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爱的艺术读后感(通用21篇),欢迎大家分享。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1
“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们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同共生有机体结合相对立的是成熟的爱情,那就是在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独立性的条件下,也就是保持自己个性的条件下与他们合二为一。人的爱情是一种积极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冲破人与人之间的高墙并使人与人结合。爱情可以使人克服孤寂和与世隔绝感,但同时又使人保持对自己的忠诚,保持自己的完整性和本来的面貌。在爱情中出现了两个生命合为一体,却依然保持两体的怪现象。”
“如果两个人能从自己的生命的本质出发,体验到通过与自己的一致,与对方结为一体,而不是逃离自我,那么在这样的基本事实面前,就连和谐、冲突,欢乐和悲伤这样的东西也就只能退居第二位了。”
这是在《爱的艺术》中我最喜欢的段落。这本书对于我这个不属于心理学领域的人来讲,其实读起来很晦涩难懂,说它对是一本课外书,不如说它是一本心理学领域的专业书籍。经常有种读着读着就读不下去的感觉。它是好书推荐中的其中一本书,我也非常承认它的经典和价值,只是我觉得我以后还是需要很长时间慢慢领悟和消化其中的内容。
我觉得其中的内容更像是爱的规则。书中提到了博爱、母爱、性爱、自爱、深爱。其实我觉得这些爱中,其他的都没有那么的复杂,只有爱情,太具有难以掌控性。爱情本来是两个独立的个体的结合,可是在现实中往往会涉及两个家庭,很对夫妻的感觉毁于和其他家庭成员的矛盾,到现在,我对克服这样的矛盾还是没有太大的信心,虽然我一直尝试用爱去避免,但是还是有几分担心,或许只有爱是不够的。
爱情中最应该做的就是尊重彼此的独立性,只有这样,才不会限制彼此的发展,才不会让对方有窒息的感觉。
总之,我觉得不管怎么经营,怎么去做,只要两个人都感觉幸福,那就是好的爱情。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2
提及此书,我想到的最多的是爱情。本以为这就是一本关于爱情的艺术之作,翻开后才发现,不止爱情,有关于兄弟的爱,母爱,性爱,自爱,对上帝之爱。
长久以来,似乎一直都在恋爱,也一直有来自家人的爱,也有对家人爱的付出。但是突然觉得,爱也是一种能力,需要学习。一直都在爱,但好像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只能把自己或者对方称之为自私。一直以来的相处模式,所谓爱也只是一时兴起,来的快去的也快。甚至觉得根本不懂什么是爱,于是就渴望有这么一本书。《爱的艺术》来的刚刚好!
“在本书中,弗洛姆认为,爱情不是一种只需投入身心的感情,而是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个性。以此形成一种创造倾向,否则,一切爱的尝试都是会失败的。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不能谦恭、勇敢、真诚自制的爱他人,就不可能得到满意的爱。弗洛姆进而提出,爱是一门艺术,想要掌握这门艺术的人,需要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去学习。人即要学习爱的理论,也要在爱的实践中学习。”
我们都知道,爱一个人就要给他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也要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两个人共同进步。而往往在其中,渐渐地会发展成一种惰性,觉得其他的多余要求都是奢侈,更多的只关心自己的需求,关心自己有没有达到满意?而忽略了对方的需求,这种爱自然持久不了。
“人的最深切的需要就是克服分离,从而使他从孤独的囚牢中解脱出来。”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就是寻找另一个人与之结合,因此我们才总是在自己缺失的另一半。
爱是一种活动,不是一种消极的情绪,它是永恒的,不是坠入情网。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成熟的爱是在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个性条件下的结合,爱是人的一种主动的能力。爱通常包含的基本元素: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爱是对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的积极关心。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3
《爱的艺术》和《你的努力,终将成就无可替代的自己》这两本书籍,当它们同时出现在我的眼前时,映入我脑海中的不是后者,而是前者的爱。无可否认后者那种肯定的精神让我钦佩,但我个人更乐忠于前者。爱这一名词渺小而又伟大,从我们哇哇落地之时起,爱这一词汇便时刻萦绕着我们。无私的母爱,沉默的父爱,单纯的友爱,如蜡烛般燃烧自己的师生之爱,无一不温暖、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爱的艺术》是德裔美籍社会心理学家艾里希?弗洛姆创作的心理学著作。它的主要内容是该篇作者通过简洁的语言解释了爱这个深奥的话题,爱是人格整体的展现,要发展爱的能力,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人格,并朝着有益的目标迈进。
当我打开这本书时,我很认可前言中的一句话“我们不能因为爱并不容易,就不去认识它的种种困难,以及实现爱的条件”。本书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爱是一门艺术吗?我的回答是“是”,但这门艺术深刻而又艰难,尽管大多数人都认可这个答案,却又无能为力,仅有极小部分的人去研究这门艺术。第二章爱情的理论中对爱情的阐述,使我感到陌生而又复杂,略感熟悉的也只有母爱、父爱、博爱、以及自爱。第三章中的理论,通过时间的积累证明它的不可实现性。在文章的最后爱的实践中告诉我们,不管是木工、医学、还是爱的艺术,都需要一定的训练,专一,耐心以及全力以赴。通读全章,不得不惊叹于它的深刻,对于我一个门外汉来讲,实在是晦涩难懂。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认为自己读不下去,只是对于这一本经典的心理学著作,我觉得我以后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领悟和消化它。
弗洛姆的文章中说,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是相互依赖的,如果没有尊重和认识,那么关心责任心就会变成对他人的一种控制。而作为医护工作者的我们,对于身边的人和事,何尝离得开这四项呢?来自不同城市的我们一同汇聚在这里工作,从陌生到熟悉,我们彼此相识相知,在对方的身上认识彼此的独特个性,促使对方努力成长,而不是一味地模仿他们,这是尊重。身着白衣踏进院门,需要我们时刻踏实严谨,精益求精。不仅是对工作的认真,也是对患者的一份关心和一份责任心。讲到这里,不禁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在我院发生的一件趣事。上班期间,一位阿姨拉着工作者一起跳舞,问及缘由,是大夫精湛的技艺,极致的护理,让阿姨可以活动自如,恢复正常生活。看着她开心的脸庞,让我们对自己的工作更有信心,相信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可以做得更好,更强!
最后让我引用彭沙尔的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演讲“为了爱我们才存在,有爱慰籍的人,无惧于任何事情,任何人”。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4
有人说,“相爱的艺术是相同的,失去爱的人儿各有各的失误。”爱是一门艺术吗?让我们听听的心理学家艾里希弗洛姆对爱的理解。
艾里希弗洛姆,德裔美籍心理学家、新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1900年,他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犹太人家庭,是家中的独子。1922年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是二十年代“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纳粹上台后,他于1934年赴美,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同时,在哥伦比亚大学等学术机构讲学,并执教于高校。1980年,八十岁生日前五天病逝于瑞士家中。
弗洛姆的思想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他十分重视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他承认人的生物性,但更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的本质是由文化的或社会的因素而不是生物的因素决定的。人在现代社会中普遍具有孤独感,这是人在社会中达到个性化的必然结果。为了医治病态社会,他提出通过改善人的心理,解决有关人们的劳动组织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问题,建立一个友爱、互助、没有孤独感的理想社会。除了《爱的艺术》,他还创作了《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等著作。
《爱的艺术》是弗洛姆最的作品。在这本书中,弗洛姆提出,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个性,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性人格倾向,那么一切爱的尝试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自制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在第一章中,弗洛姆明确提出,爱是一门艺术,那就要求人们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但是大多数人认为爱仅仅是一种偶然产生的令人心荡神怡的感受,只有幸运儿才能“堕入”爱的情网。人们产生这种错误的想法有三种原因:一是只研究怎么被人爱;二是人们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三是人们不了解“堕入情网”同“持久的爱”这两者的区别。
第二章是关于爱的理论,也是全书中花费最多笔墨来阐述的一个部分。弗洛姆首先谈了爱的要素。对人来说的需要就是克服他的孤独感和摆脱孤独的监禁,而这只有通过真爱才有可能实现。真爱的基本要素,首先是“给”而不是“得”。“给”是力量的表现,恰恰是通过“给”,我才能体验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爱情的积极性除了有“给”的要素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是所有爱的形式共有的,那就是: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5
这一周读弗洛姆《爱的艺术》,这是一本教人怎样学会爱的书,我想我们不应该仅仅是把这种“爱”理解为爱情,它是包涵更广博的爱,是一种能力的体现亦是一门艺术。在这里爱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那么简单。正如作者在序言中说的那样,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的不到满足。在弗洛姆眼中,爱是一种能力,然后是一门艺术,并不是人人都懂的并不是人人都拥有。
我们先来看一下本书开篇引的巴拉塞尔士的诗:“一无所知的人什么都不爱。一无所能的人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是毫无价值的。但是懂的很多的人,却能爱,有见识,有眼光……对一件事了解的越深,爱的程度也越深。如果有人以为,所有的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那他对葡萄就一无所知。”我们应该去认识爱,懂的爱,了解爱,之后我们才能真正拥有爱的能力,享有爱的艺术,而不是在爱之外,却以为自己深谙此道。无知总使我们欺骗自己却并不知道被自己欺骗了。
第一章内容很少,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当做序言之后的序言来看,这里弗洛姆先谈了世俗人理解的爱,他告诉我们这些根本算不上是爱,只是一种交易。无疑现实中到处充斥着这种爱,让人感到绝望,人们就这样毫无知觉的生活在这种虚假和欺骗中,把这种虚假的爱当做此生的追求,那是可悲的,自以为是的人是可悲的,了解了这种可悲却无法挣脱的人亦是可悲的。下面让我们跟着弗洛姆一起看看存在于世俗人中的爱吧。
弗洛姆说,“大多数人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确实如此在生活中我们大多人都持有这种观点,所以我们努力取悦对方甚至是迎合世俗以求的被爱,什么样的人是值的被爱的,我们便努力的成为什么的人来赢的人心,显然在今天物质上的优越是一种,外表的美丽帅气是一种,当然相比之下绝对是前一种更实用。人们不再考虑自己有没有爱的能力,而是考虑自己是否拥有被爱的条件,这些无关紧要的条件成了核心,不能不说这是人的爱的能力的一种丧失。
第二中情况是,弗洛姆说,人们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他们认为爱本身十分简单,困难在于找到爱的对象或被爱的对象。同这一因素紧密相关的是当代文化的特点。我们的全部文化是以购买以及互利互换的观念为基础。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关系也遵循同控制商品和劳动力市场一样的基本原则。
对于弗洛姆所揭示的世俗中的爱的形式及虚假,我们一眼便能看出来确实如此,我们眼中的爱就在以这种形式而存在,正在被如此左右着,它就如同一种实实在在的交易,这种交易讲究等价值即所谓的门当户对,这一思想深入人心,继而是各种世俗的约定,世俗的价值亦是爱中用来交换的本钱。爱被如此层层包围着,完全被遮蔽了它的本质,在这样的背景下是无法谈论爱的。
弗洛姆说,产生在爱情这件事上一无可学这一看法的第三个错误是人们不了解“堕入情网”同“持久的爱”这两者的区别。人们往往把这种如痴如醉的入迷,疯狂的爱恋看作是强烈爱情的表现,而实际上这只是证明了这些男女过去式多么寂寞。
弗洛姆的这段话是很值的品味的,如此三则错误,他把世俗的爱几乎全部否定了,就连我们看似稍微入行一点的第三中爱也一并在内,那只是堕入情网与持久的爱根本不是一回事。如此为我们清零,那么学习爱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了。懂的很多的人是能爱的,对一件事了解的越深,爱的程度也越深。这便是学习爱的准则。如果你选择无知,那么你离爱永远都会是那么的远。
最后弗洛姆从整体上对本书所要阐述的内容做了一个说明,这也是我们学会爱这门艺术必然要经过的两步骤:一是掌握理论,二是掌握实践,如果还有三的话就是把成为大师看的高于一切,这就涉及到追求卓越的心了。这似乎也是学习任何一门艺术必要经过的步骤。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6
读完了弗洛姆的《爱的艺术》,感受良多。
人的孤独感是无法回避的事情,克服的办法一是创造,主动去改造自然,实现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联通;另一个就是爱,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实现自我和人群之间的联通。无论是创造还是爱,都是主动性的行为;所以弗洛姆提倡“创造性的人格”。
通俗地说,爱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爱确实是内心强大的表现。当然,大多数时候,我们会说,爱情是弱者的感情,但是,过于脆弱的相互依赖的爱情可能也无法真正健康而长久。我赞成说,一个懂得并且能够享受孤独的人——独处,而不求助于各种他者(包括人和物)的支持——才有着真正的去爱人的力量。真正的爱里,应该能够同时成就自己和他人。无论是一味索取的爱,还是按照自己的臆想一味给予并且认为对方需要的爱,都是不健康的。
在本书的开始,弗洛姆即指出,爱是一门艺术,就像生活中的其他艺术一样,要学习如何爱就像学习其他艺术一样,先需了解爱的理论,再探讨爱的实践。弗洛姆所讲的爱的实践,绝非一般畅销书中的夫妻情侣“相处之道”,而是就个人自身行为进行的探讨。
可是长久以来,为什么多数人认为爱是不需要学习呢?弗洛姆在书中阐述道,大部分人认为爱不需要学习的前提主要为以下三点:第一,多数人宁愿把爱当成被爱的问题,人们不断付出努力获得大众的认可,使自己变的“可爱”,这样迫使男性取得成就,获得他自己所处的社会条件最大限度的地位和财富,女性通过修饰仪表健美等来吸引男性;第二,把爱的问题设想为一个对象的问题,而不是能力的问题;第三,把最初坠入情网的经历与爱的“久恒”之间的区别混淆了。
这三点真是字字珠玑,就拿第一点来说,现在的八零九零后都是独生子女,多少有些“自私”,常更渴望被关注被爱,而不愿意付出自己的感情去关心对方,孰不知,“握紧拳头,里面什么也没有。张开双手,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持有“被爱比爱更幸福”这种言论的人,多数是不成熟的。而提到第二点,强调爱的对象就像在中国强调“缘分”。不少书中的“爱情警句”不断地告诉大家,“世界上总有一个人在等着你”,其实不少任性的年轻人不懂得爱,总是错过了一个又一个“对的人”。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7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全新方式解释了爱:弗洛姆从“激进的、人道主义的和批判的”精神分析立场出发,把“爱”看作是人类对自己生存问题的一种回答,是人与人之间合作统一的'巨大力量。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可以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的一门艺术。
在这本书中作者主要通过人们了解爱的理论,然后实践爱,从而实现爱的艺术。在爱的理论中作者说到了:一、爱情对生存问题的回答,二、父母与孩子之爱,三、爱的对象,这三个方面阐述了爱的基础是给予、关心、责任感、尊敬和了解,它的主动特征是给予,不是接纳。很多人觉得给予的同时就意味着失去,但对于爱而言,对于一个心中有爱的人而言并不是如此,因为爱不是商品交易,你给予的越多,自己所得到的也就越多。这也就是爱的真谛。
读完这本书,感觉很美,很不一样,但也许作者的思想太深了,还没有完全理解。这只是一种爱的感觉。过去总是感动于个人的爱,总觉得两人都很幸福。但是这种迷恋,疯狂的爱,被看作是强烈的爱的象征,作者认为这只是证明了这些男人和女人过去是多么孤独。是的,我们曾经认为爱是无限的,它不需要任何技巧。但结果大多是甜蜜交流的开始只是一种误解,疏远最终只能是短暂的陶醉在离别之后。这就是作者所说的,我们只是试图解决我们的孤独,这是不持久的。在作者看来,这是一种自私的爱。我们应该把所有的爱都建立在慈善的基础上。对所有人都有责任感,关心、尊重和理解他人,改善他人的生活。这也是爱在圣经里的一种方式:爱别人就像你自己一样。普遍爱的特征是它不是唯一的。
这是一种宽广的胸怀,不仅是对他人的爱,也是对社会的爱,也是对大自然的爱,这是对整个世界的爱。这也有助于了解一些长期忍受“孤独”的孤独者,他们的事业和社会事业。我过去认为这是不可想象的,但现在我觉得我太肤浅了。他们的爱不仅仅是需要为了消除寂寞的玫瑰,一种关心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对世界的一种奉献,这是一个伟大的爱,一种普遍的爱,一种消除隔阂来自上帝的爱,一种对上帝的无限的爱!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8
曾经读过美籍作者艾里希。弗洛姆的《爱的艺术》这本书,
这是当代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现在记忆模糊,但其中作者对“爱”的诠释仍令我折服。 这本书剖析了“爱”。首先“爱”的基本要素是“给”,其实就跟我们佛家说的“舍”和“得”一样,你先要给,才能获得你想要的回报,但偏偏爱这个东西却是不求回报的。在“爱”里面——给,是力量的表现更是心胸宽阔的体现,通过给予能表现一个人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可是现在的社会让我们大多数处在只想被爱的位置,爱也需要大家共同去学习,经营的,只有人们不断付出努力获得大众的认可,使自己变的“可爱”。 其次,《爱的艺术》这本书里将爱分成了:博爱、母爱、性爱、自爱、神爱。爱在我们的作家眼里就是一门艺术,在我们每一位中又何尝不是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艺术?
看着作者对母爱的剖析,我不禁联想到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那绝对是无私的、博大不求回报的!母爱就如同一种祝福,总是为此无条件的付出!现在的独生子女多了,生活环境也好了,可我们和我们的孩子的“博爱”却在一步步的退化。现在,偶遇路边的老人倒了没有人再毫不犹豫的冲上去扶起来,遇到坏人没有人再敢挺身而出的扶弱一把?? 弗洛姆认为极端的自私主义者,他们不是真诚地爱对方。人们的“爱”因为各自内心的孤独和自私正在被一点一点的蚕食掉,现在人们的思想被“互利交换”化上了等号!
感慨啊,这本书在19世纪50年代的时候就将人类的爱剖析的一清二楚,如今21世纪的我们却因为“爱”有待学习和实践。无论是哪一种爱都需要我们各自努力无私的先行付出,正如我们的作者所说:真正的爱是内在创造力的表现,包括关怀、尊重、责任心和了解诸多因素。爱不是一种消极的冲动情绪,而是积极追求被爱人的发展和幸福,这种追求的基础是人的爱的能力。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9
在读弗洛姆的《爱的艺术》之前,我对爱的认识仅仅是停留在那种言情小说中,男女主角在一个浪漫的黄昏中,相向地走在一条铺满枫树的幽静的羊肠小道上,发生一次浪漫而传奇的邂逅,并从此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当然,在此期间,男主角会面临情敌的竞争,女主角会面临男友背叛的危险,当然,虽然过程是曲折辛酸的,但最后的结果必定是完美的,男女主角必将像童话故事中的王子与公主般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爱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烂,从此长相厮守,白头偕老,儿孙满堂,死而无憾。最后,故事完结。
至于爱的艺术和爱所需要承担的义务与责任则是呲之以鼻,对于婚后所谓的“三年之痒”更使不屑一顾,因为我认为那是失败者的婚姻,那是一场失败的婚姻,毕竟,在我的认知中,成功的婚姻是不需要保鲜的,我本来认为两个真心相爱的人结合在一起,即使是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每天只有咸鱼白菜送饭,他们依然是开心幸福的。至于网上教授的让婚后生活保持小浪漫的小贴士,我更是不会相信,因为我觉得每天早上能见到自己心爱的人一面就已经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小浪漫,有时我甚至会有如此念头:那男的做那么多的无聊的事去讨好他们的妻子,他们是不是做了一些对不起她们的事而感觉良心上过意不去,想要做这些欲盖弥彰的事,从心里上寻求安慰。
但当我读完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后,我才真正发现我错了,而且错的很离谱,因为我太天真,太无知,以至于把爱看的太肤浅,太简单,太理想化了。
因为我们人类无法避免孤独,而想要驱逐我们心中孤独感的办法一个是与外部世界直接的联通,二则是去爱。所以说,爱,是我们内心对感情的需求,一个人内心强大的表现,但可惜的是,很多人对此产生很深的误解,他们认为:爱情是弱者的感情。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点,爱情并不是单单强者或弱者需要的一种感情,它是芸芸众生均需要的一种感情寄托,就如同我们均需要亲情与友情,他们是塑造我们健康积极完善的精神世界的动力与基础,没有了爱情,我们的内心将会出现空虚与失落,我们的内心世界与精神世界是不健康的,故而,爱情是我们人生的润滑剂,爱情是我们人生的调味剂,爱情是我们人生的萃取剂,它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真谛,让我们品味到人生的甜酸苦辣,让我们真正无悔此生。正如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曾经说过:“我们的人生需要两样东西,一个是面包,一个是爱情。”
另外,弗洛姆也大量探讨了现代社会是否有利于爱的培养的问题,他认为,西方社会导致了爱的溃散,无可否认的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获得越来越高的物质享受的的同时,人们所追求的物质生活也越来越高,在自身及周围好友无法满足日益膨胀的心理追求的情况下,他们甘愿放弃他们追求的爱情以满足他们的虚荣心,面对这些“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单车上笑”的可悲、可笑、可叹的花季少女,我们怎能不感叹经济发展导致了爱的溃散,虽然我们将如今社会出现的这种以爱情换金钱的行为归咎于经济的的高速发展有推卸责任的嫌疑,但我们无法否认它的消极的一面。
担当我们深思一层,我们又会发现我们的这个观点是如此幼稚,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发展是必然的结果,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亦是必然,我们不去赞叹生活方面的提高,反而降罪于他,我们是何其怪哉?细细想来,如今这种爱的溃散实际上应归咎于我们的思想层面上的建设未能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人们的思想仍然停留在过去的层面上,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所以弗洛姆在“爱的实践”里所提到了几种爱的基本要求:“自律”、“专注”、“耐心”、“极大的热情”,这些品质要求正是在如今这个物质横流的时代我们应该坚守的底线,无可否认的是是现代社会的物质消费约束集确实不利于这些美德的培养,这些美德在社会中的地位也远不如一两千年前,但正因这些品质难以培养,方显其难能可贵。
当我们获得了这些优秀的品质后,我们还必须明确坚守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毕竟爱情的最终结果是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家庭,我们首先要承担作为丈夫、妻子的责任,然后就是要承担作为父母的责任,当然,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责任,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当你尚没有对自己所要承担的责任有思想准备之前就开展爱情,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就是你的爱情过早夭折。
可以说,爱是一种需要学习、时时注意的能力——培养这样能力之始,就是从努力靠近弗洛姆所提出的几项要求开始,爱情需要的自律、专注、耐心需要我们对爱情的专一,面对外面花花世界的诱惑,我们要坚守本心,虽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当我们拥有了另一半,或正在发展另一半,我们可以与他们交朋友,但决不能开展超越友情的行为,面对如今频繁出现的婚外出轨行为,我们应该进行深入反省,对于这种现象的出现,我们不难看出那些已婚男子缺少或遗失了弗洛姆提出的那些优秀品质,面对这些情况的出现,我们更是看出这些品质的难能可贵与必要,对于这些品质的培养,我们必须从小开始培养,并且始终坚持到底,只有如此才能收获属于自己的真正爱情!
人类是群居性动物,爱情的出现是人类发展的见证与必然,面对爱情,我们将如何取舍,这可以说是一个千古难题,即使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智者亦无法准确给出一个精确的,一切均应取决于自己,实际上,只要心中拥有对爱情的执着,你必将看破虚妄,收获属于你的真正美好的爱情。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10
关于爱是什么,为何我们需要爱等问题,在《爱的艺术》这本书中,当代心理分析学家弗洛姆有着不同于一般人对爱的诠释。爱的艺术并非是一本教人学会如何爱的情爱圣典,而是关于指导人生意义的心灵哲学类书籍。 在《爱的艺术》开始处,弗洛姆就指出爱是一门艺术,而不只是一种偶然产生的令人心荡神怡的感受。要想学习如何爱,就像要学习其他艺术一样分成两个部分,一是掌握理论,二是掌握实践。 青春偶像剧和言情小说人们百看不厌,许许多多的少男少女都认为爱情就是一次美妙的邂逅,继而演变出轰轰烈烈的爱情,在经过一番波折之后,最终两人走在一起,修成正果。无论剧情多么狗血,他们都认为这种疯狂地爱恋是强烈爱情的表现。可是长久以来,为什么多数人决不认为爱情是无关紧要的,却没有人认为爱是可以学会的呢?弗洛姆在书中阐述道,大部分人认为爱不需要学习的前提主要为以下三点:第一,多数人宁愿把爱当成被爱的问题,人们不断付出努力获得大众的认可,使自己变的更有“魅力”,这样迫使男性取得成就,获得他自己所处的社会条件最大限度的地位和财富,女性通过修饰仪表健美等来吸引男性;第二,人们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的问题,而不是能力的问题;第三,把最初坠入情网的经历与持久的爱之间的区别混淆了。
这三点真是字字珠玑,就拿第一点来说,现在的九零后大都是独生子女,多少有些“自我”,比起去爱别人,他们更渴望被关注被爱,在他们眼里“给”就意味着放弃,被别人夺走东西或作出牺牲,熟不知,“握紧拳头,里面什么也没有。张开双手,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持有“我爱,因为我被人爱”这种言论的人,多数是不成熟的,而弗洛姆认为爱情首先不是“得”,而是“给”,一个人应该把他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给予别人。他应该同别人分享他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和悲伤——简而言之一切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通过他的给,他丰富了他人,同时在他提高自己生命感的同时,他也提高了对方的生命感,“给”是一个人力量的最高表现。而第二点,强调爱的对象就像在中国强调“缘分”。不少书中的“爱情警句”不断地告诉大家,“世界上总有一个人在等着你”,其实不少任性的年轻人不懂得爱,总是错过了一个又一个“对的人”。第三点,人们总把最初坠入情网的如痴如醉的入迷,疯狂地爱恋看作是强烈爱情的表现,而实际上这只是证明了这些男女过去是多么的寂寞,但这种爱情就其本质而言不会持久,一旦敌意、失望和无聊把一息尚存的魅力都抹掉为止,爱情就会烟消云散。而持久的爱需要给、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需要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持有这种态度的人就克服了他的依赖性、自恋性以及剥削别人的要求,并能找到对自己的人性力量的信赖以及达到目的的勇气。
弗洛姆所讲的爱的实践,绝非一般畅销书中的夫妻情侣“相处之道”,而是就个人自身行为进行的探讨。
弗洛姆在“爱的实践”部分,主要强调了爱需要具备耐心、专心、勇气、信仰,这些词看似简单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只有身体力行,付出行动,才能收获爱。在实践部分,弗洛姆特意写到,在开始爱别人之前,个人应具备“独立的能力”,学会与自己相处。这倒是跟我们当下的流行的不少心理学观点相符,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之后,我们才能更好的爱他人。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11
你了解爱这件事吗?我们身边的人大概没有几个人不曾为它所累,尘世间没有什么比对爱情的渴望更强烈的了。爱随时随地无时不刻都在发生,我们中间有人正在爱,有人即将要爱,剩下的则在花大量时间谈论爱和等待爱。毋庸置疑,人与人间的情愫是一个永无休止的争论,是一个人类永远无法回避的话题。
瑞蒙卡佛认为爱是一种不那么长久的多愁善感,两个相爱的人认识彼此前可能爱过别人,而一旦俩人中的一个不幸发生什么事,活下来的那一个会悲伤一阵子,但他最后还是会继续恋爱,这样的故事信手拈来。
有人说,如果将爱等同于永恒,则两者的概念都会变得空泛起来,因此聪明的恋人们把爱视作海誓山盟的证言抑或甜言蜜语的网罟,语言这样一个虚无浮动的表意系统变成了对抗沧海桑田的慰藉。于是“我爱你”变成了那样轻易就可脱口而出的字眼、那么通俗而简单的词汇。我们有勇气一见钟情,却没有毅力坚持天长地久。爱被我们弄得遍地都是——直到我们已经分不清让我们忧伤和焦虑的究竟是爱还是以爱为中心的虚无和空洞,抑或是落入陈腐现实的悲恸。
弗洛姆不认为爱是如此普通常见的东西,他通过自己的著作告诉世人,爱绝非那么简单易得,相反是一门不易上手的艺术,一份独立成熟而自足的爱需要经过思考和实践的洗炼。占有爱情的身体不难,而占有爱情的思想绝不容易!水到渠成的感情就和不劳而获而从容一生一样几乎近乎于神话。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当然也不可能有廉价的爱情。人与人都是不同的个体,两个人在一起必须通过积累”爱“的经验和磨练,容忍升华彼此的差异,其实爱情本身就是彼此习惯和包容差异的过程,爱情的关系和政治中的关系一样,都是企图在歧异的现实上建立一致的理想。人需要有对爱的认知和实践的执着,一种像小孩学走路般的不断尝试错误的体验,才能慢慢地经由"学习"在人生旅程中获得弥足珍贵的爱情。你的爱只能通过创造性思考和想像力的训练,经由不断实践学习与成长。
“在当代社会中我们几乎已找不到任何活动、任何企业像爱一样,以如此巨大的期待与盼望来开始,却又如此一成不变的失败。”——《爱的艺术》一书实际上是弗氏从三个方面针对为何现今社会的爱情一再遭遇失败做出的阐释。
首先他批判了社会中爱的瓦解:由于在后现代的今天,社会的全部文化是以购买欲以及互利互换的观念为基础。现代人的幸福就是欣赏橱窗,用现金或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他力所能及的物品,我们崇尚肉体之爱和被爱的爱情观,那是一种吸引你接近某人的平凡的冲动,任何人都可以频繁地爱上另外一个人,不论是男是女。现代文明的大机械化时代抹杀了人的独特性与工作本身带来的尊严,人们像一个零件一样不停的运转,在无法停歇的空间,像个陀螺般不停旋转,由生到死。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关系也遵循同控制商品和劳动力市场一样的基本原则。
第二,我们的爱之所以满地都是,是因为我们把爱的问题看作是对象的问题,不是能力的问题。我们通过参照别人来确定自己,认为爱不再有年纪的差别,觉得投入一段疯狂要趁早,三少四壮五轻亦不嫌晚;人们还认为爱是个完美的塑身主义者,一旦提及爱,就条件反射一般地把它与被爱的标准联系在一起,是为了要找一个爱自己的人,并以此提升自己的被爱指数:男人把自己塑造得更加帅气、拥有更多权势和财富,女人按照社会价值观的审美把自己塑造得和模特一样纤细、性感、妩媚。人们一方面渴望爱情,另一方面却把其他的东西:如成就、地位、名利和权力看得重于爱情。我们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于努力达到上述目的,却很少用来学会爱情这门艺术。
当今世界满地都是的爱情架构在这种物化的价值之上,一旦外在价值抽离了,爱情的灵魂也开始渐渐出窍。爱不但繁荣地盛开在生活之中,同样充斥在人们的幻想里。大家期盼着爱,期盼着流行歌曲、偶像剧、浪漫的爱情小说里、电影中说的那种爱,剧情结构要强、对白要引人入胜,故事要感人肺腑、赚人热泪,同情共鸣,真心实在,有卖点有看头有情有意,灰姑娘要嫁给英俊的白马王子,灰小伙要娶得到布兰妮斯皮尔斯。每天的生活都在精采的地方待续,旁人不得不满眼羡慕地一个细节一个细节看下去。悲欢离合的爱情电影大家百看不厌,百般无聊的爱情歌曲大家百听不烦。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自己本可以学会拥有爱的能力。
“人们往往把那种如痴如醉的入迷,疯狂的爱恋看作是强烈爱情的表现,而实际上这只是证明了这些男女过去是多么地寂寞。难道只有获取名利才值得人们付出代价?而爱情只是一种不值得人们付出的奢望?”在弗洛姆的《爱的艺术》中,所有想爱,正在爱,曾经爱过的人们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影子,心中的恐慌,无力自拔的沉溺以及本能的自卫,从而恍然大悟原来“我”的想法被那么多同样的人理解和演绎,原来“我们”的爱情如此寻常,不就是这样的么——其实人人都拿着一本勉强称的上文学的爱情著作来要求对方,而自己永远等着带花的王子或者带着财富的公主,来给自己幸福。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告诉我们,爱越来越变得难以理解的第三点原因,是人们对于“爱”的知识的匮乏,不了解“坠入情网”和“持久之爱”的区别。爱这种高尚的艺术本不应该也不可能被弄得满地都是,它在本质上必须是出于意志的行为,是一种决心,要把我的生命全然委身于另一人的生命,爱这门艺术的基础就在于不能勉强他人迎合自己。假如要改变一个人成为自己心目中的那个人,何不乾脆直接找一个心目中的完美?既然这样的人很难求,爱就更加没有理由如此轻易地表露和存在。改变对方满足自己的要求是一件让对方不快乐的事情,既然你爱他又为何要他受尽痛苦呢?
是的,爱不该被我们弄得满地都是,我们没有资格如此轻易地把爱挂在嘴边。爱是付出、爱是牺性、爱是祝福。所以对方开心,就应放手、宽心去祝福。这并不意味着你要用“此时无声胜有声”代替爱的表白,而是在说出真心诚意的“我爱你”三个字之前,要让自己明确:爱的答案很长,如果说出就要用一生来等待回答。恰恰因为如此,面对爱的幻灭我们亦无须惧怕。终究,倘若是因爱之名,时间的脚步和空间的变迁就无法把我们的坚持修饰成患得患失的冷漠。那些过于短暂的激情并不纯粹,那些类似镜花水月的浪漫之中混杂着更多来自于想要弥补自己人生不足的愿望而非爱的欲念,它们或多或少构建在物质的需求和身份的焦虑之上,并不能称作真正意义上的爱。作为一门艺术的爱,要求人们有爱的的知识并付出努力,对一件事了解得越深,爱的程度才越深。如德国哲学家巴拉塞尔士所说,“假如有人以为所有的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那他对葡萄就一无所知。”
综合以上三点,我们从《爱的艺术》中可得出的结论是:爱是一种理性的选择,而绝非遍地都是的廉价情绪,人们不能把虎头蛇尾式的坠入情网视同永久性的爱情状态。你必须花时间确定对方是你真正需要的人,因为爱与信仰本质上是一样的,它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不止包括感性元素,同样也需要理性元素。除了与生具来的部分,还要体会,学习领悟,练习,揣摩,先评估自己是否有爱人的能力才有资格谈爱。
弗洛姆告戒追求爱的人们,想要有一份丰盛满足的感情,必然要以具有爱的能力作为前提,爱的能力并不来自外在物质世界,不来自车子房子名牌的交换,而是经由自我内在意志的坚持以及长时间与人互动修练得来。“爱是人与人之间的创造力,而不是感情。”弗氏相信这种创造力中包含四种元素,那即是关怀、责任、尊重和了解。
爱不该被我们弄得满地都是。爱意味着,当对方希望独处、有暂时的个人生活空间时,自己也能自得其乐,照顾好自己,生活过得愉快充实;当对方需要自己陪在身旁,一起分享心情与感觉时,则能排除所有杂念,全心全意将心灵交给对方;当对方沮丧无助能适时给予精神上最大的慰藉与支持;当对方欢喜快乐,陪着一起高兴、一起开怀大笑。说出爱这个字,意味着彼此祸福与共,患难相扶持,做对方永远的心灵伙伴、精神支柱。
“我爱你”这三个字如此泛滥地流俗于世,实际上是因为我们过于胆怯和懒惰,没有勇气去承担学习和提升爱的能力的责任。弗洛姆曾在他的另外一本著作《逃避自由》中写到:“人之所以无法自我决定,也许不是听不见内心渴望的声音,而是他对于选择之后的自由状态感到害怕。因为,一旦他选择了而获得自由之后,他就必须负起获得自由以后的责任和伦理,必须对他自己的选择有所交代。”爱和自由一样,也是必须付出代价的,所以大部分的人不但逃避自由,也逃避真正的爱情。
不要害怕在是否说“爱”的问题上作出选择,尤其是做出跟别人不一样的选择。弗洛姆告诉我们,正是这种不敢选择的态度使得政治上的极权主义可以持续存在,社会控制可以彻底被执行,情感生活可以随随便便蒙混过去,就这样凑活过一生。但是爱情何其珍贵和独特,人总该有一场能对别人细说的,你难忘的恋爱。或许获得这样一份真爱的前提,是说出比“爱”更多的“不爱”,当每个人都意识到爱原来是如此稀缺的资源而并非满地都是,才会舍得为它付出更多,学习更多,珍惜更多。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12
看了二十世纪的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的名著《爱的艺术》,书的篇幅很短,讲的事情也很简单,主要资料就像作者在前言中所说:“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到达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潜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感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他说得很有道理,如果按他所说,人类社会将十分具有创造性,但是创造性也许并不是那么跟爱有关。
在读这本像短篇小说的小书时,收获也并不少,对弗洛姆本人,对他的理论都有了很多了解,这是读一本好书所能够带来的收获。比如,弗洛姆以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文笔,创作了人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等。他的人生历程在书中也有所讲述,咨询师、教授,而他自己的生活也十分波折,另外由于时代的影响,他还十分关心政治,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他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原因。
弗洛姆的理论并不像弗洛伊德的理论那么精彩。他说:“孤寂感是每种恐惧的根源”。这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也因此并不太让人信服。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又没有透过感情去到达新的结合――这就是羞愧的根源,同时也是负罪和恐惧的根源。这种理论同样让人难以相信。“就像神学的逻辑结论是神秘主义,心理学的最终结论就是爱。”这句话倒是很有意思。他对成熟的人的定义也很有道理:“成熟的人就是指能够创造性地发挥自己力量的人”。
弗洛姆在书中对弗洛伊德的引用是最多的。他有些反对弗洛伊德的地方:“弗洛伊德的一个错误,那就是他认为感情只是性本能的表现和升华,而没有认识到性要求是人渴望感情和与人结合的一种表现。”两相比较,我倒是觉得弗洛伊德更正确。其它也有好多地方谈到弗洛伊德,当然不是全然反对的:“人们指责弗洛伊德过分强调性的作用,他们这么做常常是为了否认弗洛伊德学说在传统观念圈子里引起反对和批评的那部分理论。但是性风俗在这五十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天弗洛伊德的理论就是在中产阶层也不会引起人们的惊骇。”“温柔绝不是如弗洛伊德所说是性本能的升华,而是博爱的一种直接表现,既表此刻爱的生理形式中,也表此刻爱的非生理形式中。”“在现代思想中,斯宾诺莎、马克思和弗洛伊德都提出同样的原则。在斯宾诺莎的哲学中,重点已从正确的信仰转移到正确的生活道路。
马克思也提出这一原则,这表此刻他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弗洛伊德的悖论逻辑使他发现了心理分析疗法的过程,也就是更加深入体验自己的过程。”弗洛伊德对宗教的这一信仰形式的批判是完全正确的。缺点只在于弗洛伊德没有看到单神宗教的另一方面和这一宗教的真正核心――这一核心导致否定神的概念。”“弗洛伊德的概念完全贴合二十世纪初完整的资本主义精神。”“弗洛伊德对感情的看法贴合十九世纪物质主义好处上的男权主义,而沙利文的定义是来自于二十世纪被异化的人”“很有必要把弗洛伊德的发现从生理的范畴转换到生存的范畴中去,并进一步发展他的理论”,最后这方面还是不太懂。
但是有时他的分析还是十分有道理的:“人从同母亲的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到达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到达成熟的基础。如果人不是这么发展就会导致神经机能疾病”。书中对神爱的阐述也显得有点太多了。最后在“爱的实践”这一部分,弗洛姆讲到如何去爱。就像古训所强调的一样,他也强调了专心这一要素。他说:“如果专心地干,那么干什么就无关紧要了,无论干什么,重要的或者不重要的都会增加一层现实好处,因为干事的人是完全开放的。”“获得爱的潜力的主要条件是克服自恋”“感情是以信仰为基础的”。在书的最后,弗洛姆引用了马克思的话,这也体现了他对社会的关心:”只有在这样一个社会,正如马克思所说,当个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所有的人全面发展的条件时,感情才会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态度。”……
这本小书确实给人很多深刻的启发,但是对于我,还不止如此。我还在自己的书群里跟大家分享了这本书的一些精彩理论,这种尝试把大家都集中起来,一齐分享,一齐交流,对大?夜餐??进步也起到必须的作用,这是最让我高兴的。前天还用同样的方法分享了《优势谈判》这本书,效果也很好。以后还会继续分享更多好书,也许会发展得更为专业呢,而这都是这本小书给我的启示!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13
《爱的艺术》以简洁的语言向读者解释了“爱”这个非常深奥的话题。
本书表明:爱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爱是一门艺术,想要掌握这门艺术,就要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为它努力。
“一无所知的人什么都不爱。懂得很多的人,却能爱。”
“爱是一门艺术吗?回答是肯定的。因此,它需要知识和努力。”
有一点是众所周知的,那就是:爱是一种无论你贫穷或是富有,无论你年幼或是年迈,都普遍存有于你与其他人之间的情感,爱也是人类社会得以维系的最重要的情感因素之一。然而,对于“什么是爱?”,我们常常不能确切地描述。有人说:“爱是一种不期而遇的喜悦,爱是不需言语表达的幸福,爱是让人沉迷的情愫……”可是,这些只是爱的一些表征而已,爱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当我品读过这本《爱的艺术》之后,我想:爱,应当是一门艺术,而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喜悦。
或许,爱并不是一种人类拥有的天赋,而是需要人类去学习的一种能力。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从一出生开始父母的呵护,再到长大后与自己的伴侣、子女相伴,大多数人都把来自他人的爱看作是顺其自然的产物,而放弃了对爱的学习与训练。我认为这是非常糟糕的。原生家庭的一些创伤,以及个人成长路上的一些荆棘芒刺,容易导致人们对爱的认知出现偏差。书中弗洛姆“爱的实践”这一节就对此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我总结下来就是:“想要学会如何去爱人,先要学会爱自己。想要过好两个人的生活,先要学会独处。”
如果爱是一门艺术的话,我们就要像对待艺术一样对待它,我们应该去学习爱,体会爱,感悟爱。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常常让我们感到疲惫不堪,我们的精力都放在快速更新的信息上,放在公认更加重要的学习和工作上,而忽略了爱自己,爱他人,忽略了灵魂的放松,忽略了精神生活的升华。
如果连最基本的素养都做不到,如何确保我们有精力去学习爱的艺术呢?答案可想而知。然而,即使是这样,我们仍然不能放弃对爱的追求,仍然要怀抱对爱的希望。正如弗洛姆所云:“当你意识到自己没有被爱时,实际上,真正的担忧——尽管常常是无意识的——却是对于去爱的恐惧,是害怕自己去爱。”
我觉得,心怀期待,感动常在,心中想爱,爱即存在。
爱是一门艺术,放下恐惧,敞开内心,尝试去爱,才是爱的开始!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14
爱的艺术说,爱是不断的投入和深入理解,是给予。
是的。我们活着不是为了吃喝,做事业不是为了拥有名或钱,我们活着的一切意义是希望对外界有所作用、影响和价值,也就是有能力“给予”社会什么。也许,我们可以成大器,对社会产生大的影响,但不管大器小器,至少我要实现的价值是,对爱人和家人做到“给予”。
我特别不认可一个人学习进步的发展,一个人吃喝玩乐的潇洒,甚至不认为一个人银行户头上的财富数字有什么意义,只有当一个人将相关一切都给予、用于别人,使他们感到幸福收获的时候,这个人才是有价值和意义的。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15
了懂得什么叫感情,感情到底能带来什么样的用心好处,同时也是为了改变之前认为“感情是无聊的东西“的看法,我读了这本《爱的艺术》当然这本书也谈及到了亲情和友情方面的知识,自己在这两方面还是看的很重的!只是因为在之前不理解真正的感情。
读完这本书之后,自己也懂得了不少!那么感情到底是什么呢?书中的几个词概括了其真正的含义。爱除了给予之外还有这些用心的要素了解,尊重,职责和关心。首先先谈谈了解和尊重吧,要想尊重一个人,首先要了解这个人。透过了解认识对方,认识对方才能尊重对方。为感情所持的职责感和关心程度如果不以了解为基础,那么,一切都只会是盲目的。然后再谈谈关心和职责吧,感情说到底就是对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的用心关心。如果缺乏这种用心的关心,那么这种爱就称不上真正的爱。关心也自然会牵动感情的另一个方面,即职责感。职责感完全是人的一种由心里驾驭的自觉行为,是“我“对另一个具有生命好处的客体表达出来或尚未表达出来的愿望和反应。
所谓爱人的职责感,就是建立再对他人的负责就像对自己负责一样的基础上的。同时呢,尊重也是感情的第三个重要因素,如果感情没有尊重,那么所谓的职责感就很容易蜕化成对对方的支配,占有甚至是奴役。尊重这个词的实际好处就是指客观地正视对方的全部,并容纳对方独有个性的存在。让一个被我爱的人能以她自己的方成长或发展,而不是要求对方服务于我,我同样就应感到和她很一致,而且乐意理解他(她)本来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她)成为我预先设计好了的模型,更不是为了她当作我使用的工具。所以只有在自由和给予属于她自己空间的基础上才会有感情。感情是一种行为,是人的能量的实践,这种能量只有在自由中才能得到发挥,而且永远不会是被外力强迫所导致的结果。那么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用心感情呢?需要两点重要的要素,第一:自觉摆脱自恋,第二:客观性着眼于现实,不断的培养自己的谦恭和理智。
爱一个人就意味着要献出自己,而不是有条件地期盼得到对方的回报。感情是信念的一种行为!如果“我“在爱,我便会处于对“我“所爱的人十分关心的状态,而不仅仅仅要求每一天都和对方溺在一齐!如果你不认同完成一切事情都需要有必须的时间和过程,一开始就急于求成,你就毫无目的地给自己施加压力,你就会因此一事无成,更不可能得到真正用心的感情!
当我读完这本《爱的艺术》之后,它让我真正懂得了什么叫作感情,感情需要彼此的信任,彼此的尊重,彼此的关心,彼此的包容,并且给彼此自己的自由空间而并不是整天溺在一齐,无所事事,整天喜怒无常,颓废至极。而是彼此都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奋斗目标,有为彼此未来的打算所以“我相信感情并不是无聊的,感情能够是用心向上的,能够是彼此间的精神支柱。
“所以我祝福天下所有有情人终成眷属,祝福你们永远幸福,快乐每一天。至于我自己呢?一切的一切等我自己真正成熟了之后再说吧。那么何谓思想成熟的人?是指能够创造性地发挥自己潜力的人。思想成熟的人只想拥有他自己的劳动果实,在理性推导下,他放下了先前那种无所不能的目标幻想,并能以一种谦恭的态度应对现实。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16
“一无所知的人儿也就一无所爱,什么都不做的人儿也就什么也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儿是没有价值的。懂得事理的人儿也懂得爱、观察和发现……对事物本质了解得越多,也就越钟爱……设想所有水果与草莓同时成熟的人儿也就对葡萄一无所知”
在本书的开篇,弗洛姆引用了帕拉塞萨斯(德国医学家,自然科学家及哲学家)的这句看似与感情无关的古话,却在必须程度上证明他的观点,若想获得爱,则需了解爱。
弗洛姆是著名的德国(后加入美国籍)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试图保存两者的真理,用对方的原理修正进行另一方的理论,得出最后的综合体。他论述最多的是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爱、人的异化、人的解放问题。这本《爱的艺术》是一部以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自1956年问世以来已经被译成20多种文字,至今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在本书的开始,弗洛姆即指出,爱是一门艺术,就像生活中的其他艺术一样,要学习如何爱就像学习其他艺术一样,先需了解爱的理论,再探讨爱的实践。弗洛姆所讲的爱的实践,绝非一般畅销书中的夫妻情侣“相处之道”,而是就个人自身行为进行的探讨。
但是长久以来,为什么多数人认为爱是不需要学习呢弗洛姆在书中阐述道,大部分人认为爱不需要学习的前提主要为以下三点:第一,多数人宁愿把爱当成被爱的问题,人们不断付出努力获得大众的认可,使自己变的“可爱”,这样迫使男性取得成就,获得他自己所处的社会条件最大限度的地位和财富,女性透过修饰仪表健美等来吸引男性;第二,把爱的问题设想为一个对象的问题,而不是潜力的问题;第三,把最初坠入情网的经历与爱的“久恒”之间的区别混淆了。这三点真是字字珠玑,就拿第一点来说,此刻的八零九零后都是独生子女,多少有些“自私”,常更渴望被关注被爱,而不愿意付出自己的感情去关心对方,熟不知,“握紧拳头,里面什么也没有。张开双手,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持有“被爱比爱更幸福”这种言论的人,多数是不成熟的。而提到第二点,强调爱的对象就像在中国强调“缘分”。不少书中的“感情警句”不断地告诉大家,“世界上总有一个人在等着你”,其实不少任性的年轻人不懂得爱,总是错过了一个又一个“对的人”。
在本书里,弗洛姆也谈到,在交易盛行和奉物质财富为首要价值的资本主义礼貌中,人类爱的关系遵循统治商品交换和劳动力市场的相同规律,以“互利交换”的思想为基础,估计自己和对方在社会中的价值,力图做一个交易,此交易即称之为感情。
弗洛姆认为,以上提到的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爱。马克思曾强调过知识和成熟在感情里的重要性,也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你就应思考在结婚以前成为一个成熟的人”。弗洛姆的观点类似,成熟的人格是获得真正感情的基础,而成熟人格包括有冒险的潜力、有勇气,甚至准备迎接厄运和挫折。成熟的感情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而不成熟的感情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最重要的是,有成熟人格的人,拥有创造性的爱,具备爱的潜力,愿意为被爱者的成长和幸福做用心的奋斗,愿意为赢得他所爱的东西而劳作,真诚地爱一个人,就是关心他的生活,尊重他的潜力和他自身。这样的爱,是一种“给予”,分享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透过他的给,丰富了他人。他给并不是为了得,但是透过他的给,不可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双方都因此而充满快乐。弗洛姆认将“给”认为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透过“给”,个人才能体验到自我的力量,自我的“富裕”,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
而与之最为相反的是,极端的自私主义。极端的自私主义者,他们不是真诚地爱对方,而是为了爱自我才爱他人,找到爱的对象是为了满足自我的“幸福”。这种爱,在对象能满足他们需要时,还能够维持平静的生活,而一旦对象无法满足,或者他们自己产生怀疑、动摇,或是自我空虚,他们的爱就会碎裂,熄灭。所以,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到达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潜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感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弗洛姆在“爱的实践”部分,主要强调了爱需要具备耐心、专心、勇气、信仰,这些词看似简单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只有身体力行,付出行动,才能收获爱。在实践部分,弗洛姆特意写到,在开始爱别人之前,个人应具备“独立的潜力”,学会与自己相处。这倒是跟我们当下的流行的不少心理学观点相符,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之后,我们才能更好的爱他人。
写到那里,谈论什么是真正的爱及如何获得爱后,那我们为什么需要爱为什么感情是人生永远的话题因为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答案。人最深切的需求即克服分离,从孤独中抽身。而感情是人类克服孤独的唯一方法,人的感情是一种用心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够冲破人与人之间的高墙,分享彼此的秘密,人与人结合,使人克服孤寂和与世隔绝感。但也切记感情与生活并不是脱离的,感情依附于生活。鲁迅曾谆谆告诫:“不要只为了爱而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好处全盘疏忽了。人生的第一好处便是生活,人务必活着,爱才能有所附丽。”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17
这半年突然有了很多空闲的时间,可以思考很多之前没有精力去思考的问题。无论是从自己三观的缺失,对感情的疑惑,还是对未来工作生活的规划,都终于有了个精神的空隙让自己好好思考这些问题。前段时间,感情问题的困惑让自己苦恼不已,我们到底希望从感情当中获得什么?一段好的感情应该是怎样的,如何在美好与不完美中进行平衡和选择?一段感情的变淡和所谓的到后来会变成亲情,是不是一种骗局?对终身浪漫深情的向往是否是得当的,还是自己的幼稚和不理性?
问了几个同学,他们都不知道有什么感情方面比较好的理论著作,于是自己就在知乎上搜了搜,看到这篇比较简短加之这本是Top250于是先拿了这一本进行翻看。看完之后,总的来说自己并没有很多评论中醍醐灌顶的感觉,可能因为里面诸多是泛泛的表述,比如第四章里面“爱的实践”当中说爱的艺术实践需要的是规矩、专心致志、耐心、关注,这几个并不算有错,甚至放到如何做好一份工作、如何获得个人成就而言,这些准绳和经验都是成立的,或许这些其实就是爱情要素中最精华而质朴的总结,但却并未引起自己很大的共鸣和收获感,甚至有一种喝了一碗淡淡的鸡汤的感觉,好像洗涤了心灵却说不出有什么滋味,可能就如一个短评中所说“如果只从向善的角度谈话题只能流于空洞”。
但是,书中有些地方还是让自己觉得比较有收获的。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书中说“人类最深层次的需要是克服疏离感,是逃离孤独感”,觉得在自己仅有的生活经验中,已经略有时候会感觉到孤独和疏离,自己觉得那是一种无法通过与人接触而消除的感觉,反而只有自己独处去慢慢消化。但是想到工作之后,朋友会越来越少、属于自己的时间会越来越少,便已经开始体会到那种孤独感了。书中认为由个人逃离孤独感角度而引出群体一致性也挺有意思的:
在民主社会中,存在压倒性的一致性。原因在于下列事实:必须有一种对追求融合的回答,如果没有别的或更好的方式,那么,通过群体一致才达到结合为一的方式也就会成为支配性的方式
另外,书中多处对于现代生活方式和消费的表述,与自己最近在读的《消费社会》恰巧有所呼应,甚至觉得现实就是书中描绘的那样。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三处,作者对于现代资本主义将人标准化进行了阐述,分别从“资本主义使人标准化,而将这种标准化视作‘平等’其实意味着‘雷同’”、“资本主义使人如机器般隔阂从而不得不通过程式化的娱乐消费等来体会开心”、“如同其他领域一样,人也将自己视为商品,人的价值由经济价值所决定”。在现代经济学的学习中我们都认为人口是生产要素的一部分,我们从离开校园的时候便开始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获得物质回报,我们在找工作的时候也会衡量一个工作的“性价比”,无论是从年薪考虑(同样工作一年为什么我比别人挣得少)还是时薪考虑(996比955高工资是正常的)我们都将自己的时间和劳动视为一件商品与公司进行交换;我们的消费路径也是相似的,女孩子会开始购入人生第一件奢侈品,开始买名牌包包、衣服、珠宝,大都向着一样的方向靠近。我并不认为自己能逃脱这种思想,我也认为自己在努力追求和获得想拥有的物质生活,但作者的这种反思却让自己好像看到了镜中的自己:
现代资本主义需要大批能够协调合作的人;这些人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多;这些人的口味也是标准化的,既能轻易地受外界的影响,又能被明确地预测。现代资本主义需要的人一方面感到自己是自由的、独立的、不服从于任何权威、原则或良心,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愿意执行命令,按照别人的期望做事,无摩擦地去适应这部社会机器;无须暴力就能指导,无须命令就可指挥,无须目标就可激励——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他们要好好干活,表现活跃,发挥职能,不断前进。
其实看这本书是为了获得关于爱情的理论的,书中这句话让自己觉得困惑的东西有那么一点点被解答。爱一个人不仅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而且也是一项决定,一桩判断,一个承诺。如果爱情仅仅是一种感情,那么承诺相爱一辈子就没有基础。
自己常常疑惑于,人都是不断在变化,即便是我也与三年前的我有了巨大的改变,我尚且只走过人生1/4的路程,如何会有足够的智慧为剩下3/4的年华做出重大的选择。而书中所说的“一桩判断”,则意味着必须要这么做,并且得由自己对自己的判断负责。或许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自己却长时间以来无法接受这样的说辞,直到看到这句话才觉得这不是我是否愿意接受的问题,而是其定义本身便已经包含了这样的责任。
总而言之,自己还得多看看其他书才能厘清自己的疑问。(自己的困惑也是一阵一阵的,这几天心情好了就似乎完全没想过这方面的问题,或许过段时间自己又会陷入疑惑)下面记录一些书中让自己觉得颇为收获的文字:就像现代化的大规模生产要求商品标准化一样,社会进程也要求把人的标准化,并把这种标准化叫做“平等”。
追求平等的趋势也是取消差别趋势的一部分,平等以这样的代价被买到了:妇女之所以与男子平等,是因为男女之间已经不再有任何差别在物质领域,给予意味着富足。不是拥有多的人,而是给予多的人才富足……他给了别人他的欢乐、他的兴趣、他的理解、他的知识、他的幽默以及他的悲伤有生命力的东西。
生活除了生存以外别无目标,除了公平交易以外别无原则,除了消费以外别无满足。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18
选择阅读这本书是因为每一个人都需要知道爱是什么并且如何去爱这个看似简单但大有深意的问题,从“北大包丽被精神控制后自杀案”等等因为不懂爱或没有学会爱而引发的悲剧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了解爱的艺术是多么有必要,它可以让你与你爱的人建立健康积极的爱的结合关系。
人类的存在是伴随着孤独感的,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尝试摆脱孤独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更替,摆脱孤独感的方法也在不断更新从而变得多元化,在原始社会,人们建立与自然界的原始联系,让自己融入自然或者与之结合,这就产生了宗教仪式这种强烈的、具有周期性的、刺激性的狂欢,由于这能够使人们在时空上结合并暂时摆脱孤独感,它被所有人推崇和鼓励;另一种方式就是情欲放纵或者饮酒成瘾,在这种狂欢状态中,人们可以暂时抛开孤独和焦虑,但这并不是一个好的摆脱它们的方式,一旦孤独感再次涌上大脑,这一类人又开始了刺激神经、麻醉精神的狂欢,一切归于平静后,反而孤独感更甚,因为他们生活混乱,虚度光阴,没有爱,只有放纵。接下来到西方当代社会,随着城邦和国家的建立,统治阶级出现了,人们想要摆脱孤独感的方式就是不做异类,从众且合群,除此之外,保留一点点个性作为生活的自由。中国有句话叫“高处不胜寒”,往往站在高处的人就是与众不同的,无论是思想还是行为,都鲜为人理解,所以他们的孤独感是大于一般民众的。到了工业社会,思想家们提出了“平等”的概念,人们之间的特殊差异应该得到尊重,遵从民众不再被当做唯一真理,新鲜元素出现在社会——民主、自由、反对剥削和压迫。放眼现代社会,生存似乎变得比从前任何时候都困难,因为这个时代的生存不仅仅包括活着,更重要的是生活,人像机器一样运作着,每天都处于无限的交易之中,人与人的距离感日益增加,“996”的工作状态完全支配大多数的人,他们过着日复一日相同的生活,他们的娱乐被限定,短暂的乐趣就是幸福感的来源。但毕竟人不是机器,人需要爱,而这就要求在人和人之间达到真正的结合。
以上所讲到的人的生存就是爱能结合的基础条件,爱就是人类生存于这个世界的动力与目标,是一种必需品。书中谈到:“成熟的爱是在保持一个人的完满性和一个人的个性的条件下的结合”,这样的爱是有活力的也是积极的,我们不会见到哪一对情侣是完全相同的,正是因为二人独特的个性,双方才会被彼此吸引,产生爱,通过爱结合在一起,双方才会“主动地站进去”;反之,如果双方为了能保持稳定性,委屈自己适应对方或是凌驾于对方之上,那么这两人都是不完满的,结果就是这份爱会变质,变得被动与消极,两个人都会沦为感情的奴隶。给予是爱的必要条件,它包括物质上的给予和精神上的给予,后者则更为重要,因为爱就是一种精神上的产物,给予你所爱的人主动的关心、以平等和自由为基础的尊敬、用行动去了解和深入他(她),加深你们之间的结合,用爱克服孤独感。拥有爱的能力是能够爱人的关键而并非是对象,很多时候,我们在寻找伴侣或是朋友的时候,都是冲着“合适”去的,性格合适,家庭条件合适等等,但是合适不该是爱情或友情的前提,而是你们真诚给予、付出后所达到的成就,如果一个人懂得如何去爱,那他的爱就不会被限制于与他各方面匹配和合适的某些人当中,他会有能力爱自己,爱所有的人,爱整个世界。
爱人的能力是随着一个人成长而渐渐习得的,从出生起感受到母亲对我们无条件的爱(包括一种明显的对我们的关心和肯定以及另一种隐藏起来的对生活的爱和生活在人间的幸福),父亲对我们有条件的爱,当我们做得好的时候会得到来自父亲的赞扬,做的不好会受到来自父亲的批评教育,我们也从以依恋母亲为中心到以依恋父亲为中心最终依恋两者的爱结合,这就说明我成了一个心理成熟的人,会自主的爱人,而成熟的爱是一种承诺,不是一时的冲动,这就要求我们在意志上要有坚定的爱的信念,这样的爱才不会消失,才会永葆青春。
在了解了爱的理论之后,重要的是爱的艺术的实践。爱的艺术同其他的艺术一样,要想掌握它,首先就要有约束感,但不是强迫自己去实践,而是在学习爱的艺术时让自己主动的融入进去,享受它并且接受它,第二,我们需要专注,即使在难以集中精力的环境中,我们也能使大脑充满觉知和意识,第三,忍耐性,艺术之所以被称为艺术,就在于它并不容易被理解和运用,我们要经受得住这个漫长而缓慢的学习过程,第四,对它保持高度关心,将它列入你的任务清单。同时,爱的艺术的实践需要信念的实践,信念是创造力的源泉,是一个人具有思想和独立性的重要表现,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念,对所爱的人有信念,这是一种源源不断的鼓励与认同,信念加固并稳定了爱的城堡,反之,没有信念的人是无法爱人的,他们的思想被权力、金钱、冷漠、无知、犹豫或恐惧侵占,他们和周遭的人之间有一道厚厚的墙壁,无法与之达到爱的结合。除了信念之外,还需要有勇气,要有能够接受风险和心理压力的能力,这就要求先独立,后爱人,因为一个思想和行为独立的人才有承受压力和痛苦的能力,否则,一个只能依附他人而不能给予的人是不会与他人达到爱的结合状态的。
在当今金钱至上的社会中,经济效益先行,要将人放于最高地位上是比较困难的,但我们仍然要呼吁在获取资本利益之前,先确保对人类同胞的爱,要有人类休戚相关共生存的意识。我国倡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应对人类共同挑战,正体现了我国欲同世界人民相结合,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发展和世界和平的伟大目标,这体现出了人类之间同胞的爱,正是爱每个人,爱整个世界,和所有的人结合在一起。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19
《爱的艺术》是美国心理学家和哲学家艾里希-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在这本书中,爱不仅仅是狭隘的男女爱情,爱是一门艺术,爱需要学习,爱需要有能力,爱是人格整体的展现。
艾里希·弗洛姆在书中还写到:爱与其说是一种情感,毋宁说是一种能力、一种态度,是一种积极的活动,并不是一种被动的情感,如果用最通常的方式来描述爱的主动特征,那么,它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
给予:不是我们通常说的物质上的给予,它是心灵的分享。夫妻之间、父母之间、恋人之间的爱都是建立在给予的基础上,而不是索取,这就是一门艺术。
所以,我们一生要做的事情很多,最重要的事应该是了解和掌握爱这门艺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感到生命的意义,并从中体验到艰辛和快乐。
《爱的艺术》让我收益颇多,爱是一门需要我们不断去学习的艺术。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20
最近几天看了《爱的艺术》这本书,感受颇多。书中,作者弗洛姆的主要观点是爱是一门艺术,需要人们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同时,爱更多的是给予而不是得到。
当今社会所有人都在渴望爱,许多小说、歌曲都在歌颂爱,但为什么这个世界有这么多为爱烦恼的人。《爱的艺术》中,弗洛姆就说其实绝多数人没有具备爱的能力,又或者说其实多数人谈的是爱的感觉,谈的是被爱,通过看这本书知道爱其实是一种能力,可以学习,从哪里学起,主要有三个重要元素,说起来简单,但想做好并不容易。
首先,第一个需要学习的能力是给予,你要主动地给予,给予很容易吗?其实不是,很多人会说,哦!我很大方,很慷慨。因为很多人的给予都带有被动,都是因为某个因素促使他在付出,他的付出其实是有一个更大的目标,希望是要有回报的,这本书里讲的付出是不再需求回报,没有被动、没有社会压力或者其他什么方面的压力促使他主动给予,主动给予是想要分享,我们可以检查下自己的给予是主动给予,还是被动给予。如果你不能去有主动给予,而是被动给予,说明你的爱的能力是有限的。
第二个能力是关怀。书中说到真正的关怀是本身要有劳动力在里面的,平时当我们说,我们好爱自己的家人,却从来没见过你关怀、照顾过你的家人。说自己好爱自己的学生,也从来没见过你关心过你的学生,那只能说明你爱的是家人、学生给你来的感觉,所以,真正的爱中,你要有劳动性的关怀。
最后一个需要学习并具备的能力是尊重,真正的爱中必然有尊敬,我们大部分人都觉得尊敬只是想由上到下。这本书就说尊重其实在拉丁文中的意思是如实地注视对方,你是如何的,我就要如何地对待你,很多的父母以为他们爱孩子,其实他们只是希望他的孩子变成一个他渴望形成的样子,并没有如实的尊重。只有尊重,你才会获得真正的对方。
《爱的艺术》是心理学家弗洛姆最的作品,出版至今已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全世界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的作品。这是一本可以轻松阅读但又能引起思考的“小书”,很庆幸遇见了它,弗洛姆的文笔很流畅,思维很连贯,不是那种严肃的说教,也不是牧师般的引导,他不是要教会我们什么,他只是在讲述,就好像一个老者在讲自己人生中关于爱的那一章节,每个听众各取所需即可。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21
读完了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很好的一本薄薄的书。
人的孤独感是无法回避的事情,克服的办法一是创造,主动去改造自然,实现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联通;另一个就是爱,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实现自我和人群之间的联通。无论是创造还是爱,都是主动性的行为;所以弗洛姆提倡"创造性的人格".
通俗地说,爱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爱确实是内心强大的表现。当然,大多数时候,我们会说,爱情是弱者的感情,但是,过于脆弱的相互依赖的爱情可能也无法真正健康而长久。我赞成说,一个懂得并且能够享受孤独的人——独处,而不求助于各种他者(包括人和物)的支持——才有着真正的去爱人的力量。真正的爱里,应该能够同时成就自己和他人。无论是一味索取的爱,还是按照自己的臆想一味给予并且认为对方需要的爱,都是不健康的。
弗洛姆也大量探讨了现代社会是否有利于爱的培养的问题,他认为,西方社会导致了爱的溃散;其主要论据在于,现代社会的组织方式带来了现代人与自身、与其他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被异化了。我赞同,在工业大革命之后,"物"在人类生活中享有了从未有过的地位,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崇拜;但是我不敢肯定,在现代社会之前,爱是普遍的,而现代社会的到来,带来了爱的溃散。可能确实现代对于人之间关系的抨击很多,从文学到哲学的各个方面,但是更加可能是由于人的信仰变化——从崇拜爱与美到崇拜物而贬低人——而造成的。我们甚至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社会之前,还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时期,我们对自己的心灵更加敏感或者麻木。所谓协作精神和相互体谅对于相处的作用,我想不只是现代会这么要求——人和人是不同的,相处之间摩擦就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同理心和让步就是必要的润滑剂,而非某个社会形态强加在于人身上的,只不过大众媒体会不会这样坦诚。
让步假设说,现代社会确实存在爱的溃散,这也不能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美德标准带来了这样的情况来概括。如果爱——博爱、母爱、性爱,可以给人带来愉悦,那么人就不会轻易放手它们,不会因为社会崇尚协作精神,就贸然提议说,我们放弃相互之间的爱,用协作意义上的共生来替代吧。——人面对鱼和熊掌的第一反应,不会是,两者我该放弃哪一个,而首先会是,我能不能同时占用两者。另外,如果我们谈论这个话题的起意在于学会爱,获得幸福感,那么笼统而轻巧地把责任推于社会形态是一种既不负责任又无济于事的行为——我们大可以把时间花在一部电影一桶爆米花,而不是严肃的思考上。
但是,我们确实注意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组织形式,或者说工业化的进程,确实改变了人的很多习惯、特征;这样特征和习惯的改变可能最终改变了社会里爱的现状。
确实,现代社会里更多幸福感来源于消费——或者说,人的幸福感向来部分来自于消费,而在工业化之前,消费部分占有份额受到了消费品总量的限制,无法大幅扩张;而工业化带来了这样的可能性,于是人自然地转向这部分更加容易增长的幸福来源,从而形成了大众逐利的场面;而这样的情况有可能造成了大家对于精神层面替代性的忽视。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也许国际贸易里"福利恶化型"增长的情况会出现。
同时,现代社会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习性。弗洛姆在"爱的实践"里所提到了几种爱的基本要求:"自律"、"专注"、"耐心"、"极大的热情"。但是现代社会的物质消费约束集确实不利于这些美德的培养,这些美德在社会中的地位也远不如一两千年前。我们可以说,人性的的进化是缓慢的,远远慢于意识形态的演化,更加慢于生产力的提升——尤其是在生产力经历了指数甚至更快的增长之后。不可能指望植根于人性的意识形态迅速地可以适应生产力的提升,而同时保持了当初的种种坚韧不摧(或者至少在没有外界冲击情况下,表面的坚韧不摧)。因此,爱成为一种需要学习、时时注意的能力——培养这样能力之始,就是从努力靠近弗洛姆所提出的几项要求开始。
【爱的艺术读后感】相关文章:
爱的艺术读后感08-04
《爱的艺术》读后感03-06
爱的艺术读后感精选04-11
《爱的艺术》读后感01-01
爱的艺术读后感整理04-12
爱的艺术读后感推荐04-12
爱的艺术读后感范文03-15
爱的艺术的读后感作文01-10
《爱的艺术》读后感范文「精选」08-14
《爱的艺术》读后感作文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