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自传》读后感

2021-03-03 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洛克菲勒自传》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洛克菲勒自传》读后感1

  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让人能够很细致的体会一个人如何用圣经的原则面对财富的增长和管理,本书前面一半描述了洛克菲勒从一个16岁的打工仔到创业,到公司做大,成立集团,成立和经营慈善机构的经历,中间穿插了父母对他的教育、从业的选择、操练、商业原则的坚守、交朋友、合作、教会侍奉、面对流言蜚语、面对财务增长的观念、坚守、慈善的快乐等等。

  后面一半是洛克菲勒写给儿子小约翰的二十几份书信,书信中饱含了一个成功的商人父亲对儿子的希望,关怀和谆谆教导,这些书信比前面的书信更能了解洛克菲勒的思想。书中有几点亮光让我印象深刻。一处提到洛克菲勒经营慈善事业时,听到一种群众声音说“我不是乞丐”,洛克菲勒对这种看法说他很难过,他说他一生都是这样的乞丐。

  像这样富可敌国的商人这样表达自己,可见“虚心的人有福了”这话有证实了。还有洛克菲勒全书都在强调“诚信”是最基本的商业原则,书中不乏他坚守这个原则的考验和给他带来的好处,我的切实体会是我身处的公司之间和社会非常缺乏诚信,有时感觉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我一个渺小的人去追求耶稣吩咐的那个不清楚的“信实”还不如一些小聪明实用,有一处洛克菲勒就提到了他也有过自己的小聪明,但他说若是靠他的那个小聪明不靠商业原则的坚守他是不可能成为现在这样的富人的。

  《洛克菲勒自传》读后感2

  趁着假期,把平日搬回家的好书细细读了几本。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这本《洛克菲勒自传》。

  洛克菲勒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亿万富翁,他出身贫寒却充满了雄心壮志,经过不懈的奋斗和努力,终于建立了庞大的商业帝国。这部诠释了美国精神的经典,是美国史上四大传记之一,被称为“平民阶层奋斗崛起之歌”“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财富手记”。洛克菲勒本人成为了“美国精神”的耀眼典范,被誉为“窥见上帝秘密的`人”。

  我特别喜爱这本书,是因为以下几点:

  一、通俗易懂。这本书虽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读本,却因两位编译对作者深刻的理解而译得生动形象、简洁明了。通读本书,大富翁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形象跃然纸上。这可与以往读过的那些生涩拗口的译本感觉明显不同。

  二、白手起家,不轻易放走任何一个机会。这本书记述了洛克菲勒,如何从一个因为贫寒而进入不了中学毕业照片的穷小子,因为勤奋、努力、谦虚、诚信,以及目标明确、敢于冒险和坚定的信念,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为大富翁的历程。让人在羡慕的同时热血沸腾,励志效果不言而喻。

  三、用出色的家书传承财富,打破“富不过三代”规律。大富翁不仅把自己创造积累的物质财富传承给了孩子,更重要的是把怎样创造财富,通过书信传承给了后代。事实证明,这是最出色的家书,完美演绎了如何将自己的一生所得传授给孩子的信心、耐心与技巧。读过《傅雷家书》,我已受益匪浅。如今再读这45封教子书信,更是坚信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引路人。读完这本书,我第一时间就郑重地把它送给了儿子,并反复嘱咐他不在家时每天读上一篇,就当爸爸妈妈每日在跟他谈话。儿子看我如此重视,非常愉快地答应了。

  在这45封书信中,洛克菲勒时而是一位慈祥的长者,时而又变成了推心置腹的好友。不管以何身份,娓娓道来的文字间,那份尊重和同理心贯穿始终,让人读来如沐春风,在不知不觉中就深受启发。书信中有一篇重点讲到了“终身学习读书”。洛克菲勒家贫,16岁就开始从商,他说是读书拓宽了他的视野、让他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总结。他认为读书就是读人,通过读书磨炼经营手段、充实自己的心灵。对此,我特别认可。以前,我很少能沉下心一年去读几本书,常有空虚无聊之感,遇事也不能够冷静处理。自然而然,生活常有不如意之感,也失却了许多美丽的色彩。这些年来,一点一点地用心去经历、去觉察、去磨炼自己。听过、读过的书,深入了解过的人,让我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也有了越来越深的洞察力。各种各样的好书,打开了我探索世界的大门,也为我的生活添上了许多绚丽多彩的画卷。

  虽然堪称“窥见上帝的秘密”,其实本书从头到尾没有任何高深莫测之处,更多的是一些平时常见的准则,如合理规划人生、积极面对失败;重视信仰的力量、重视友谊和家庭;敢于冒险、信誉至上、乐于付出、修炼自我……这些简约却不简单的真理,要一一落实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洛克菲勒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把这些真理一一道来,这其中无不饱含着一位顶尖商人和优秀父亲对世人和子孙后代的谆谆教诲。

  感恩这个假期,让我能与这些经典来一场美丽的约会,让更多的精神食粮滋养我的灵魂!

  《洛克菲勒自传》读后感3

  一开始我是很排斥读名人传记的,片面地认为不过是个人或其代理人往其脸上贴金的故事书而已,对于国人的还好,对于外国人更是缺乏兴趣。但今年我读了,虽然花费了好几周的时间才啃下来,倒不是文字的艰涩所致,而确实是利用了碎片的时间零星地读着,终于近日完成。

  洛克菲勒家族的大名如雷贯耳,最早要追溯到上初中的时候,政治课本上提到资本主义垄断的时候,洛克菲勒和他的美孚石油公司的罪恶简直罄竹难书,万恶的资本主义托拉斯,靠着血腥野蛮的原始积累巧取豪夺,甚至左右一国之政局,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这本洛克菲勒自传,说来也巧,是我用农行积分换的,要在平时我基本上不会买这类书籍。这本自传以第一人称叙述,讲述了他白手起家、苦心经营的人生经历,并择取一些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单独列章重点讲述。传记的故事性较强,看着不会很累,书也不厚,但是比起小说的阅读进度又不可同日而语。洛克菲勒从16岁开始工作,从每天只有5美分工资的小学徒成长为举世瞩目的金融巨贾,其一生不可谓不传奇。从他的成功经历中不难看出,首先他是一个勤奋的人,他孜孜不倦的工作了40年,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一步一个脚印创建了石油帝国,让常人叹为观止。他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即使干着最下层的活,他也能动脑筋去思考如何提高手头的工作效率,并因此得到老板的赏识,让他在短期内实现转型,而与之对比鲜明的是,他的一些同事也已经年复一年地在这个岗位上做了很多年,却仍然在原地踏步。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此言非虚。他还是一个懂得管理的老板,洛克菲勒终非池中之物,一旦手头有了一定的资金,他便开始自立门户。他曾在对儿子的信中写道,标准石油公司的部分行为准则是,培养下属主动为公司做事,这就需要下放权力,知人善任,如果事必躬亲,那么就容易像诸葛武侯一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他还对下属说,你要尽快找到一个可以信任的人,培养他做你的工作,然后自己坐下来,动脑筋想想怎么才能让公司多赚些钱。华为总裁任正非曾经有过一句箴言:要砍掉高层的手脚,中层的屁股,基层的脑袋。我觉得这种管理的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如同洛克菲勒所说,最好的总裁都是管理时间的专家,他们精通如何分配时间,他们会同家人朋友共享快乐时光,还会去旅游,参加慈善活动、体育锻炼,娱乐活动或者只是静静地思考。这也让我想起了身边的人和事,有些很忙的岗位,干的好的人照样能抽出时间和家人共享天伦、外出游玩。有些清闲的岗位,却整天价哭爹喊娘的嚷着忙死了,这时间的管理有时候未尝不是给逼出来的。为什么说洛克菲勒有大智慧,首先他55岁就离开公司去做慈善了,这和马云有点像,他也离开阿里了,赚钱已经不是他后半生的主要目标了。或者我们可以说实现了财务自由的人,自然有心思去鼓捣这个那个,但是知易行难,至少我们看到这世间还是有很多人是放不下的。洛克菲勒先生对慈善事业的贡献在于他树立了慈善运作管理的典范,开启了慈善新时代。这也正体现了他作为大企业家的社会担当。我们小老百姓做慈善可能就是捐点钱,他们做慈善则是要把慈善这个“蛋糕”做大,让慈善基金真正发挥作用,落到实处。

  自传的后半部分是洛克菲勒写给他儿子的信件,我本以为是凑数的,可是看过之后,不禁汗颜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些信件一共22封,但肯定不是全部,是经过了精心的筛选,每封信都有一定的主题,或是热情鼓励,或是循循善诱,足见其为人父母之用心良苦、拳拳爱意。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洛克菲勒十分重视家庭的教育,这也许是所有创业之主最基本的共同点吧,创业难,守成更难,所谓富不过三代的魔咒,是所有创业之主最担心不过的噩梦,洛克菲勒先生离开公司后,对公司的关注一日都没有放松,对继承人约翰的教育始终若即若离,总能在关键时刻给予最大支持,抑或当头棒喝。但我在信件里看不出丝毫的严厉和控制欲,更多的是慈父的关心和规劝,可以想见他儿子拿着这些颇具温度的信件时的心情!这让我不由得想起自己的父亲,父亲的来信伴随着我求学的生涯,直至大学。每逢大考,鸿雁传书,字里行间,透着鼓励,每每为我之精神支柱,给我无限力量。只可惜这些信件我没有好好留存,否则编成一本,真的非常有纪念意义。受到洛克菲勒的影响,国庆节前,提笔给刚读小学的儿子写了一封信,在电话微信普及的时代,这种笔墨挥就的书信也许更能带给人以莫大的惊喜,而静坐桌前,思考着如何给一个人尤其是你的亲人朋友写信时,这基本上已经算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读别人的传记,能体会别样的人生,好像又多过了一辈子。说到底,读点传记是有好处的,哪怕是再烂的传记也能为你带来足够多的获得。

【《洛克菲勒自传》读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1.《洛克菲勒自传》读后感

2.《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范文

3.《李开复自传》读后感范文

4.沈从文自传读后感范文

5.《卡耐基自传》读后感范文

6.巴金自传读后感范文

7.鲁迅自传读后感范文

8.《邓肯自传》读后感范文

上一篇:《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 下一篇:《关键冲突》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