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读后感

2020-11-23 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张居正》读后感10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张居正》读后感1

  几个月前,我在网上一口气买了六本书,分别是《稻盛和夫自传》、《苦难辉煌》、《风雨张居正》、《博弈论的诡计》、《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禅宗图文百科》。我对张居正的第一次了解,是在看《明朝那些事》时。由于《明》没有深入地介绍张居正,使我一直怀有浓厚的兴趣想去了解他。因此,我基本上用了我最快的时间看完了《风雨张居正》。张居正(1525—1582),湖北江陵人,字叔大,少名张白圭,号太岳,谥号“文忠”。明代卓越的政治家,改革家。

  万历初年为内阁首辅,当时万历皇帝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他前后当国10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他清查地主隐瞒的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使明朝政府的财政状况有所改善;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练兵,加强北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南方少数民族叛乱;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亦颇有成效。通过一系列改革,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勃勃生机。张居正万历十年卒。死后不久即被宦官及守旧官僚所攻讦,被抄家,并削尽其官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家属饿死的饿死,流放的流放,一代能相之家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场。

  张居正在“夺情”前后,恍若两人。我非常喜欢和欣赏前半个张居正。期满后,方可再出来为官,此谓丁忧。如果朝廷一定不允许重要官员请三年假,就叫夺情。)张居正先后与严嵩、徐阶、高拱等权相同值内阁,可以说是在夹缝中生存,但是也学习到了很多的为官之道。因此,在万历新政实施之初,张居正就在政治、吏治、经济、军事、水利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张居正是成功的,因为在他的有生之年,不仅达到了位极人臣的巅峰,历史少有,也使得他自己看到了施政的斐然成绩。张居正也是失败的,因为在他刚一去世,不仅人亡政息,而且被朝廷全盘否定,子孙牵连落寞。张居正是一位很用心的老师,他教年幼的万历皇帝时,为了讲解一些道理,还亲自画连环画,由此,他成为中国图文并茂进行教学的第一人。

  张居正也是一位很机械的老师,正是因此,在万历皇帝幼小的心灵中产生了巨大的叛逆心理,使之成为整个明朝最懒惰、无能的皇帝,连续30多年不上朝。我喜欢明朝,今后还会继续留意和研究明朝。下个关注的对象将是王守仁。作者郦波,1972年生,祖籍江苏省丹阳市。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9年10月初,他在《百家讲坛》主讲《大明名臣:风雨张居正》。《风雨张居正》这本书,对张居正进行了非常正面的介绍,充斥溢美之辞,有失偏颇。其用笔,也不如《明》。

  《张居正》读后感2

  读完了《张居正》这部历史巨作,我深深为张居正的胆识和才气所折服,同时也为他悲剧的命运感到惋惜。

  他在世时,万历新政的推行和实施,无疑缓解了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但是他死后所遭受的非人折磨却令人发指。

  我看过这样一句话:“明只一帝,高皇帝是也;明只一相,张居正是也。”张居正穷尽毕生心血,为的是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安康。他是明朝的才子,是皇帝的老师,同时也是天下人的宰辅。他大力进行改革,使衰败至极的明王朝得以重振雄风。他的改革无疑触动了贵族门阀的利益,那些王公贵族恨不得将他粉身碎骨,然而他并没有丝毫犹豫和退却。

  玉娘──他的知己,曾替他算了一卦,说他“精于治国,却疏于防身”,他的幕僚金学曾却说他是不屑于防身。是的,倘若他已经想好了退路,又怎么可能会不顾一切阻挠来改革呢?死后又怎会有那样的结局呢?

  据说他死后,对他的清算除了对江陵张府挖地三尺,对张家老少无情灭绝之外,差一点就要掘坟碎棺,将他的遗骸拖出来喂狗。曾经对他唯命是从的皇帝竟会这样对待他的老师,对待这个国家的功臣,实在是令人心寒,自古朝臣小人多于君子,然而明朝最大的小人却是万历皇帝自己。

  我想若非张居正,明朝早就会在历史舞台上画上一个悲惨的句号,正是因了张居正的改革,明朝的统治才会多延续几百年。张居正用他的铁腕手段维护了王朝的尊严,他在一天,这个王朝就必须按他的意愿按部就班地运转。这就是他的威严所在,不怒自威。

  然而他的改革触犯了那么多人的利益,他的铁腕手段使他的同僚也感到胆寒,因而那些人抓住张居正父亲的死大作文章,说他匿丧不报的,说他贪恋高位的,比比皆是。哪怕是他的门生也不例外。

  古时遇到父母去世,有为父母守灵三年的习俗。不论什么事情都必须放下,回家守制。因而张居正的无私使他成为了众矢之的。读书人对他的行为更是愤怒,然而皇帝袒护张居正的强硬态度暂时封住了所有人的嘴。我想这也极有可能是张居正悲剧命运的一个前奏。

  古人云“人至清则无朋,水至清则无鱼。”所以这世上能够了解张居正人少之又少,就犹如那稀世的珍宝。

  随着张居正的去世,他的荣誉和尊严也一并被剥夺,甚至只要是与他有关的人都被牵连。他若是知道了定会寒心啊。但是我想,即便他是知道了这样的结果,也还是会力排众议进行改革。毕竟政治是张居正实现他毕生理想的舞台,也是他对这个国家最大的贡献。

  他的成功令万人瞩目,他的失败又如此令人寒心。正是浮华淘尽,满目荒凉,只留给后人无尽的感伤。

  《张居正》读后感3

  近日读了熊召政先生的.《张居正》,小说文笔流畅,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熊先生对明代的历史典故十分熟悉,很多背景知识的描述引用显示出了熊先生深厚的文学功底。

  《张居正》共4本,读起来并不觉得十分吃力,在春节期间是我难得的好读物。通读下来,对作为改革家的张居正有了一番更深的了解,尤其是他竭力推行改革,开创了万历新气象,大有一扫明朝颓废景象之势。在任期间,他大胆起用人才,清量土地、改革税制、整顿讲学,并在皇太后、皇帝和政治盟友冯保的支持下达到了人臣所能得到的及至。在其回荆州埋葬父亲时,沿途官员的巴结奉承、随行队伍的气派,都大有盖过帝王之情形。至此,张居正达到了其政治生涯的顶点。

  繁华过后总是难免寂寞。张居正任首辅十年,所积累的权势和人脉看似深厚不可动摇,却没有想到在其去世不久就被小皇帝迅速清算,多年的心血也随之而去。

  当然,在熊先生的笔下,张居正还是作为正面出现的,对张居正忧国忧民的情怀也是值得肯定的。但,通过查阅资料,读者可以发现张居正在其去后所遭遇的情形决非偶然,在其政治生涯中存在着一些失败,正是这些失败导致了其身后的不幸:

  1、张居正与小皇帝的关系处理得并不好,对小皇帝的教育并没有起到效果。小皇帝刚刚亲政,就把火烧到了自己的师相身上,这是为什么?单单是因为张居正拒绝从国库拿银子补贴内廷?非也。或许是张居正的权势大得已经引起了小皇帝的不安,才痛下此手。想想当年高拱就是因为轻视小皇帝才被罢相,因此万历却不是一个简单的听张居正教导的小孩子。事实上,有记载表明万历在少年时即显示出较高的天分。

  2、张居正失去了广大官员和士林的支持。虽然推行改革势必触动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而招致他们的反对,但张居正的问题决不仅仅在于此。根据《明史》记载,到了最后世人对张居正"日恶之"。从后来查抄张府看,张居正虽不算大贪,但也决非洁身自好,一个一向反对贪腐之人,竟背地里如此作为,难怪万历要动摇对老师的好印象了。在其任首辅期间,其父亲在荆州收取了地方官员奉送的数千亩的良田,恐怕张居正未必全然不知情的。

  3、与冯保的联盟导致了内在的不稳定。按照明朝的祖制,内外官员是不能结交的。张居正与冯保的联盟既使张居正得到了政治上的有利支持,同时也使自己陷入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境地。

  熊先生还提及李太后对张居正有一份暗藏的情愫,并引得万历的反感,进一步导致了万历对张居正的清算。我个人感觉这可能是文学上的春秋笔法,但不影响张居正的改革者形象。即便放在今日也可以理解,毕竟要打翻既有格局,总要各方博弈,并借助各方力量,直至达到最终的平衡为止。

  如今,200多年过去了,类似张居正的改革者在中国的历史上又出现了一些,只是世间已再无那个张居正了!

【《张居正》读后感1000字】相关文章:

1.“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2.《名人故事》读后感-读后感

3.《论语》读后感400字_读后感

4.读后感:《傅雷家书》读后感

5.读后感:《红楼梦》读后感

6.关于简爱读后感开头-读后感

7.《童年》读后感_读后感700字

8.童年600字读后感-读后感

9.《童年》700字读后感-读后感

上一篇:《玩偶之家》读后感 下一篇:《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