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芒坡》的读后感500字

2021-03-04 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野芒坡》的读后感范文500字,欢迎大家分享。

  《野芒坡》的读后感500字1

  最近,我在校本课程阅读屋里和梁老师一起看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做——《野芒坡》。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幼安是一个不幸的孩子,出生便失去母亲,成长中遭到继母的虐待,幼安决定去寻找爱他的外婆,却迷路误撞入了教室被看门人送进专门收容孤儿的圣母院。后来,幼安被送入了野芒坡,在那里,他找到了若瑟和菊生这两个朋友,在幼安遭到徐阿小的欺凌后,就是这份友谊帮助了幼安,把他从恐惧中带了出来。他在野芒坡里懵懵懂懂过了一年又一年,在幼安选择工作时,他潜在的艺术天赋也被激发出来,对理想追求激励他一再对命运做出抗争......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若瑟,若瑟也是一个充满悲伤的人物,他是幼安最好的朋友,他在幼安最需要帮助时一次又一次地帮助幼安,在幼安成长中,如果没有若瑟,他的人生必将会失去许多精彩。他跟若瑟的友谊,让我想到了我最好的朋友,她也是在我需要帮助时一次又一次地帮助过我,还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她天天跑来看我,给我买东西,来照顾我,也和我讲了很多笑话,要是没有她,我可能会十分无聊,同时也让我懂得了,在我需要帮助时,默默地帮助我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

  《野芒坡》这本书十分精彩,也十分感人,书里面写了一个小男孩成长的一生中得到的友谊,让我学习到很多道理,让我懂得了在茫茫人海中,友谊最珍贵!

  《野芒坡》的读后感500字2

  《野芒坡》的作者是殷健灵,她是上海一名著名的作家,她写了这个感人的故事。这是一个很有名的故事。

  幼安是个可怜的孩子,因为母亲难产,他便成为了克死母亲的“灾星”,就连唯一给幼安小小的心灵带来一丝丝温暖的兔子灯,也被讨厌的小满撕扯的只剩下一只兔脚。受不了的他终于离开了家,偶然间来到圣母院,在嬷嬷们的关怀下感受到了温暖,还认识了女孩卓米豆。

  六岁时,他来到了野芒坡。踏出了人生中的新一步。

  野芒坡里,有许多人—有友好善良的菊生和若瑟,抑郁严肃的葛修士,慈祥的安仁斋神父等等。

  幼安满了12岁之后。他听葛修士的推荐去了鞋作学习,后来因为鞋作枯燥乏味,幼安偶然爱上了画画,可是绘画馆学生满了,他不能去当学徒,于是他:参观,冲洗照片,修底片,考试,学艺,制作画框……他日日进步,最后终于在安仁斋神父的帮助下考上了佩鲁贾美术学院,他会走上人生巅峰。

  老师是一湾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田;爱是一盏明灯,照亮我们人生的路。幼安虽然不是安仁斋神父的孩子,安仁斋神父却视他为子,帮助他考上佩鲁贾美术学院。

  这就是大爱,大爱是无私的。安仁斋神父深深地爱着野芒坡里每一个孩子,还尽自己的全力去帮助与爱护每一个孩子。爱是神圣而伟大的。这是一个好看,精彩而感动的励志故事。作者把虱子比喻成白芝麻,笔风有趣,吸引人。这是一部好看的小说。

  《野芒坡》的读后感500字3

  这个寒假我读了很多书,其中印象最深、让我感受最深的`一本是作者殷健灵写的《野芒坡》。

  故事讲的是一名叫幼安的不幸男孩,刚出生就没了妈妈,后来还糟到继母和哥哥小满的虐待。有一次幼安不小心弄坏了继母最喜爱的缝纫机,继母就用火烧伤了他的左手,这对幼安幼小的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之后幼安还被赶出了家门。幼安只好去找最爱他的姥姥,在去的途中迷了路,被教堂的看门人带进教堂抚养,在那里他认识了人生中第一个好朋友卓米豆,她不为父母是谁而烦恼,是她的活泼带动幼安从黑暗世界中走出来。后来幼安被送到了野芒坡,在那里又结识了若瑟和菊生,也是在他们的帮助下,使幼安不再孤独。

  十二岁时,幼安选择了做鞋坊。有一次在圣依纳爵教堂,当他被一幅幅画和一座座雕塑吸引时,他那幼小的心灵发出了对艺术的追求,他知道绘画才是他最想要的。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习绘画,他用决心和坚定的毅力终于得到安仁斋神父的破例,将他转到了绘画班。

  通过绘画学习,幼安逐渐成为了艺术天才,之后收到洛伦佐教授的邀请,来到意大利的艺术学校,虽然生活困苦,幼安却不再受任何外因的影响在艺术之路一直走下去。

  《野芒坡》这本书十分值得让人回味,他不仅仅是一个故事,它还在讲述每个寻找自我价值的人的奋斗历程,让我明白了只要坚持不放弃,坚定信心,不管多苦多累最终终能成功!

【《野芒坡》的读后感范文500字】相关文章:

1.《野芒坡》读后感范文

2.《野芒坡》读后感

3.野芒坡读后感

4.《野芒坡》读后感

5.《野芒坡》的读后感500字

6.《野芒坡》读后感范文(精选15篇)

7.野芒坡读后感范文(通用15篇)

8.野芒坡读后感(精选5篇)

上一篇:《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下一篇:《阿米巴经营》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