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一盏的灯优秀读后感

2021-02-25 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盏一盏的灯优秀读后感(精选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盏一盏的灯优秀读后感1

  《一盏一盏的灯》中几十个故事以小见大、深入浅出地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一线教师的人性与智慧。文中每一个故事都是真情的流露,每一个故事都有发人深省的地方。书中列举了许多细小的例子,有的是帮助自卑的孩子重获自信,有的是使迷途的孩子走上正道……一个个故事似乎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看起来那么微不足道,不经意间就被我们忽视了,正是老师们处处留心,时时用心,用爱温暖了学生的心,照亮了学生的路,影响了他们一辈子。阅读这些故事的过程,仿佛就看到一盏盏的灯在慢慢点亮,温暖着我的心灵,让我感受着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

  下面是发生在我身边的小故事:四年级有个男孩子小H,在二年级我刚接班时,发现他的跳绳成绩非常差,全班只有他一个人不及格,而且他的性格偏内向,当时我就想我要帮助他,于是我主动和他说话,鼓励他,尽可能单独辅导他,希望他能够进步,不再被大家嘲笑。在一次次的鼓励与期望下,学期末小H的成绩变化不大,这让我很失望,恼怒于他的不努力,也怀疑自己的能力。到了三年级,我不想再浪费时间,心里告诉自己单独辅导他对其他同学是不公平的,所以,我不再关注小H的表现,只是偶尔的询问一下他的成绩。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学期末,期末测验,小H的成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成绩合格了,虽然与其他同学相比还相差较远,但我真的非常非常高兴。当时就在全班面前表扬了小H,同时也告诉学生,只要态度认真,肯努力,你就是最棒的。

  课后我对自己进行了反思,年少的我太急躁,太急功近利,对学生付出一点点就期望得到等值的回报,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董老师曾给我们讲过《牵着蜗牛散步》的文章,作为老师,要走在学生的后面而不是拖着孩子奔跑。“每个孩子都是种子,每人花期不同。有的花起初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等待。不要看自己的那颗还没动静就着急,细心呵护慢慢长大,陪他沐浴阳光风雨,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相信孩子,静等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它是一颗参天大树。”

  《一盏一盏的灯》就像一盏灯,用它那身上的灯光照耀着我前行。而我,也要像一盏灯,照耀着孩子们,使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更光明更平坦。

  一盏一盏的灯优秀读后感2

  开学以后,幼儿园领导为了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推出了每天读书40分钟的活动;说实话当时真的没有时间去读书,但是下班后利用晚上的时间简单的在网上欣赏了《一盏一盏的灯》之后,使我受益匪浅,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书中的每一篇文章、每一个段落、每一句话,里面都有一件平凡而又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这些故事就像一盏一盏的灯,衬托出我们教师的平凡和伟大、辛苦而幸福、简单而高尚,很好的表现了我们美丽隽永的教书育人精神和伟大的使命和责任。

  作者用非常真实的事实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情感,讲述了自己从教过程中印象深刻的每一节生动的课、每一个优秀案例、每一段感人的经历。读着这一个个故事,仿佛置身于其中,许多故事又似曾在自己身上也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着。阅读这些故事的过程,仿佛就看到一盏盏的灯在逐次点亮,温暖着我的心灵,让我感受着教育工作的幸福。整本书,看似零散的一个个小故事,其实却是浑然一体的。因为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种真情的流露,每一个故事都有发人深省的地方,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又想到了:灯,要点在暗处,放在高处,光才能照射的又广大又深远。生命的灯也是这样,你要时时留意,你的灯还有没有油?有没有接上电源?不要让你的灯熄灭,不要让你的灯成为一种装饰品。想着点,不仅为自己也为别人亮一盏灯。人间总有许多灯为我们每个人亮着,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但是我坚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肯定会是最棒的!

  做为幼儿教师,必须为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在成长道路上点亮这盏光荣而又神圣的灯。我们的灯亮了,孩子们才能走的远;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强大光源,

  坚持正确的教育观,培育幼儿的创造性人格。要用自己挺直的腰杆和教育的光辉,照耀孩子们人生的道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我愿为孩子点亮那盏最美最亮的灯。

  一盏一盏的灯优秀读后感3

  最近,我有幸拜读了学校推荐的由吴非老师主编的《一盏一盏的灯》一书,细细品味一个个平凡而又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心潮澎湃,感受颇深。

  《一盏一盏的灯》共分“美丽的爱与微笑”、“为了人”、“先照亮自己”三个部分,六十个故事就像似曾相识的一盏一盏的灯,一闪一闪,以小见大、深入浅出地提炼着美丽隽永的教书育人精神、教育教学常识和教师职业道理,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一线教师的思考与智慧,值得深思与学习。阅读这些故事的过程,仿佛就看到一盏盏的灯在逐次点亮,温暖着我的心灵,让我感受着教育工作的幸福。整本书,看似零散的一个个小故事,其实却是浑然一体的。因为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种真情的流露,每一个故事都有发人深省的地方,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六十个故事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开在角落的花》和《因为我当年的微笑》。我们用爱,可以点亮一盏盏熄灭的心灯;我们用爱,可以唤醒一个个沉睡的心灵;我们用爱,可以指引一个个迷路的孩子;我们用爱,可以驱散一缕缕内心的严寒。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要善待、关爱每一个学生,把学生当作人,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多与每一个学生接触,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与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最信任的引路人,真正做到“感受心灵,走进心灵,培育心灵,用心灵去赢得心灵,用爱去交换爱,用真情赢得真情,用真情去点燃自信的火花”。《开在角落的花》中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能看到角落里被人们忽视的小花,在她寂寞的世界里,同样有美和爱。教育的价值在于对生命的尊重,教师的眼睛,要能看到每个角落,不管孩子们是否需要你的关注,你的爱都应当无所不在。

  对教师而言,面对学生微笑,也许不过是职业本能,也许仅仅是一份善意,然而学生不仅心存感激,而且长久地以之为精神动力。学生对教育的记忆,往往正是这样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细枝末节。《因为我当年的微笑》中的“我”手术后在讲台上职业性的微笑,让毕业了多年的学生依旧心存感激,还特意回母校看望“我”,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的责任,教育的价值。作为教师,我们的微笑拥有着无穷的教育魅力。你亲切的微笑,你信任的目光,你所做的一点一滴,对儿童来说,都是人间给他的温暖和爱,成为他的世界。这些琐细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所传达的慈爱是无私的,永恒的。对儿童来说,我们的每个笑容都在培育他们的真诚和善良。

  一盏灯,让我们的身心得到滋养;一盏灯,让我们的智慧豁然开朗;一盏灯,让我们的教育多份反思;一盏灯,让我们在纷繁中不再迷惑……这,就是《一盏一盏灯》的魅力!我愿做一盏普通的灯,点燃自己闪亮的心灵,照亮孩子前行的方向!

  一盏一盏的灯优秀读后感4

  我相信,老师们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或多或少一定发生过一些感人的故事。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这本书,就记录了许多和教育教学有关的,和学生有关的故事,这本书的题目叫《一盏一盏的灯》。看着题目,就会感到一阵阵温暖。灯,照亮夜行者的路。灯,温暖夜行者的心。这灯,就是老师,一盏一盏的灯,就是学生在求学路上遇到的一位又一位老师。

  这本书里,记录了60个小故事。翻看这本书,你一定会产生共鸣,这个故事好像我也经历过。读着这些故事,你会觉得故事中这个调皮的学生,怎么这么像我们班上的那个小王啊!是的,这些故事发生在校园,在课堂,发生在学生和老师之间,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但每一个故事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盏灯下走过的人也是不同的。这些故事,有的是关于智慧的,有的是关于爱心的,有的是关于自信的,有的是关于公平的。

  《小志的石榴》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叫小志的孩子,把半个石榴拿给老师,是怎样的半个石榴呢?可能已经掰开很久了,撕开的皮打着卷,都锈黑了;上面一层的石榴籽,要么缺损,要么干瘪,像被啃过、摔过似的,看起来脏兮兮的。一开始,老师不想要,就婉言谢绝了。可这个孩子非常的固执,早上给了一次,午饭后又给,傍晚还给,老师终于明白,孩子捧给他的不仅仅是半个石榴,而是一颗鲜嫩纤弱的心。原来,这石榴是前一天的晚上,妈妈给孩子的,孩子觉得很好吃,就留了半个悄悄地放在被窝里,第二天送给他最亲爱的老师。

  我很庆幸,我是一名小学老师,“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心是最纯洁、最透明的。我们班也有这么一个孩子,叫夏彤。有一天早上,她来到我办公室门口,我问她有事吗,她进来塞给我一个小芒果,我说你自己吃吧,她不肯,跑了,我只好把芒果放在办公室桌子上。吃好中饭,她又跑到办公室门口,头往门里张望,问我:“老师,芒果甜不甜?”我抱歉地笑笑,“哎呀,我忘吃了。”“老师,你一定要吃,很甜的。”说完又跑了。我小心地剥开芒果尝了尝,果然很甜的,比蜜还甜。下午,我到班里上课,下课的时候经过夏彤的座位,我轻轻告诉她:“芒果非常非常甜。”她望着我开心地我笑了。

  还有一个小故事,可能老师们也会有感触。说的是一个骨干老师借班上课,那个班有四十九个孩子,可这个老师只要四十个,因为人少好组织。这就为难了原班级的班主任:从四十九个孩子中去掉九个,怎么去?她绞尽脑汁最后想了一个办法:让另外一个班的老师挑九个孩子,说邀请他们去另一个班讲故事做游戏。当那九个孩子排成一队,骄傲地跟班主任说再见的时候,这个班主任的眼泪都滴下来了。后来,那九个孩子也知道了别人去上公开课了,一些孩子觉得不公平,哭了;可有的孩子觉得他能被选中讲故事,也是一种荣誉。但在这个班主任的心中,永远都有对他们的愧疚。

  扪心自问,我们有过不公平地对待孩子的地方吗?我们有过不让很调皮的人不去上公开课吗?我们有过上公开课的时候,训练孩子们怎么举手、怎么回答问题吗?我们有过打心底里厌弃那些成绩不好、衣着邋遢的孩子吗?当然,老师不是圣人,只是平凡的普通人。但是,别忘了,你更是老师。一盏灯,首先得先照亮自己,才有能力去照亮别人。

  书中的60个故事都很短,可能半天时间你就能把它看完。但每个故事都能触动你心底的那根弦,我可以像故事里的老师一样去对待我的学生吗?答案是肯定的。愿每一位老师都成为一盏灯,一盏一盏的灯串联起一条明亮的大道,照亮孩子们前行的路。这些灯中有你,有我,希望用我们的智慧,用我们的勤奋,用我们执着的信念,让灯发出更明亮的光。

  一盏一盏的灯优秀读后感5

  吴非老师主编的《一盏一盏的灯》,收录了十多个省市各学段教师的六十个故事,一个个感人肺腑,令人心情澎湃的事例,这些故事就像一盏一盏的灯,由小到大,由浅入深,这些教师用自己的一节节课、一个个教学案例及一个个事例,向我们展示了他们无穷的魅力和智慧。读着这一个个故事,仿佛置身于其中,许多故事又似曾在自己身上也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着,让我一次次哽咽,一次次感动。

  书中《开在角落里的花》,一个可爱的“星星的孩子”;《窗帘钩成了精》,一个心灵手巧的小精灵;《老师,你很天真》,一位心灵纯净的好老师;《因为我当年的微笑》,老师的笑有永恒的力量;无一不让我感动。特别是《不一样的“阿慢”》和《我想听你把话说完》使我受益匪浅。

  故事中的《不一样的“阿慢”》讲的是一位凡事比别人慢一拍的“阿慢”,虽然慢一点,但总是能做到最好。运动会三千米比赛,“阿慢”获得了第三名是他建立自信的一次契机,他的成功与张小兵老师“纵容”他的慢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啊,教育最像农业和林业,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要经历必需的过程。欲速则不达,学校和教师不能违背教育教学的规律,拔苗助长;要尊重、保护、发展学生的学习个性,并启迪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树立自信心。正是当年张小兵老师“纵容”他的慢,使他有了自信心,才有了他博士毕业和获得四项专利,到材料研究所去工作这样的结局。每个教师,都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盏灯。你亮一点,孩子就能走得远一点;如果你过于暗淡,孩子可能就不得不徘徊。

  作为教师,应该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强大光源,坚持正确的教育观,恪守教育常识,具有人道精神,培育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教师要用自己挺直的腰杆和教育的光辉,照耀孩子们人生的道路。

  一盏一盏的灯优秀读后感6

  从网络上找到了《一盏一盏的灯》,细细读之,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让我感到真实而亲切,故事中的主人翁每一次都像站在我的面前一样,给我欢乐又让我反思,我一次又一次的沉浸在追忆中,回忆了我从教10年的点滴,回忆了这10年陪我成长的那些学生。

  因为当年手术后在讲台上的微笑,毕业了很多年的学生依旧心存感激,还特意回母校看望的那位老师,让我体会到教师的责任和教育的价值。文中的老师尽量用真诚去感化一个人,小心从事,学生因此对他的评价是《老师,你很天真》;《我想听你把话说完》中的那位老师,因为保护那名小学生的自信而拖堂,虽然没有得到讲课比赛的名次,却一点都不后悔,内心反倒很平静;为养成孩子们良好的习惯,刘老师明知故犯地做了符合科学教育的《“低效率”的事》;在《山间小道的驴车上》,老师生病,躺在驴车里,一群十三四岁的孩子围着车跑……多么动人的一幕,读到这里,我是多么的羡慕啊;那个有情、有义、有爱,自信、自尊、自强,《希望所有人都幸福》的“罗海洋”,让我佩服,给我坚守这神圣职业岗位的最大的鼓励。

  读着60个小故事,我的学生、同事一个一个的在我面前闪现,被书中的故事感动,也在回忆里感动。回忆里那些美丽的微笑,那些善良的举动,让我为自己的职业骄傲,为自己的付出而欣慰。

  对照书中的故事,我也在反思自己的教学,有哪些收货又有哪些不足。有时,我甚至想让时光倒流,让我重返那些记忆中的时间节点,让我可以更好的和学生一起享受学习的快乐,更好的保护学生的自信和自尊,尽自己的所能的给他们更多理解和关爱。

  希望我学生的记忆中能对我有那么一点印象,记得生命中有过一盏灯,陪伴过他,和他一起成长过。

  一盏一盏的灯优秀读后感7

  上一周,去常老师办公室送作业,向常老师报告完作业情况后,又报名参加了“学生论坛”和“师生赛读”这两项活动,报完名后,我无意间看到了,在常老师办公桌上那一座“书山”,好想拿一本书看一看呀!我心想。到后来,我终于忍不住了,便问道:“老师,我可以从您这借一本书看一看吗?我保证不损坏!”老师考虑了一会儿,说:“凡报名学生论坛的同学都可以借书,你报名了,那就借你一本吧!”我欣喜若狂的说:“谢谢老师!”。说完,我就兴致勃勃的从常老师办公桌的“书山”里选书了,选完书,向老师道别后,我便风风火火的跑到教室,坐在座位上,开始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读了起来,这时的我就像一头饿狼,扑在鲜肉上撕咬一般。

  在安静的环境下,我慢慢走进了书的海洋,《一盏一盏的灯》的主编是吴非,吴非写的这本书,一共分为三辑,第一辑是美丽的爱与微笑,第二辑是为了人,第三辑是先照亮自己。其中我最喜欢第一辑美丽的爱与微笑里的第三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名字叫:“小志的石榴”。小志的石榴中讲了一位老师有一位学生叫:小志,当老师走进教室时,小志给了老师一个掰开很久、撕开的皮都打着卷,都绣黑了。老师委婉的拒绝了他。中午吃饭时,小志又跑过去,把石榴递给老师,第二次老师看到那石榴比上次更黑了又委婉的拒绝了小志,下课了,老师刚要走时,小志又追了过去,又把那半个石榴递给了老师,老师刚要说什么,全班同学都纷纷说:“老师你要吧!”一个同学站起来说:“您就拿着吧!小志早上就带来了,一直在手里握着,上课还握着那!”又一个同学站起来说:“老师这个石榴,他连让碰都不让碰,哪个老师都不给,就给你的……老师愣住了,眼前的小志手里的石榴,哪里是石榴,分明就是他捧给自己的一颗鲜嫩纤弱的心!老师有些后悔,于是老师接过石榴,轻轻剥开,和小志一起吃完了这个石榴。

  刚开始我认为《一盏一盏的灯》指的是路旁的路灯,后来我才渐渐明白,一盏一盏的灯指的根本不是什么路旁的路灯,而是老师传授我们知识,教我们做人的道理……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为我们亮起一盏一盏的灯!在许多时候老师对我们是严厉了一些,但我们应该学会体谅老师,在老师走入我们心灵的大门时为老师敞开一条捷径!

  一盏一盏的灯优秀读后感8

  读完吴非老师的《一盏一盏的灯》一书,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他将老师的作用比喻成“灯”,里面有几句话说的非常好。“灯光亮一些,学生就走的远一些,灯光暗淡,学生就会徘徊。”所以,老师是学生的成长道路的引路人和指导者。书里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案例,向我们传递了教育的智慧和思考,洗涤着我们的心灵,启迪着我们的智慧。张小兵老师写的《不一样的“阿慢”》,黄雅芸老师写的《我想听你把话说完》,《开在角落里的花》,《窗帘钩成了精》……这些有爱心,有耐心的老师,用心呵护着每一个幼小孩子的心灵,成为一盏盏明灯,照亮了孩子前进的道路。

  我回想我十几年的学习生涯,有几个老师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们的余光依然时时影响着我,我的幼儿园的老师,我的小学的班主任,我的初中的英语老师,我的高中的第一位英语老师和第二位班主任,我的大学的一位老师,想想他们之所以给我留下这样深的印象,是因为他们给了我深深的爱,他们对我的宽容,给我的温暖。虽然我也有错的时候,可是他们的殷切的希望感染着我,让我一直怀念着他们。还有他们人格的魅力。

  反思自己的教学,也应该给予孩子爱和温暖,呵护他们的心灵,在他们的成长中用真诚和真心浇灌心灵的花朵。让自己也能成为一盏灯,也能引领学生走一段路程。

  书中有几句话说的非常好:“一个人在接受基础教育的12年里,会有几十位老师教过他。他会记住其中的多少人呢?有多少人能像灯一样在他的生命中长久地闪烁呢?他会记住的是魅力的爱与微笑——那些在他跌倒时轻轻扶他站起来的,那些在他迷惘时给他指过路的,那些在他登攀时托了他一下的,那些在他绝望无助时投来信任的目光的……那些富有智慧的人,那些有鲜明个性的正直善良的人,像一盏一盏的灯亮在他面前,留存在他童年世界最早的画面中,成为他青春歌谣中难忘的意象”抄录至此,值得思考。

  一盏一盏的灯优秀读后感9

  最近读了教育名师吴非老师的《一盏一盏的灯》,书中讲述的一个个真实的教育小故事让我受益匪浅,其中《这些,就是教育》,一文中写到:“我自认为我的化学教得还是不错的,若干年之后,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学生毫无印象,记忆清晰的竟然是那些非主流的人和事,但是正是这些非主流的人和事,塑造了孩子们优秀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时隔多年以后,吴非老师回忆起他教过的一批批学生,虽然不记得他们当初考了什么学校,现在做什么工作,但他坚信,他的学生们的品行、才华一定给周围的人带来了幸福,他们自己,也一定过着幸福的生活。我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过:家庭教育成功的最高境界是孩子将来的小家庭和睦幸福,那么,学校教育成功的最高境界不过如此吧––––你的学生走向社会,能给周围人带来幸福,他们自己,也过着幸福的生活!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吴非老师是成功的,也是是幸福的!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楷模!

【一盏一盏的灯优秀读后感(精选9篇)】相关文章:

1.一盏一盏的灯优秀读后感

2.《一盏一盏的灯》优秀读后感

3.《一盏一盏的灯》优秀读后感(精选8篇)

4.《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

5.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

6.一盏一盏的灯优秀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7.《一盏一盏的灯》的读后感

8.《一盏一盏的灯》教师读后感

上一篇:活着读后感 下一篇:《活着》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