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力量》读后感

2024-09-10 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老师的力量》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师的力量》读后感 1

  在《老师的力量》中,那些质朴无华的老师们都给学生以人格和修养的影响,并陶冶了他们童年的情操,他们的精神魅力是永恒的。因此,要培养出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优良高尚的人格的学生,就必须有优良高尚的人格的教师。那么作为一名教师要如何才能塑造出理想的人格魅力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1、自我塑造是最根本的途径。要塑造教师理想的人格魅力,最根本的途径是加强教师自身修养,进行自我塑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没有教师自身积极主动的学习实践,将外在的规范要求内化为自己的品质,不断地摒弃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思想和行为,就不能真正地塑造良好的教师人格形象。

  2、要终生学习,不断提高学识魅力。这是塑造理想人格的基础和前提。教师的人格魅力首先体现在渊博的知识、灵动的智慧上。知识是水,魅力是舟,魅力需要知识的承载方能显出迷人的风采。当今世界,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教师作为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掌握最新学术动态,更新、优化自身的知识系统,使自己在教学和科学活动中更具主动和优势,才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优的精神食粮。正如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惟有教师善于读书,深有所得,才能教好书。只教学生读书,而自己少读书或不读书,是不容易收到成效的,因此,在读书方面,也得要求‘教师下水’”所以,身为人师应紧跟时代步伐,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宽学习领域,不仅自己所学专业要“精深”,相邻学科也要“广博”,向“博、大、精、深”迈进,真正成为专博相济,一专多能的人。

  3、努力培养堪为人师的高尚品德——这是教人格魅力构成的根本。“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是以培养人为终极目标的,因此在担当培养人的任务之前,教师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魅力崇尚高尚的操守,他需要一身正气和傲然不俗的风骨,需要站得直、走得正。所以,身为教师应“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朗如日月,清如水静”,积善成德。尤其是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从事教师这样一个特殊的清贫职业,保持平和的心态尤为重要。努力培养这种甘于奉献,甘于寂寞的.精神。

  4、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不断磨练,塑造自己的个性魅力。教师的个性形象是学生亲疏远近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内容包括善于理解学生、性格开朗、情绪乐观、意志坚强、有耐心、有幽默感等,可以精简为六个字:爱心、真心、热心。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做到对学生要尊重、爱护,要关心,呵护。努力培养为教育事业,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平时要注重仪表,努力提高气质,加强自身修养。注意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学生相融洽,走进学生心里,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使自己的人格形象升华并融入平凡的工总中。安于清贫,守住寂寞。

  《老师的力量》读后感 2

  《老师的力量》这本书收录了梁实秋、丰子恺、季羡林等名家追忆恩师、怀念学生时代的文章。书中共分饮水思源,幼年记事,一袭青衫,吾爱吾师,难得清高五个部分。内容丰富、资料详实,虽然年代不同,但教育的智慧,大爱是相同的。每一个人的学生时代都会遇见几十位老师,而几十年后还清晰记得,永不忘怀的老师才是影响他一生的,有感召力的老师。

  梁实秋在《我在小学》中充满深情地回忆了自己的小学时代,尤其是几位曾对他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的各科老师。这些老师在梁实秋的笔下真实地呈现出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他们给予梁实秋的影响,尤其是施教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培养,可以说是用心良苦。

  张天翼在《学校》一文中回忆了自己从小学到中学的生活经历。尽管他在学校里没有一样功课是好的,但老师们说他将来可以当“书写家”,由此看来,素质教育在那个年代似乎也是一个受到关注的话题。如何让有个性的学生在学校里健康成长,成才,直到今天,仍是需要老师们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绘事话童年》是关山月晚年的回忆文章,他在其中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如何喜欢上了绘画,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和身边的亲人是如何教育和影响了他的成长和创作。他的父亲可以说是他的第一位老师,但对他从事绘画不仅反对,而且粗暴地压制。怎样引导孩子的兴趣,使其得到健康的发展?对于今天的老师和父母来说,这个命题同样值得深思。

  《难得清高》是张梦阳对学者黄修己先生的精神世界的描绘。他从难得清高这一书法横幅出发,探寻了知识分子的精神要求和道德情怀,也是对当今教师最真诚的激励。……

  有力量的老师总是有着种种不一样的故事。但是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演绎了一个“师者”应有的形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让我们教学相长,与时俱进,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有学识的力量型老师。

  《老师的力量》读后感 3

  近日,拜读了《老师的力量》的第一部分“饮水思源”。从这部分内容中,我体会到老师对一个孩子成长之路的影响之大,更让我觉得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性。

  所谓个性发展,就是在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发扬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发展方向作出科学地判断、准确地选择,从而使自己的潜力得到发挥和张扬。

  首先我们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要求课程设置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既是本次课程结构调整的三条基本原则,又是新课程结构区别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均衡性是指个性的和谐发展;综合性从学科的角度来说,重视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选择性则是从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上提出来的,因为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育应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的本质特征乃是素质教育个性化。

  学生的个性差异表现在能力、气质、性格、兴趣、需要等各方面,若单以个体智育成绩的好坏评价,不仅曲解了个性差异、增加了学生身心负担、限制了他们的正常发展,而且违背了教育培养“人”的本意。当教师掌握了标准答案,成了知识、道德、规范和秩序的化身时,学生则完全丧失了独立自由个体的地位,由“人”变成了“产品”,最终培养出来的人都是同一个模板出来的、缺乏创见的。由此可见,教育在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当中,有三个重要功能,即促进个体思想观念的社会化、促进个体智力和能力的社会化、促进个体职业和身份的社会化。把学生看作是人,是社会的人,就应当关注学生的发展,而不单单是关注学生的成绩。

  其次,我们要了解学生个性发展的途径:

  1、尊重学生个性是实施个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在学校,教师接触学生机会最多、影响最大,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与方式直接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形成与发展。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个别差异,真正使学生在学校处于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只有把课堂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才能培养学生完美的个性。

  2、善待学生个体的差异

  爱学生不仅是爱他的优点,更可贵的是要爱他的缺点。因为体现在孩子身上的缺点都是在学习做人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也是可以矫正的可爱的缺点。帮助学生需要真诚,心诚则灵;第二,要求教师没有偏见,偏见常常容易遮蔽发现真、善、美的眼光;第三,要求教师要有预见,善于发现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潜在可能性,发现能够帮助学生走向成功的最佳途径和最佳方法。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个性的核心是个人的创造精神。创造精神是追求、探索,追求负责任的、理智的自主。鼓励了这种自主便鼓励了个性的发展,抑制了这种自主就阻碍了个性的发展。而“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当前教育无视学生的正当权利,在令人窒息的学校氛围中把学生培养成失去独立人格的人。因此,在新教改中,个性发展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出独立自主、有创造精神的个人,他们有选择的能力和自由。

  4、改善学习方式,促进个性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种个性化的探究学习方式,是以学生的需求为前提,面向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与具体性,尊重他们的生活,带着平常心走向大众化。

  总之,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是应该是人人成功、个个发展的教育,因而必须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使每个学生适应其能力水平、社会需求,实现其最大限度的发展。

  《老师的力量》读后感 4

  读了《老师的力量》的第二部分,心中感悟颇多。从这些作者的成长或者是成名来看,显然他们的成长都或多或少乃至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到了老师的影响。当代作家林斤澜讲述了两位老师的故事,数学老师“先生公”——“讲课娴熟,性情又极和气。”自得其乐的王先生,他讲课不用课本,天文、地理、动植矿,风土、人情、气液固,流水一样下来,不知不觉下课铃响了。他教自然的方法,是自然。这些老师虽然教他们的时间不长,或者说是事情发生过的时间已经很长,但在这些作者的心中记得却是如此之牢,这不能不说一种魅力。怀揣着对学生的爱和责任,在教育这方静土上我已走过了八年,在这八年里,我深深地感受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刚刚踏上教育岗位时,我对教师的含义理解地不够,心中也充满了对学生的爱,可是不懂得表达爱的方式,学生不理解也不接受。那时的我也勤劳,时刻盯着学生,以免他们犯错误。现在想想孩子哪有不犯错误的,他们是在不断地犯错误、改正,再犯错误再改正的循环往复中成长起来的。当工作的热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消退下去,我进入了工作的倦怠迷茫期,一时间找不到自己前进的方向。这期间多亏身边那么多无私奉献的同行们的言传身教,让我重新燃起了热情。慢慢的,我突然发现自己又再一次爱上了这个职业。对学生依然有爱,但懂得了爱的艺术。对学生也严格要求,但严中有爱。允许学生犯小错误,然后引导教育。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包容他们的缺点,而不再苛求。敞开心扉,让学生也走进我的心灵。在学生面前我也会犯错误,然后像小孩子一样在他们面前真诚地说对不起。不再像以前那样在学生面前总保持着“圣者”的形象。走上讲台,就会让我忘掉一切烦恼,上课让我感觉到很幸福。如果我的课能让学生们也体会到幸福,我想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记得以前在山曹小学执教的时候,有这么一个学生,他已经六年级毕业了,但是又来到了四年级接着上学,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他家就是为了让他上完九年的义务教育,以前的老师都不管他只要他上课不捣乱就行,也不让他参加活动,就等着这就年结束,当时六一排节目是一个全班的模特表演,我很自然地让全班都参加也包括他,就是因为有他参加我们获得了第一,看着他拿着奖品高兴的`样子到现在在我还记得,虽然在那里的日子很清贫,很平淡,但我的精神是最富有的,我拥有着学生会心的微笑和成功的快乐,拥有着桃李满天下的幸福和收获。选择了教师,也就选择了“爱与责任”这份沉甸甸的义务。也许我的一生都是平凡的,但我会在我平凡的一生中,用我的爱与责任努力去诠释三尺讲台的神圣与高贵,用爱和责任铸就伟大的师魂!

  《老师的力量》读后感 5

  “饮水思源”这部分一共收录了梁实秋等九位文学名家追忆恩师、怀念学生时代的文章。文中描写的基本都是他们中小学时候的老师。在经历了数十年的时光之后,他们还能对自己恩师的形象、言行描写得那么详尽,彷佛历历在目,足以看出这些恩师对他们的影响之深。不管哪个人,只要有过求学的经历,这一生中也许都有那么几位老师让他终身难忘。经年累月之后,难忘的不见得是老师的名和姓,更多的是这个老师带给他这一生的影响。读过这些文章之后,我觉得小学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重要基础阶段,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应该努力做好很多工作。

  一、做好学生的榜样。梁实秋在回忆他的启蒙业师周先生时,详细描述了周先生如何教他们习字,而且特别注意生活中的小节,衣衫、说话腔调、走路姿势、本子的折角等等对学生都有严格的要求。同时周先生自己做了很好的榜样,文中描写“他布衣布履,纤尘不染,走起路来目不斜视,迈大步昂首前进,几乎两步一丈;讲起话来和颜悦色,但是永无戏言”。周先生的良苦用心,这种榜样作用,对梁实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小学生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还不强,但是他们有很大的可塑性。我觉得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各个方面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做好,做好榜样,用自己的言行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对于以后学生步入社会分辨是非会有很大的影响。

  二、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说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更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往往都在“打压”学生的个性。张天翼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描写了自己小时候的学校生活,虽然在先生那里的'案件每天总有四五起,却没有被开除过,他归因于自己的书法好。我觉得正是因为他的先生们发现了他的闪光点,而且不断地加以放大,使得这样一个富有个性的学生成了一位文学名家。

  在我们的学生之中也许存在着以后的某某家,而且他们在某一方面已经有了一些外露的苗头,也许这些苗头并不符合老师们的要求,作为老师,我们发现了之后是把这种萌芽扼杀,还是把它作为一个闪光点,让孩子去发展,我觉得自己好像真的把握不好,也希望能听到其他老师的想法,以解我的疑惑。

  三、让我们做一位善良温情,让学生终身难忘的老师。萧乾描写的两位老师,一位粗暴凶狠,一位善良温情,他们是两个极端,也是两个典型,给学生的身心带来的影响是南辕北辙的,但都是终身难忘。我觉得这两种典型不仅仅存在于那个年代,现在也是两种鲜明的对比。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心里告诉自己:压住火气,别跟孩子们生气,但是往往做不到,少不了对学生一顿严厉的批评,甚至就像那位“老鹰”一样咆哮“哪天你不带书来,哪天照样揍,把书揍出来算”。让孩子们怀着恐惧的心理上自己的课,处于这种境况中的学生,只是一味在恐慌,又怎能学习新知识?

  读了这一篇文章之后,我的感触最深,作为一个班主任,在以后的工作中,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应该给孩子说话的机会,给他们解释的机会。好多事情也许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学生也有自己的苦衷,我们应该试着去了解他们。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善良温情,多年之后,当他们想起我们的时候,是满怀感激的,而不是仇恨和厌恶。

  《老师的力量》读后感 6

  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更是人的一生中十分重要的一段经历,它有时会因为老师的一个行为或一句话影响学生的一辈子,我们当老师的心里都很清楚这一点。可是当老师久了,渐渐的变得“童心泯灭”,变得“铁石心肠”,我们的心渐渐地与学生的心离得越来越远,总是绷着脸,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眼睛里只有那些成绩好,听老师话的学生,对待调皮捣蛋的学生只有严厉的批评。忘记了我们也曾经是一名学生,我们也曾上课打瞌睡,在自习时也会偷偷传纸条,也会在天冷时赖着不起床……所以我们不能苛求学生太多。

  我们要用心去爱学生,关心他们,与他们亲近,要知道他们想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当与学生有冲突时要站在他们的立场去看,与他们做好沟通。用温暖的心去感动学生。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也是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记得有人说过这样的话“一个老师要教几十个学生,放弃这个学生对于老师来说只是放弃了几十分之一,而对于这个家庭来说,就是被放弃了百分之百。”所以我们要爱每一个学生。爱,有时是对学生的信任与鼓励,有时是适时的表扬和褒奖,有时是理解和宽容,有时也是严厉的斥责和适度的惩,只要爱学生的心是真的,她的每一个举动每一句话语每一个表情都是闪烁教育艺术的光辉的。

  当时我们班上有一个性格开朗的女生,非常热心班级事务,上课也比较积极,但是学习成绩却不怎么理想。在期中考试后的讲评课后,我布置学生把语文期中考卷更正好,并请家长查阅签署意见。第二天,课代表收好试卷交给我,我着重查看了几个成绩较差的学生试卷。忽然,我发现有一张试卷的分数已被改动过,接着往下看,几处扣分的地方已经明显改动,我看看名字,是她。我的心猛的一震,怎么可能是她,她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我不敢胡乱预测,只好把她叫到办公室,我害怕伤到她,以询问的口吻问:“试卷的分数是你改的?还是同学改的?”只见她低着头不敢看我,默不做声,我又说:“你说实话,老师不会责怪你的。”她犹豫了一下,小声地说:“是我自己改的.。”我没有批评她,反而安慰她:“你别怕,老师知道你这么做是由于成绩不好怕回家爸爸妈妈骂你打你,是吗?”她的眼泪已经顺着脸颊流下来,哽咽着说:“老师,我怎么就是学不好语文呀,我真笨!”我知道,决不能让学生失去信心,否则这个学生就彻底失败了。于是,我轻轻地对她说:“要知道一个人的品德比学习成绩更重要,你想要好成绩,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去得到,我相信通过你的努力,一定能取得优异成绩的。这次的事老师就原谅你,也替你守住秘密,不会让班上的任何同学知道的。但是你父母那里你自己知道应该怎么做吗?”我仍是柔和地说, “只要你能真正改正错误,在老师心里,你仍是那个乖巧可爱的好孩子。” 她点了点头。第二天,课堂上她格外认真的听课了。后来遇到了这位学生家长,我和她父母谈到了此事,证明她是真正知道自己做错了,而且一直在努力学习,争取优异的成绩。后来的日子里,她的表现一直很好,对我也格外喜欢,对语文的学习也更喜欢了,一有弄不明白的问题总会及时向我请教,有什么心里话也都愿意找我说,就这样,课堂外的我又成了她的好朋友。

  教育需要用爱,要让学生心中充满爱,首先要教师心中充满爱,用爱去感动学生,也感化学生,这也许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吧。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老师的力量》读后感 7

  《老师的力量》这本书收录了梁实秋、丰子恺、季羡林等文化名家追忆恩师、怀念学生时代的文章近四十篇,以淡远、雅趣的文笔,再现一代良师教书育人的感人瞬间、高尚情怀。

  这些名家在他们求学时期,对他们有着深刻影响的老师们,给他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也有些老师对他们走上文学道路起到了关键性的引领和点拨。大师们在功成名就之时,回忆和思念昔日的恩师们。他们在文中深情地回忆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遇到的老师,还有一些人回忆了自己的私塾先生。文中对老师们的褒扬,也再次印证了老师正是学生人格塑造的力量所在。

  楼适夷是我国著名的作家、翻译家和出版家。他在书中回忆了《我所认识的几位先生》,彼时他已经八十五岁高龄,回想先生总评,第一句大概正符合“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而后两句实际评定了我的一生。任先生是我的老师和知己。任友曾先生是前清末科的'秀才,在家乡颇有才名,而科举废止,他不能进一步再考举人,便应朱氏实获小学之聘,担任我们的校长。我父亲常年在外,对我的学业仍很关心。父亲对任先生很敬重,每次回家,必首先拜访,问我的功课怎样。父亲对老师的尊敬,也让孩子感觉到尊重老师、尊重知识的重要性。每一位父亲对孩子的学业上的重视,对老师的尊重是一个孩子成功的必要条件。所有的孩子,如若不能成才,但必须要成人,所以学会尊重是一个人很重要的品质。

  朱老师给楼老留下了一生印象的,是这样一件爱护学生的事情。

  同学们由武侠迷甚至发展到行动的实践。我们经常在后院树上吊一只沙包,用小拳头打沙包,练习武功。特别钦佩有道术的剑仙,口吐一道白光,能叫人头落地,披发仗剑,口吐真言,喝声道:“疾!”顿时天昏地黑、飞沙走石,看敌军败阵而逃。于是大家都有一个小葫芦,装满黄沙,喝声道:“疾!”向对方喷出一道沙子,说不定迷了对方的眼睛。

  这玩意儿还不算危险,更糟糕的是学起飞檐走壁来了。后院正楼两厢,一座楼厅是够高的,三边朱漆雕花窗棂,窗外屋檐通着栈道似的檐道,大概是供工人油漆打扫用的,我们就走檐道练功。要是站在院子里向上望去,已成险峰,偏还有大胆同学,从正楼窗角架上一条长跳板,直达偏楼的檐道,成了一座天桥,居然走起天桥来了。要是腿儿一软,直摔到石砌的院场,保证会跌得粉身碎骨。几个人挨次比赛,把旁观者骇得毛骨悚然。这天后院正门是开着的,这壮举便落在顺便经过的任先生眼里,他不出面干涉,悄悄躲过一旁,把自己隐蔽起来,不让同学发现,直到那位同学平安过了天桥,他才突然露面,严厉申斥,说这样危险的游戏是绝对不允许的,叫大家立刻把跳板拆了。他声明他早已望见,没有立刻出面禁止,是怕桥上的人发现老师,心里一惊就会摔下来了,所以当场就回避了。任先生临危若定,是这样爱护学生的。这件事留在楼老记忆中一直深深记得七十多年。

  楼老的第二位恩师,是沈九香沈老先生,也是末科举人。正是这位老先生,给了楼老一辈子以文字为生涯的他,打下了最初的基础。他回忆说能毕生始终不忘舞文弄墨,到了今天还被人称为一个作家,这是与沈老师的影响和鼓励分不开的。施恩大德,我终生难忘。

  生命中的无数繁华过后,生命中的沉淀竟然是孩童时代的平凡老师们,让人唏嘘!老师的力量让人敬佩……

  生命中的良师益友,总让我们相见恨晚。

  《老师的力量》读后感 8

  《老师的力量》一书收录了文化名家追忆恩师、怀念学生时代的文章近四十篇。新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学习方式的变革,没有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就没有新课程的真正落实。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是新课程目标之一。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成功学习的基础,只有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认知、主动获取教育内容、主动吸收人类积累的精神财富,他们才能认识世界,促进自己的发展。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折射才能生效。在学习中,人云亦云、鹦鹉学舌、死守书本、不知变化;还是不拘泥、不守旧、打破框框、求异创新,这正是重复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两种不同的学习习惯。因此,高效的创造性的学习方法,必须从认识不良学习习惯并将其打破,并且要持续地养成创造性学习的习惯。

  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作为一个老师在学习过程中,师生的交互活动,旨在实现学生的`社会化、个性化和创造化。所以,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尤其是创造性学习的主人。在学校里要给学生创设寻找独特的方法,善于捕捉机会发现问题和解决习题的学习环境,否则的话,在学习中创造不仅成了一句口号式的空话,而且连问题的解决、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掌握也难以实现。学习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每个教师要用自己的眼睛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分析问题,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在创造性的劳动中积小智成大智,让发现和创造成为教师职业生存方式的重要内容。

  《老师的力量》读后感 9

  拜读了《老师的力量》的第二部分,心中颇不能平静。从这些作者的成长或者是成名来看,显然他们的成长都或多或少乃至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到了老师的影响。当代作家林斤澜讲述了两位老师的故事,数学老师“先生公”——“讲课娴熟,性情又极和气。”自得其乐的王先生,他讲课不用课本,天文、地理、动植矿,风土、人情、气液固,流水一样下来,不知不觉下课铃响了。他教自然的方法,是自然。这些老师虽然教他们的时间不长,或者说是事情发生过的时间已经很长,但在这些作者的心中记得却是如此之牢,这不能不说一种魅力。我不敢奢望将来有学生能如此牢牢地记住我,但我想得努力给学生一起美好的记忆,哪怕只是一些比较模糊的。但自得其乐的王先生,我想是令人崇拜的,他讲课不用课本,晓天文,懂地理,上什么都能流水一样,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下课了。刚读之前是羡慕,再品之后是钦佩,这王老师的自身素质以及他的教学能力肯定是相当突出的,学生一定是很乐于上他的课的。

  想想自己,十多年来的教育之路,虽然我能够比较认真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学习心得体会;能够充满激情地上课,;能够激励学生多去阅读;能够苦口婆心地教他们为人的道理。但是我的学生是否也记住了我们相处时的`某些美好瞬间了呢?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让学生记住,记住在我们的课堂当中,那是一种享受,课会是在不知不觉间就到点了呢,而不是时常觉得时间怎么那么难熬呢?从王老师的身上,我想,作为一名老师,有理由也有必要首先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堂,而要让学生在自己的课堂当中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煎熬,虽然我们都想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殿堂当中享受,但总是受个人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而迟迟未能达到!其实,这应该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充实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完善自己可能是唯一的道路,也许“腹有读书气自华”这一句话就是一个最好的诠释。

  做一个有气质的老师,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做一个让学生能够忆起的老师,路虽漫长,但终究是有路可走,不少前辈已为我们树立下了榜样,给我们标出了路标,让我们朝着前辈们指出的方向,朝着他们走过的足迹,一步一个脚印地继续前行,也许,我们一路走过的足迹,将会成为我们学生脑海中最最美好的回忆!

  《老师的力量》读后感 10

  《老师的力量》,第一眼看见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深深地被它的名字吸引了。教师的力量究竟在哪里?教师有什么力量?教师的力量对于学生有何作用?带着这些问题我拜读了这本书的第一章:饮水思源。其中有很多著名的文人追忆自己的老师,讲了很多求学过程中老师对自己的鼓励和影响。读着他们文章,仿佛他们的求学生活就会跃然纸上,让我跟随他们一起体会一起感动。读着读着我也开始反思对照。

  自我记事起,学校仿佛就在我的脑海里生根发芽了,不管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会有那么几位老师让我们记忆犹新终生难忘。正如书中所言:“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的老师;每一个学生都有和老师的特殊因缘,以及故事。”经年累月之后,难忘的不见得是老师的名和姓,更多的是这个老师带给我们这一生的影响。

  有力量的老师总是有着不一样的故事。但是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演绎了一个“师者”应有的形象。传道、授业、解惑,这可以是一句口号,但在现实生活中,它也可以沉浸为一种力量。读完名家们的回忆时,我在想:作为一名教师,我的力量是什么?我能给我的学生带来什么影响?等我的学生长大后,他们会“饮水思源”吗?

  当老师教育的力量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和力量时,那么这种力量就会伴随生命影响一生。每个人在每个特定的阶段,就应该演绎好这个阶段的特定角色!当我成为一名老师,当我带自己的第一届学生时,我也时刻提醒他们:学生就应该有个学生的样!什么时候也别忘了自己的身份!我是这样提醒我的学生的,而我的老师当年就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就是因为老师对我的影响,让我有力量去引导感染和影响我的学生,让我有信心用我的力量给我的`学生力量。

  两年多的从教生活让我觉得教师的力量一方面体现在感召力上,在大多数的学生的心目中,“教师”便是权威的代名词,在孩子们的求知欲被考试、分数、名次消磨得日渐消退的情况下,教师用他富有魅力人格让学生逐渐体会学习的乐趣,那么这样不仅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能使我的学生终身受益。另一方面则是强制力,老师不应是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的太阳,教师的价值应该潜移默化地体现在学生日后的心怀感激上,也许我们听不到他们亲口说的感谢,但一定可以得到内心的平和与自我肯定。

  我深切体会到老师教书育人的高尚情怀,充分认识了自身职业的崇高意义,我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塑造孩子未来的事业中去,做好孩子们的引路人。将自己正面积极地一面带给我的学生,让他们体会力量,让我的力量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让他们成为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老师的力量》一书收录了文化名家追忆恩师、怀念学生时代的文章近四十篇。文章的作者五花八门,各自的回忆也是相去甚远。但是,读着他们的小学生活,眼前影动着他们的老师身影,我渐渐开始反思对照。

  第一部分内容是好几位著名作家写的文章,他们在自己的文章里深情地回想起学生时代的老师,他们认为正因为有了这些老师才造就了今天的他们,是老师影响和改变了他们的成长之路。从他们叙述的事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老师对学生的成长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向知识、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且巨大的。这些影响作用,不仅体现在教师组织实施教育教学的行为过程中,教师自身的心理倾向、思想水平、人格魅力和知识的渊博度等,同样会对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甚至比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更具根本性,作用更深远。

  1.教师的心理健康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影响学生的身心成长。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他们模仿的对象。那些心理不健康的教师或终日忧郁、悲观消极,或性格暴躁、动辄发火,或虚荣文饰、弄虚作假,或紧张焦虑、惶惶不安。这些不良的心态或行为都会被学生看在眼里,在潜意识中留下深刻的甚至是难以磨灭的记忆。“身教胜于言传”,道理正在于此,当他们面对类似的刺激情景时,很容易以同样的方式作出反应。

  2.教师的思想水平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

  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热心、信心、恒心,高尚的品德修养,最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可,对学生的影响具有很大的权威性,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责任,对个人价值、人类价值、科学价值的认识等,教师的敬业精神、竞争精神及交际能力、抗挫折能力等等,都会以有声的或无声的言语去直接影响学生。

  3.教师渊博的知识会征服学生。

  这时,学生就会被你横溢的才华、渊博的知识所征服,从而从心理上、情绪上乐意接受你,学习活动会变成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爱学,课堂教学中会一石激起千层浪,使课堂变成学生“能感悟多少,就说多少,发现什么就交流什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引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动因,就象“春雨润物细无声”滋润学生的心田。如果老师的课像和尚念经干巴巴,即使教师磨破嘴皮,不厌其烦地讲述,学生实际上还是不愿听不愿学,只能是事倍功半。

  有力量的老师总是有着种种不一样的故事。但是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演绎了一个“师者”应有的形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可以是一句口号,但在现实生活中,它也可以沉浸为一种力量。读完名家们的回忆时,我想:我要成为一个有力量的老师!

  《老师的力量》读后感 11

  学校的帮助和鼓励下,利用闲暇时间,我拜读了魏勇的《教师的力量》,很是喜欢,这本书讲述了作为教师的意义和应有的责任,以及教师拥有的力量,作为年轻教师经验不多的我能从中获取了很多启示和智慧。

  作者是从“教育的力量来自教师的真实存在”,“做老师要‘有种、有料、有趣’”,“高考向何处去”,“千万不要成为自己所讨厌的人”,“电影让教师走得更远”五辑论述教育教学等问题。作者以幽默的语言,再现作为一代良师教书育人的高尚情怀,引导当今教师们充分认识自身职业的崇高意义,确立职业目标,坚定职业梦想,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塑造孩子未来”的事业中去,做好莘莘学子生命中的点灯人。它更像一面镜子,读的时候,让人不禁时时对照自己,我是这样做的吗?我做到了吗……

  经过一番阅读后,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千万不要成为自己所讨厌的人”,这一辑包括:教师的功底是什么,千万不要成为自己所讨厌的人,我们为何丧失了静谧的激情。之所以让我记忆深刻是因为我感同身受,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真切地描绘了我这五年心里的变化。就教师的功底、千万不要成为自己所讨厌的人,我们为何丧失了静谧的激情这三点我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其实,教师功底是我们老师自身的人生阅历、对生活的看法、对人生的理解、对社会的洞察,而不仅仅是知识功底这一个选项,只有我们老师本身是优雅的、有修养的人,我们才可以培养出优雅,培养出人文。

  要想提高功底还得多读书,或许是不为教书而读书才能教好书。为教书而读书这种功利性的.目的虽然可以使我们在技术上得到一些完善,但是不能从根本提升课堂的境界。除此之外“哲学”也会帮助我们提升功底。我们可以适当读一些普及性的哲学书,比如哈耶克、波谱和汉娜·阿伦特的书。

  为什么必须读哲学?因为在备课时如果你想让你的课具有穿透力,发现一些别人没发现的东西,你就需要有能把别人无法提炼出来的东西从复杂的文本中提炼出来的能力,你就需要具备一针见血的洞察,这种洞察来自我们长期思辨的训练。如果我们有一点点哲学方面的知识,或许只有一点点,也比一点儿没有的老师强,这能使你鹤立鸡群。因为哲学训练人的逻辑、理性、严谨,以及从纷繁复杂的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说实话我本身不是特别爱读书,更何况读一些看起来和教学无关的书。但魏老师说:“只有坚持下去就好了,忍耐成习惯,习惯成自然”。或许对我来说读书不再是读书,而是“啃书”,啃书肯定不是一个很愉悦的过程,肯定需要很大的毅力。我相信通过魏老师的点拨,我会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有先进的知识,而不是重复你的老师给你传授的那些知识,起一个传声筒的作用。当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有自己喜欢的老师,也有自己不喜欢的老师,那么我们现在自己是老师了,就要想想你今天是在做自己当初喜欢的老师,还是做当初自己不喜欢的老师呢?

  事实上,很多人有意无意地就在成为自己当初不喜欢的老师———没有知识,没有追求,课堂乏味,阅历很少。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老师呢?这就是我们应该从职业操守角度思考的问题。或许一个真正优秀的老师才能够做到,几十年后,你的学生还记得你在课堂上说的某一句话,还记得你是影响他一生的老师。

  我们为何丧失了静谧的激情?幸福,需要纯粹和专注;而快乐,需要新鲜和刺激。当一个人拥有许多快乐时,他就很难体验到幸福。所以,若要获得静谧的激情,不仅需要向内探索,还需要对外节制,即节制情感表达。另一方面,是因为不加节制的情感表达会让情感的溪流一点儿一点儿地渗漏,而失去涓涓细流汇成汪洋大海的可能。静谧的激情一定是在内心饱满的快要充溢出来时才会拥有,这就意味着人要储蓄而不是随意释放和浪费情感。

  通过品读《教师的力量》,我对教师这个行业有了重新认识,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在今后的任教过程中,我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积极热心的工作态度,虚心向优秀教师学习,争取成为一个有“力量”的老师。

  《老师的力量》读后感 12

  心态决定一切,有了积极的心态相当于成功了一半!这是初为教师的我最大的感悟和收获。

  时间飞逝,转眼间来走马驿中学工作已经快两年了,作为一名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教师,从一年来的工作实践中,我收获颇丰,有经验,有教训,有挫折也有喜悦。当了两年的教师了,虽然教学方法掌握的不多运用的还不是很娴熟,但我已经在这三尺的讲台上学到了很多。在这近两年的时间里,我担任过八年级英语教学工作,还担任了九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及英语教学工作。记得刚踏进学校大门时,我心情紧张,心里一直在担心,学校会安排我上什么课呢又会是几年级呢虽然我是本科毕业生,但是对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始终不能引以为豪,一直以来都是靠自己的脚踏实地走过来的,可是那些都是作为学生对学习的一点认识和感悟,所以担心自己不能胜任。当我一听说“代八年级教学”时,心情一下子就紧绷了,怎么办刚到一个新的环境一切都不了解还要中途接班,学生熟悉了以前的老师,对于我一个新来的老师肯定不会认可,完了!但回头一想,不怕,我年轻,大胆接受挑战,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肯定行!就这样,我激励自己开始了我的工作。义无反顾的踏上教师这一光荣的岗位。

  收获最大的是懂得只有努力才能提高自身素养,丰富自身文化底蕴,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倾情于教育教学工作,积淀方法,摸索经验,在实践中历练,才能促成自身能力的成长。要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拥有出色的表现,没有捷径,只有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勤勤恳恳,实实在在地去学习,去探索,去思考,去实践,去总结。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人,教学素质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树立现代教学思想,掌握深厚的专业知识,拥有渊博的文化底蕴,具有较强的信息素质和学习能力。作为特岗教师的我,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学工作,必须脚踏实地学习研究,才能在自己的教师生涯中茁壮的成长起来。

  欣赏孩子、信任孩子、鼓励孩子。赞予每个孩子的独特性,肯定每个孩子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接受每个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善意。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树立自信,让孩子感到学习是一种荣誉。

  爱,予以孩子心灵的温暖;爱,支持孩子的自信;爱,打造孩子人生的豪迈。有爱才有幸福,有爱才有春天,有爱才有教育。愿我们每一位特岗教师都献出自己的爱,时时、事事、处处呵护孩子幼嫩的心灵,同孩子一起享受教育的美丽。高尔基曾说:“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这句话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个“爱”。我想,我作为一名特岗教师要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事业;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不照搬书本,要勇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关键要保持宽容的心境,学习的态度,在今后的工作中遇到困难要不断的向有经验的同事悉心请教,同事之间相互关心、和睦相处。

  两年的教育也是两年的学习,教育孩子的同时也教育自己,孩子们学习我也学习。我认识到,一个没有经验的新老师,要想上好每堂课,搞好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在实践中用心摸索。面对新教材,面对新课文,一切从零开始,虽然八年级的英语知识对于我来说很简单,但是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掌握这些简单知识,却不是那么容易。因此,我要求自己做到认认真真每一刻踏踏实实每一天。每节课前认真备课,每节课上仔细讲解,每节课后有针对性辅导。按照自己的方法,结合教材的内容,踏实的把知识传授给每一个孩子。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还是有很多地方不尽人意。班里出现了一些学困生,主要原因父母长期在外,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影色让我有点不知所措。还记得我刚踏入打洛小学时,看着一个个孩子纯真的笑脸,听着他们稚嫩的一声声“老师好”。我才猛然意识到我已经成为了一名教师,心情不由得紧张起来,不知道今后该如何教学,该如何教育好这些可爱的孩子。

  幸运的是我们遇到了一位懂教育的好校长,她了解我们这些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我们虽然经历了四年的大学教育,但刚刚踏出大学校门,对新的生活、新的责任、新的角色多少有些怯懦,对小学的教学也是一知半解的,尤其是我们大部分并非专业。“磨刀不误砍柴工”,校长并未让我们直接走上讲台,而是为我们量身订制了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为我们每人选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担任我们的指导教师。在这一周里,我们跟班听课,学习课堂管理方法、日常管理方式,熟悉我们即将奋斗、生活的地方。一周后,我们登上讲台,上了一堂公开课,虽然不精彩,虽然仍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这一周的培训,却让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更有信心走进教室,走上那三尺讲台。

  一周的岗前培训结束了,但学校并未停止培训我们的脚步。每个学年,我们都会有新的任务,讲课、听课、评课。在不断的讲课、听课、评课中,我们逐渐积累了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提升了我们课堂教学和管理的能力。今年,我们又迎来了新的挑战——课题研究,从未参与过课题研究的我们,将在这个崭新的舞台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结合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针对课题面临的问题大胆探索研究,积极实践。

  在小学教育这一领域,我还是一名新生儿,在这一过程中也免不了跌跌撞撞,磕磕碰碰。学校是老师与学生组成的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在学校里,我把我的学生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关心和照顾。虽然如此,但在管理上仍有不当的地方,仍有看不到,不知道如何解决的问题。因为自己是新教师,也是初次走上教育岗位的教师,很怕上不好课,也怕教不好、管不好学生。遇到这些问题时,我虚心向学校里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学习管理方法。现在,我渐渐明确了方向,不再茫然。

  在讲每一堂课之前,我都会用心去备课,不想,不敢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播下错误的种子。虽然如此,但难免还是会有出错的时候,也会把字写错,把句子念错。我深知我是在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在工作的过程中,我处于学习的位置,很多问题都需要自己动手去解决,然后传授给学生,从中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教师这个职业,需要我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改进的过程。从最初走向讲台的不知所措,到现在在讲台上的正常授课,我都一步步地走过来了。我要为自己肩上的担子,付出我的努力,实践我的行动。

  来到打洛镇中心小学的日子,每一天都是充实的,每一天都是精彩的,每一天也都是充满挑战的。汗水,坚持,努力终究会成就一个人的理想。时间如黄驹过隙,特岗教师的生活已经过去两年多了,渐渐地习惯了作为教师这个新角色的校园生活,喜欢上我们班里的那群可爱的学生。在学校里,关心他们的生活,督促他们的学习,和他们一起开心地成长。

  《老师的力量》读后感 13

  《老师的力量》收录了梁实秋、丰子恺、季羡林等名家追忆恩师、怀念学生时代的文章,再现了一代良师教书育人感人瞬间、高尚情怀。有力量的老师总是有着种种不一样的故事。但是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演绎了一个“师者”应有的形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可以是一句口号,但在现实生活中,它也可以沉浸为一种力量。

  自我反思:我能成为一个有力量的老师吗?我可以给我的学生什么样的力量?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的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在接触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人格对学生心灵的成长和人格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影响。教师的人格是学生最直观、最生动、最重要的师表。学生正处在长身体、学知识、立大志、塑造人格的重要时期,其感情、意志、行为都具有不稳定性,一般来说,学生具有“向师性”,师生交往中,教师的一言一行常常在不知不觉中被学生观察着、想象着、仿效着。教师的人格形象会成为学生的最直观的模仿对象。除了父母,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最多、最频繁的,学生总是在不经意之间模仿着教师的举动、言行。教师人格的表现、言行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影响着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老师力量》第二部分中,那些质朴无华的老师们都给学生以人格和修养的影响,并陶冶了他们童年的情操,他们的精神魅力是永恒的。因此,要培养出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优良高尚的人格的学生,就必须有优良高尚的人格的教师。

  《老师的力量》读后感 14

  书上说:在个人生活史中,关键事件对于教师专业又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是生活情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师经历的重要内容。在女教师的个人生活中,养育事件是关键事件。

  在阅读之前,我把“养育事件”简单地理解为它是发生在幼儿园教养过程中的育儿事件。而书中描述的“养育”是指幼儿教师生育与抚养亲生子女,“养育事件”是指生育与抚养亲生子女的经历,是幼儿教师个人生活中的关键事件之一。这似乎与我理解的养育事件没有多大关系。然而继续往下看,我就发现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理解,它们都相互联系,自然渗透。即在教师养育班级幼儿的过程中,将自然运用在家庭中教养自己子女时的情感、爱与方法和自身的教养实践自然结合。首先在阅读书籍后我还发现其实在养育事件中包含很多价值,它是扬起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风帆。其次通过阅读我总会自然地将发生在幼儿园的“养育事件”与“教师母性的自然萌发”联系起来。最后我还发现很多在教师在成为母亲之后,能在自己的教养过程中增进与幼儿的情感,对幼儿的要求更合理,选择的互动方式更适合幼儿等。因而,由于自然母爱的萌发,从而使养育事件更富有柔情与理性。

  书籍中举例了一些已成为母亲教师的谈话访问内容片段,谈话中充分体现出成为母亲后教师在自身养育过程中自然渗透的母爱与好处,以及养育事件对年轻教师的影响与促进作用。

  从书中的一个例子中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养育事件可以增强我们的自我发展意识。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增强就是在养育事件的刺激下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有力表现。如果已经成为母亲的我们,假如自身懒散、不爱学习、不求上进的表现,这就一定会影响自己的孩子,俗话说“怎样的家长养育怎样的孩子”,可见成人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这也让我联想到自身对孩子的'教养行为与教育影响。每天晚上孩子都会做作业很晚,当她在做作业的时候,我总会坐在一旁静静地阅读,久而久之这不仅逐渐使自己爱上阅读,同时阅读也成为我的自然学习行为之一。同时这一行为也无声无息地影响着女儿,所以她也爱上阅读,也总会见缝插针地看书,这样的喜好不就是我自身对她的影响吗?又如在女儿做作业的时候,我总在一旁做一些自己的常规工作,如备课、写作,制作幼儿成长册等,在女儿的心里,妈妈很爱自己的工作,很爱自己班级的孩子,做事认真细致,我想我对工作的态度以及工作作风也一定会影响到她今后的工作与学习。

  我明白其实每个母亲都是怀着要把自己的子女教育成材的愿望在辛苦地付出,自己是教师的母亲更清楚以身作则、树立积极榜样对于培养孩子的重要性。所以,我认为为了孩子,我们应该不断地超越自己,努力改正可能给孩子带来的不利影响的缺点,这就是有亲子之爱带来的勇气与力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在养育子女的同时,也在鞭策着自己不断完善自我。正因为我意识到爱学习、求上进的家庭环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因此给孩子提供浓厚学习氛围的动机又反过来提醒我自己要始终保持学习热情,使自己更生动、更积极地学习。

  一个家庭由两个家庭成员变为三口之家,改变的不仅仅是家庭结构,教师的日常生活以及生活态度都会发生转折性的变化。对于没有养育经验的母亲来说,养育孩子本身是需要不断琢磨、不断反思的,因为只有不断地研究和反思才能养育好自己的子女,才可能做一个合格的母亲,而不断地研究和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必不可少的途径。所以与其说养育促进了孩子的成长,不如说是促进了母亲与孩子的共同成长。

  以上是养育事件对教师教养工作的积极影响,但养育事件对教师也有负面影响。最直接而明显的影响是认为自身做了母亲后没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幼儿园的教养工作中,因为由于成为母亲以后,在个人生活方面不得不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可精力是有限的。因而,在经历了养育事件后教师的专业热情与抱负水准降低了;专业投入减少了;专业学历进修可能停滞等等负面影响,这些就阻碍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综观这些影响,究其主要因素,我想主要因素还源于教师的个人特征。假如教师个性坚强,乐于奉献,能吃苦耐劳,做到坚持不懈,个人目标明确,那再大的困难她都能克服,能勇敢地向前进。那些计划性、坚定性、自觉性等一致品质都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反之假如不具备这些个人特征与意志品质,教师就难以发展,所以我想“养育事件”不能成为阻碍教师前进的绊脚石。

  • 相关推荐

【《老师的力量》读后感】相关文章:

梦想的力量读后感 读梦想的力量有感11-01

《梦想的力量》读后感读《梦想的力量》有感作文03-07

标语的力量精选09-24

让的力量作文01-12

微笑的力量08-25

爱的力量08-25

关爱的力量12-07

信念的力量12-15

生命的力量11-05

让的力量作文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