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达·拜恩《秘密》读后感

2022-07-18 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朗达·拜恩《秘密》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朗达·拜恩《秘密》读后感 篇1

  读完朗达·拜恩的《秘密》,感受颇深,觉得此书是为我们这些80后或者正在成长路上迷茫的拒绝停滞、坚持成长、发展的人所写,使我们对自身的潜能了解得更加清晰、明了,教我们如何恰当地运用自身所蕴含的无限能量,是一本很好、很值得去思考、去学习、去自我改变的励志书。让我认识到以下几点:

  (一)思维、思想——改变的第一步

  说到人们的心态,在面对挫折时的态度。悲观使人懦弱,乐观使人坚强。其实人们的意识想法是影响了我们现在生活的关键,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都在说社会变了,周围的环境和人都变了,其实事物自己并没有改变,只是我们看待它们的眼光变了,我们的想法变了。作为80后一族,很多人都自己创业而有些人却沉迷于、认命于当前的生活,因为这部分人害怕失败,以为自己承担不了失败后的责任。正因如此,无论你多么的努力为现在的生活而奋斗,你心里还是怀着对失败的恐惧,那么你内心的这种恐惧心态就会磨灭掉你的付出,葬送掉你的努力,使你自我满足的成功变得遥不可及。

  醒醒吧,让自己的意识苏醒吧,别再沉迷于这懦弱的思想里了。胸怀远大的志向吧,只要有梦想卓越时,你才可能成就卓越,你的幻想往往预示着未来的样子,你的梦想常常是你将来的生活。成功的人都属于敢于去想的人,所以要去大胆的想象。帕斯卡尔说过:今天的成就只不过是昨天思索的累积。因为思索就是力量,精神想象是集中起来的精力,而集中于特定目标的精力就变成了能量,所以说我们要做到:第一、认识到你具有这种力量。第二、了解自己的需要。第三、将思想集中到惟一确定的目标上。

  (二)欲望——跨出的第一步

  毕业两年同学聚会,有的同学说:工资太低了,房价太高了,真不知何时才能买上房子和车子,现在连想都不敢想啊,然而个别同学说:不出几年我一定会拥有自己的房子车子。在别的同学甚至在我的眼里他那时在吹牛,因为以他的工资及发展前途不足以那么快实现,甚至开玩笑说:别看吹牛不纳税就随便乱吹埃但是朗达·拜恩告诉我那位同学是对的,人要有欲望要有大胆的想法才有可能实现的那一天,而我们却沉迷于自以为对的错误的思维里,满足于现状,连幻想一下就觉得是可笑的。

  (三)坚定的信念——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说到这也许你会觉得有这样的想法有点过高,觉得就算有这样的想法也没有实现的可能,不要灰心,要坚定新娘,想自己的想法迈进,永远不要放弃,不管你看起来如何的不幸,不管明天看起来再怎么黑暗沉闷--被他们吓到,你要记住:明确目标,忘了那些障碍,忘了那些困难,你只需记住自己的目标,如果你做到了,成功将变得唾手可得,所以我们要理清思维做到:

  第一,将思维集中在你所求之物上,弄清它、想象它,你就埋下了欲望的种子。

  第二,相信自己的力量并付出一切努力去实现你的愿望。

  第三,别忘了感恩,不仅为已经受到的恩惠,也为了你现在的祈求而感恩。

  第四,坚定信念。

  (四)实践——前进中的关键一步

  前面所说的思维、思想、欲望和坚定的信念,在理论上讲这些都是一些脑部的思考,也就是说是成功前的脑力工作,然而所有的成功都不是仅靠想象得到的,而是付诸于实践,这也是向成功前进的最关键一步。史蒂芬说过:脱离实践的信念是毫无生气的。说到这可能有人要说:我有想法,我也想做可惜没有机会啊,现在的社会上想起步太难了。朗达·拜恩告诉我们:只要是你想做到的事,你就一定做得到,不存在什么缺少机会,机会也不会只有一次,你要坚信,你的世界里没有限制,你的面前充满了机会,规则是由你来制定的,只要你乐意,你可以将它们无限的放宽,机会永远都有,而且每时每刻都有,相信自己,就会创造奇迹。

  只要我们放下猜疑,相信自己,敢想敢去实践,懂得感恩,快乐的生活,未来是美好的,幸福的天堂就在我们身边。

  朗达·拜恩《秘密》读后感 篇2

  用了一个星期,看完了《秘密》。本来是之前朋友推荐的,不过想来没有追剧的习惯,所以还是等到快到结局,而且手里也没有别的剧才开始看。总的来说,情节还算流畅,演员演技也很打动人。

  从一开始的车祸开始,一步错,步步错,所有的悲剧都开始于那个雨夜,但是悲剧的种子却早就深深地埋在每个人的命运里。

  赵敏赫,其实看的时候我一直很纳闷为什么他会喜欢姜瑜晶。或许就像他自己说的,是因恨生爱,日久生情,四年来持续不断的关注,姜瑜晶的一举一动都被他看在眼里,一悲一喜都牵动他的情绪,在他发现的时候,姜瑜晶已经住在他心里了,何况他还做了那么多折磨姜瑜晶的事情。因为爱情而开始的复仇最后以悲剧结尾,因为复仇而开始的爱情,却要迎来美满的结局。

  姜瑜晶,太善良。她那么珍惜每一次小小的幸福,珍惜别人每一次小小的善待,哪怕对别人来说那什么都不是,但是对她而言就是上天的恩赐。

  说实话,很郁闷姜瑜晶把所有的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却让真正的凶手逍遥法外,更郁闷,她为安道勋顶罪,而让自己爸爸受那么多苦,也因为这样我对前几集她的行为不以为然。但是,后来才发现,在姜瑜晶的观点里,顶罪并不只是为安道勋的前途考虑那么简单,那个雨夜,她觉得自己因为太怕幸福被打破而相信什么都没有发生,她是因为自己的单纯相信而让悲剧发生而感到愧疚。她还是一开始就把责任都揽在了自己的身上,或许这就是姜瑜晶吧。乐观开朗、善良惜福的人是值得幸福的,幸好是happy ending,幸好最后她也的`确迎来了幸福的新生活。

  安道勋,和姜瑜晶完全相反的想法,他永远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无奈而为之,都是被人所逼,他会为自己的所有行为都找到理由,哪怕牵强得荒谬。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算没有那个雨夜的悲剧,时刻都想着要推卸责任,责怪他人的人又能走多远呢?

  申世妍,骄傲又脆弱,冷漠又热情。刚刚看了几集《听见你的声音》,接着就转看《秘密》,这两部剧的男主和女主在戏外是夫妻,连女二都是一样,甚至申世妍登场的时候还让我有一点徐度妍的感觉。其实申世妍也算可怜,她用伪装的坚强来掩盖自己对赵敏赫的好感,那是她从来没有说出口的秘密,从幼儿园到现在,没有人比她更了解赵敏赫,他们可以是好朋友,可以政治联姻,但是申世妍却没法让赵敏赫爱她,所有的挣扎,所有的针锋相对,到最后,只有一句“对不起”。她为了保护自己而骄傲,最后却让自己的骄傲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别人。所以,还是放手吧。申世妍不应该属于这些争斗,还是在画画的时候的她最好。

  不管是善的秘密,还是恶的秘密,要想承担就要付出代价。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不要企图推卸自己的责任,更不要妄图承担别人的罪责,不要伤害别人,也不要做让自己懊悔的事情。

  朗达·拜恩《秘密》读后感 篇3

  《秘密》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潜能开发体系,其宗旨是通过激发人的精力潜能,由内及外,重塑一个人的习惯、立场和行动,从而辅助人们实现自己的人生目的——幸福、健康和财产!历史上,有许多巨人不仅知晓这一秘密,而且竭力推重并加以利用:莎士比亚用诗、贝多芬用音乐、达·芬奇用绘画来加以表白;苏格拉底、牛顿、柏拉图、爱默生、歌德、雨果等巨匠,则在论述情理跟著述时与人分享这一伟大秘密。

  在你手上的,是一个至大的秘密……这个秘密缄默了许多年,一些最伟大迷信家、思维家、企业家都因运用这个秘密而取得了性命的胜利。你将了解你能够掌控,却隐蔽、受困了良久的力气。当你开端运用它时,会惊奇给你的人生带来的喜悦改变。

  《The Secret 秘密》是一本注定属于巨大的心灵励志书。本书作者朗达·拜恩是澳大利亚电视工作者,有一年,父亲忽然逝世、工作遭受瓶颈、家庭关系也陷入僵局,就在人生跌至谷底、生涯行将瓦解时,意外发现了暗藏在百年古书中的秘密。这个秘密零碎地存在于各种口述的历史、文学、宗教与哲学之中,更藏在人与世界的各个互动层面,每个人本身都存在着本人所不知道的能量。作者还发明,很多当今的佼佼者早已了解并应用此秘密。

  因而,作者不禁疑难:“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晓得呢?”于是,作者信心组织一个团队表露这个只有少数人才知道的秘密。她发现,洞悉这个秘密的人,他们都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并且现身说法告知你:

  幸福、快活、健康、金钱、人际关联,这个机密都可能给你。懂得这个秘密,你可能做到你想做的事。

  在这个变化多端的大千世界里,咱们终于找到了心灵的栖身之地。

  朗达·拜恩《秘密》读后感 篇4

  《秘密》这本书是一本关于推理和悬疑的书籍。是著名亚洲推理天王日本著名推理作家——东野圭吾著作的,因此这本《秘密》也奠定了东野圭吾的亚洲推理天王的地位。围绕的内容是男女双重人格的关系。

  主要讲述了在一个假期里平介的妻子和女儿乘坐滑雪大巴去往爷爷家玩,但是大巴滚落山谷,平介的生活也跟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种种机缘巧合下,肉体遭受毁灭的妻子,灵魂寄居在11岁女儿的体内。之后他的妻子用着他女儿的身份生活着,从此平介一家就开启了奇妙的“秘密”生活。

  在这本书中表现出了平介和他妻子相互深沉的爱,但又不能像原来那样亲密的无奈。他们有一个泰迪熊,是他们共同的秘密,也是一个悲伤的秘密。书中那一句“我们再也回不去了!”,让我觉得很悲哀。绝望的爱情,泣血的呼喊,欲爱不能,欲罢不能!看到这里,在我心中有一个疑问,他们还能在一起生活下去吗?随着这个疑问我坐在那里安静把书看到最后,我就在心中慢慢有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平介想起他女儿第一次睁开眼睛的一刹那,我想,平介就已经打算把妻子当成女儿来对待,也许之后他的妻子察觉到了平介的心思,就已经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为了这个决定她用了九年。在这九年里,她慢慢把自己转变成自己的女儿,直到她的灵魂死去。我想也许在那天在山下公园并不是他的妻子消失的日子,而是她决定抛弃她自己妻子身份继续生活的日子!她的妻子再以她女儿的身份苏醒后,曾失声痛哭过吧,难道这一滴滴眼泪不是为了抛弃自己而流淌出的悲伤的眼泪吗?看到这里,我恍然大悟。其实他们都生活还在继续,只是换了一个角度来爱对方,把这份爱永远的延续下去……

  看到这里,我再次看出他们其实都在心底深爱着对方,就算对方有时会误解,但这也是对对方心灵的依偎吧。

  再来看向自己的生活,有时老师或家长会因为你做错事来批评你,那是为了让你记住这次的教训,让你从心底真正的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当然也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爱你……

  朗达·拜恩《秘密》读后感 篇5

  放下书,胸中憋闷,竟如此的难受,不该在这样的雨天看这样的书,也不该带着烦闷的心去沉入这样的故事。走在瓢泼雨中,是那么不真实,我仿佛只是具躯壳,天是那么朦胧,带着直逼内心的压抑。活着竟是这样的痛苦!想去痛哭却找不到理由,想去倾诉却畏惧这世界。我仿佛不再是我,却又被安排着去做些什么,遇到些什么……好累,好难,想着去了结这一切

  ..........伤痛无法读完(陷于直子与平介的纠葛)

  这是东野的第三本书了,却受到了如此大的打击,我惊讶于书给我带来了什么?

  这是在我对东野极大不满的情况下经朋友介绍而相遇的。带着些许不屑开始了相识:

  初识,这是个关于灵魂交换的故事。却也让我想起了你,想起你和我说灵魂交换时的表情,而我也便只是听众罢了,这大概是你主动说你现在所接触的事儿吧。与书初识之际,却不知该如何去面对你,我在悔,为什么没有早点儿?这就是所谓的遗憾吧,就像你我。却都是这么无奈……

  阅毕,放下书,我们的相识可能就到此了吧,你给我留下的,我所追忆的,不只是过往,还有默默地明天。认识你是由车祸后的平介一家,再者是车祸司机所带来的纠葛。你给我带来许多思考,符合我一直追寻的人性与矛盾,想想。能令我伤痛如斯的也唯有你。总会走完这段路,分开之时,却有恍然如梦的感觉,这便是你!!!“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当女儿变成妻子,面临的又会是什么?所谓“秘密”是这么伤痛和感人。

  合上书,默默地冥思,心是这样的舒畅。没有了雨中的压抑,眼前仿佛是平介强硬挥起的拳头,却又痛哭跌坐的身影。一切就是这样,进去的我是矛盾的小我,出来的我是坦然的常我。

  想想与你相识的痛,快乐却又无奈,总是无来由的自伤,也总有会心的笑。时间带来一切,又磨灭一切,现在的我还会想起当时的你,却不曾再起波澜,不去相信你我会有秘密一样的美好,却也希望不曾回头。或许多年后,我依然会为你疯狂,为的只是曾经的我,而不是你。

  朗达·拜恩《秘密》读后感 篇6

  本文主要讲述了作者林小时候在书店偷偷读书的经历,以及林对阅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因为他爱读书,也想读书,所以他总结了很多偷书的技巧,比如躲在许多顾客中间,雨天读书等等。虽然偷书又苦又累,但林的爱书精神值得我们钦佩。

  是的,“我们在吃和学中长大。”吃饭滋养着我们的身体,而书籍丰富着我们的生活。当然,我也非常喜欢阅读。

  我读书时经常忘记时间和吃饭。去年暑假,我几乎每天都去三毛书店学习。我在那里一直呆到早上19: 00,直到晚上19: 00才回家。我经常忘记吃午饭,因为读完书后我不会觉得很饿。有时候一本书要读两三遍,偶尔抬头看看四周,周围的人都迷上了阅读,而在书架旁边一本书一本书的人都很小心,一本书一本书的,生怕错过哪本精美的书。书店从来不吵闹,没有人吵闹,只有寂静。从进门到出门;从黎明到黑暗;从安静到喧闹,商店外面似乎有两个世界和两种生活。

  读书真的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就像林一样,因为他喜欢读书,可以去几家书店。就像那些日子一样,他说,“我很开心,也很害怕——偷书的滋味。”我认为那些日子不富裕的人学习非常努力,他们的脚麻木,他们的腿酸痛,但是他们可以偷偷地阅读。读完之后,他们会感到非常放松。那么我们有多珍惜现在的生活呢?

  书籍是我们的好朋友。他们能让我们享受生活。能让我们感到快乐;能让我们获得知识和理解真理。现在让我们像林一样快乐地读书吧!

  朗达·拜恩《秘密》读后感 篇7

  《秘密》讲述的是一个都市情感故事。情节虽不是跌宕起伏,却也扣人心弦。它集爱情、亲情于一体。吸引我的,是男主人公那强烈的对亲人、对家庭的责任感;感动我的,是男女主人公之间诚挚圣洁的爱。

  顾海洋,一个幼年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的从贫困山区走出来的骄子,拥有名牌大学学历,通过自身努力,成为一家国企骨干。与女主人公肖晓相遇、相恋,直到谈婚论嫁时,他感到,做一个男子汉,就应该给爱他的人一切幸福。这是责任,也是爱的甜蜜的负担。为了让年迈的老母心里踏实,为了结婚时能住进自己的新房,他做起了兼职,当面试官怀疑他的能力时,他的回答让我震惊,也让我欣慰。他说:就凭我想让我美丽的未婚妻和年迈的母亲过上好日子,你们也应该相信我的能力。很现实的回答,与众不同中带着分不容置疑的诚恳。读到这里,没防备地,鼻子一酸,泪水便模糊了我的双眼。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缺乏安全感的现实社会中,他的这份对亲人的责任心,我想也足以抚平我们残缺的良知吧。

  爱,在责任中是如此幸福!

  婚后,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顾海洋把母亲从乡下接到大城市,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辛苦了一辈子的母亲幸福。然而婆媳之间的误会成了母亲命丧车祸的导火线。母亲走了,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对妻子的冷淡中。而当他得知母亲的死与妻子无关,而是因为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时。即使妻子已对他误解很深,他也只是默默忍受着孤寂及癌症的折磨,给妻子无微不至的关怀,给未出世的孩子写下他一生可能要走的路。他坚信,这是一个做丈夫,做父亲的责任。奇迹般的,他支撑到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孩子的出生,他的离去,我开始为连谏设计的这个结局感到愤然,多么讽刺的悲剧!尽管,他听到了妻子说:我爱你。尽管,他看到了自己的孩子,但这又怎能使逝去的生命复活?

  爱,在责任中痛着。

  读完,我早已泣不成声,泪水在我眼中泛滥。在我们看来,顾海洋能把一辈子生活在农村的母亲接到自己的新家,以便行孝。这份赡养父母的孝心已属难能可贵,放眼当今社会,能做到这一步的又有几人?

  鲁迅说,所谓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碎了给别人看。的确,《秘密》是一个读后是人痛得撕心裂肺的故事,是一个读后能使人幡然醒悟的故事。这撕碎的价值,我想,大概就是顾海洋始终如一的责任感吧。

  深沉的爱,夹杂着不容推卸的责任,随着男主人公生命的结束而绽放光彩。

  朗达·拜恩《秘密》读后感 篇8

  这本《秘密》早在2010年暑假我就买了,新华书店里书架上唯一的一本,虽然整体的封面已经旧了,但是我就看中了。

  那会儿高中毕业我看得不太进去,感觉枯燥不易理解,到了大学也只是东翻翻西翻翻没当回事就扔一边了。直到最近发现电子版的,我才集中注意力把它阅读完。

  告诉我们要完全相信自己,一定要有足够的信心,对待自己每设定的目标或者愿望,在完成的过程中不论它是顺利的还是困难的,你必须要镇定,多去思考,越思考能量就越大,开发新思维,办法就越多,不存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方法一定比问题多!不断体验自己每完成目标的成就感,进行总结和下一次成长。忠诚于自己的思想,创造性发展,吸引人才,实现自己真正的价值,那就是不可衡量的财富。

  我又感叹时间转眼间过去7年了,珍惜当下的时间,相信自己忠于自己,开心快乐地用心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微笑][微笑]

  朗达·拜恩《秘密》读后感 篇9

  它用平和的语言,讲述了一个真挚的故事。

  那次滑雪大巴事故后,杉田平介的生活被彻底摧毁。妻子身受重伤,女儿可能变成植物人,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人将要这样离自己而去。无论是谁,无论是谁都无法假装坚强。妻子在临走前通过拉住你的手,让女儿苏醒过来,以自己的人格……平介在好长时间里一直摇摆不定,甚至做出了不好的事。最后,他将妻子彻底当成了女儿,他们在一起度过了三口之家的一段幸福时光。最后,妻子走啦,女儿出嫁了!平介正在哭出自己的心扉。

  就某种角度而言,我更同情丈夫。先是不知道自己真正失去了什么,最后又什么都失去了。他一直深爱的妻子,就凭那句“我从来没有背叛你”就可以看出来。而妻子不一样,她虽然有个这样一个很爱自己的丈夫,可自己获得了第二次青春,以女儿的身份可以享受重来的机会。自女儿这一世开始后,她真正想要的就已不是平介的爱,考医学也好,参加网球部也好,都是以自己的意愿。当丈夫彻底将她当女儿对待后,她一是为了不在困扰丈夫,二是为了达成自己再来一世的目的,选择了消失,选择了不再有自己的人格。这既可以理解成“女儿一直都未曾出现”,也可以理解成“女儿一直都未曾离开”,而她是真的走了。

  昨晚一口气看完后,本想立刻赶一篇出来,不过一是时间太晚,二是因为我并没有从书中读出东野老师真正的意图。今晚查阅资料后才知道,这本书的出版,正是东野老师在与相伴了十四年的妻子离婚的一年后,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这是多么空前绝后的空白。而在妻子替女儿过第二次人世时,从苏醒到女儿结婚也是十四年。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巧合,而是东野先生空白一年的凭吊。

  毕竟,他无法假装坚强……

  朗达·拜恩《秘密》读后感 篇10

  直子想要给女儿一个她应该有的人生,所以才会一直完美地扮演着女儿的人生,但同时,她因为深爱自己的丈夫,所以一直以来,都在尽自己作为妻子的责任,爱他就是让他幸福——《秘密》。我们对家务活一直都不是欢迎的态度,对吧?何况在日本那样讲究尽到妻子的责任,要给丈夫作出像样饭菜的环境中,而且直子还要完成女儿的身份里所要承担的学习任务和社会活动等。

  再有,当杉田说自己曾经喜欢过学校的女老师,但为了直子,还是忍下来了,直子心里是什么滋味呢?因为用着女儿的身体,她不可能和丈夫有正常的肉体上的爱抚,难道她一直都未曾体会过丈夫的难处吗?只是,她还爱着丈夫。她的身体是女儿的,思想是自己的,她不但要克服面对丈夫的矛盾,还要克服“应用”女儿身体的矛盾,她才是最难以做抉择的角色。所以,有人说直子自私的,是完全不正确的阅读体验。

  秘密的主题就在于,你爱她,就让她幸福就可以了。大巴司机是一个反面的例子,他虽然爱自己的儿子,但因为放不下对自己做父亲这个角色的质疑,才离家出走,最终导致悲剧。而杉田他们其实应该是正面的例子。因为不能和丈夫继续肉体上的爱抚,便放手,让丈夫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因为想要让直子借用女儿的身体,重新来过一段年轻的人生,杉田开始用女儿的名字称呼精神上实际还是直子的妻子。这才是真正的爱。

  后面,杉田的哭泣,并不是纯粹的悲伤。在事故中,他失去了女儿的灵魂和妻子的肉体,当他只拥有妻子的灵魂和女儿的身体时,并不能真正的幸福生活,现在,他可以了。直子能够带着对丈夫的爱,去完成让女儿有一个无悔的人生的心愿,也是幸福的。

  不知道真相的文也,相信会为自己拥有一个漂亮而能干的妻子,一直幸福到死吧。

【朗达·拜恩《秘密》读后感】相关文章:

朗达拜恩力量读后感12-30

朗达拜恩力量读后感「三篇」05-19

朗达拜恩力量读后感(精选5篇)01-22

朗达拜恩力量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03-19

《小恩的秘密花园》 读后感700字10-11

司马朗字伯达阅读答案02-18

司马朗字伯达 阅读答案09-14

《司马朗字伯达》的阅读答案12-20

司马朗字伯达文言文阅读答案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