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读后感

2021-01-06 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活着》的读后感(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着》读后感1

  

  第一次接触《活着》并不是通过看余华的小说,而是看电视剧《福贵》。这部电视剧通过改编余华的小说《活着》而拍摄的,那时候奶奶很喜欢看这个电视剧。也许是同样经过那样的年代吧!

  真正读到余华的小说,是同学送给我的礼物,那是的我并不知道余华,也不知道他的小说,但因为同学的礼物,我很乐意的收下,并仔细的阅读了这本小说。起初,我并不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并不大懂,只是深深沉沉的知道这是一个老人在回忆,回忆以前的日子,以前的痛楚,零零碎碎的片段,读得我懵懵懂懂。与此同时,也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我尝试过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认识主人公福贵,去走进他的悲惨世界,但我依旧还是在门外徘徊,着更激发了我对他的好奇心。于是,我决定上网查查这本书,搜出来的词条十分多,也看见了他的评价更是好多好多,人们不吝惜赞美之词。同时,我也了解到《福贵》是由这部小说改编,但毕竟是改遍,与小说原文内容还是有很些偏颇的地方。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民国时期。福贵家里本是刘村的大户人家,但福贵生性是一副纨绔子弟的作派。他有着刘村人所不能及的生活,享受着他人所不能享的尊荣,可能是因为是家中的独子,母亲的宠溺,也可能是父亲的遗传,所以每当福贵做了错事以后总能换来母亲的维护,父亲责骂是,总是会会将错迁移到他父亲身上,有一种儿子必定是要像老子的意味。福贵从来不畏惧家人会知道自己在外面的纸醉金迷的生活,甚至不畏惧米行的老丈人,他会让青楼女子背着自己在老丈人面前耀武扬威,这也验证了在安逸中堕落,福贵一发不可收拾的,他的父亲被他气死,妻子家珍被老丈人带走,锣鼓声张的接走的还有福贵那个未出生的孩儿。

  此时的福贵哑然了,从一个生来便在金字塔顶端的人来说,如今的穷困潦倒,内心的落差,此时的他应该是有说不尽的悔恨。男人一旦放错就难以让人原谅,男人一旦倾家荡产就少了拥有时的霸气,福贵只能看见妻子被带走,默默地耕种着租来的五亩田地,是的,他要养活一家人,他要竭尽全力地活着。福贵学会了耕地,学会了照顾年迈的母亲。好在,家珍还愿意回来。带着他们的儿子有庆,愿意回来践行他们夫妻之间的诺言。

  但人生总是悲喜交加的杂剧,没有纯粹的喜,也没有纯粹的悲。

  福贵为了给过度劳累导致卧病在床的老母亲请医生,在去城里的路上被拉去当壮丁,福贵欲逃不能,心中只有牵挂,此时的福贵只愿活着,在战火纷飞的时候,福贵更想活了,活着的渴望在他的心里被放的越来越大了,之后遇到解放,他幸免回家,看见家中依旧,福贵落泪了,他在死亡中的挣扎是有意义的,是对生的期盼,是超越了孤独和痛苦的勇敢。

  但是命运无情喜欢捉弄人,无情的夺走了有庆年轻的生命。福贵备受打击,心中的希望之火招受了沉重的打击。但他不能倒,他还有妻子,女儿凤霞,女婿二喜,那是他最珍贵的了,可天意弄人,他们相继离世,凤霞因生下小外孙苦根时难产而死,家珍也撒手人寰,二喜也在一次事故中惨死。苦根也因为噎死而失去了幼小的生命。亲人一个个相继离世,只有活着的人才是最痛苦的,他要承担岁月的洗礼,记忆的苦痛缠绕,尽管经过这些难以承受的苦痛,他依旧选择活下来,最后,他买了一头要被宰杀的老水牛,取名叫"福贵",就这样安静的活下去。他说:"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家里的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我想通了,轮到我自己死时,安安心心死就是了,不用盼着收尸的人,村里肯定会有人来埋我的······"

  

  从这字里行间,我能感受到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在晚年时对人生的那种态度,平静、洒脱、自然······

  阖上书本,依稀能看见一位老人牵着一头老黄牛在树下经过的场景,背影坚定而落寞。

  我暗叹余华的写作才华,他就像一个外科医生,慢条斯理地将生活的残酷本质从虚假仁道中剥离出来,甚至以很缓慢地方式,将人们在阅读中可能存在的一个一个又一个像好的方向发展的幻想逐个打碎。

  我想,余华写这篇小说,并不是像让我们因此而悲伤,而是如小说名一样"活着".生命中其实没有幸运和不幸运,生命只是活着,静静的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活着就是去忍受,忍受那些悲喜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一切,然后坚强的活下来。

  活着就有希望!

  《活着》读后感2

  余华说:“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那么我们到底是为什么而活着呢?

  一部《活着》赚足了我的眼泪,涉世未深的我合上书卷掩面哭泣,为福贵的一生而悲哀叹息,为他面对亲人相继离去只能默默承受却无能为力而感到无奈,也为他独自一人在世间禹禹独行倍感孤独而感到无助。一部《活着》引发了我的沉思,倘若有一天我的亲人们渐行渐远,倘若我的父母有一天离我而去,这尘世间只余我一人面对风霜雨雪,倘若死亡离我越来越近,我又该何去何从?

  荣华花上露,富贵草头霜。福贵的前半生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他从一个高高在上的少爷变成了一个下田耕种、为生计发愁的庄稼汉,他经历了徐家从家大业大到一贫如洗的重大变故。许是命运弄人,福贵的人生从家道中落的那一刻才真正开始。荣华与富贵于他终究不过是过眼云烟,就像花上的露水、草头的秋霜一般,禁不起阳光的曝晒,一切终归于平静。

  接踵而来的是父亲的病故,母亲的卧床,而在一夜之间,福贵也仿佛长大了,他从一个纨绔子弟成长为一个男人,扛起了家庭的重担,可造化总爱捉弄人。

  福贵在给母亲抓药的途中被抓了壮丁,一个从未扛过锄头的人就要扛枪了,想想都觉得可怕。在战场上,福贵亲身经历了死亡,也亲眼看到刚刚还有说有笑的鲜活生命转眼间就变成了一具具冰冷的尸体,战争是可怕的,而此刻的福贵只想活着。此刻生命变得是那样脆弱,仿佛生与死只在睁眼与闭眼之间,活着是那样遥不可及。

  后来,福贵终于返乡,而此时母亲早已离世,女儿也因病变成了哑巴。经历过生死的福贵本以为能活下来,重新与亲人团聚,从此一家人过平平淡淡的生活是老天的眷顾。可是生活总是不如人意的,此后的福贵亲眼看到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外孙相继离去,渐行渐远,而自己却无能为力,直到晚年,只剩下一头名叫“福贵”的老黄牛与他相伴。他有时会伤心,但更多的是踏实。因为亲人们都先他而去,等他有一天也要离开时就谁也无需牵挂了。

  与其说《活着》中的福贵是不幸的,倒不如说那个年代的中国是不幸的。上个世纪的中国四分五裂、内忧外患、战乱不断,好不容易安定下来却又遇到三年自然灾害,时刻面临着饥饿的威胁,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活着是从每个人心底发出的真切而又强烈的呼声。因此余华才会说“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我觉得时至今日,人不应该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我们还应该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为理想而活着!

  那么透过《活着》,我又读懂了什么,我们到底为什么而活着呢?

  有一部香港电影叫做《岁月神偷》,它所表现的主题是:岁月是一个神偷,他会偷走我们的青春岁月,偷走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但它偷不走我们对生活的希望,偷不走我们心底浓浓的爱意。这就是生活,也许亲人会渐行渐远,但他们对我们的爱却亘古不变。

  也许我们的亲人会离去,我们的父母会远行,但生老病死是生命的选择,是不可选择的选择,但请记住:不论如何,他们是爱我们的!我们要好好活着,做自己能做的事,做自己该做的事,做自己想做的事,心怀感恩与爱意去追求自己更高的理想与目标。当然,我们也无需惧怕死亡,因为这是一条任何人都不可逃避的不归之路。我们要做的是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为爱而生,为理想而活,活在当下,莫负芳华!

  《活着》读后感3

  生活有如立体几何图形,它是多面的,而我们却长了一双平视的眼睛。而优秀的文学作品会用语言和文字将你的思维带进它的多维世界,犹如编筐编篓。所以说阅读一本书就是对另一个自己的认知。“余华”的《活着》,似乎是在讲述一个“富二代”的败家史。主人公“福贵”不削眼里只有土地的父亲,那是他的生活。

  母亲的溺爱也不过是父亲责罚的挡箭牌,那个活着的“福贵”不过是个肉体,又或者说他从来没活过。时间就是这么奇妙,历史的变革让“福贵”一无所有,然而悲惨却将他揉碎后埋在现实的土壤里生了根,发了芽,这才是一个有枝有叶的“福贵”,真正的“活着”。这也许就是“余华”创作的初心。

  面对“活着”这个看似简单而又沉重深刻的话题,这是一个让我们学会思考的作品。我们是要活在别人眼里还是要活在自己的心里?“活着”可以解释为“生存”和“生命”,当然“福贵”也许没有想这么多,他只是觉得“活的像个自个儿”。然而即使是现在,又有多少人能“活的像个自个儿”?又或是说有多少人想过要“活的像个自个儿”!

  面对富贵,面对贫穷,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如何“活着”!!也许只有经历过才能领悟。写作,不仅是记录,更是一种对世界认知提高的整理。不用活在别人的观点里,学会深度思考。

  《活着》读后感4

  一口气读完,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泪水多次掉落。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此时此刻我想说的是,命运怎会如此残酷?有种向苍天怒吼不甘的冲动,太多的不甘。

  死亡不可怕,也并不以你的可怕而不来找你。真正可怕的是有些时候你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都一一离你而去,而你却一点办法也没有,独留自己一个人,就像本文主人公。

  活着,短短一篇。朴实无华的第一人称平淡的道尽了他们的一生。故事从解放前一直到19世纪末。这不正是我们祖辈,父辈,都亲身经历过的那段岁月吗?也包括我们80后的那点有限的童年记忆。那样的年代,字里行间已经令人十分动容,而实际更是不敢想象……小时候常听起祖辈,父辈提起过他们的岁月……而我也仿佛跟随故事跟随儿时的记忆碎片在里面找寻他们的影子。如今,让人不经感叹,我已长大,你也白发,时间都去哪了?让人不胜唏嘘。

  活着,活在当下社会是我们莫大的福气。和祖辈父辈以及书中的各种动乱,战乱,饥荒,疾病等等来比现今的我们可算得上是天上神仙的日子。这让我们怎能不好好珍惜呢?没有比活在当下更幸福的事了。好好活着,活出自己的精彩,把美好的生活一直传承下去!!!

  《活着》读后感5

  看了葛优的电影才跑来看这本书的。

  不得不说,《活着》是我看过哭的最惨的电影。每一处伏笔铺垫的恰到好处,每一个对比转折让人来不及喘息。时代背景,人性善恶,人情冷暖,人生动荡。里面走过的那些人,远的近的,善的恶的,来的去的,都去了。也无非是留下一张嘴,一个饭桌,吃着一顿饭,忙着下一顿饭。在最艰难的时候,维持活着最基础的需求的时候,才知道什么是最珍贵的,当最珍贵的一点点被剥离的时候,才发现总能活下去,还能活下去。而希望总是会有的,妻子儿女,外孙,还有那些叽叽喳喳的小鸡。慢慢长大吧,变成鹅,变成羊,变成牛。带着一个越来越好的希冀,活下去。

  这本书跟电影还是有相当大的出入,可以说,电影中虽然将有些因果变得分明了些,譬如春生和福贵家的恩怨,但是电影还是没有舍得把书中的所有苦难都包裹进去,没有把最冷酷的人心包含进去,也还留了个温暖的结尾。

  在这本书里,我真的觉得孩子的本真和纯洁是多么多么的让人心疼。这里的孩子都是好孩子,有血有肉,单纯的那么傻,相比于很多书本里古灵精怪的孩子们,这些孩子好像很早就没有供她们任性的土壤了,他们只能以一颗不谙世事的纯良的心,承担着被催熟的懂事,肩负着疼爱家人,照顾家人的累但却幸福的事。

  人不该贪念太多,可以披被温暖,饱含善念,就很幸福啊!

  《活着》读后感6

  是啊,人只要活着,比什么都重要!无论你有多少千山万水,多少金银财宝,人死了又有什么用呢?

  在《活着》中最让我心疼不已的就属凤霞了!打小就又聋又哑,家里又穷,就算是给她找了一个好人家,她的命最后还是在死神的手里徘徊。凤霞是生孩子难产而被死神给看中的,生小孩原本就是女人的鬼门关,再加上她又瘦又小,肯定逃不过这一劫了!而且是一个恶魔般的天气——那是一个风雪交加的傍晚,狂燥的雪风呜呜乱叫,让地面上的雪花翩翩起舞,周围白茫茫的什么也看不见。二喜背着凤霞去往医院,接着凤霞被推进了产房,二喜与福贵(她爸)焦急而兴奋地在外面等待。可是10分钟、30分钟、120分钟,凤霞还迟迟没出来,就连比凤霞晚进去的都出来了,他们这才发现事情大了。这时医生突然出来问:“保大还是保小?”他们一愣后伤心地说:“大的!我要大的!”接着几分钟后,医生又出来说:“是儿子,大的也没事!”他们松了口气。可令人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凤霞就没气了。

  故事到这儿,我轻轻叹了口气:唉!活着最重要啊!

【《活着》的读后感(精选6篇)】相关文章:

1.《活着》读后感:为活着而活着

2.活着读后感精选范文

3.活着只为了活着_《活着》读后感1100字

4.活着的读后感(精选7篇)

5.活着的读后感

6.《活着》的读后感

7.《活着》读后感(精选5篇)

8.《活着》读后感(精选15篇)

上一篇:流浪地球读后感600字 下一篇:武松打虎优秀读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