雅地举起手,幻想自己执着一只乔治王朝的古董茶壶,轻轻的斟上一盏茗茶……可以看出海莲对这份礼物的喜爱和珍视。
信中说,虽然老太太做了许多手工刺绣,却几乎全都自己留着。用这双老手做的东西有幸能交到喜欢它的人手上,真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老太太一个人终老一生,但她一定不孤独,因为有手作陪着她,每一个作品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除非遇到真爱,否则绝不割舍。德尔在信中还告诉海莲如何清洗、保养桌布,可见爱手作之人对于手工作品的呵护。每一个收到手作礼物的人都应该小心翼翼,精心护理,只为手作上留下的温度和故事。
关于对书店的描写,是海莲的朋友在信中描述的。一走进店内,喧嚣全被关在门外。一阵古书的陈旧气息扑鼻而来,那是一种混杂着霉味儿、常年积土的气息,加上墙壁、地板散发的木头香……极目所见全是书架——高耸直抵到天花板的深色的古老书架,橡木架面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虽已褪色仍径放光芒。看到这些,仿佛就像自己置身于书店一样。
二十年里,海莲终究没能踏上那片土地,去看一看属于她自己的书店,是一种遗憾也罢,是一种注定也罢,总有一生也到不了的地方。所以她说,你们若恰好经过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通用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