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读后感1
放寒假前,收到了学校奖励的一本书《做个快乐的读书人》,正好在寒假期间阅读了一下。读刘墉的作品,收获不少,对于很多原本幼稚的思想和观点也改变的成熟了,他的作品以教导读者如何面对人生为几任,行文穿插各种小故事及自己的人生体会。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这本书是刘墉写给女儿的一封封信组成的。在书中,作者以父亲的口吻,与女儿交谈发生在身边的点滴事件,语气平和,推心置腹,娓娓道来,事事处处尽可能为孩子着想,以理服人,语重心长,颇具家长风范,让人领略一代文学大家的写作功底,更能学习他成功教育女儿的方法。整本书的言词朴素易懂,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高深的修辞,却字斟字酌的深入人心,与现实贴合的天衣无缝,更显示出此书的价值所在。每篇都是以一个生活中发生的小故事引申出一段道理。主旋律就是一个殷殷期盼的慈父对困扰不断的爱女进行教育的点滴。过程是充实而快乐的,而结果往往是事半功倍的。父亲与女儿没有正面冲突,他不会去运用一个家长可以行使的责怪和唠叨叮嘱的权利,“旁敲侧击”就是这位父亲的明智之处。读完整本书,在体会父亲对女儿的良苦用心时,也深深羡慕这位女儿的成长环境,更庆幸有机会学习这种教育模式。
印象深刻的其中一篇是“你是豌豆公主吗”,文中叙述的故事是家中来了客人,一贯的安静被喧闹取代,女儿被这不同寻常的环境所干扰,无法安心练琴。父亲发现自从客人来到家里后,女儿的脾气变得特别急,而且拉小提琴或弹钢琴时都显得浮躁。问其原因,女儿抱怨人太多,无法安心练习。父亲把儿时被老师叫到学校福利社训练演讲的事情做引子,告诉女儿环境的好坏不能作为决定实力强弱的因素。在女儿消化道理的时候,父亲又告诉她做记者时的经历。在一团乱的办公室里,他是没有权利让大家给予他安静环境写新闻稿的,正是小时候在福利社演讲的经验让他在这种看似恶劣的环境下完成数以百计新闻稿的创作。这个经历无疑是一剂让女儿更快明白道理的催化剂。在喧闹声中,女儿演奏贝多芬的《给爱丽丝》,使父亲由衷的高兴就是此篇美满的结局。父亲淡之若素的针对问题与女儿真诚交流,用亲身的经历耐心的教导女儿闹中取静的道理,女儿当然不会有任何抵触,她只是听了两个小故事,便被潜移默化的感染了,最后还,做到了父亲的要求,豌豆公主也就成了父女俩的笑谈。
女儿今年5岁了,聪明可爱,美中不足的是干什么事总是很胆怯,不大方,羞涩于于在别人展示自己,阅读了这本书,我深受启发,深深明白这是心理素质的问题,她需要正确的引导和鼓励,但我与她一同做手工或同小朋友玩什么游戏时,我没有讲太深的道理,也不会说许多赞美的话,总是鼓励她多展现自己的长处:朵朵,把你幼儿园学的舞蹈给我们跳一下吧?宝贝,教教我怎么样学折钢琴吧?当她犹豫、扭捏时,我会启发她,鼓励她,当她伴随着音乐跳起来时,我欣慰,也许她无法一下子克服胆小的缺点,但这次是她征服自己所迈出的第一步。
“豌豆公主”是小朋友们普遍的反应,有很多种声音都能告诫他们,区别就在于他们接受的程度。不得不承认《做个快乐读书人》中的父亲,用动听的言语激励引导孩子的方法是最可取的。我效仿了,也小小地成功了。在孩子快乐的时候,我又何尝不沾沾自喜呢?人的潜力是需要挖掘得,孩子更是如此。书中还有更多地故事和道理,每一篇都是精美绝伦,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读后感2
在《做个快乐的读书人》里,刘墉没有直接指出女儿的错误之处,没有说“你的做法是不对的”这类直截了当的话。他写出了女儿的种种错误做法,将女儿和自己的做法作对比,含蓄婉转,意在使女儿能自己主动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加以改正,这可比严肃的说教管用多了。
刘墉是位大作家,他满腹经文,所见、所闻可比很多人都多,人生的阅历也更丰富。但在他的女儿面前,他并没有摆出大作家的架子,高高在上地向女儿灌输大道理,更没有一味地批评,字里行间里,充满了一位父亲对女儿深深的爱。在他向女儿提要求、提建议时更是蕴含了他对女儿无限的期待。如果我有一位这样的父亲,我一定会感到无比地幸福。他的女儿今天所创造的辉煌也是与她开明的父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读完这篇文章,我也开始反思自己,是否自己也像刘墉的女儿那样,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走马观花地读书?读书是否从未温习、从未思考?
从小,父母和老师就要求我们每天读书,我却总是把读书当做一种负担。我几乎每次读书,夸张地说,一目十行,只求了解文章的.大意。不管是杂志、报纸,还是名家名著,我都以“浏览”的方式进行阅读,很少对文章进行思考。所以,如果有人问我关于一本书的一些问题,我只能讲出整本书的大意,却很难说出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作者想表达的情感是什么?我读这段话时的感受是什么……这不就相当于没读么?读书是为了什么?为了学习书上作者描写的精妙之处,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只了解个大意,难道就能提高语文学习能力、语文表达能力么?
从今以后,我要按照刘墉先生的读书方法,多思考,多温习,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读后感3
读了《做个快乐的读书人》,我的第一感觉是:读书的心态很重要。如果一心求快,往往欲速不达,可能从机械的状态中理解许多遍也不一定能弄懂书本的意思;如果只是为了物质需求,将读书视为任务,读完一本书“如释重负”,读书就会成为一块砖头,冷、死,还得费好大力气搬动。
古来圣者,多向往幽深的山林,在那儿悠然地弹琴、赋诗、读书……自然与生态洗去了世俗功利的尘埃,手捧一卷闲书席地而坐,闻着新鲜泥土的温湿气息,听着啁啾之响,他们的心里不过是品味词句、享受故事、学而不厌的豁达,却如临仙境般快乐。
现代的我们可能很难体会到古人的心态,却能换一种方法获得读书的快乐。每当猜成语他人咬牙切齿的思考中,自己在书上看到的那个词语突然闪现在自己的脑海,感觉像步于云端一样飘然和自豪,学以致用的成就感让我们获得更多读书的乐趣。
如果说学以致用需要思考,有的人会不满地说:“我看书既然要快乐,何必费力地思考啊?”但不思考的轻松之乐像涟漪微微,思考的发掘之乐似洪波逐流,我们更要舍小利以逐远,思考书中的关键句,琢磨作者的真实意,“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这句话在这里有什么作用?”这样的金钥匙能让我们层层地发掘深意,也许人物的性格情感更显深刻和复杂,在这样一片大海中我们满载而归,而思考就是在挖掘书中的宝藏。
如果只是光思考就想一展才华、学以致用,恐怕连孔子都要教训“学而时习”的重要了。获得大量知识之后,温习就是一把精致的小刀,将思索的“宝藏”清楚地刻在大脑中。在温习中,往往能找到被遗忘的“宝藏”,我们要保护好它们不被丢失,在需要的时候,便能灵活取用,笔走龙蛇,心中便被自豪的快乐填得满满的。
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把书变成一个伙伴,闲适地交谈,倾心地思考,反复地温习,活学活用,在知识的海洋中体验无穷乐趣。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读后感范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