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班主任工作的30个典型案例》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寒假读了李秀萍老师的《班主任工作的30个典型案例》,其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中,他就学会了自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他就学会了嫉妒。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中,他就会有一种负罪感。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中,他就会有头脑,平等地生活。”环境,尤其是在童年的成长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
这不禁让我想起一年级刚接班时班里一个特别的小女孩。下课时,别的孩子活蹦乱跳,唯独她看起来特别胆小,总是乖乖地坐在座位上,也不与周边的同学的交流。上课时,从来不举手,总是一副害怕出错、害怕教师批评的样子。有一次上课时,我主动叫她起来回来问题,可是她只是怯怯地站起来,就是不说话。无论我怎么鼓励都无济于事。课下我与其他科任教师沟通,其他教师也反映孩子存在这样的问题。我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个女孩背后一定有故事,我必须帮助她,使她尽快走出这样的心理困境。
于是我决定和她的家长联系,通过与她妈妈的沟通,我逐渐了解了一些导致她现在这个状况的原因:孩子从小就是在农村由爷爷奶奶长大,上小学刚接到郑州,而家长知道孩子胆小、自卑就更不让孩子出去玩,既怕孩子受欺负,也怕一些磕磕碰碰的事情。更多的时候,孩子只是一个人在家里玩,这导致孩子的沟通能力比较差,害怕与新朋友交往。于是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中,我利用一切机会与她沟通、交流,让她信任我,效果都还不够好。但通过李老师在本书中的一席话,我想我有了更加明确的思路和想法。
我想,在工作中一定还会遇到这样的.学生,其实生活中这样沉默的孩子都大有人在。沉默是一种情感的压抑,一旦沉默久了,要么失去了人与人的交往能力,要么在受到外界的压力后爆发,产生出人意想不到的结果,两者都不是我们所期待的。孩子的沉默,从表现形式上看都是相同的,但是究其原因,却不尽相同。我们作为和这些孩子朝夕相处的老师,就要耐下心来、蹲下身去,认真聆听孩子们的心声,仔细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真正地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才能了解其中的缘由。
正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班里的这名女生因为深受家庭的影响而沉默寡言,受外界的刺激而心惊胆战,这种极度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就是沉默,沉默是她对自己的保护方式,但沉默也使她与外界多彩的生活相隔绝。而我需要做的就是小心翼翼地呵护她,使她可以勇敢地与外人说话。要经常以眼神、手势、语言、微笑等鼓励她每一个良好的表现,比如她听得非常认真,字写得特别棒等。所谓的没有安全感就是焦虑的一种表现,而针对焦虑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放松。老师用恰当的语言引导,反复、耐心地不断给予孩子暗示,给她不断地呈现一个安全的环境。这是教育成功的`一小步,却是孩子勇敢前行的一大步。
最喜欢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这段诗:“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化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作为一个教育者,我想我对这首诗的感悟会更深,因为当一个孩子站在我们面前,他所有的表现都会是三个方面的内容:生长环境、成长经历、抚养背景。我想,如果孩子的家长自身不改变的话,那么作为重要成长环境的家庭依然是不健康的。所以我要密切与家长的联系,水到渠成,当孩子放松下来,那蕴藏在内心深处的创造力、求知欲自然会迸发出来,老师及时捕捉,特别是把孩子的进步告诉家长,这又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因为我们能看到孩子的家长意识到了孩子的问题,但缺少信心和方法,孩子的进步无疑也是对家长的鼓励和安慰。
总而言之,李老师的这本书中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去细细琢磨与品味,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要多读书,读好书,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班主任工作的30个典型案例》读后感范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