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孤独者》读后感(通用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孤独者》读后感1
首先来说一下,何为“孤独”?“孤独”是时下较为流行的词语之一,这如现在正在流行的“给力”二字一样。很多同学都喜欢把“孤独”放在嘴边。已没有人陪了,就说自己孤独,一看旁边有个帅哥独自经过,就说他酷,说他孤独。渐渐地,“孤独”似乎成为了时下年轻人心中“fashion”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那么一个人,如果大家都知道你很孤独的时候,你还是不是一个孤独者?问题就在这里,真正的孤独者,大家都知道你很孤独吗?如果大家都知道你很孤独,说明大家都很理解你,说明你并不孤独。从本质上讲,如果一个人真的很孤独的话,那么大家并不理解他,甚至并不知道他是个孤独的人,大家可能认为他很随和、很幽默、真逗,那么容易和人沟通,那么善解人意??恰恰在这样的人中,可能存在着真正的孤独者,我们大家都认为理解他了,其实我们根本就不懂,或者说我们懂了一半,懂到某个层次,再往前就不懂了,这样的人才是孤独者。
真正的孤独是别人真的不知道你,你心里面汹涌着一种波涛,这种波涛别人不知道,甚至你的爱人,你的亲人都不理解你,这才叫“孤独”。正如上课时一个同学说的一样:“真正的孤独,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是难以找到共鸣的孤独。”
《孤独者》基调是阴暗的,魏连殳是鲁迅本人的投射。像匹荒野上的头狼,黑色的孤独充斥着。而魏连殳的妥协是彻底的,由于现实所迫,当了军官的师爷,从而发达了,但是他却说自己是“真的失败了”,因为放弃了自己先前信仰的一切,转而去做自己反对过的一切事,原因只是他要“活”,这是个哈姆雷特式的命题,生存还是死亡,魏连殳选择了苟且偷生,但是他的偷生却是一种自杀性质的,发达后他故意糟蹋自己的身体,以驱遣自己的不平。这反映了鲁迅的自我矛盾。
其实《孤独者》可以算得上是鲁迅文集中较为反抗型的作品之一。魏连殳五一是孤独者中最为清醒的一个,她的挣扎是最惊心动魄的,她的复仇是最残忍的。她早年失怙失恃,与谪居的祖母相依为命。在愚昧保守孤独的环境中长大。不幸的人生遭际和环境造就他孤独性格的基调。在她心目中,只有孩子是“天真”的,并视之为中国的希望。他对于旧文化和生存于其中的环境的激烈的“无念顾忌”的攻击,都鲜明地体现了她作为叛徒这的反叛态度。二终于在生活的逼迫下,放弃了了自己原来的理想和价值观。从旧势力的生活叛逆中回归到旧的营垒。生活的优越并不能避免内心的混乱。她的心灵永难平衡。不得不靠酗酒麻醉自己,以报复别人的方式报复自己。魏连殳似乎就是这样一个残毒的复仇者。当他在祖母的葬礼上出现时就是一个绝对的孤独者,她随便他们如何摆布“都可以”。她惊心动魄地“兀坐着号哭”,“铁塔似地动也不动”,这对看客们就是冷酷的复仇,是他们“这得无趣地散开”。他向原视为希望的孩子报复,对自己的生命也只是看做一种可以破坏的工具甚至必须破坏的对象。魏连殳死了,与其说死于生理的“病”,倒不如说死于心里的“病”——自我心灵痛苦,人格分裂的痛苦折磨。他是痛苦的由反抗而至沦落的孤独的知识者。
读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往往可以联想到鲁迅此时此刻的内心写照。而在“孤独者”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彷徨,孤独的鲁迅。“五四”落潮后“因为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二产生“新战友在哪里呢”的苦闷彷徨。但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卒”,她仍然“独自彷徨”,寻找新的战友和新的出路。在魏连殳身上所体现的浓重的苦闷孤独赶,也正折射着鲁迅瓷器的心灵和思考。
我一直在嘴边挂着“孤独”二字,认为没人陪我一起上课,没人陪我吃饭,甚至是一个人呆在寝室,我都觉得是孤独。但从没有想过,在我们的身边,还有一类看似热闹,内心深处却找不到共鸣,找不到知音的人。之于他们,之于魏连殳,更之于鲁迅,我的孤独似乎确实如此的微不足道。
有的人说:“只有伟大的孤独才能造就伟大的人格。”正如我在一本书中看到的一段话写到的:“真理的创造者,永远是孤独者,失败时,他孤独,胜利时,他同样孤独。他永远凝视那最远最远的,向那最难于解答的问题挑战。在这种境界,任何现实的胜利对他都是负担,其实他太深切地追求新的胜利了,以致每一个胜利才变成红熟的苹果,旋又被他精神运动的大风暴摇落,坠入泥土,渐渐腐烂。于是,他又抬头,找那更新的苹果。”我想可能正是因为鲁迅的这份孤独,让他在逆境中寻找新战友,寻找新出路的那种孤独,才造就了她他写出了如此伟大,如此令人震撼的作品,使我们能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思考,成长。
《孤独者》读后感2
《孤独者》收于鲁迅小说集《彷徨》,《孤独者》写于1925年10月17日。当时鲁迅正处于受敌的状况,对现实状况的思考和探究,内心世界充满苦闷,孤寂而又渴望冲破这种桎梏,寻求希望,已而陷入迷茫,虚空的孤独。
正文:时势造英雄,英雄之所以突出于人群之中,称之为英雄,是因为时势决定人的思想,决定人的思维,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思维,奴隶时代必有时代的奴隶。
然而人普遍都是时代的奴隶,便也不觉得自己身为奴隶,必有一“孤独者”来做打破时代思维的英雄,才能使人觉察得自己身为奴隶的处境。魏连末,一个时代的“孤独者”,他的存在让人们闻出了一丝叛逆,但已习惯于奴隶时代的人们又怎能让他这个“孤独者”打破奴隶时代的宁静的.水面。
《道德经》云:“明道若昧,进道若退。”于是“就时时听到人们提起他的名字,都说他很古怪”,“仿佛将他当作一个外国人看待,说是‘同我们都异样的’”。处于奴隶时代的人都有一种时代奴隶的秉性,即对“孤独者”的排斥和逼迫,一切都要按奴隶时代的规则。
老子说:“上士闻道,而勤行之;中士闻道,若存之;下士闻道,大笑之。”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只是大笑和排斥。魏连末的祖母死后,“他们的第一大问题是在怎样对付这个‘承重孙’,因为逆料他关于一切丧葬仪式,是一定要改变新花样的。”而“聚议”的结果,“是全都照旧”。
甚而至于,连魏连末的失声长嚎“这模样”,也“是老例上所没有的,先前也未曾豫防过”,于是“大家都手足无措”。他们不允许有“新花样”的存在,必须排斥新鲜事物。读《孤独者》,我感受到了其中的孤独,每一类人的孤独,不是仅仅几个人所处的孤独,更是一个时代所赋予的孤独,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孤独!
《孤独者》读后感3
鲁迅的小说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上并不少见,每一篇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社戏》《背影》《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雪》《拿来主义》《纪念刘和珍君》······这么一数,我着实被惊到,原来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已经学习过鲁迅这么多篇文章了!由此也可见鲁迅的小说在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史上占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这期我要说的是鲁迅的另一篇小说《孤独者》,《孤独者》是鲁迅小说集《彷徨》里的一篇。
这是中国现代文学老师要求阅读的小说,能被拿入大学课堂来研读,想必其文学价值一定不会小。
在课上,我了解到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现代主义文学:通过变形的、隐晦的方式来传达某种思想或感情。如《孤独者》就是现代主义文学。而现实主义文学则是直接的、明显的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情感。
我读第一遍《孤独者》的时候,我其实是不太能读懂的,在我印象当中,鲁迅的小说都很难读懂,先不说鲁迅的作品总是很耐人寻味,单单就我们的思想境界来说,如果不借助任何辅助材料根本就是不知所云。
我读这篇小说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主人公魏连殳的孤独,我相信很多普通读者都跟我一样。魏连殳的孤独不是顾影自怜,也不是被遗世孤立的孤独,而是那种深深地、压抑着的、如大漠孤狼般的那种孤独。
这是原文的一个片段:
后来祖母死了,他从城里赶来奔丧。他是有名的洋学堂里出来的异端人物,所以村里的人都很紧张:他来了,能否按照我们的传统规矩办事呢?于是提出三个条件:必须穿孝服,必须跪拜,必须请和尚道士。魏连殳来了,大家没想到,他毫不犹豫地很爽气地答应了,而且他装殓祖母的时候,非常地耐心,这些都出乎人们意料之外。但更奇怪的是,当一切都正常进行,许多女人又哭又拜,他作为孝子却一声没响,大家都在哭,他不哭,这就引起了"惊异和不满",等到大家哭完了,要走散了——"连殳却还坐在草荐上沉思。忽然,他流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
魏连殳从小就失去父母,由祖母抚养长大,并且还不是他的亲生祖母,是他父亲的继母,不管在祖母面前如何搞怪逗乐,祖母总是对他淡淡的、冷冷的,所以造就他对人爱答不理的性格。村里人都认为他是异类,因为只有他一个人是外出游学的人,他有自己先进的细想,但总是被打压,他没有朋友,没有同事,确切来说,他也没有亲人。
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可以爱的人或是没有爱自己的人,该是一件多么绝望的事,或许,这就是极致的孤独。
其实鲁迅这篇文章最让我钦佩的地方是,通篇完全没有提到"孤独"二字,然而却可以将主人公魏连殳的孤独描写得这么淋漓尽致。大家都知道,凡是有文学价值的小说,作者都是以当下的社会背景为题材基础的,很多小说的主人公都可以用来当作当时社会众多同类人当中的一个缩影,而鲁迅的这一篇,我认为不仅是能够反映当时社会的很多现象,而且又有着超乎时代的价值,引领人们对孤独的思考。
鲁迅的小说有时是一场心灵的'搏斗,有点像读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是一种心灵的拷问。你要深切地贴近作者,贴近那个时代,有时又好像要拷问自己。
在《孤独者》里,鲁迅就是通过两种声音,"我"的声音和主人公魏连殳的声音相互对峙,互相辩驳,写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困惑。所以小说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对历史和现实的孤独者命运的考察,但在更深层面上展开的是关于人的生存状态,人的生存期望,以及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思考与驳难,而且这种讨论是极致彻底的,因为本来为爱我者活着就已经是生存意义的底线了,还要追问在底线之后还有没有可能性,几出现了为敌人而活着这样的残酷选择。
《孤独者》读后感4
魏连殳在世俗人的眼里是一个不被理解的人,是孤独的。就连自己的本家看来,他仿佛也是一个外国人一般。他的行为:所学的明明是动物学,却去做历史教员;对人爱理不理,却常喜欢管别人的闲事;不重视家庭,却极孝顺祖母。在别人眼里是古怪的。以至于在他祖母的葬礼上,他们都要严阵以待的对付他。因为他是“吃洋教”的新党,向来就不讲什么道理。他这样的命运其实是当时五四时期启蒙者的普遍命运——不被世人理解。所以他只能在祖母的葬礼上,用嚎啕大哭来哀悼自己的祖母,哀悼像他自己一样不被理解的孤独者。这哭声里透着凄凉,悲哀,无奈,愤怒。
其实他早已看明白了,像他这样的人,是亲手造成孤独,又放在嘴里去咀嚼的人。所以他对别人总是冷冷的,淡淡的,因为他对着个世界是有些绝望的。然而,他又不是彻底地绝望。他把希望寄托在孩子们的身上,就算是看到房东又脏又丑的孩子时,他的眼里也会出现平时少见的欢喜。在他看来,孩子是天真的,是没有大人身上的陋习的,是中国的希望。
但最后,他的这一点希望也随之破灭了。
接踵而来的`失业,让他不得不开始逐渐向现实低头,甚至愿意去干“钞写”这样的活,此时的他还想活下去,为自己活下去。但是生活的残酷,却不给他机会,使他连写信的邮票都买不起。
他一点点的被逼是“死”了,终究向现实低了头,得了一个杜师长顾问的职位。一个在别人眼里是前途无量的职位。但他知道此时自己已经死了,在别人眼里所谓的成功,在他看来他是彻底地失败了。活着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风光的背后有着无奈和悲伤。
其实魏连殳就是五四时期启蒙者的缩影,他们怀着满腔的热情与梦想想改造这个社会。却不被人理解。是一些在心灵上和生活中的孤独者,世人眼中的异类。后来很多人不得不向现实屈服,过上世人眼里的“上层生活”但他们的内心仍旧是不如意的,煎熬的,正如魏连殳一样,他用今天买进,明天卖出,弄破来表达他的不满,所以最后他死了反倒是解脱了,让他显得十分的平静,用含着冰冷的微笑,来嘲笑自己,嘲笑这个社会。
但鲁迅先生并不是绝望的。文章的结尾用“浓云已经散去,挂着一轮圆月,散着冷静的光辉’s说明他还是感觉到有些希望的。
《孤独者》读后感5
当鱼儿完全失去了希望,才看清了身边狰狞的网绳,春天在哪儿啊,它含着眼泪,重又开始了冰层下的旅程。
——食指《鱼儿三部曲》
我松下一口气,终于把鲁迅的《孤独者》读完了,这是一篇仅为十几页的短篇小说,可我却分了几次才读完,不仅是因为鲁迅先生文笔的晦涩与深奥,更是文中的冷峻与黑暗让我难以品味。
余杰说:“我习惯在夏夜最燥热的时候读鲁迅。没有一丝风,室内像个蒸笼。翻开书后,黑色的方块字一行比一行凉,如冰一般凉入骨髓里,一行比一行苦,如黄连一般,要治病就得慢慢咀嚼。渐渐觉得灵魂被掏空了一般,欲笑却又无可笑,欲哭亦觉无所可哭。”我同样也是在这么一个酷夏读着鲁迅的小说,“灵魂”真若“被掏空了一般”,空旷而迷茫,失落而无望。有时我真恨鲁迅,他首先为我们揭示一个黑暗的“现实”,然后再隐约点亮一丝希望,最后当这点零星的“希望之光”还尚为火星之时,再迅速拈灭它,如从未出现过一般。
如《药》中的夏瑜的坟上纵有凭空出现的花环,但连乌鸦也不愿栖在上面;又如《孤独者》中作者借魏连殳的话表示:“孩子总是好的。他们全是天真……”然而又让“天真”的孩子“拿着一片芦叶”指着魏连殳道:杀!而那个孩子“还不很能走路……”我知道这怨不得鲁迅,鲁迅先生是讲真话的人,事实如此。只是我还像很多人一样,即使相信这个残酷的现实却还要寄托一丝美好的希翼,中国人历来喜欢圆满。
这个故事是送殓始送殓终,“满脸黑气”的革命者魏连殳走了,不是死于革命,而是死于痨病。为他送葬的一切也是“死一般静,死的人和活的人都是”,这些是“敬”他的人,是他死前去做顾问“交运”赚来的“敬”,是的,他为了摆脱生活的惨状,他从事了他所反对的。他不再是孤独者与异人,而是人们敬重的“魏大人”。这些是他“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所换来的,也就是说他放弃先前毕生所追求的崇高理想,而俯就于所反对的现实黑暗。他叫老人家为老太太时不得敬,他温和恭敬的请孩子们吃花生时不得敬,而他“交了运”后唤老人为老家伙,给孩子们东西让他们学狗叫或磕头时却得了敬,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可悲?魏连殳虽然改变了自身的生活惨状,但用他的话说却是“已经真的失败”。
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失败,身处绝境尚有生还之机,而心处绝望就无复活之望了。可怕的不是黑暗存在的本身,而是习惯黑暗并歌颂黑暗,艰难的不是为追求理想去对抗现实,而是放弃理想俯就现实。精神上被杀死了,剩下的肉体不过只是精神的尸体。其实我们往往在梦想的追求之路上遇到“好心人”的“现实”相劝,让我们现实一点,学会圆滑,奉迎与媚笑。但我们内心真是只愿为生存而俯就“现实”吗?肉体死去倒不是终结,梦想死去我们就真的如行尸了。面对现实但不是放弃梦想。魏连殳最终也未能改变什么,他依然是孤独者,落寞的孤独者……
《孤独者》读后感6
《孤独者》是一个独战多数的孤独者的悲剧。魏连殳常说“家庭应该破坏”,乐于接待失业、失意的人,认为孩子总是好的,将老屋无限期地租给女工住,爱发没有顾忌的议论,可见不乏进化论、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思想及民主、自由的新观念,是个敢于独战多数的具有五四新时代精神的新青年,对于闭塞、停滞、守旧、自私、愚昧而且容不得异类的一般大众而言,他确乎是个异类。魏连殳的思想、个性与强大而守旧的环境的冲突,决定了他孤独者的悲剧的命运。通过魏连殳的故事,鲁迅在小说中展开了“现代”受到传统中国围困的主题,其提出的“现代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与道路”的主题,在中国现代思想史、小说史上具有开创意义。
“送殓”一场表现了魏连殳独战多数的丰采。族人排好了阵势,村人们兴奋地等待两面的争斗,可是魏连殳一句“都可以的”,便以无戏可看向看客们复了仇。虽然复仇,被那些呆滞、冷漠、麻木的“群”包围着,其内心是痛苦、孤独的。鲁迅小说中曾经反复写过孤独的个体被麻木的“群”围困的场面:路人向“狂人”射出吃人的目光,黑暗中看客们伸长了如同鸭颈般的脖子品味夏瑜的就义,咸享酒店的长衫客与短衣帮合力赏鉴孔乙己的尴尬、颓唐,鲁镇的人们用研究的眼色盯着祥林嫂额上“耻辱的.记号”的伤疤,(它们都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习时“幻灯片事件”经验的纷繁多样的表现,参见《呐喊自序》、《朝花夕拾藤野先生》)。这些眼睛对于被围困个体意味着什么?鲁迅在小说中曾写过懵懵懂懂的阿Q和复仇者眉间尺对于看客们眼睛的感受。在阿Q,它比“又凶又怯”“远远地穿透了他的皮肉”的“狼的眼睛”更可怕,“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永是不远不近地跟他走。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对于眉间尺,“遇到这样的敌人,真是怒不得,笑不得,只觉得无聊,却又脱身不得”,置身于此的魏连殳的感受则二者兼而有之,如同置身无物之阵、荒原,“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孤独导致悲伤,却并不必然就失败。
他有所希望,有所眷顾,“有所为”。他有韧的精神,他“愿意为此求乞,为此冻馁,为此寂寞,为此辛苦。”然而,不久,愿意他活几天的“已被敌人诱杀了”,对于孩子的信心也动摇,而且他被解职了。活的意义、的价值、的条件均已失去,这是内外双重的压迫。生命已经没有意义。“我自己也觉得不配活下去;别人呢?也不配的。”为爱、为希望而活既不可得,乃为恨而活。“偏要为不愿意我活下去的人们而活下去”―――“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以自己的生命向社会进行复仇。魏连殳的悲剧不在于他的死,也不在于他的失业,他的悲剧在于生命意义的丧失。生命已经无处立足,死亡就不是悲哀,死亡只是他自由地使用生命进行复仇的盛典――为了恨!然而这样的复仇除了啃啮自己的心――目睹自己的腐烂――之外,于大众的愚昧、于社会的守旧、于旧势力无损丝毫。倒是那戴着肩章“不妥贴地躺着”的带着“一柄纸糊的指挥刀”的尸体,对于主人公不啻是个讽刺,人物的尴尬结局显示了作者对于其人生道路的冷峻态度。小说的深刻之处还在于,这是一个几乎无事的悲剧,“这也是向来如此的”,“S城人倒并非这一回特别恶。”并没有特别的人、特别的事件、特别的迫害,围困是由“无主名”的日常性的社会生活环境完成的,如此,小说显示了社会改造的艰巨性。
小说如一首诗,具有峻峭幽深的艺术风格。小说中的人物“我”既是叙述者,也是一个与魏连殳在精神、气质上颇有相通之处的人物,他们仿佛是精神上的孪生者,然而他与魏连殳的取向颇有差异,他不信进化论,对魏连殳的多疑,看得人们太坏也不以为然。他对魏连殳是牵挂的,但又会不由自主地在内心对于魏连殳的“我还得活几天!”的声音冷峭地反问“为什么呢?”。
这两个人物其实可以看作双重性对偶式主人公,他们的关系正是一种论争性关系,它是鲁迅对于中国传统小说中正副人物分身法的创造性运用。众所周知,无论是魏连殳还是人物“我”都带有鲁迅自己的思想情感的某些特征,鲁迅运用这一独特的方法表现了他对于孤独的知识者的命运的复杂情思。
《孤独者》读后感7
《孤独者》通过以“我”的口吻讲述了三个故事:魏连殳的祖母的故事,魏连殳的故事,“我”的故事。在这三个故事中,描绘了三个变化:孩子的变化,魏连殳的变化,“我”的变化。
孩子本是天真烂漫的,心性应是纯净的,内心世界应是充满儿童所应有的童真、简单。然而,在《孤独者》里的孩子并不是这样。故事里的大良、二良开始时愿意和连殳玩耍,会经常到他家玩,只要磕响头,装狗叫,便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说孩子初始还有那天生的'调皮,好玩,而到了后来逐渐被环境同化成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失去应有的尊严。魏连殳成了“异类”,孩子在大人的教化下,已不再和他玩,连魏连殳的东西也不要吃了,甚至是一个很小的小孩,拿了一片芦叶指着他,喊“杀!”。此时的孩子们,俨然是像周遭的大人们一样看待魏连殳,一样逃避他,戕害他。这是怎样一种无法言说的悲哀与愤怒,养熟了他们,寄予希望于他们,到头了却是遭到这种残酷的背离。从《孤独者》这里对孩子变化的描述,可见出鲁迅内心对待孩子是如何凄凉的悲愤。
魏连殳的变化可通过他对孩子们的态度和自身行为的转变体现。魏连殳起初对待青年和孩子是热情的,把他们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宝贵,也总喜欢逗小孩。他认为“孩子总是好的,他们全是天真”,认为中国的希望在孩子。当“我”反对他的看法,他竟至于“气忿了”,便又显出许久不见的“冷冷的态度”。魏连殳总认为孩子是天真的,没有大人的势利与贪婪,有不好的变化也是环境教坏,因此更得注重爱护教养。可惜三个月之后,连殳竟也被“天真”的孩子仇视了,他对孩子的态度开始憎恨,也默认了“我”的观点。此时的连殳已变得愤怒,更显出他的孤独,因而会有后来对待孩子们的报复:要他们装狗叫、磕响头。与其说是连殳对背离了自己的孩子的报复,不如说是连殳对庸众势利与贪婪的报复。魏连殳对孩子的态度由充满爱,继而怀疑,最后是绝望甚至是报复。他的愤怒与悲哀正是由于自己对孩子们爱得太深,希望启蒙孩子们去反抗大人们那样的庸众的麻木,最后却以悲剧收尾。这又何尝不是鲁迅的真实写照呢。
“我”是小说里的经历者,也是一个旁观者,是一个叙述自我。从《祝福》到《伤逝》,再到《孔乙己》,鲁迅的小说里多出现这种“叙述自我”与“经验自我”的叙述视角。以一个知识分子的态度来叙述,实质上是隐藏着的作者在冷眼旁观,平静的语气里透着无尽的悲哀。因此,故事中“我”的变化不得不说更像是鲁迅先生灵魂的自我解剖。
《孤独者》的篇写道:“我的心地就轻松起来,坦然地在潮湿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鲁迅在小说里不停地重复着“走”,其实就是他在冲破桎梏的过程中思考得出的结论:以永不停止的行走彻底反抗绝望,在孤独的荒漠中,如苍狼长嗥般悲切而坚定的抗争。用他无情之笔批判着敌人同时也解剖自己,带着愤怒与悲哀,审视着这无法直面的冷酷人生。
【《孤独者》读后感】相关文章:
孤独者作文10-06
孤独者经典散文04-24
孤独的舞者作文07-28
适合孤独者的励志语录10-19
孤独的守望者作文01-19
孤独的守望者诗歌07-02
鲁迅《彷徨·孤独者》原文06-16
《孤独的舞者》阅读答案04-21
快乐的孤独者作文1500字01-27
快乐的孤独者-1500字作文01-31