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饥饿艺术家》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饥饿艺术家》读后感1
故事以饥饿艺术家被草草埋葬而告终,而阅读后纷乱的思绪却难以梳理,伴随阅读的困惑始终萦绕于心难以释怀。卡夫卡通过这篇小说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呢?“我虽然可以活下去,但我无法生存。”如果卡夫卡这句话能够成为我们理解其作品的钥匙的话,那么我们有理由说,饥饿艺术家的生存困境就是我们现代人的生存困境,而这困境源自于人与社会的矛盾,高雅与庸俗的矛盾,精神与物质的矛盾。
首先,我们每个人既是有着自我意识的个体,同时又是社会的人。社会的价值取向会的流行时尚,无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思维。当社会以“票子,房子,车子”作为成功象征的时候,人们不得不在物质利益面前低下高贵的头颅,像饥饿艺术家那样在名利面前保持自我,坚定信念,宁可饿死也不愿苟且偷生的人,不是也沦落到马戏团与兽类为伍吗?
在现实生活中,尽管会有许许多多的人像饥饿艺术家的观众一样表面上对“高洁”顶礼膜拜,而内心里谁会真正视“名利如浮云”呢?谁会去学宁可饿死也“不食周黍”的伯夷叔齐呢?作为追求高雅艺术有坚定信念的饥饿艺术家既“找不到适合自己口胃的食物”,也无人相信他的艺术,又不愿与现实和解,这样的人怎能在现实生活中生存呢?
《饥饿艺术家》读后感2
人性,古往今来一直石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有人说人性本恶,有人说人性本善。纵观历史上下几千年,大奸大恶、泯灭人性者有之;危难关头昭显人性光辉的也不乏人在。人之善恶,与其归结为人的本能,还不如将其归为社会的导向。
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着自我意识的个体,又同时是这个大千世界的一员。社会的价值取向,社会的流行时尚,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意识、我们的行为。应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追求“光明”的,我们宣传“拾金不昧”的精神,赞赏“助人为乐”的行为,希望营造一个“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和谐社会。但,人心又是自私的',我们都希望能过的比现在更好,期待得到而吝啬付出——这是人最大的“原罪”。在社会上充斥着金钱至上的风气时,我们不得不屈从于物质利益之下,追逐那飞舞于空中的“票子、房子、车子”,因为,我们不仅仅是单独的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有着太多太多的不舍和牵绊。真正的视名利如粪土,在名利前保持自我,坚守信念,宁可饿死也不愿苟且偷生的人,又有几个?
饥饿艺术家死了,死于他所信仰的饥饿艺术,他的尸体也被草草的埋葬,取代他的,是一头生机勃勃的黑豹。令人感到讽刺的是,这头黑豹周围却观者众多,和饥饿艺术家表演时的冷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饥饿艺术家表演的是艺术,纯粹的艺术,但可悲的是,这艺术始终只有饥饿艺术家本人理解和坚持——“只有他自己才是对他能够如此忍耐饥饿感感到百分之百满意的观众。”但他自己也知道,他的观众,并不是真正的在欣赏他的纯粹艺术,而是在欣赏他的才艺表演。在观众眼中,一个人不吃不喝能忍耐四十天简直是天方夜谭,所谓的饥饿艺术表演和马戏团的表演无异。在“世人皆醉我独醒”的痛苦中,饥饿艺术家如同殉道者般用他所追求的饥饿艺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可悲的是,就连同他的这一行为,最后都未能被任何人所理解。在这里,我不禁有一个疑问:“不被任何人所理解的艺术,它还能被称为艺术吗?”
卡夫卡自己说过:“倘若心中没有对某种不可摧毁之物的信念,人便不能生存。”但以唯物主义理论而言,精神源于物质,我们唯有满足了我们的生理需求,才能进一步的去考虑精神需求。艺术是崇高的、可贵的,但离开了艺术我们仍能生存,但相反离开了物质支持,我们却只能像饥饿艺术家一般饿死。
现在的社会是可悲的,物质战胜精神,许许多多高贵的品质如同饥饿艺术家一般,没有了生存的空间,消逝于世间。我们是悲哀的,因为我们没有了所能坚持的信念,除了金钱,我们已经不知道还能去信仰什么。我们歌颂爱情,因为现实中我们缺乏爱情;我们赞赏友情,因为我们每天忙碌于水泥丛林之中,心与心的距离却是好远好远……
《饥饿艺术家》读后感3
在读小说文本的时候,我的大脑几乎始终处于混沌的状态,因为我无法理清头绪。艺术家通过在笼子里进行饥饿表演,全城人都络绎不绝地进行观看,作者描写这么个荒诞的行为想要表达什么?
直到最后奄奄一息的艺术家贴近看管人的耳根说出最后的几句话:因为我找不到适合我胃口的食物。假如我找到这样的食物,请相信我,我不会招人参观,惹人显眼,并像你,像大伙一样,吃得饱饱的。突然明白了:艺术家选择死亡,是缘于无法寻求到一种认同,一种被世人被世界甚至是一种被自己的认同;也是一种绝望,一种在荒诞的现实中找不到生命的意义找不到自我存在的绝望。
他在笼子里表演的时候,负责值夜班的看守故意离得远远的,躲在某个角落里玩牌,给艺术家提供一个进食的机会。可是每当遇到这类的看守,艺术家情绪便是最低落,最痛不堪言的。因为他所追求的是饥饿的艺术,是艺术本身,所以他不觉得饥饿是痛苦的,是难以忍受的,可以说,他要的就是这种饥饿,因为恰恰是饥饿才能展现他的艺术,才能够成就他。
可是没有人会真正理解,真正相信,所以看守故意给他创造机会进食的时候,他认为是对他的一种玷污。而观众,也只是把他当作笼子里动物一样,只是当作生活的调料博取一笑而已,怀着同情或许是讥笑的心态。他想向人们证实,饥饿表演其实很简单,但是人们死活不相信。直到表演期限的四十天终止时,他的表演艺术依然没有得到观众的认同,而他也无法再找到一种能证明自己表演艺术的方法。
数年之后,没有人再对这种饥饿表演感兴趣了,好像人们私下达成了某种默契,到处都笼罩着厌恶饥饿表演的气氛。尽管肯定有一天,饥饿表演定会再次红火起来,但这对于活着的人毫无慰藉。可是眼下,艺术家能做些什么呢?
最终他不得不受聘于马戏团,在马戏团,他依然燃起希望:向世人证明,他的饥饿艺术不减当年,他要真正地撼动世界,达到前所未有的轰动。可是激动的艺术家,忘了当今的形势,所以他的话只能引起懂行人的付之一笑。在世人眼里,他远远不如那马戏团的兽更能吸引人的眼球,调起人的胃口,激起人的兴奋。
最后,他连同腐草一起被埋掉了,然而,从他那瞳孔已经放大的眼睛里还流露出一种不再是自豪而是坚定的信念:他还要继续饿下去。卡夫卡自己说过:倘若心中没有对某种不可摧毁之物的信念,人便不能生存。对艺术家而言,饥饿是一种象征,一种精神追求的象征,即卡夫卡所言一种不可摧毁之物的信念,可是在芸芸众生的物质世界里,鲜有他灵魂依托的归宿。作者用艺术家至死不渝的这种执念这种追求,表达了人的现实生存的困境,表达了人与社会,精神与物质,灵魂与肉体的无法达到和谐统一的矛盾。
【《饥饿艺术家》读后感】相关文章:
2.饥饿游戏 读后感
3.饥饿的冬季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