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自由》读后感

2024-10-30 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逃避自由》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逃避自由》读后感 1

  摆脱束缚,获得自由,似乎历来是人们的本能之一,在现代却成了人们的本能之一。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从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和人性结构三者相互影响的总体探讨了自由对现代人的意义,以及现代人因极度自由而产生的无能为力感而逃避自由的方式。

  他指出人类从自然,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在获得自我意识、个人化、自我发展的同时,却又陷入了一种“日益的孤独”,产生一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这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使得人们逃避自由(需要事先说明的是,我不会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对自由方面作出相关分析,这是我力所不能及的,而仅以对看完本书后的所思所想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什么是自由?随着时代的越是发展,它的概念越是让人感到模棱两可,它表面上是行为与意识自己做主不受约束与控制的状态,而实质却如弗洛姆所说的:“人的意志,良心,理性征服了人的自然倾向,建立起其个人对自然的部分统治,这似乎成了自由的本质。”我丝毫不会怀疑这句话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因为在现代的自由确实受到了外在的或是更多来自内在权威的束缚,这种权威来自伦理道德,法律以及自己的良心等等,而尤其重要的是来自个人本身的无能为力感与孤独感。

  由于自由的感受其实是一种界定,因此如果越少对于自由界定或者越是强调一种低限度的自由,那么对于自由的满足感反而会不断地增加,而相反一个社会对于自由愈是不满足那么反而说明这个社会的自由程度更加高,正是因为这一社会的高度自由属性使得社会本身能够产生对于自由的不断界定,由这不断地界定和多种思想对于自由不等界定,使得这个社会的自由标准被不断推翻。而这个推翻的过程的作用正是另外一种对于自由的宣讲。而这种不断地自由宣讲将不断地影响自由的状况。我上述所言的其实是由埃里克所提供的事实资料中获得的结论,真正埃里克所做的工作其实是将中世纪基督教社会状况下,人们对于自由的高度满足的`状况以及其成因。同样的还包括在纳粹时期,人们对于自由满足感的无视或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其实也是一种对于自由满足的表现。

  我个人认为因为孤独,而使自由背后承担着责任。某时世界上有了人类,他们起先与自然融为一体,他们不知道自己和自然的区别,也就感到自身是完满的。而后来他们与自然分离了,他们意识到自我的存在,他们开始对未知充满恐惧。就如一个婴儿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感到恐惧的,只有当他长大,脱离了父母,自己拥有了所有的选择权,发现自己要承担如此之多,他们才会恐惧。人恐惧了,追根朔原是因为人有了自由,据弗罗姆说,自由和孤独感成正比。在我看来,人害怕的东西不是自由本身,而是自由背后的责任。因为后来人们发现了一切东西都必须自己承受,没有他者可以介入,甚至死亡也必须自己承担。于是问题棘手了。有少部分人选择痛苦的捍卫自己的自由。而大部分人选择的是,消灭个体,进入集体。

  弗洛姆讨论了“逃避自由”这一心理机制。面对个人的孤独和无权力感,个人有两种方法:即上文的逃避自由和自我实现。第一种“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是放弃个人的独立自由,寻求新的束缚,来代替其已失去的原始约束。这种心理机制最显明的表现是企图服从与支配他人。这种“逃避自由”的方式是极权主义的主要心理根源。在我看来,每个人都企图服从与支配他人。所以,不要说“我们深受极权之害”,而应该说“我们就是极权主义者”。

  当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从内心摆脱了极权主义,那么这个社会还会是极权主义吗?当每一个个体真诚地面对自己,真诚地忏悔,真诚地面对邻居,真诚地去爱,这个社会还会是孤寂的沙漠吗?第二种“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是“破坏性”,摧毁外在的东西,以消除无权力的感觉。这种破坏性,往往用爱、责任、良知、爱国主义等字眼来掩饰。第三种“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是“舍己的自动适应”,也就是大多数人在当代社会中所用的方法:“个人不再是他自己,他完全承袭了文化模式所给予他的那种人格。因此他就和所有其他的人一样,并且变得就和他人所期望的一样。这样,‘我’和世界之间的矛盾就消失了,然后,对孤立与无权力的恐惧感也消失了。”诚如我们在每天的生活中看到的,传媒上推销一种“个性”,于是大众就纷纷追求这种“个性”,却不知道这种“从众心”本身就是没有个性的表现。

  最后一章,弗洛姆提出他的“梦想”:在一个自由民主,人道主义的国家里,社会应该尊重人性的发展,鼓励个人的自发感觉,鼓励创造性的思考,而个体应当自我认识,摆脱自由与束缚的恶性循环,寻找一种积极自由的状态,发挥自己的个性,自发活动(所谓自发活动包含爱和创造性的工作),实现自我,体验到“生命只有一个意义,那就是自发自动地生活”。阿伦特在公共领域的“行动”,应当可以看作一种“实现自我”的方式。

  在本文的最后,弗洛姆写道:“唯有当民主不退却,而采取攻势,并进一步了解以前为自由而奋斗的人,其心目中所抱的民主目标是什么的时候,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民主才能战胜所有各种独裁集权制度。唯有当民主能灌输给人们一种最强烈的,对生命与真理及自由的信心,深信自由是积极而自发地实现个人自我,唯有这样,民主才能战胜种种虚无主义的势力。”

  《逃避自由》读后感 2

  首先强调一下这本《逃避自由》还是有点“重口味”的——无论是由于“逃避自由”而产生的“受虐”或“他虐”行为,以及纳粹问题中的“屈服”与“极权”,都是人性中软弱、阴暗的一面。建议不喜欢读重口味话题、喜欢内容阳光向上的读者就不要看这本书了。博主读这本书主要是因为自己在哲学、心理、政治这些领域比较文盲,而且常常觉得,我们要看到人性黑暗的一面才能走向光明。

  弗洛姆的这本《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被称为是政治心理学的奠基,其中很多理论几十年过去了仍然适用。书中观点清晰,思路连贯,心理分析部分逻辑顺畅,参考文献列举严格,语言深入浅出;虽然论据不是很充分,但是理论线索的逐渐深入是最厉害的地方。我读的是英文版,可能没有了中西方语言翻译过程中产生的差异,所以读起来也很酣畅淋漓。但是文中难免存在观点重复讨论的情况,并且心理学“干货”比较多,有些章节可以“速读”。

  王小波曾经在他的书里提过,西方的文章观点论述非常客观、有理有据,而非直接劈头盖脸的批评,弗洛姆也确实是对王小波产生不小的影响的人物之一。

  逃避自由的原因:自由会产生孤独与焦虑

  弗洛姆阐述了西方中世纪时期与现代社会最大的区别在于中世纪时期并没有自由这个概念,因为在那段时期“个人”这个概念本身就不存在——每个人在社会秩序中很严格地执行自己的角色,生活的意义就在于这个结构规整的“整体”。人们想从一个阶级转变成另一个阶级几乎是不可能,甚至物理上就没法实现,因为从一个城市移动到另一个城市都很难做到。中世纪的个人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全部都要循规蹈矩。虽然当时人们不拥有现代概念里的“自由”,但是他们也没有隔绝和孤独,因此,人们没有空间或需求去对任何事情进行怀疑。中世纪的社会秩序就是自然秩序,这给了人们安全感和归属感。

  中世纪晚期,社会结构和人的个性开始发生改变。之前的规整和统一被资产、个体化经济的萌芽、和竞争的出现而被削弱。西方的每个社会阶层都产生了“个体化”的现象,从而影响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审美、服装、艺术、哲学、理学。

  中世纪社会结构的逐渐瓦解的结果就是现代概念中“个体化“的出现——人类具备了更丰富的精神活动,开始对“自己”有了认知。这也就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开始了。其间产生了活跃的经济模式,从而给了人们自由的感受和个体化的理解,但是由于失去了遵循“自然法则”的经济模式,人们也失去了中世纪时期社会结构提供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他们更加自由了,但是也更加孤独。

  弗洛姆分析,这种自由给人们带来能力的提高,但同时也导致了隔绝和怀疑,而隔绝和怀疑会产生焦虑。人们眼中的世界因为没有边界而显得危机重重,人们因为不再生活于一个封闭世界里的固定位置而迷失了人生的意义,并且开始被权利和资本震吓,自己与他人之间存在竞争,因此也变得敌对和疏远。所以人获得了自由,但也开始受到外界威胁。文艺复兴结束后,人们因为没有资产家的财富和权力而失去了与宇宙的统一感,从而开始被个体的渺小和无助而包围——天堂不再,茕茕孑立,于世独存。新出现的自由注定产生了严重的危机感,无力感,怀疑感,孤独感,和焦虑感。

  人类逃离自由的模式:极权主义

  弗洛姆认为,自由让人类感受到了渺小和无力,所以人们会愿意放弃自己的独立而产生极端的服从或极端的统治,从而来填补这种渺小和无力;这种现象与心理学上的'“受虐”和“他虐”相关,只是每个人程度不同,严重者会产生神经症状。

  受虐行为通常来源于个体在宇宙面前感受到的低微、无力、渺小。弗洛姆的分析表示,虽然受虐者会有意识地认识到这种感受的负面影响并愿意去克服,但在无意识中,他们内心的驱动只能使得他们更加感受低微与渺小,从而产生轻视自己的现象,而失去掌控外界的能力。这时候受虐者普遍会出现对外界权力、他人、组织、或自然的明显依赖,从而失去对自己的主张,开始对外界的命令产生服从,逐渐失去自我。

  同样,他虐行为则与受虐行为相反——他虐者看起来强大、有控制欲,似乎不会对他们控制的对象产生依赖,然而弗洛姆认为他虐者实际正需要被虐的人或事物,事实上,他虐者的力量正根植于这种掌控中,他们产生的依赖甚至是无意识的。

  弗洛姆阐述,“受虐”和“他虐”倾向都是为了帮助个体逃避无法承受的孤单感和无力感,这在心理实验和经验观察中都可找到根据。“自由”对受虐者和他虐者来说是一个负面的词汇,也即他们要独自面对陌生、敌对的外界。这让我想起美剧《实习医生格雷》中的一集,一个被绑架了十年的小女孩终于逃了出来,在获得自由后竟然会想念曾经绑架与折磨她的人——这就是人在突然面临自由后产生了孤独的表现。

  弗洛姆引用了陀斯妥也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描述:“再也没有人比他有更强大的需求去向他人彻底投降,并缴械出不幸的自己生来就具有的自由”。

  弗洛姆的总结

  弗洛姆认为,极权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可以与神经症的作用相比较。这种症状来源于无法承受的心理疾病,同时提供了一种方式来让病人有继续生活的可能。但是这不是快乐与个人成长的方案。极权主义并没有解决神经疾病的根本问题。人类不断变化的本质注定意味着人类会在可能的情况下追求更大的满足。个体的孤独和无力、对实现个人潜力的追求、现代工业生产力逐渐提高的客观事实,也是不断变化的因素,这也构成了对自由与快乐的追求的不断增长。而人类对自由的诉求不是形而上学的抽象力量,也不能用自然法则做解释;它是个性化与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逃避自由》读后感 3

  这本书是弗洛姆基于对30—40年代纳粹极权主义在全世界泛滥的反思而写的,他尖锐指出纳粹极权主义在社会引起狂热追捧的心理机制——即逃避自由的机制。如果作者仅仅是分析纳粹主义的话,这本书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在我看来,不会长久和深远。很显然,作者在动笔之前肯定也考虑到这样的一个问题,所以在整个内容的安排和结构的设计中,专门讲纳粹主义的只安排了一个章节,虽然每一章节都会涉及这一话题,作者试图想要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说理与逻辑推理过程,或者说通过分析社会中群体/个体的心理机制来进一步剖析纳粹主义。

  这本书用七个章节试图阐明四个问题,即“自由是如何产生以及产生的影响”“三种逃避自由的机制”“纳粹极权主义产生的心理原因”“民主社会中逃避自由的现象”。

  一、自由是如何产生以及产生的影响

  伴随着文艺复兴、大航海冒险、宗教改革、工业革命,个人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也越来越自由。而且当时资本主义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个人自由的`发展。

  但是吊诡的是,个人自由的增加并没有给人带来更多的归属感和安全感,相反,人们会选择逃避这种自由。

  二、三种逃避自由的机制

  第一种是权威主义,是对外在权利的依赖与臣服,具体表现为施虐与受虐,并假借爱的名义。

  第二种是破坏欲,就是除掉所有与之相比是个人显得弱小的对象。在纳粹极权主义时代,新中产阶级表现最为突出。

  第三种是机械趋同,即从众、随大流,个人自主思想与批判性思维的丧失。

  三、纳粹主义产生的心理原因

  区分了当时存在的心理基础,一种是无产阶级和自由资产阶级的听之任之心理,还有一种是新中产阶级如何将社会地位的自卑转移到民族自卑。

  四、民主社会中逃避自由的现象

  民主社会以一种更加隐形的方式存在,这种社会很容易识别,任何一个压抑人、否定的人的社会都存在逃避自由的现象。

  所以,应该怎么办?

  作者主张发挥人的自发性,重视人的自由意志与人格(理性+情感)的发展,而这种自发性的获得可以通过劳动创造。

  教育呢?教育在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作者对教育持批判的态度(好像法兰克福学派都不怎么看好教育)。首先批判了教育扼杀了人的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最原始的表现是孩提时代自由表达厌恶、敌视与喜欢;作者进一步批判了教育不鼓励原创性思维,灌输式的教育,以及过分推崇知识的教育方法更加助长了逃避自由的发生。

  读完这本书,对于我自己来说,没有很强的个人冲击感。

  “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逃避自由》读后感 4

  《逃避自由》这本书是费罗姆的著作之一,起初看书的名字的时候,我感到很疑惑,对自由的渴望想必是人人都有的,从古至今人们为争取自己自由的权力付出了诸多努力,为什么要“逃避自由”呢?看了此书以后,我发现原来自由与孤独之间是有着不可分割的一些关联的。

  书中有句话是这样的“自由虽然给他带来了独立与理性,但也使他孤立,并让他感到焦虑与无能无力”,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我们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个个体,难免会被束缚,因为我们需要一个规律来进行社会活动,但是当给予我们极度的自由的时候,人本身所具有的依赖感臣服感便会有所减弱,虽然独立是好的,但是难免会因为无法与社会相容而感到一种“孤独”与“不安全感”。所以,人所具有的依赖感是我们有时候逃避自由的原因,也许我们在认为自己没有自由的时候,加倍的渴望自由,但是书中则提出自由会不会成为沉重的负担,使人无法承受,因为人还有一种天生的臣服愿望。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子女对于父母要求的'自由,正如书中也有提到胎儿与母亲之间的联结与割裂。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不断独立的过程,在年幼时我们有父母的庇佑,那时候自由这个概念尚未在意识中出现,而在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开始逐渐形成的时候,我们又不断的想要脱离开父母,想要过一种自己所谓的自由,而在完全脱离开父母的时候,我们又渴望他们的管束,希望听见他们的叮嘱,甚至希望他们对我们再次进行管教,因为我们心中对此有中天然的臣服与依赖。我们害怕自由以后的孤独感,所以不断的想要与周遭链接在一起,有时候自由与孤独原来是可以很贴近的。

  “个体化进程日益加剧的一方面为自我力量的增长,而它的另一方面则就是孤独日益加深”,自我力量的增长就我的理解看来,是对自由的争取和渐变独立的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孤独日益加深则是不可避免的。人在宏观看来虽然与这个社会有所联结,但在微观看来,他就是一个独立的人,自由与孤独也都需要自己去一一品尝,争取一种自己所谓的自由的同时也意味着在品尝一种孤独。

  在未读此书前,从没有把自由与孤独做一个联系,甚至觉得自由是极度美好的,但是从此书中我看到,原来自由与孤独是贴近的,逃避自由的人实质上就是在逃避孤独,因为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都会有一种天然的依赖感和臣服感。

  《逃避自由》读后感 5

  有的时候会相信万物碰撞的缘分,其实,与一本书的相遇也会如此。在接触到弗洛姆的《逃避自由》之前,我常与身边人讨论“何为自由”,对这个话题乐此不疲的我很感念遇到此书。

  此书虽然不厚却让人读之入迷,就如同坠入了一个深邃的思想旋涡,在阅读的过程中感觉自己原有的认知图像被一点点击碎,而随着书本中文字的不断推进,而自己思想观念里的新的图像却在不断重新组合。弗洛姆能将社会分析得如此细致入微,同时结论又是如此的'深刻,让我不得不敬佩弗洛姆基于心理学基础上的理论分析的洞察力。坦诚的说,22号建志老师让我看完写书评的时候,处于阅读过程中的我还很亢奋于是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可到读完,才发现自己没能力概括出整个知识体系,只能写写自己的个人感想并给大家摘抄些原文欣赏。个人感觉,有些地方还是挺难理解的,我想这本书还需要回头再啃几遍吧,因此现在只读一遍的我和大家先分享些读后念头:

  学习、工作、赚钱、结婚、生子……是自己心甘情愿还是仅仅为过上他人眼中的正常生活?稍微成熟以后才发觉做一个常态人是很难的。匿名的权威像一股看不见的力量操纵社会中的人,孤独、焦虑和恐惧笼罩在现代人的头上。金钱地位和名气声望使我们在脆弱的生活中获得些许安全感的同时,也让我们放弃了自由。弗洛姆认为什么样的人具有积极的自由呢?大概是充满爱与充满创造性的艺术家和小孩了,他们既能遵从内心也能感知世界。然而现代社会追求自由的代价太大,为自己而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对大多数人来说逃避自由与忍受孤独是一道亘古难题。不过希望还是有的,正如弗洛姆在书中所说:我们多数人至少可以在刹那间察觉到我们自身的自发性,而正是在这刹那间,我们获得了真正的欢乐。不管怎样,坦然接受自身矛盾的两股力量,学会升华,努力做到自我实现和超越现状。虽然我们很多人没有拥有自由的能力或者说是条件,但既然神秘力量给了我们觉醒的意识,我们就充分利用自发性好好看一看吧。

  《逃避自由》读后感 6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认为,社会性格是有共同基本经历及生活方式的群体多数成员性格的基本核心,它将外在必然性内在化,趋势人聚精与某一既定政经任务上。而思想,也只有在其回应了某社会性格中最突出的某些需求时,才能变为现实。

  因此许多人在谴责所谓人性的罪恶,“哀叹”“丑陋的中国人”时,在享受道德制高点的快感之余,亦必需从历史的维度考量这种社会性格背后的群体经历及条件,即相应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而非“无端散发一天愁”。

  此外,社会性格的概念,也可以为从社会条件到特定群体行动提供一条解释的桥梁。比如,弗洛姆认为,当时德国工人阶级没有对纳粹主义加以政治信念指导下的真正抵抗,乃是因为其从1918年到1930年的持续失败,使工人阶级产生了深重的无奈屈从感,不信领袖,怀疑所有政治组织及活动的意义。

  事实上,在1928年及1932年的选举中,德国社会民主党及共产党的.总选票分别为40.4%与36.2%,即纳粹的上台并非源于社会民主党及共产党支持者的倒转,其选票在四年间大幅上升是源于其接收了非天主教资产阶级政党的选票。因此,从工人无奈屈从心理的角度,亦不能如同弗洛姆般认为工人(他在讲述纳粹时并无将社会不同群体区分)渴望纳粹强权提供的安全感及归属感。社会民主阵营的失败亦源于社会民主党与共产党的分裂,在血腥五月后,社会民主党和共产党反对希特勒的选举口号孑然不同,社民党号召选兴登堡即打击希特勒,共产党说选兴登堡即选希特勒。

  可见,社会性格的概念可以作为重要的补充分析工具,而不能越厨代庖。

  《逃避自由》读后感 7

  弗罗姆从人类历史和人的生命史中发现某种类似悖论的东西:人类从自然,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在获得自我意识、个人化、自我发展的同时,却又陷入了一种“日益的孤独”,产生一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这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使得人们逃避自由。为了克服这种孤独与焦虑,弗罗姆认为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服从”,即放弃个人的独立性,服从于某种权威。这一种方法我们不妨称之为“逃避自由”。还有另一种方法是在不否定个人的情况下,创造性地与人类及自然自动自发地建立关系,去爱、去创造性地工作。这种方法我们不妨称之为“自我实现”。弗罗姆认为,“服从”的方法会导致如下的困境:“服从的结果与当初想要服从的目的正好相反:服从增加了儿童的不安全感。同时,产生了敌意与反抗,而这种反抗是更令人惊吓的,因为反抗的对象正是儿童所依赖的人。”在某种程度上,“服从”的方法是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弗罗姆推崇的是第二种方法。

  人的基本需要在现实世界中得不到健康的满足,就会寻求不健康的满足方式。弗罗姆认为人在逃避孤独或不安全感的过程中,形成了四种典型的不健康的性格倾向,即施虐倾向、受虐倾向、破坏倾向和迎合倾向,而健康的性格则应该富于自发性。现实人的性格往往是各种取向的混合,只是有一种取向占主导地位。

  非创伤性取向的混合最常见的是接受取向与剥削取向(受虐狂与施虐狂)的混合,集这两种取向于一身的人在权利大的人面前就情不自禁的谄媚,在权利小的让你面前就不由自主的逞强。这种欺软怕硬的性格叫做权威主义性格或独裁性格。当然,在一个人的性格结构中可能既有创生性取向又有非创生性取向,其中某种取向占优势。

  弗洛姆分析了纳粹意识形态的特点并且指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的心理体系已经转变为对依靠新秩序来重树国家自豪感的渴望,并且表现为了纳粹主义。弗洛姆暗示,当一个国家正在经历着消极自由时,很可能就会屈服于独裁主义政权,但他却明确提出了迄今为止文化演变的结果是不能被抹杀的,并且纳粹主义并没有给世界建立真正的统一。最后,弗洛姆调查研究了民主与自由。他提倡现代民主与工业化国家,但他仍然强调了如果仅有这些社会提供的外部自由而没有同等的心理自由是不完善的。弗洛姆表明虽然我们已经不再受显而易见的独裁主义的影响,但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行为仍然受着所谓的“常识、专家意见、广告”这些因素的制约。一个人真正的自由就是完全不受约束地自我表达和自主地开展行动,并且要对个人真实的情感进行真实的反应。他的存在论中明确地表达了这样的观点“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活的过程”。但弗洛姆的反对者们怀疑到,如果真像弗洛姆宣称的保持真实的人性就是在与那些和我们共享一个世界的人保持真正的.联系的话,我们的世界将是一团糟。

  人本应是自由的!但人在现实的社会中是不存在自由的,或者用宗教学家的话来描述现代人的自由便是“命运是无法决定的,你或是被上帝拖着走,或者跟在上帝的身后,当是后者时,你就是自由的。”而现代人所要做的仅仅是将命运和上帝换成其他的名词去理解而矣。

  所以,人们逃避自由并不是其他的原因,实质上不外乎是内心的欺骗感,同样的不自由,如果别无选择我宁愿选择公开的不自由。否则,我们也许会在罪恶的民主下永远的牺牲了我们的自由。

  《逃避自由》读后感 8

  这本书出版于1941年,正是纳粹德国发起对外侵略的第三年。

  弗洛姆发现,纳粹得以统治德国的原因,正源于我们对于自由的“逃避”。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很多人所追求的个人自由,只不过是一个幻影。因为这个社会充满着变化、不确定、疏离感,我们不可避免地被孤独感和恐惧感驱使着。所以很多人选择臣服于公共舆论和大众意识,过上了从众的生活,放弃了自由。法西斯正是巧妙的利用这一点,实现了它的政治目的.。

  在本书中,弗罗姆回顾了人类追求自由的历史。他指出,人类历史是一个“日渐个人化及日渐获得自由”的历史。亚当夏娃违反了上帝的旨意私自吃禁果,从而真正有了作为人的意识,自由开始了,与此同时,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亦因此遭到破坏。人类一方面摆脱了传统的外在权威的种种束缚,尤其在当今,人类差不多完全摆脱了宗教及诸种权威的影响,并拥有较充分的物质财富,成为完全“独立的个人”;但另一方面,一旦人类独立,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被瓦解,人的生命价值的完整性亦不复存在。在这之前,人隶属于宗教、社会和家族,而不属于自己。这种状况妨碍人类朝自由、自决和完整的方向发展,但是,它往往又是“慈爱、互助及安全”的,人可能感受到饥饿和外在压迫的痛苦,但人不感到孤独。

  然而,获得“自由”的现代人则呈现出另一种情形。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人日益个体化,成了一根根伟岸羸弱的风中芦苇。现代文明制造出大量的物质产品,它像一堵堵高墙,将人与人隔开,把人拉离本真状态。乡下人的热情纯朴在城市绝迹,茅屋的原始气息在一幢幢高楼大厦中荡然无存。甚至在一个人格不健全的社会,人们连孤独也无从察觉,只有麻木、浮躁和野蛮。人们赤裸裸的炫耀财富,却离本真愈远;人们谈论性,谈论女人,却离本真愈远;人们宽容默许一切,却离本真愈远。在当下时代,存在真正成为了一个问题。

  那我们只能对“自由”敬而远之吗?弗洛姆告诉我们,有独一无二的创造,才有个人的价值,有真诚的爱,人与人之间才能产生联系。唯有创造与爱,可以战胜我们对于自由的恐惧与逃避。

  《逃避自由》读后感 9

  如果要在自由前面加上一个动词,我想这个词一定不会是“逃避”。若为自由故,生命和爱情皆可抛,为什么要逃避呢?弗洛姆的《逃避自由》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自由的意义与种种矛盾,自由既意味着多种选择也意味着孤立无援。剖析逃避自由的原因是为了实现自由,书本的最后,弗洛姆充满希望地探讨人类如何获得自由,所指出的“自发性”是对自由的美好畅想。

  弗洛姆所说的自由是表示人类存在的一个特征,自由的程度代表了人类之发现其为一个独立而个别的生物的程度。自由有着暧昧意义,一方面,人日渐脱离外在权威而独立,而在另一方面,个人则日益感到孤立,结果,感到个人无足轻重与权力。发展了个人,但使他更孤立无援。增加了自由,却也产生了新的拖累。

  个人日益获得自由的过程,或者说是个人化的过程,是一个辩证的过程。一方面,儿童变得日益自由,可以发展和表现自我,而不受原来约束的他的那些关系的妨碍。可是在另一方面,儿童也日益地脱离了给他安全与障碍的那个世界。个人化的过程虽然是其个人人格日增力量及日渐完整的一个过程,但同时,也是一种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失去了当初与他人无分彼此的同一性,儿童日渐与他们分离。这种日渐分离的情形可能产生一种孤立状态,从而产生凄凉之感,和造成强烈的不安。

  这种个人无价值的观念,个人之在根本上不能自立,以及个人之需要服从我在权威,在弗洛姆看来也是希特勒理论的主题。在现代社会中,个人自动与他人统一化的这种行为,使得个人益加觉得无助和不安。因此,他准备服从新的权威,因为新的权威给予他安全感和使他解除怀疑。人类失去了自动行为的能力,是法西斯主义可以实现其政治目的的根本原因。

  人类之自由,若从它的积极意义来看,是在获得人性尊严及个人力量。弗洛姆深信,一定是有一种积极自由的状态存在,人是可以自由而孤独的,可以具有批判能力,而不会充满怀疑,可以独立,而仍然是全人类的`完整的一部分。获得这种自由的方法,是自我的实现,是发挥自己的个性。

  积极的自由在于整个而完整的人格的自发活动。自发性活动是自我的自由活动,如果人能藉着自发性活动,来实现他自己,并使自己与世界,建立关系,他便不再是一个孤独的微尘了。他与世界化成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的一部分;他有其适当的地位,因而,他对自己及生命意义的怀疑,也一扫而空。他发现自己是活泼而有创造性个人,也体验到“生命只有一个意义,那就是自发自动地生活。”

  对于个人来说,积极的自由也意味着,在此一独特的个人自我之上,没有更高的权力,人就是他的生活的中心与目的;人类特有个性的成长与实现是唯一的目的。而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惟有在一个社会中,当个人——他的生长与幸福——是文化的目标;个人不必屈服外在的权威,也不必受到外在权威的利用;以及,他的良知和力量是真正属于他的。惟有在这样的一个民主社会中,自由才会真正的实现。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民主制度是一种创造经济、政治及文化的条件,以便可以充分发展个人的制度。法西斯主义则是要使个人服从外在的目标,和减弱个人个性的发展。

  自由,因其具有辩证的暧昧意义,既使人独立又使人孤独,只有个人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能真正的自由而不孤独,对于社会来说,民主制度促使个人自由的实现,而在整个社会层面中实现民主。

  《逃避自由》读后感 10

  摆脱束缚,获得自由,似乎历来是人们的本能之一,在现代却成了人们的本能之一。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从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和人性结构三者相互影响的总体探讨了自由对现代人的意义,以及现代人因极度自由而产生的无能为力感而逃避自由的方式。他指出人类从自然,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在获得自我意识、个人化、自我发展的同时,却又陷入了一种“日益的孤独”,产生一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这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使得人们逃避自由(需要事先说明的是,我不会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对自由方面作出相关分析,这是我力所不能及的,而仅以对看完本书后的所思所想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

  什么是自由?随着时代的越是发展,它的概念越是让人感到模棱两可,它表面上是行为与意识自己做主不受约束与控制的状态,而实质却如弗洛姆所说的:“人的意志,良心,理性征服了人的自然倾向,建立起其个人对自然的部分统治,这似乎成了自由的本质。”我丝毫不会怀疑这句话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因为在现代的自由确实受到了外在的或是更多来自内在权威的束缚,这种权威来自伦理道德,法律以及自己的良心等等,而尤其重要的是来自个人本身的无能为力感与孤独感。他指出,自由的帷幕拉开欧洲黑暗时代的中世纪,那时人没有竞争,不感到孤独和孤立,有安全感和相属之感,却唯独没有自由,人们为此而抗争,文艺复兴和中世纪宗教改革接踵而来,表面上,人们的抗争胜利了,但是其结果他们胜利的果实变成了牢笼再次把他们束缚了,而这次的束缚比以前也更加牢固。其原因在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使个人无法正常适应而与发展,因此,一个个无能为力的个人产生了并把他们束缚在了无能为力感与孤独感的状态。肯定有人会问,自由为何会产生在欧洲,我想我前面已经提到是资本的主义的发展开拓了自由的道路,而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源于资本的积累,资本的积累在于掠夺。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通向自由的道路被开拓成了一条康庄大道,到了现代,自由发展到了巅峰。在这极度自由的空间与时间里,人们时刻注意并充分发挥着自己的个性,更积极进取,更有责任心,更加享受自由这肥硕的果实,然而,大部分人对这份果实是无福消受的,我所说的的大部分人所指向的是逃避自由的人,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和越来越冷漠人际关系无法正常适应,他丧失了自己的个性,变得跟大部分人毫无差别,以致用放大镜也无法找出他与他们的不同点,甚至,他被同化并消失在了人群里。

  接下来我将引入弗洛姆所提到的“逃避自由”心理机制,即逃避自由和自我实现。逃避自由是以消极的方式面对自由,而这种消极我认为在于个人的不安全感不存在感与自我否定。权威主义,很好的权威主义例子便是阿道夫希特勒,他臣服于有权者,就像二战之前对英法为首是瞻,入侵波兰后却看到了英法的软弱无能便对之藐视,藐视无权者。需要说明的是,臣服者臣服于权威以得到安全和被臣服者主宰弱者以展示自己的力量,这二者之间的是一种病态的受虐--施虐关系,究其本质它们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即二者紧密相连,相互生存,谁也离不开谁;破坏欲,破坏外在权威以驱逐难以忍受的个人无能为力感与孤立,与自身之外的世界相比,我感到无能为力,为了避免这种感情,我可以摧毁世界。

  可以肯定,如果我成功驱逐了它,我仍然孤立,但我的.孤立是光荣伟大的孤立,其中,我自身之外的权力都无法将我击碎,因此我体验到了成就与满足。这就不难理解家庭暴力事件的频繁出现,在庞大而复杂的社会关系里,我感到微不足道,在家庭里我却能有一种满足,在绝望后最后的满足;机械趋同,放弃自己的个性,服从于更大的集体以克服自身的无能为力与孤独,可以明确的是,集体后面代表的是文化,个体的共同期待成为的文化按照集体的标准将个人塑造成集体所期待的人,可以说,我们的文化实质是一种模型,个人是模型下的机器(请原谅我在此把人比作机器,而人还拥有了太多的欲望)。

  生活中的个体是微不足道的,但他附属于一个强大的集体,他变能体验到这个集体的荣耀,尽管他在这个集体里微不足道。正如顾客和商家,顾客走进独立商人开的零售店时受到重视,他个人的购买对店主至关重要,他像个重要人物那样受到接待,别人要揣摩他的意愿,买东西的行为使得他很重要,也很有尊严,甚至体验到了满足。顾客对大商店的感觉是何等不同!辉煌的建筑、众多的雇员以及玲琅满目的商品给他深刻的印象。与这些相比,他觉得自己渺小、很不重要。

  作为一个个人,他对大商店无足轻重。作为一位“顾客”是重要的,商店不想失去他,因为这意味着有些地方出了错,而且意味着商店将以同样的原因失去其他顾客。作为一个抽象的顾客他很重要,作为一个具体的顾客则无重要性可言,没人会对它的到来感到高兴,更没人特别关注他的意愿。但总的来说,作为一个具体的顾客,他体验到了作为抽象顾客的荣耀。因此,这就不难解释为何总有缠绕不休的人选择放弃个人的完整性以趋同于集体,它能使个人暂时成功驱逐孤独感与无能为力感。弗洛姆针对这种消极的自由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

  “我们坚信有这种积极的自由存在,即,自由的扩大的过程并非恶性循环,人可以自由但并不孤独,有批判精神但并不疑虑重重,独立但又是人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自由的获得要靠自我的实现,要靠的人应该是他自己。”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坚信人是有自由的,并且认为获得自由的方式却是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概念由人本主义马斯洛提出,他指出自我实现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当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并表现出来时,人们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然而马斯洛同样也承认能够自我实现的人是相当少的,这是否这也说明了弗洛姆其实也认为只有极少数人能够享受自由,而自由这种普遍的意识状态是很难实现的。

  • 相关推荐

【《逃避自由》读后感】相关文章:

关于逃避的句子11-08

关于逃避的说说04-16

经典逃避感情说说04-27

逃避感情的说说05-14

不逃避的作文07-30

很累想逃避的句子 遇到事情想逃避的说说11-07

想逃避生活的说说10-10

逃避自己内心的说说01-09

不再逃避作文07-25

我本来可以选择逃避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